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叡究竟是誰之子?

2021-02-13 手遊觀察站



關於《軍師聯盟》的劇集製作方面,堪稱延續了上一部「大軍師司馬懿」的精良水準。如不出意外的話,將成為歲末期間,又一部收視率和口碑雙手的好劇作。而關於三國時期的歷史,得益於《三國演義》的家喻戶曉,從而在歷史朝代的知名度方面堪稱首屈一指;但同樣受害於《三國演義》作為演義作品的藝術加工,關於三國時期真實的歷史,很多人反而並不太熟悉,甚至把小說當成了歷史,把歷史當成了小說。


藝術加工後的歷史小說非常有趣,那麼真實的歷史史實呢?是否就會非常枯燥乏味呢?當然不是,如果你真心喜歡歷史,平時也有堅持閱讀歷史的好習慣的話。那麼你就會發現,歷史,或許是所有學科中最豐富,也最有趣的一門了。人類的存在本身,就是不斷推進和誕生歷史的過程。就在你看到本文這一句的瞬間,你剛剛讀過的本文之前的部分,就已經成為了歷史。


所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文遺網將聯合設影網,共同推出這個「看《軍師聯盟》,重品三國往事」的系列。大家一邊娛樂看劇,一邊在外行看熱鬧的同時,也可以與小文一起,來一次內行看門道的旅程吧。



《軍事聯盟》第二部的開篇,就是曹丕命不久矣,在臨死之前做了兩件事,第一是立了他與甄宓之子曹叡為太子,第二則是為其選擇了幾位輔政大臣。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226年至239年在位)。字元仲,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


黃初三年(222年),曹叡被封平原王,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魏文帝病危,曹叡被立為皇太子,文帝死後曹叡在洛陽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魏明帝統治後期,大興土木,耽於享樂。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於洛陽,時年三十六歲,廟號烈祖,諡號明帝,葬於高平陵。因其臨終前託孤不當,導致後來魏國的朝政動蕩。


曹叡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氏「三祖」,但其文學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其散文二卷、樂府詩十餘首。


談曹叡之前,我們必然是要先看看其父其母的基本情況的——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於洛陽,時年四十歲。


甄宓,即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傳為甄宓,實則無記載,史稱甄夫人。甄氏三歲喪父。建安中期,袁紹為次子袁熙納之。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紹的妻子劉氏。建安九年(204年),冀州鄴城被曹操攻破,甄氏因有姿色,被曹丕所納。甄氏初有寵於曹丕,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即東鄉公主)。甄氏對曹丕妾室中有寵的勸勉她們努力上進,對無寵的安慰開導,並常常建議曹丕為子孫昌盛多娶妻妾。早在曹丕初即王位時,便進郭女王為夫人,封號等同甄氏。到曹丕稱帝,攜郭女王到洛陽,進封貴嬪,地位僅次於皇后;甄氏則被留在鄴城,仍為夫人,不立為皇后。甄氏愈發失意,有怨言。黃初二年(221年),曹丕稱帝以後甄夫人被賜死,據傳殯葬時披髮覆面,以糠塞口。黃初三年(222年),曹丕冊立郭女王為皇后,令甄氏之子曹叡奉郭皇后為母。


曹叡即位後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后。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231年2月17日),改葬於朝陽陵。



縱觀曹丕的一生,小文個人覺得,只能用一個詞形容——不容易。準確說來,是十分不容易。這種不容易,主要體現在,他有一個光環無限大的父親——曹操。


如果曹丕的父親不是叫曹操的話,那麼依照曹丕本人的文治武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非常出色的皇帝了。文治方面,「三曹」的說法我們是從小就學過的,而且曹丕有大量的文學作品傳世,其個人文才是毋庸置疑的。而我們所謂的文治,當然不僅僅是指曹丕個人的才華,更多的是曹丕繼位後,朝堂之上環繞著大量的其父曹操同輩,位高權重的宗親。曹丕可以將這些宗親合理安排,並且在位期間政權鞏固,並實行新政富國強兵,足以見其文治能力。


而武功方面,曹丕從繼位到去世只有短短六年,這一點堪稱十分遺憾。但饒是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曹丕完成了建立大魏,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等一系列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重要建樹,足以見其武功方面的能力。


坊間流傳的關於曹叡真實生父的第一個謠言,即袁紹次子袁熙。當然,也有某些人乾脆傳謠袁紹為老不尊,很有可能與兒媳婦甄宓有染,所以曹叡甚至可能是袁紹的兒子。對於這樣意淫無極限的無聊謠言,小文覺得連反駁的意義都沒有。


而認為曹叡是袁熙兒子的說法,更多來源於甄宓原本就是曹操破袁紹後,曹丕從袁熙那裡搶來的。而且按照相關史書的記載,曹丕納入甄宓的時間和曹叡出生是時間同為建安九年(204年),從懷胎十月的角度看,這的確很容易讓人懷疑,曹叡是在其母甄宓被曹丕納入後宮之前,就已經珠胎暗結的。


但事實上,目前史學界關於這一史實的確切時間,原本就有爭議,以此為憑本身就站不住腳。另外如果我們拋開這一切都不談,單單就從曹丕的文治武功來看曹丕的智商,我們實在無法相信,這樣的一位英主,是連孩子是不是自己親生的都無法判斷的糊塗蛋。我們退一萬步說,如果曹丕對曹叡的出生有懷疑,完全可以立他信得過的其他兒子上位。所以曹叡是袁氏子孫的說法,純屬鬼扯。



而關於曹叡生父的第二個謠言,則是曹丕的親弟弟,才華橫溢的詩人曹植。在《軍師聯盟》中,編劇還特意濃墨重彩地描繪了這一傳言,刻畫了曹植與甄宓二人郎才女貌,眉目傳情的橋段。而劇集中,曹丕之所以對甄宓本身無感,一方面是因為曹丕早已心有所屬,即後來的皇后郭照(字女王);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甄宓與曹植之間的曖昧關係。


而一些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其憑證即曹植名聲極盛的那篇《洛神賦》(亦作《感鄄賦》、《感甄賦》)。他們認為,這篇賦中,曹植所描繪的洛神,其現實原形就是甄宓。我們先來看看《洛神賦》的相關信息:


曹植模仿戰國時期楚國宋玉《神女賦》中對巫山神女的描寫,敘述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描寫上多有借鑑宋賦。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洛神,又名宓妃,中國遠古時代神話傳說中的女神,乃伏羲氏之女,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陽。


而關於此觀點的反駁,之前網絡上已經早已有之,小文認為論據已經十分完善,完全可以相信:


第一,納甄氏時曹丕18歲,甄氏23歲,而曹植僅13歲。對於一個比自己年長十歲的已婚女子曹植不太可能有過多的想法。丕與植兄弟之間因為政治的鬥爭,本來就很緊張,《感甄賦》若是為甄氏而寫,豈不是色膽包天,不怕掉腦袋了嗎?


第二,圖謀兄妻,這是「禽獸之惡行」,「其有汙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汙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況身為帝王者乎?」從曹植的為人看,雖也有行為放任、不拘禮法,但絕不會做出類叔嫂私通等有違倫理的事來。


第三,叔嫂情的傳說始自唐代李善注引《記》,此前400多年並無此說。而李善在《記》中所說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並把此枕賜給曹植,「裡老所不為」,何況是帝王呢?極不合情理,顯然屬無稽之談。


第四,《感甄賦》確有其文,但「甄」並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與「甄」通。曹植在寫這篇賦前一年,任鄄城王。題名「感甄」實際是曹植在感傷身為鄄城王的自己。


第五,《感甄賦》一文,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說賦中所說的「長寄心於君王」。曹植在賦中已表明「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是有感於宋玉的《神女賦》《高唐賦》兩篇賦而作。可能是寫給其兄魏文帝曹丕的。隱喻君臣大義說較為流行。



而關於曹叡生父的第三種謠言,則更是「謠」到嘆為觀止的程度,他們認為,曹叡的生父有可能是其祖父曹操。


原因呢,無非又是和上文中意淫曹叡其父是袁紹一個套路,基本就是沒什麼真正有力的憑證,完全靠意淫曹操的人品得出結論。即死咬曹操愛好人妻,對於攻破袁紹,發覺甄宓這個美人後,哪有不染指的道理?


對此,小文只能說,這樣的人,最好還是別看歷史了,多看看日本AV豈不更酣暢淋漓?如果對歷史本身都缺乏必要的敬畏,沒有一個健康的歷史觀。秉持著肆意拿古人開玩笑取樂的原則意淫歷史,那的確就是無藥可救了。


關於曹操的私人品性問題,多數來源來自野史這一點,我們姑且不論。我們就說曹操如果真的染指了甄宓,那麼他有必要再把這個女子賞賜,或者乾脆說是轉讓給兒子曹丕嗎?而且是在甄宓已經懷了自己孩子的情況下?目的難道就是為了將來自己噁心自己?所以這一謠言說法,是最站不住腳的。



所以歸根結底,曹叡無論在性格上與其父曹丕有多大的差異。但這絕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曹叡從小的成長環境,而不能作為判定曹叡就不是曹丕親子的事實。要知道,曹叡生父曹丕的一生十分坎坷,早年隨父親徵戰打天下奔波勞累,後來與兄弟奪皇位戰戰兢兢,在這樣的前提下,很難再有精力教育和陪伴自己的子女。這才是真正造成曹叡性格,在史料中被記載為乖戾的根源。


同樣我們以曹叡祖父曹操為例,其一生多子,就拿最為後世知名的几子來說:曹丕、曹植、曹彰、曹衝,每個人的性格差異都非常明顯。但是你能說,這些兒子當中,哪個就是曹操親生的,哪個就不是曹操親生的嗎?這顯然十分荒謬。


而熱衷傳播曹叡並非曹丕親自這樣的謠言,小文個人覺得,就和清修明史黑明朝,明修元史黑元朝類似,同樣多半是最早發源於取魏代之的晉朝。當然,中國人對於帝王之家的床幃之事,向來是無比熱衷的。茶餘飯後,不討論一些下三路的段子,往往是日不能食,夜不能寐的。


說到底,誰讓曹叡的祖父是曹操,曹叡的父親是曹丕,曹叡的母親是甄宓呢?這三人無論任何一人,在歷史上的知名度都是響噹噹的。單獨把哪一個拉出來造造謠,都會有無數的三國粉絲吵吵鬧鬧,紛紛攘攘。而這,正是傳謠者想要得到的東西。


而本文最後,小文還想向大家聊到的一個事情是,甄宓的美貌,或者說所有史書中記載的美女,其美貌程度,大家都沒必要過於深度聯想。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發展水平以及人類的不斷進化,後世女性的平均顏值高於前世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實際我們從史料上發現,多數對於後世知名的美女,真實描述多是隻言片語。


所以,很多關於曹叡的謠言源於其母甄宓的驚人之貌。如果你能夠明白這樣的傳說多半都是野史和後人的謠傳的話,就能夠明白,很多揣測都根本站不住腳。

相關焦點

  • 魏明帝曹叡究竟是誰的兒子?曹丕還是袁熙,還有人說是曹操
    現住北京房山,房山區作家協會會員,曾任《南風·燕鼎》雜誌編輯,新浪草根大講堂編輯,自由撰稿人、文史研究者,作品先後發表在《知識就是力量》、《北方新報》、《內蒙古日報》等各類報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曹叡和曹睿相通。今天晚上的《軍師聯盟》曹叡該上場了。前兩集,有個小情節,有人向曹丕進讒言,說曹叡是曹植和甄宓的兒子。曹丕當然不信。
  • 歷史上魏明帝曹叡真實的男寵,不是大內官闢邪,此人是誰?
    闢邪是內官的另稱,不是人名,也非男寵清代學者方以智在《通雅·稱謂》中指明:「魏明帝使給使闢邪,召司馬懿。闢邪,給使之號,猶漢之丞相蒼頭呼為宜祿也。」可見,「闢邪」是負責傳達詔旨的宮廷使者,不是人名,而按照現有史料來分析,更不是魏明帝曹叡身邊的男寵。不過明帝確實有過男寵,而且兩人之間非常「恩愛」,而明帝的這位「龍陽君」,便是大將軍曹休的長子曹肇。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男風不僅在民間泛濫,而且在經過兩百餘年的「低潮」後,再度流行於宮廷生活之中,載於煌煌正史的事件俯仰皆是。
  • 魏明帝曹叡為什麼絕嗣?他到底是曹操還是袁紹的孫子?
    在曹操攻佔了鄴城之時,他的二兒子曹丕搶在父親前面霸佔了一個絕世美女,她叫甄宓,是袁紹的二兒子袁熙的夫人。城破之後,甄宓本以為必死,沒想到曹丕被她的美色迷住,直接帶走,把她變成了自己的老婆。據陳壽《三國志》記載,曹叡是36歲駕崩的,時間是景初三年,即公元239年,以此來推算,魏明帝曹叡應該是建安九年即204年生的,這該如何理解?八月初次見面,當年就生了兒子,只有四個月的懷孕時間,哪個媳婦如此高能?
  • 三國歷史:魏明帝曹叡為什麼如此痛恨自己的養母郭照
    在三國的歷史上我們知道曹操的兒子曹丕在公元220年建立了曹魏政權,結束了四百年大漢王朝的歷史使命,可是好景不長,曹丕在自己四十歲的時候就駕崩了,由兒子曹叡繼位,就是後來的魏明帝!曹叡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但是他也有黑點,曹叡曾經逼死過自己的養母郭照!
  • 魏明帝導演的一出政治醜劇
    曹丕死後,曹植的悲劇命運並未因為繼任者魏明帝,也就是他的親侄兒曹叡的上臺而有絲毫好轉,曹叡把從父親曹丕身上承襲而來的自私、冷酷、殘忍統統原封不動地施之於他的叔叔曹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與父親曹丕的奸詐虛偽、老謀深算相比,這位新即位的年輕皇帝顯然在政治鬥爭中尚不夠老道和諳熟,於是有時候這種對曹植的迫害就顯得動機過於明顯了。
  • 魏明帝曹叡有多昏庸?被電視劇過度美化,劉禪稱他再世秦皇
    其實,曹丕繼承曹操的位置,廢漢立魏,曹丕死後,曹叡繼位。曹叡也確實是個人才,不僅長得儀表堂堂,還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是曹操三代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在他成為皇帝,也就是魏明帝之後,卻做出了很多昏庸之事。魏明帝曹叡有多昏庸?被電視劇過度美化,劉禪稱他再世秦皇。他的第一點昏庸便是淫奢。
  • 她真的是被魏明帝曹叡逼死的嗎?
    文/格瓦拉同志《軍師聯盟》第二部《虎嘯龍吟》當中,將太后郭照與魏明帝曹叡之間的關係塑造的很糟,後者將生母甄夫人遇害一事歸咎於郭照,公然逼迫她自殺。其實,明帝逼令郭太后自殺一事,在史書中的確有出處,不過卻疑點重重。那麼,郭照真的是被曹叡逼死的嗎?
  • 魏明帝曹叡究竟是不是曹丕的親生兒子?
    如果由景初三年上推三十六年,明帝的生年應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但這一年,曹操才剛攻破袁紹大本營鄴城,俘虜了甄宓,如果曹叡真的是這年所生,那在被俘虜的時候,甄宓應該就已經懷孕了,否則時間對不上,孩子應該是她前夫袁熙的。2、甄氏有洛神之貌卻在後期一直不得寵,曹丕在成年後開始寵幸郭女王,失寵的甄氏最終於公元221年被賜死。
  • 三國人物之死(君主篇)——曹叡之死
    然而,曹叡也不是沒有缺點,當初,魏國謀臣劉曄對曹叡的評價就是「漢武帝之儔」。顯然,劉曄應該是慧眼識人的,不僅肯定了曹叡的才幹,也預料他也有著漢武帝一樣的缺點喜歡奢華、不愛惜民財。特別是隨著蜀漢丞相諸葛亮死去,蜀國暫時不再發動新的軍事進攻,曹魏西北邊疆趨於安穩的時候,曹叡卻開始洛陽城裡大興土木,大肆建造宮殿,許多群臣紛紛上書勸諫,曹叡也置之不理。
  • 假如魏明帝曹叡多活30年,能否統一天下?「司馬篡魏」還會出現嗎
    而魏國被司馬氏所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諸多原因中,皇帝曹丕和曹叡連續兩代短命,則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如果不是兩代皇帝都短命,那麼即使其他的弊端都存在,至少司馬懿是不會有篡權機會的。歷史上,司馬懿生於179年,曹丕生於187年,曹叡生於204年,司馬懿比曹丕大8歲,比曹叡大20多歲。
  • 魏明帝曹叡身邊的寵臣是誰?淺論曹操養子秦朗的生平事跡
    秦朗是秦宜祿之子,也被稱為「阿蘇」,《魏氏春秋》提及秦朗是新興人,曹操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才將雲中、定襄、五原、朔方合併為新興郡,這也說明秦朗出生在并州。秦朗是秦宜祿和杜氏之子,秦宜祿被呂布派去聯合袁術,結果在袁術那娶了個漢宗室女子,把秦朗和母親杜氏留在了下邳。
  • 魏明帝竟不是曹家後人?!
    時甄氏二十三歲,長曹丕五歲,後生一子,即魏明帝曹叡,字元仲。黃初元年(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即位,山陽公(即漢獻帝)以他兩個女兒為曹丕妃嬪,當時郭皇后(安平廣宗人)、李貴人、陰貴人皆得曹丕寵幸,甄氏愈加冷落失意,頗有怨言,曹丕大怒,於黃初二年遣使賜死,即迫令自殺。
  • 魏明帝曹叡,曹家最後一個掌權的皇帝
    母親死後,曹叡也被父親疏遠,但在一次陪曹丕打獵時,曹叡抓住了機會。當時曹丕獵殺了一隻母鹿,命令曹叡將母鹿身邊的小鹿射死,而曹叡卻沒有照做。他的理由是:「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曹丕感覺這個兒子有仁愛之心,於是轉變了看法,決定為了魏國的江山,讓曹叡來接班。曹叡繼承了曹家的江山,也繼承了曹家人矛盾的性格。
  • 如果曹叡不早死,司馬懿根本沒有機會,曹叡一個被人們低估的皇帝
    魏明帝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任皇帝,父親是曹丕,母親是文昭甄皇后,也就是甄姬,三國少有的美女。
  • 魏明帝曹叡登基時才20來歲,根基不穩,司馬懿為何不敢趁機篡位
    曹丕一來才幹過人,對駕馭司馬懿這樣的老奸巨猾之輩得心應手,二來他能順利登基,司馬懿也出力不少,三來魏國之國事方殷,司馬懿這樣的能臣也確實有用武之地,因此對曹操的話置若罔聞。曹丕臨死之時,把帝位傳給兒子曹叡,還把司馬懿確定為四個輔政大臣之一。
  • 《虎嘯龍吟》把魏明帝的年齡搞錯了?這決定他的生父是曹丕還是袁熙!
    三國西晉東晉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1154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魏文帝曹丕死了,魏明帝曹叡繼位這是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的開局,延續的是上部《軍師同盟》的劇情和風格。劇中說此時曹叡23歲,而曹丕是40歲死的,如果他死時兒子曹叡已經23歲了,說明他17歲時就有了曹叡。進而推之,曹丕必須在16歲之前娶了曹叡的生母甄宓,否則曹叡就是別人的孩子。
  • 劉曄說曹叡可比秦皇漢武,曹叡真有這麼厲害嗎
    魏明帝曹叡,曹丕的長子,曹操的長孫,在位十三年,享年36歲(存疑)。曹魏五個皇帝中,除了開國皇帝曹丕之外,曹叡是唯一的擁有實權的皇帝。在三國的皇二代中,曹叡可以算是最為傑出的。 史家給曹叡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大權獨攬,能夠做出宏大的布署。那麼當時的人們怎麼評價他的呢?
  • 曹丕留下的四大託孤大臣分別是誰?曹叡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魏文帝曹丕給魏明帝曹叡留下的四個託孤大臣。他們在曹魏扮演怎樣的角色,曹叡是如何對待他們的。曹丕留下的四個託孤大臣曹丕算是壯年早逝,他的壽命只有四十歲,在皇位上待了七年。算命的說他能活八十歲,結果是白天加黑夜算成兩天。曹丕原本的妻子甄氏,生下一個兒子叫曹叡,就是後來的魏明帝。結果曹丕和甄氏鬧掰了,曹丕殺死了甄氏,而且"被發覆面,以糠塞口。"
  • 因為曹丕、曹叡都犯了一個錯誤!
    不過,在曹操之後,曹丕、曹叡這兩位皇帝連續犯了同一個錯誤,這導致司馬懿的地位日益提升,甚至成為曹操武將之首。那麼,問題來了,曹丕、曹叡到底犯了什麼錯誤呢?一首先,對於曹丕、曹叡來說,犯了同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就是兩人都是臨終之際才冊立了太子,這讓太子身邊沒有可以稱之為心腹的文臣武將。
  • 曹丕剛稱帝就殺了一女人,兒子曹叡繼位後卻瘋狂報答
    曹叡作為曹丕的長子,也很明白自己的尷尬處境,開始恭敬地侍奉曹丕和嫡母郭皇后,以此博取帝後二人的歡心,郭皇后也因自己無子,對他慈愛有加。曹魏黃初七年,蜀漢建興四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臨終之際冊立曹叡為皇太子。曹丕死後,皇太子曹叡即位,是為魏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