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乳,是成長,而非分離
Enjoy mom's life
從孩子生下來之後,母親從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收穫的喜悅與驕傲,勝過離別時的千言萬語。
~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
2018年6月2日,
對很多人來說,也許只是普通的一天;
但對我和善寶來說,卻是特別的時刻;
這一天,4歲5個月的善寶,自然離乳了!
那天晚上,這個吃了整整1596天母乳的小人兒,特別篤定地看著我,說:「媽媽,奶精靈跟蒲公英花一起飛走了。從今晚開始,我就不吃媽媽的奶了~"
我怔怔地站在那裡幾秒鐘。而在這幾秒裡,我仿佛看到了我與善寶這四年多的母乳時光像放電影般一幀幀地在腦海裡閃過。上一秒還被我捧在懷裡餵奶的小娃,下一秒就變成了眼前這位仰著頭、帶著笑、眼裡透著光、嘴裡跟我說著「再見」的小丫頭。
從善寶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便開始了母乳餵養。
最初,我並沒有研究過母乳餵養的好處到底有多少。
那時,支持我開啟母乳餵養之路的,不是哪本書上的哪些「知識」,也不是哪位專家的哪段「金句」,而是一個媽媽的天職和本能。
我只是憑著媽媽的本能去相信:
「每個孩子,都是自帶口糧來到這個世界的。身為母親,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那便是~把這份上天賜予她的第一份禮物,藉由我的身體傳遞給她,這是生命的味道與溫度。」
我想,我此生都會永遠記得與善寶「人生初見」的那一刻:
剛剛出生、被送回病房的小善寶,第一次見到她的家人們,便用一聲響亮的啼哭昭告整個世界「我來了」。
在一旁的護士聽到孩子哭就告訴我們:「哭,就代表孩子餓了,快去弄點奶粉來。」善爸、善奶便謹遵醫囑地開始忙乎衝奶粉,可就在奶嘴馬上快要遞到善寶嘴邊的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哪裡不太對勁,然後,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脫口而出了那句話:
「不讓我先試試,喂喂她嗎?」
善爸聽我說完這句話,「恍然大悟」般地笑著把善寶抱到我身邊,那是我第一次擁抱了這個小兒,抱著她、把她放在胸口,仿佛抱著整個世界。
善寶出生的第一晚,並沒有睡在醫院為新生兒準備的的小車裡,而是跟我擠在婦嬰醫院那並不大的單人床上。原本,一會兒一啼哭的善寶,把善爸折騰夠嗆;於是,剛順產完還有點虛弱的我說,放到我這裡來吧~
善寶以胎兒在媽媽子宮裡的體式蜷縮在我懷裡,後背緊貼著我的胸膛,我並沒有額外多做什麼,她竟一夜安睡。善爸感慨「這真的太神奇了~」
從那一天開始的每個晚上,我和善寶都沒有分開過~可以說,是#親餵和母嬰同床#,幫助我們順利地度過了生命最初的那幾個月。
圖片|2014年,善寶7個月時第一次參加母乳快閃活動
善寶出生的頭半年裡,我們共同經歷了嗆奶、溢奶、新生兒黃疸、母乳性腹瀉、腸絞痛、熱疹子、紅屁股、突肚臍等各種各樣的棘手問題。
那段日子裡,我痛哭過、焦慮過,但是不變的是一個媽媽對母乳餵養的堅持,改變的是一個媽媽從「小白」到「學霸」的精進。
我始終相信:
「最適合人類的奶,一定是她媽媽的奶,而非其他動物的奶~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所以,我努力屏蔽掉各種「加奶粉」的聲音,而只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事實也證明,0~6個月裡,那段沒日沒夜、全天掛餵、夜奶無數次的母乳時光,不僅讓出生時僅2570g的小善寶身體越來越壯實、心理越來越有安全感,也讓我與孩子產生了更深地連結、讓我的產假並沒有「雞飛狗跳」反而充滿了溫馨的回憶。
圖片|2015年,善寶19個月第二次參加母乳快閃活動
產假結束前,沒有「產後憂鬱症」的我,開始了「班媽憂鬱症」。開始擔心:
帶著「各種分離焦慮」,我在善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加入了「瀋陽母乳媽媽會」。我至今都要感謝那幫把我「罵醒」的姐妹兒們,記得當我在微信群裡提問「要不要給6個月以上的純母乳寶寶,添加奶粉」時,被好多熱心媽媽「群起而攻之」。
尤其是達達媽媽和糖糖媽媽那句:
「你自己覺得呢!其實,你心裡有答案,不是嗎?」
對啊,我心裡的那個聲音哪裡去了~回歸職場,不應該成為媽媽「繼續母乳」的路障,一定還有其他的辦法,一定有的。
於是,我開始儲備「背奶知識」、購置「背奶工具」、建構「背奶信心」,當我背著OL包、踩著高跟鞋、化著淡妝,又額外抗個背奶包上班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做媽媽後,更美了。
背奶的那段日子裡,我經歷過:
也從那段時間開始,我成立了「瀋陽背奶媽媽群」(瀋陽愛學習父母互助社群的前身)。開始一群媽媽們一起互相鼓勵著堅持母乳餵養,堅持把37度的母愛背回家。
從善寶6個月到14個月,我沒有計算過自己背回家了多少毫升奶,只記得背奶袋買了一批有一批、吸奶器換了一個又一個。這一路走來,真的很不容易~太多眼淚、太多孤獨、太多憤怒、太多被質疑,可就在孩子繾綣在我們懷裡,吮吸母乳的那一刻,我們得到了療愈。
那種滋養的力量,不僅通過奶水滋養孩子長大;也通過母乳的經歷,滋養了母親自己~我們變得更堅強、更平和、更豁達,這是上天賜予我們和孩子的共同成長。
圖片|2016年,善寶31個月第三次參加母乳快閃活動
如果說,背奶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辛苦之路;那麼,大月齡哺乳便是一條「不在乎別人」的勇敢之路。
國際母乳會的官方網站上說:「建議母乳餵養至2歲及以上。而後,由媽媽和孩子自行決定何時離乳。」換句話說,母乳餵養本身其實就是媽媽與寶寶之間的私事,母乳媽媽需要更多的是少幹擾、被允許和被尊重。
回望善寶4年多的母乳經歷,很多瞬間讓我感謝,幸好「有母乳在」:
母乳似藥物:它富含的免疫因子,讓善寶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了,不用吃任何藥物、純母乳餵養幾天,立馬「原地滿血復活」。
母乳似安撫:它陪伴善寶度過了第一次扎疫苗、第一次補牙、無數次磕碰/挫折/恐懼、各種敏感期和逆反期,以及入園的分離焦慮等等生命初期的「艱難時刻」。
母乳似教育:它幫助我和善寶建立了穩定且深入的連結,讓我保留了媽媽的直覺和更願意去看見和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有時候,我自己甚至都懷疑「我是不是誇大了母乳的作用啊?」但回望我自己為人母后這四年的成長,我真的不由得感慨:
是母乳餵養,幫助我開啟了走進孩子世界的自然之門,讓我從一開始就選擇了遵從自己母親的本能,而非被市面上的各種「育兒理論」繞蒙。
母乳餵養,這看似是一條難以堅持的長路,實則卻也是一條最簡單的捷徑,單從它幫助孩子一定程度上規避了不必要的過敏、不耐受、便秘等健康問題這一點上來看,它就為媽媽省去了多少煩心事;
也是通過母乳餵養,我接觸到了華德福教育,為善寶選擇到了一所我非常放心且認可的幼兒園,也遇到了我自己30歲後重新啟程的事業夢想~做好一個華德福幼兒園老師、寫好一個記錄善寶成長的公眾號、運營好一個助力媽媽自我成長的育兒群,這些都帶給我溫暖和感動。
Q:母乳6個月後,還有營養嗎?
A:母乳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比奶粉有營養得多。這方面的書籍及網絡資料都有很多。關鍵問題,不在於真相是什麼,在於說再多真相還是有媽媽不信,寒心~
Q:背回來的奶,還有營養嗎?
A:背奶保存得當的話,能保留絕大部分的母乳活性因子。具體背奶技巧及注意事項,歡迎點擊公眾號另一篇文章,各種知識點哈~
【瀋陽愛學習父母課堂】職場媽媽如何背奶(總結筆記)
Q:離乳後,還用喝奶粉或者牛奶嗎?
A: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到底什麼叫「離乳」。離乳不是離開人媽媽的奶,改喝牛媽媽的奶。離乳是孩子的脾胃運化能力、咀嚼能力等自身能力已經發展到了可以吃大地媽媽的食物後,通過五穀、五蔬、五果、五畜等等來攝取營養,維持自身發展,從而自然而然地告別媽媽的奶。
如果一個孩子還沒有發展到可以消化大地媽媽的食物,那麼說明他尚沒有發展到可以離乳的能力,比如小月齡的寶貝,脾胃嬌嫩~媽媽如果硬要離了母乳,更改為添加奶粉或者牛奶作為替代,可能會無形中增加了孩子過敏、不耐受、便秘等健康風險。再比如大月齡寶貝,脾胃發展相對成熟~媽媽離了母乳,那麼就直接給孩子吃大地媽媽的食物就好啦,何必用其他動物的奶作為補充呢。
Q:孩子真的可以不哭、不鬧、不母子分離的實現,快樂的自然離乳嗎?
A:當然可以,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地出生就知道找媽媽要奶吃,出生就會乳爬、就會吮吸,這是一種生存的本能。
那麼,怎麼就不可能,有一天,在慢慢長大中自然而然地就不吃媽媽的奶了呢?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能」,是我們給孩子人為設定的「標準」並不符合孩子的生長規律和個體需求。
一定找個時間,跟大家好好聊聊,我和善寶是如何沒分離、沒糾結、沒苦惱地自然離乳滴~
母乳餵養,每個寶貝都值得擁有
~期待下篇吧~
文字由善媽原創,圖片、版權歸其所有,轉載請聯繫她哦,侵權必究,小V也有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