無問西東:看破這五句話,90%婚姻問題迎刃而解

2021-02-07 心之助

心之助(微信:xinzhizhunvxing)

文 | 盧悅





——心悅君


《無問西東》真正的女主角原來是她!


《無問西東》最戳人心的是兩個女主:一個是王敏佳,一個是致王敏佳死地的師母劉淑芬。


如今我們不用擔心會因為一封信,或者臺灣有親戚而被批鬥死,但是劉淑芬的故事,卻依然在一次次重演。


每次我寫挽回文,後臺都有很多激動的留言:這麼渣的男人,為什麼不離?留著回家過年啊?


是什麼讓我們死活放不下一段已經死亡的婚姻呢?


雖然王敏佳的老師許伯常和師母,在電影中只是不起眼的配角,卻是當下「中國式婚姻」的主流。


什麼是中國式婚姻?


女人痴心,男人無心。男欲離,女死守,一生糾纏,一生撕逼。


流程如下:


1. 女方對男方有恩,男方要回報:許伯常出身寒門,劉淑芬含辛茹苦供他讀大學,他信誓旦旦,許她一生。


2. 男方見了世面,想要變心,女方以死相逼。


3. 女方建設,男方破壞:


女方幻想: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劉淑芬包攬家務活,把家裡僅有的米飯都給老公吃,自己卻拿鹹菜衝水喝;但許伯常卻如臨大敵,和妻子刻意劃清界限:自己的杯子摔了,寧可用碗喝水也不用她的,本來不大的房間裡,卻是兩張單人床,各睡各的……


4. 聖母變收高利貸者:


一次次熱臉貼冷屁股後,女方往往會忍無可忍,開始撕逼,就像劉淑芬,滿院子裡追打老公,許伯常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讓女方黑化為潑婦一枚,連外人都為之側目,而男方則用受虐完成了對女方進一步攻擊——雙方的關係徹底斷裂。


5. 尋找替罪羊:


此時,往往會有第三者的影子若隱若現,女方往往又萌生幻想:能把禍害精驅除掉,也許就能拯救婚姻?


6. 進一步絕望:


女方絕望地發現:小三就算趕走了,男方依然是不可動搖地不愛她,但是她的選擇是:寧死也不離婚。


五種生死冤家cp:為什麼我們這麼虐?


問題是:如此死守,所為何來?


什麼樣的人會在婚姻中死戰到底呢?有五種人。


1)「離開了婚姻,我會活得更慘」——創傷敘事者vs逆襲敘事者


我問過一個被家暴十多年的女人,丈夫把你打得這麼慘,是什麼讓你離不開他?


她慘然一笑:離開他,我活得更慘。


事實上,她是一家大公司的主管,經濟上完全獨立,但她就是不相信離開這個天天不務正業的男人,自己會有好日子過。


我問她,你體會一下,是誰在說這句話?


她閉上眼,過了一會兒說:是我媽在說。


從小,她就經常跟我說一句話:你這個沒出息的貨,沒有人會喜歡你。


沒想到,我一輩子反對的一句話,卻成為我一生的信仰!


無獨有偶,另一個女人告訴我,她從小也經常被媽媽打,如果有眼淚流出來,媽媽會用力掐她大腿根。


「在我媽面前,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個垃圾。但總有一個聲音跟我說:我一定會活得更好!」


我問:那是誰在說?


她微笑:「我爺爺。因為我7歲前和爺爺一起生活,他把我當寶貝。後來我回我父母家了,那時,支持我活下去的就是等自己長大了就可以回爺爺家,這個世界永遠會有一個愛我的人等著我。我心裡總有一個地方是暖的。」


第二個女孩因為有這樣的信念,就算面對困境,也都不會輕易放棄自我,所以婚姻雖遇到波折,但最後卻能和愛人度過情感危機。


我們內心的那句話,往往決定了我們人生的選擇,而我們的一個個選擇,構成了命運。


這句話就是:你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倖存,可以過得更好?


 

2)「我需要一個家,婚姻是我唯一的巢穴」——惡性共生者


往往這樣說的人,是有「賣火柴小女孩」情結的。


她們從小到大,都一直都非常渴望離開原生家庭,創建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比冷暴力更可怕的是無家可歸的痛苦。


在《無問西東》中,王敏佳做的夢非常有代表性:


我每天晚上都不敢合眼,一閉上眼睛,就感覺自己往下掉,下面特別黑。


有人跟我說,她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過年。


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歸總是不在身邊,爺爺奶奶每天又很早就上床睡覺。


她看著萬家燈火,熱氣騰騰的樣子,心特別疼。


所以她們絕對絕對不要再次被扔到那個不斷下墜而永遠都不能放鬆,一個人面對所有危險的噩夢中。


哪怕有一個人影,也好過獨自面對黑暗。

 

3)我不甘心,付出這麼多,憑什麼要認輸?——完美主義者


很多女人之所以不能接受失敗,是因為從小就有一個強烈的信念:


只要我努力,就一定會贏得我想要的。


一個女人跟我說:為什麼我在生意場上分分鐘都能搞定那麼多優秀的男人,面對我老公卻一籌莫展?不行,我一定要搞定他。


萬一我沒有盡力,我怕我日後遺憾。


我說,你既然這麼完美主義,為什麼不找個更好的人重新開始?


她搖頭:我一定要讓他重新愛我,然後我拋棄他也可以。


這樣的女人,往往從小特別渴望父母的愛,但總是愛而不得。比如總有一個對弟弟好而對她視而不見的媽媽;或者有一個讓全家人看不起的爸爸,只有她最心疼這個loser爸爸;或者只有她考得很好,父母才會對她點頭稱讚,否則永遠都是撲克臉……


這就是典型的「強迫性重複」我一定要不愛我的人重新愛我,我的人生才沒有遺憾,才完整。


否則呢?就要面對巨大的喪失感之中,那是她們絕對不要再次經歷的。


 

4)只有心痛才是最深刻的愛——施虐受虐「愛好者」


很多夫妻屬於「不是冤家不聚頭」的類型。


主要的相處模式是:


彼此隱忍→爆吵,動手,徹夜撕逼→抱頭痛哭,激烈做愛→甜蜜一段時間→矛盾漸起,但依然彼此隱忍→爆吵,動手,徹夜撕逼……


「我們就沒法好好說話,只有吵架的時候,才能感覺到我們是連結在一起的,才能感覺到愛。」


口味能淡點兒嗎?不能。為什麼?


有個人的回答最經典:

現在想起我最早的記憶就是,只要我爸不高興,就會把我暴打一頓,然後哭著給我敷藥,說:「爸爸也是為你好。」

我說,你就沒有你們開心玩耍的記憶嗎?


他說:沒有了,平時他很忙,沒工夫理我。


一個女孩跟我說,小時候她經歷最多的就是媽媽抱著她大哭,說自己一生多麼命苦,每次她都摸著媽媽頭,好好安撫她。


我們每個人都有對愛的定義。


比如林黛玉對愛的定義就是:愛一定要是悽美的,刻骨銘心地痛的,才是深刻的,要憂傷,要虐心,才是真愛,而那些快樂都是膚淺的。


如果只有在這些痛的時候,我們才能感覺到和父母的連結,我們就會這樣定義愛。很多小孩之所以很皮很容易闖禍,無非是他們除了受虐,用正常的方式根本無法得到父母的關注而已。


而童年形成的感情模型,就會在成人以後上演。


 

5)我找不到可以包容我脾氣的人了——情緒麻木vs情緒敏感的互補者


在諮詢室裡,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CP。


妻子哭成淚人,丈夫卻一臉漠然。或丈夫義憤填膺,妻子卻覺得莫名其妙。但是他們卻死活無法離開彼此。


就像劉淑芬自殺,素日裡恨不得她去死的許伯常卻驚慌失措,嚎啕痛哭。為何不彈冠相慶呢?


因為他們沒有愛,但卻有依戀。


這樣的CP,妻子嫌丈夫太冷,丈夫嫌妻子太鬧。


為什麼妻子不找個對自己知冷知熱的男人?


當初那麼多更好的追求者,為什麼非要選這麼一個榆木疙瘩?


同樣,男人:你的第一任女朋友不是對你很溫柔體貼,為什麼要娶個瘋婆子?


妻子說,我不喜歡太熱情,話太多的男人。


丈夫說,我覺得太溫順的女人沒意思。


他們之所以在一起是因為,妻子擔心自己的壞脾氣沒人能接得住,只有如此遲鈍的丈夫,才能安之若素。


而丈夫因為太冷感,只有像妻子這麼作,他才能感覺到有情感的存在。


一個皮太薄,需要皮厚的來承接才安全;一個皮太厚,需要更尖銳的扎才能感覺自己活著。


但毫無疑問,他們渴望的包容和豐富多彩,在婚後往往變成了遲鈍和作。


因為他們都不知道如何把握好尺度,不知道如何整合內心的衝突,所以他們除了彼此相愛相殺,找不到下家。


那麼如何從活不了也離不了的婚姻中走出來?


我會在下周二的心問答欄目--公布詳細攻略!


   


Ps:現在我恢復了心之問欄目,大家可以向我提問,問題可以長可短,不超過1500字就可以。請發給助理,微信號xinzhizhu8

-作者-

盧悅,心之助女性心理平臺聯合創始人,情感諮詢專家,作家。人生總有一段夜路要走,我就是黑暗中握住你的那雙手。著有《愛到絕處便逢生》、《愛情有毒》等作品。微信公號id:xinzhizhunvxing。歡迎關注!

-主播-

布丁:喜馬拉雅人氣主播,自幼學習美術,一枚資深文藝委員,願用聲音與你一起度過那些風花雪夜的時光。



-THE END-


相關焦點

  • 《無問西東》—— 一個分裂的影評者的自白
    頗多影評詬病《無問西東》故事講得稀鬆,全靠地毯式配樂和強力雞湯強擼,其實板子打錯了地方,這不是敘事的問題,事實上李芳芳自己就是寫小說的,敘事應該是她的強項,絕不可能是短板。我注意到很多導演為《無問西東》的上映並取得市場佳績叫好,有陸川、路陽、徐崢還有很多人,陸川稱《無問西東》「仿佛是《芳華》的姊妹篇,又一部書寫幾代年輕國人心靈史的佳作」。
  • 《無問西東》| 服膺守善心無違
    考完最後一場,立馬跟著朋友去看了《無問西東》,這部據說是清華校慶片的電影,自然有著很多的賣點,整整6年的拍攝製作過程,一眾明星的出演,『別樣的青春』等等,但在我看完整部電影之後,我倒是覺得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特點)在於回答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當我們在談論清華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 不問西東只問心!
    >今夜,與君一起聽心問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想說的話 」心有所愛,心有所怨,心有所念,不說,終成心病。等到有一天我們想開口說,又找不到願意聽的人。一生中真正追悔的,不是做過什麼,而是沒有做什麼,我們把內心想做而沒有做的事叫做——夢。嚮往漂流,就不能像鹹魚般過一生,只要永葆心中的夢想,醜小鴨也能變成白天鵝!
  • 李芳芳公布兩部新作動態 承接《無問西東》風骨
    李芳芳《無問西東》後再出發1905電影網訊近日,李芳芳導演亮相某活動,並公布新作——《士》與《劍來》的最新動態。2018年,李芳芳導演以一部《無問西東》取得7.5億的票房佳績,「無問西東」四字更成為全民高頻詞,影片的精神和內涵更收穫觀眾與媒體好評。
  • 清華校長引用電影《無問西東》臺詞勉勵學子
    其中,由李芳芳執導的《無問西東》一經亮相,便吸引各個觀影群體的一致目光。累計逾7.5億元票房,上映第24天仍穩坐上座率第一,某專業影迷平臺近30萬用戶短評背書,網絡上線後各平臺點擊量突破2.5億大關。影片無愧上半年華語電影「A班學員」,綜合實力敢言「C位出道」。據一份由多位行業內編輯記者、影評人和院線經理代表組成調查對象的問卷顯示,《無問西東》以綜合評分第一的身份,入選2018上半年華語五佳。
  • 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無問西東》臺灣展映獲贊
    這一波網絡上線,依舊收穫了諸如「熱淚盈眶」「反省自我」「溫暖治癒」「給浮躁的社會帶來清涼」等評價,也有人說,「國內的這種題材的電影好久沒讓我這麼舒服了,四代人的故事構建了中國近代史,很感謝那些帶來和平的一代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當你迷茫時,要有勇氣面對真實而又抱定真心、正義、無畏、同情的精神,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 《無問西東》:聽從你心,堅守良知
    電影《無問西東》中有句話:「什麼是真實,做什麼和誰在一起,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真實是任何年代都需要的,但是究竟什麼是真實呢?而今天來談談電影《無問西東》也感覺非常合適。即使我不敢看第二遍,但是把它放在今天再次來觀看也變得分外有意義。
  • 《無問西東》學過很多的道理,這條最動容
    《無問西東》電影可謂演員陣容豪華,有章子怡,王力宏,黃曉明,張震,相對來說,電影就差強人意了。電影以4個故事串一條時間主線進行,通過每個故事的主題,最後表達電影想表達的含義,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內心,無問西東。電影的評分不算差,卻是讓人看得一頭霧水。開幕的時候問了,如果你提前了解了,你們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於是一開始就讓人充滿好奇,首先,這是個什麼電影,裡面的人物提前了解自己的人生,其次,了解了自己的人生,他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 焦點對了,問題迎刃而解!
    事實上,在面對困難時,我們還在很多的問題上徘徊不定,對於神的慈愛,常常還沒有這麼篤信。也許,這些問題一直縈繞你的腦海裡:如果我的天父是如此美好,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問題?我的神為什麼沒有幫助我?天父所愛的,如果你一直在問:「神啊,我若是你的孩子,為什麼你沒有幫助我?」請相信,耶穌確切地知道你的感受!
  • 《無問西東》遭遇惡意差評?讓我們拋開口碑來看看電影到底怎麼樣
    1月12號,李芳芳導演的電影《無問西東》正式上映,小編迫不及待地貢獻了一張票,順便也掉了一地的眼淚。怎麼說呢?本以為電影中會存在激情香豔的畫面,全程看完,沒有一處是毀三觀的情節。目前,《無問西東》在貓眼評分8.5分。但是,網上流傳電影上映後遭到了某些公關團隊的惡意打擊,給了差評,使得電影直接從「正常口碑」使勁往下掉。不管真實與否,小編還是覺得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很走心,也很接地氣。跨時代的電影似乎不好講述,但是在這部電影中,你會看到在歷史的洪流中,人的良知是一直存在的。整部電影中有煽情,有殘酷,有迷茫,有鬥志。
  • 《無問西東》到底好不好看
    沒想到《無問西東》居然評價這麼兩極,不喜歡的人表示觀影過程如坐針氈,喜歡的人則淚如雨下……對於上周六的評論→《無問西東》這碗雞湯我喝不下去
  • 《無問西東》票房破7億,YouTube 將對新聞視頻標註
    本周影市波瀾不驚,《無問西東》《神秘巨星》《南極之戀》等老片繼續霸場;資本市場四方雲動,美股大跌,樂視打開跌停,阿里文投入股萬達影業;監管部門頻頻出手
  • 《無問西東》破3億曝人物小傳 主創感悟青春無悔
    《無問西東》破3億曝人物小傳 主創感悟青春無悔 共9張  1905電影網訊 由章子怡、黃曉明
  • 無問西東歌曲都有哪些?無問西東電影主題曲/插曲/片尾曲介紹
    先是毛不易以電影觀後創作的電影宣傳曲《無問》【毛不易《無問》試聽地址及歌詞分享】,再是1月9日,上線的電影同名推廣曲《無問西東》,由王菲傾情獻唱,張亞東擔任歌曲製作人,彭青擔任詞曲創作。  據悉,毛不易為《無問西東》所創造的《無問》,是他在觀看影片粗剪之後有感而發,並於第二天就寫好主歌旋律,可謂是奉獻給《無問西東》的一篇音樂觀後感。
  • 記得自己的珍貴,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90後中,也有熱愛端茶倒水的,70後中,也有自視清高界限分明的,無非是,看你的訴求是什麼。你想得到更多,便願意做更多的事,不論是對導師還是領導,因為這種付出,一般情況下是有回報的。不是有個老司機以身說法了嗎,自己因為和導師親密無間、導師家裡的油瓶倒了都會搶著去扶,所以後來在導師的力薦下找到一份好工作,很早就事業有成。
  • 不喜歡《無問西東》
    在電影《無問西東》裡面有這麼一句臺詞,黃曉明的角色衝著另一個我忘記名字的角色大喊:「你怪她沒有對你真實?那你給她對你真實的力量了嗎!」看到這裡,我大概就知道自己為什麼一直看不下去這部電影了。說到底,還是矯情。
  • 《無問西東》看了這5處隱藏細節,才算真正看懂了電影,細思極恐
    《無問西東》是一部大家等了6年才上映的電影,而它也沒讓大家白等6年,影片中不論是演員的演技還是劇情的細節,都處理得十分到位。二:張母哭泣張母經常因為買不到好的肉而心情不好,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忍不住舉起來,對於她的這個行為,不少觀眾看時非常迷惑。但看到影片結尾的清明掃墓的一幕就懂了,張母是因為被熟人信不過,所以才會每次買到不好的肉就哭。
  • 電影推薦《無問西東》:但問本心,無問西東
    今天和大家談一部2018年上映的電影《無問西東》。》這部影片比《芳華》更為優秀,因為《無問西東》的立意比《芳華》高多了。主人公同樣是經歷了現實嚴酷的考驗,同樣是面臨人性最艱難的抉擇,《無問西東》也觸及到了現實或是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但是導演通過4個虛構的故事,卻傳達了極為光明的價值觀。
  • 高曉松打醒清華:電影《無問西東》不該忘記的第五個故事
    電影《無問西東》用了四條故事線,講述了清華大學校歌歌詞「立言立德,無問西東」的傳承。作為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命題作業,《無問西東》自然是要把光輝的一面展現給世人。不過,凡事一旦過於完美就顯得不真實了。黃曉明怒斥李想「逝者如斯,生者猶在,對活著的人好一點吧」,這句話從黃曉明的口中傳遞到李想的行動上,再由李想身體力行傳遞給張果果的父母,而張果果也從父母的行動上傳承了這句話。
  • 電影《無問西東》孩子們合唱的歌曲是什麼,心之所向 無問西東
    電影《無問西東》自從上映之後就褒貶不一,每個人在看完之後都會有自己的感受,而覺得好的人自然在電影中可以找到許多打動自己的點,無論是飛行員對於孩子們的空投還是孩子們的歌聲,都能帶給許多觀眾感慨。劇中孩子們合唱的歌曲帶著安撫人心的力量,也讓人好奇究竟唱的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