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
以浪漫情懷擁抱人間滄桑
西西里島
是一個地域色彩極其濃烈的地方
它能讓攝影師欣喜若狂
讓饕餮之人樂不思蜀
讓戀人們忘卻他方
西西里島很美
自然風景與文化遺產交相輝映
但中國人去的並不多
大部分國人印象中的西西里
來自於幾部關於西西里的電影: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風情萬種的佳人
《天堂電影院》裡的情
和《教父》裡的義
西西里
不像佛羅倫斯、米蘭、威尼斯
沒有這些城市的的繁華和富麗堂皇
卻有一種渾然天成的古老和樸素
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鎮
橫街窄巷、千年歷史的廣場、斑駁的石牆
美麗的夕陽、優美的海灘
幾十年不變的糖果店、多重風格的建築
一直以來
給予了創作者許多題材和靈感
也吸引了眾多電影在此取景
比如《碧海藍天》、《郵差》、《豹》、《巴阿里亞》等
「當一個電影觀眾是世界上最好的職業」,在踏上西西里行程之前,我們就通過三部耳熟能詳的電影,再來了解一下西西里這個充滿個性的地中海小島。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A world at war. A young man coming of age. And the woman who changed his life forever. She was too beautiful and he was too young to protect her. ——《Malèna》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瑪蓮娜。」
她,是謎一樣的女子,瑪蓮娜。她撩著波浪狀烏黑的秀髮,穿著最時髦的花裙和絲襪,行走在西西里島一個古老的小鎮上,我甚至能聽到她深色高跟鞋踩在石板上的踢踏聲。。。
她的一舉一動都那麼地引人矚目、勾人遐想--男人們的虛偽與貪婪,女人們的妒忌與陰暗,都因為她,徹底地暴露在這個灑滿陽光的廣場上。
年僅13歲的雷納多也不由自主地掉進了瑪蓮娜所掀起的漩渦之中,情竇初開的他不僅跟著其他年紀較大的少年們一起,騎著單車穿梭在小鎮的各個角落,搜尋著瑪蓮娜的誘人丰姿與萬種風情,還悄悄地成為她不知情的迷弟,如影隨形地追隨她、窺視她的生活,生怕漏掉她的一切。她搖曳的倩影、她聆聽的音樂、她貼身的衣物...都成為這個被荷爾蒙淹沒的少年,最真實、最美好的情慾幻想……
雷納多說 「歲月匆匆,我愛上過很多女人。當她們擁抱我時,總問我以後還會不會記得她,我相信當時的心裡,是說會的;但唯一我沒忘記過的,是一個從來沒問過我的人—瑪蓮娜。」
如果僅僅因為不可方物的外貌,那這個美麗未免成不了西西里的傳說。
電影以兩條主線交替前進:瑪蓮娜因為戰爭引發的社會動蕩而產生悲情的變故;情竇初開的小男孩雷納多對瑪蓮娜純而不淫的情感追求,與整個道貌岸然的成人世界虛偽陰險的對比。
因為戰爭瑪蓮娜失去了丈夫,她渴望找回正常地生活,卻得不到公平地對待。所有男人只覬覦她的肉體,所有女人只詛咒她的存在。當她為了生存做出無計可施的妥協,卻又變成旁人詆毀洩憤的理由。
女人的美麗好像天生的錯誤,她的生活沒有一日平靜,可當她越堅定從容,男人的垂涎與女人的詆毀卻越發日益加劇,人們甚至不賣食物和日用品給她,父親與她斷絕關係,她不僅丟了工作還被告上法庭。此時,已經失去了精神支柱的瑪蓮娜,剪去長發,染紅了頭髮,投身入了滾滾紅塵。
▲她在等一個過來拿走她嘴裡香菸的人,可等來的都是上前為她點菸的人
當她被律師強姦、逼做妓女、在廣場上被一群女人極儘可能地羞辱、毆打、毀容,在被旁人推上神壇後,又從旁人設立的神壇上,被旁人扯下。滿足了旁人無限放大的私慾,卻仍然無法得到哪怕一點點尊重。
▲人總會輕易原諒自己的錯誤,對自己給別人造成的傷害卻視而不見
小男孩雷納多眼睜睜的看著女人受到莫大的侮辱卻無能為力,女人發出一聲絕望的怒吼,噴灑出了她所有的委屈和壓抑,像鍾錘直擊小男孩的心靈。他默默護送女人離開這個已經容不下她的小鎮,也掩埋了自己無法割捨的初戀。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多年以後,女人的丈夫離奇般又回來了,他沒有死,只是失去了一隻手臂。當男人順著小男孩手指的方向找到女人,當他們重新挽著手走在小鎮熟悉的廣場上,死寂般凝重的氣氛被瑪蓮娜一句輕描淡寫卻是雷霆萬鈞般的「早安」打破,骨髓裡的堅強美麗勝過沙場上萬千劍戟。
莫妮卡.貝魯奇扮演的瑪蓮娜在本片中幾乎沒有幾句對白,然而在導演託納託雷精心設計的劇本和出神入化的表現手法下,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張力十足的表演打動了所有觀眾。
電影中上躥下跳的雷納多不禁讓我想起《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馬小軍,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刻畫的情形卻更為真實,託納多雷導演的功力令人欽佩。電影中13歲的雷納多對自己不能穿長褲而憤憤不滿,也對剪頭髮時的差別對待而憤怒不已;處於性啟蒙時期的雷納多,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騎自行車跟蹤美麗的瑪蓮娜,他見證了瑪蓮娜的所有經過,並對不明事實的鄉鄰們「暗下毒手」。
小夥伴講述了瑪蓮娜讓他買香菸的經過,而雷納多就想像有那麼一天瑪蓮娜也讓他買香菸,在他抬起頭來的時候,瑪蓮娜翹起了她那修長性感的腿。這個細節,處理得自然而精妙,令人無法不置身其中,體會那呼之欲出的情慾感受。在暗戀瑪蓮娜的日子裡,雷納多經常陷入自己的性幻想中,想像自己與瑪蓮娜在一起擁抱、接吻、做愛。這個懵懂的少年深深被瑪蓮娜吸引,不能自拔。情慾的味道在這裡毫不低俗,沒有一絲刻意的做作,反而將人性刻畫得無比真實而鮮活。即便是廣場上成人們的偽善與刻薄、陰險與自私,如果放到整個大時代背景中,那種人性的懦弱、無力和掙扎同樣顯得無比真實。
戰爭終將過去,美麗撫平傷痕,「祝你好運,瑪蓮娜女士。」這是臨別前,雷納多對千萬次出現在夢中的她說出的最後一句話,也是導演託納多雷想對西西里說的一句話:
「美麗並不是罪過,美麗就是美麗。」
託納多雷義大利天才導演在這部電影裡當了一回編劇,他回到了西西里的老家,閉關三十三天,寫出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然後,他走遍西西里超過60多個城鎮,尋訪故事中幻想的卡斯提庫託鎮。他到了錫拉庫薩,發現這個寧靜、美麗、充滿生命力的地方正是他想要的。嶄新的光燦燦的城市固然光鮮動人,但終歸是粗淺的缺乏內涵的。而錫拉庫薩,卻舊得有種落魄而丰韻的美。正如在影片中,女主人公瑪蓮娜最美的時刻,是故事結束時菜市場裡她那略顯憔悴的容顏。夕陽西下,染紅了地中海,染紅了那條海邊的路。她緩緩回頭,淡然而去,遲暮的美人與夕陽一樣,凋落的一刻美得驚心動魄。
影片的匈牙利攝影師也讚嘆錫拉庫薩的美麗:
「錫拉庫薩充滿了溫柔又可愛的夏日情調,就像是童年時的夢想。」
電影主要在西西里的錫拉庫薩和阿格裡真託取景,還有小鎮諾託等,更多的鏡頭,你是否能在西西里發現它們呢?
1. 主教堂廣場(Piazza del Duomo)
2. 考古公園
3. 狄奧尼修斯之耳
4. 阿波羅神廟遺址
5. 奧提伽島(Ortigia)-林仙泉、瑪利亞切城堡
6. 古希臘劇場
《天堂電影院》
朱塞佩託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 這位土生土長的西西里導演,在拍攝《Malena》之前,就已經憑藉《天堂電影院》獲得了1990年第5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
影片以男主人公多多的成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人與電影糾葛四十年的情感故事。
童年的多多成長在西西里島吉安加村莊,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費多則是「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師。多多喜歡看電影,更喜歡看艾費多放電影,善良敦厚的艾費多也愛上了這個童真執著的小男孩,他們成了忘年之交,一同為膠片魔幻的光影而痴迷。 多多每天來到放映室跟著艾費多學習如何放映電影,同時也被影像中的美好深深感染。
20世紀40年代的義大利小鎮上,電影是一個重要的娛樂,但所有電影在放映前都要經由牧師檢查,把認為觀眾不宜的鏡頭(比如接吻戲)剪掉,才可以放映。所以,每當觀眾發現接吻鏡頭又被刪去的時候,就會全場起鬨;當放到煽情段落,觀眾們又會集體嚎啕大哭,這裡是西西里鄉村生活的縮影,陳舊狹小的電影院承載著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甚至是生老病死。日復一日,見證著每個人的命運變遷。
好心的艾費多為了滿足更多的小鎮居民能夠看到電影,搞了一次露天電影放映,結果膠片意外著火,燒毀了放映室,多多衝進火海把艾費多救了出來,但艾費多因此受傷雙目失明。
多多接替艾費多,成了小鎮上唯一的電影放映師,小鎮的生機之源得以延續。多多漸漸長大,艾費多毅然要求他離開小鎮,去到羅馬闖蕩。
在嘗過初戀的苦澀之後,傷心的多多終於決定離開家庭,離開艾費多,離開小鎮,去外面的世界追尋夢想。
▲「不準回頭,不準想我們!」
三十年後,功成名就的中年多多回到故裡,母親,多年的奔波操勞,雙頰已經布滿滄桑的皺紋---「走出家鄉,你是對的。那些自責,我根本不需要你的解釋。」
初戀情人愛蓮娜的出現,再起激起多多埋藏心底對於那段未完成的感情無奈又痛心的追憶,歲月無情的誤會終將由時間去承擔後果,而時間又怎能倒流?
最讓他無法放下的,是溘然仙逝的艾費多,多多遵守了離別時他對艾費多的諾言,眼前呈現的,卻是早已破敗即將拆除的天堂電影院。艾費多留給他一份禮物,原來他偷偷把當初勒令剪掉的,男女親吻戲的膠片收藏拼接了起來。那些縈繞在多多內心深處,熟悉又陌生的成年影像,勾起多多三十年的回憶與情感,看到這裡,我淚流滿面。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天堂電影院」,那些剪掉的片段,也許是當時我們不願直面的生活苦楚、工作磨難、情感挫折與離別傷痛,待到時間磨平了心頭的溝壑,再次回望這些人生的難,是否終於敢放膽,直面所有遺憾的哀愁?
一步一坎越過的山丘,如果知道無人等候,你還會不會奮不顧身至死方休?
人本生來孤獨,命運滄桑變化,愛戀轉瞬易逝,時光無法回流。
《天堂電影院》的主要取景地是位於巴勒莫市,毗鄰Tyrrhenian海的切法盧小鎮,現實中真正的天堂電影院原址在附近的Palazzo Adriano小鎮。
1. 切法盧海灘
2. 切法盧老城及主教堂
3. 洛卡山頂
《教父I- III》
《教父》三部曲前後拍了18年,被奉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很多人只把《教父》 當做一部黑幫電影,而沒有看出它實際上說得更多的是家庭倫理和為人處理的哲學。義大利人有很強烈的家庭觀念,南方的西西里人尤甚,黑手党家庭更是如此。《教父》第一部的核心是父與子的家庭關係與傳承,第二部的核心是兩代教父的家庭關係的對照反差。第三部的核心是教父家族的轉型與命運的抗爭。
《教父》故事發生在20世紀的美國,早年西西里的黑手黨由於與義大利主政的墨索裡尼不合,受到政府的強硬打壓,許多黑手党家族被迫遷往美國。《教父》講述的是已經在美國東部站穩腳跟的柯裡昂家族的故事。雖然是一部美國電影,但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卻賦予了電影濃鬱的西西里情懷,巧合的是,導演本人及第二集飾演教父前傳的羅伯特德尼羅都有義大利血統,而第三集二代教父飾演者阿爾.帕西諾的祖籍更直接就是義大利西西里島的柯裡昂村。
第一集於1972年上映,教父的主演者是馬龍白蘭度,第二集在1974年上映,羅伯特德尼羅飾演了年輕時代的教父,等到第三集上映卻相隔了16年,那時的阿爾.帕西諾正值盛年,演技爐火純青,由他來駕馭二代教父的角色遊刃有餘。三位實力派男星都獲得過奧斯卡影帝桂冠,一部《教父》成就了各自人生演藝史的高峰。
首集教父的主演馬龍.白蘭度,1924年4月3日出生,年輕時的馬龍白蘭度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在飾演教父時48歲,卻把年愈7旬的老教父演得入木三分。幾乎所有電影評論家都公認第一、第二集《教父》的水準妙入毫顛,第三集因為籌備的原因,有些爭議,但整個劇情對人物心理變化的刻畫細緻入微,對複雜人性的描繪真切飽滿。我們看到的仿佛不是一部電影,而像一部關於人生的史詩,一部發生在過去的紀錄片。
柯裡昂鎮,就隱藏在西西里島的一座山上。當初拍攝《教父》第一部的維託裡酒吧如今依然在原地營業,酒吧前有一個小廣場,廣場上有《教父》的導演科波拉的雕像,從廣場的邊緣眺望,可以看到懸崖邊仿佛古堡的聖尼可拉教堂、翠綠的山谷和遠處蔚藍的地中海。不可錯過的除了維託裡酒吧外,還有麥克和阿波羅妮亞結婚的聖達露西亞教堂。沿著維託裡酒吧前那一條長長斜斜的小路一路往上走,便能抵達這座教堂。
▲在西西里,女人比起火槍還要危險
陽光從雲翳的隙縫間照射到了薩沃卡翠綠的山谷,山坡上一簇簇的小黃花一霎間都亮麗了起來,山坡下的羊群緩緩地移動著,傳來了細細碎碎的銅鈴聲。
▲沒有一個西西里人能在他女兒的婚禮上拒絕別人的要求
很少有電影可以深刻的影響到一個常用詞彙,《教父》裡的很多臺詞成為了影迷的人生格言。電影公映以來,無數電影從業員或影迷,不斷向《教父》致敬,很多影迷甚至給科波拉寫信,激動的告訴他自己能夠一字不差背誦《教父》的每一句臺詞。《教父》已經和很多偉大文藝作品一樣,成為文化符號,它的歷史地位與影響力超越了電影本身。
▲尊重《聖經》教誨和家族的傳統是黑手黨賴以延續的基石。
義大利黑手黨的三大徽徵:大男子主義、集體主義、排他主義。
《教父》原著小說文風硬派,條理既不繁雜也不牽強,可讀性很強。很多人把小說《教父》尊為男性的聖經,因為它沒有華而不實故弄玄虛的高深,也沒有故意拔高到政治高度去俯視社會中自覺形成的規則。
邪惡與正義本來就沒有一條絕對明顯的界限,《教父》中沒有一個好人,沒有道德楷模,教父仿佛就是渾身刻滿時代烙印的真實人物,還帶有一點點思鄉的哀愁。
烽火一生,也終將告老還鄉,金戈鐵馬,最後也回歸兒女情長。
《教父》的主要拍攝地在巴勒莫,這裡是西西里島的首府,在巴勒莫可以看到很多與教父相關的痕跡,包括餐廳等。
第三集教父最後痛失愛女的一幕,就是在巴勒莫的馬西姆大劇院拍攝。另外墨西拿的Forza d』Agro和Savoca小鎮都曾出現在《教父》的鏡頭中。
美國電影《教父》主題曲:柔聲傾訴
Speak softly love
Speak softly love and hold me warm against your heart
柔聲訴情,擁我在你暖暖的心上
I feel your words, the tender trembling moments start
我感覺你的言語,開始溫柔的顫動
We're in a world, our very own
我倆在同一個世界,只有我們倆
Sharing a love that only few have ever known
分享著鮮為人知的愛
Wine-colored days warmed by the sun
陽光溫暖了酒紅色的歲月
Deep velvet nights when we are one
當我倆合而為一,夜色深沉如絲絨
Speak softly, love so no one hears us but the sky
柔聲訴情, 只有天空聽得見我們
The vows of love we make will live until we die
我倆愛的誓約至死方休
My life is yours and all because
我的生命屬於你,因為
You came into my world with love so softly love
你走進我的世界,以如此溫柔的愛
▲作者簡介:尼諾·羅塔(Nino Rota)(1911年12月3日----1979年4月10日),著名的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是世界級的電影音樂教父,《教父》主題曲盪氣迴腸。
後記:
一部好的電影作品,情感越濃烈,越尖銳,越能給人心靈的觸動。彼此相通的情感撞擊拉近了人的距離,消除了種族的界限,更彌補了時空地域的差別。
在這關於西西里的三部電影中,愛恨成為了通用的語言,不論是瑪蓮娜的忍辱負重堅強守候,還是多多的恨別親朋老來還鄉,前者隱忍中的悲壯與後者隨性中的激烈,都是人物水到渠成的情感升華,平凡人經歷時光的打磨,情感抒發同樣擲地有聲。外表看起來嚴肅冷峻的教父,面對親情、愛情、友情,以他的處世原則,倔強得堅持,雖然在時局變幻下逐漸顯得事與願違力不從心,但骨子裡的不甘罷休,仍舊強迫自己鬥爭到最後,哪怕鮮血淋漓也要保留自己和家族的尊嚴。
愛是所有文藝作品亙古不變的主題,愛也是傳遞共鳴的最好媒介。我們的生命由始至終都貫穿著愛與被愛,但是,所有的愛,終將成為時光的祭奠,最後消散無影變成過眼雲煙。
把握此刻的瞬間,以浪漫的情懷擁抱人間的滄桑。
當我們行走在這個有著3000年文明歷史
歐洲文明發祥地之一
地中海最大的島嶼上時
我們腳下的每一步
都承載過已經消逝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愁
讓我們一同去探尋這些愛的往事
讓西西里島
為我們的情感留存記憶
《徒步中國》
探秘西西里,追尋義大利美麗之源
2018首發路線
9月22日-9月29日
尋找西西里美麗的傳說第一期 僅限6人
10月9日-10月16日
尋找西西里美麗的傳說第二期 僅限10人
A行程(9月22日-9月29日)
DAY1:上午抵達卡塔尼亞機場-前往陶爾米納,晚上住陶爾米納
DAY2: 上午遊玩陶爾米納,下午前往錫拉庫薩和諾託,晚上住卡塔尼亞
DAY3:上午遊玩卡塔尼亞,下午前往古羅馬人別墅,晚上住卡塔吉羅內農莊
DAY4: 白天前往莫迪卡和拉古薩小鎮遊玩,晚上住卡塔吉羅內
DAY5: 上午前往阿格裡真託,遊覽阿格裡真託和土耳其臺階,晚上住阿格裡真託
DAY6: 上午前往切法盧,晚上住巴勒莫
DAY7: 上午前往蒙特阿萊,晚上住巴勒莫
DAY8:白天遊覽巴勒莫,下午結束西西里行程,四點送機
B行程(10月9日-10月16日):
DAY 1: 上午抵達卡塔尼亞機場,下午遊覽卡塔尼亞,住卡塔尼亞酒店
DAY 2: 上午前往錫拉庫薩和諾託(Noto),晚上返回住卡塔尼亞
DAY 3:上午前往火山公園,下午前往陶爾米納,晚上住陶爾米納
DAY 4: 上午遊覽陶爾米納,然後前往卡塔吉羅內,住卡塔吉羅內農莊
DAY 5: 上午遊覽莊園,下午前往阿格裡真託,晚上住阿格裡真託
DAY 6: 上午阿格裡真託-土耳其臺階,下午前往巴勒莫,住巴勒莫
DAY 7: 上午前往切法盧,下午遊覽蒙雷阿萊小鎮,晚上住巴勒莫
DAY 8: 上午遊玩巴勒莫,下午4點送機
探秘西西里
追尋義大利美麗之源
徒步中國
戶外圈最受歡迎公眾號
關注人數超過28萬
自媒體+俱樂部+旅行社三資質
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戶外俱樂部
金犀牛最佳戶外傳播媒體
徒步中國,更戶外、更專業!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徒步中國》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