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教我負天下人

2021-02-23 每周


聽到「劉備輸了」就沮喪,

聽到「曹操輸了」就歡心鼓舞。

曹操是好人,還是壞人?

有人說是壞人,比如,曹操好色、殘忍,而且又「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還有奸詐多疑

持這樣觀點的人不少,這樣的觀點起源於——宋。

據說,蘇軾描述過這樣一種現象:在宋朝,有一些說評書的,說三國,觀眾在聽的時候,聽到「劉備輸了」就沮喪,聽到「曹操輸了」就歡心鼓舞。

這就說明:宋代人是不喜歡曹操的。而且,這個觀點一直延續到近現代。

所以,到了近現代,才有說「曹操是好人」的主流觀點,比如,曹操扶大漢於將傾努力將亂世撥為治世,同時,又十分愛惜人才

而魯迅先生,可以算得上是近現代史上第一個為曹操「翻案」的人。1927年,魯迅先生在廣州作了一篇非常著名的學術演講,題目叫作《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

這篇學術演講,就是以「曹操」開場的。魯迅先生說,歷史有這麼一個現象:某朝的年代長一點,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點,其中差不多沒有好人。

為什麼呢?

因為年代長了,做史的是本朝人,當然恭維本朝的人物了,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別朝的人,便很自由地貶斥其異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記載上半個好人也沒有。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頗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後一朝人說壞話的公例。

而且,曹操被人詬病,還要一個原因就是,曹操說過這麼一句話,叫:

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只能我對不起別人,不能別人對不起我」。

這句話背後的故事也很被人熟悉:曹操從首都逃回家鄉,路上住在一位叫呂伯奢的朋友家中,後來因為某種原因,曹操殺了呂伯奢全家,殺完之後,說了這句話。

那麼,史書《三國志》是怎麼記載的呢?回答是,沒有記載

沒有記載,不能證明這件事有,但是,也不能證明這件事沒有。

後來,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的時候,在這裡作了三條注。(關於「《三國志》其書以其注」,詳見第20161207期《慧心慧眼者》)

換而言之,這個故事,在史書上有三種版本

第一個版本,取自《魏書》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裡。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說的是:曹操到呂伯奢家裡之後,呂伯奢不在,呂伯奢的兒子和家人搶曹操的馬匹和隨身包裹,曹操拔出劍來,把他們都殺了,這叫「自身防衛」。

但是,這條記載出自《魏書》,《魏書》是魏國人自己寫的書,估計也不是很靠得住。

第二個版本,取自《世語》(註:不是《世說新語》)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說的是:曹操過度懷疑,以為呂伯奢的家人想要謀害自己,於是,晚上將一家八口全部殺死,然後逃走了。

第三個版本,取自《雜記》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這個版本跟小說《三國演義》的描寫就很接近了:

曹操在呂伯奢家裡,聽到了一些異樣的聲音,以為是呂伯奢的家人想要謀害自己,於是,晚上將全家殺死。最後,很悲涼地說了一句,「寧可讓我對不起人家,也不要讓他們對不起我吧」,於是,連夜逃走。

所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就是小說中「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原版。

從史書到小說,改動有兩處:第一,史書中記載「悽愴曰」,是很悲涼地說,不是小說裡「很理直氣壯地說」;第二,「寧可我對不起別人」,這個「別人」在史書中是有特指的,就是指「呂伯奢全家」,在小說裡,改成了「天下人」。

再後來,毛氏父子在批註小說《三國演義》的時候,他們認為:

退一步說,即使曹操表達的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意思,那麼,曹操和一般人相比,也有「過人之處」。確實,一般人不這麼說,但,往往都這麼做。

提取:《三國志·武帝紀》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

▼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風流女孩 | 莊子 | 郭嘉 | 齊家

狄仁傑 | 二十四節氣 | 魚藏劍

商鞅變法 | 約法三章 | 周易 | 老故事

【公眾號】每周

【微信號】every_week

每周每周過

可能積累得越多

然後忘得也越多

相關焦點

  •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真相
    《三國演義》中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讓曹操背負兩千多年的罵名,也使曹操奸詐狡猾、殘暴不仁、自私自利的反面形象深入人心
  • 亂世梟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他說過一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給後人對他的評價他也帶來不少爭議。我們先從頭講起,西漢末年,黃巾軍起義,民不聊生,董卓因平定黃巾軍有功,得以進入朝廷。但董卓才是真正的奸賊,這時的皇帝還是個小屁孩什麼都不懂,權利都握在他的手裡。憑著自己的勢力還有呂布的保護,董卓在朝野無惡不作,大臣和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
  •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這誰說的,不是我!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中,原文為
  • 【峽谷小科普】歷史上曹操真的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嗎?
    這也是歷史上的曹操除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以外,最家喻戶曉的一句話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最早出自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但是在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並沒有記錄曹操的這句驚世之言。
  • 《三國演義》十大經典語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3、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於誤殺呂伯奢之後,說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駭人聽聞之言,並如一顆毒瘤深刻地影響了此後近千年的人文價值觀。時至今日,仍是許多人奉為金科玉律的哲學寶典,可謂《三國演義》中禍害最廣、毒害最深、貽害最久的一句「經典之言」。4、既生瑜,何生亮。
  •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身為i渣男的我也是比較有原則的,咱沒有和他一樣愛睡人妻的癖好,正是這個不羈的癖好害死了他的貼身護衛,也是當時曹營裡最能打的武將,典韋。建安二年,張繡好意投降於曹,可是好色的阿瞞卻睡了人家的嬸嬸,搞得人家一氣之下夜襲了宛城,打的阿瞞軍大敗而逃,典韋,他的長子曹昂以及侄子曹安民就在掩護他的過程中接連喪命,事情就是如此的荒謬。。。。。。
  •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這話是說給誰聽的? | 劉三解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就像曹操個人形象的「廣告語」,一句話道盡了千古奸雄的自私與殘忍,過往「品三國
  • 寧教我負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負我
    「寧教我負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負我」,世界果真應該如此嗎?萬聖節是一年中為數不多的允許我們做 「壞事」的一晚。但是一些科學家卻說道,除了萬聖節,我們在平時也會縱容自己做一些壞事。心理學家德爾羅伊·鮑赫斯是一位專門研究人性之惡的專家。作為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實驗室的負責人,德爾羅伊·鮑赫斯研究了「黑暗」人格的諸多特徵。
  • 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是曹操做了這種大不義的事情以後,居然連一點羞愧之心都沒有,還說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連一向佩服他的陳宮,聽了這句話以後,都覺得難以忍受,說他是個「狼心狗行之徒」,是個畜生,所以棄他而去。小說中的這個描寫是有依據的。是根據《三國志》裴松之註裡頭引用的,但是當時引用曹操的話,說的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 曹操的「真相」——寧叫我負天下人
    開始正文:    一說到曹操,很多人都會想到他那句「寧叫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也會覺得他是一個極端自私,極端「賤」的人。但真的是這樣嗎?    為了解答這個疑惑,今天,我們來談談曹操的「真相」。
  • 曹操有沒有說過「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問:曹操是否真的說過「寧叫我負天下人
  • 【鏗鏘三國談】曹操真的說過「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曹操的名言很多,一句「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將其亂世奸雄的形象完美展現。其實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最早的原始形態,應該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見於《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裴松之注引的孫盛《雜記》。陳壽在《三國志》裡說到,董卓掌權之後,曹操更名改姓歸隱田園的經歷,而裴松志在這裡進行了注釋,共有三條,說的都是曹操手刃呂伯奢的故事。
  • 超級霸氣的古風籤名句子,寧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休敢負我!
    2、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3、蟄龍已驚眠,一嘯動千山。4、大丈夫提三尺劍橫行天下,何懼一死?5、幾段唏噓幾世悲歡,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6、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 「寧教我負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負我」
    「我快要死了,但是,還能成為你的眼睛繼續看到未來,你願意成為我的眼睛,讓我相信有未來嗎?」宇智波帶土,一個縱其一生充滿悲情的鮮活角色,因愛而生因愛而墮,也是火影中被塑造最真實的角色。但關於帶土的爭議也一直不斷,那麼在你的心中對帶土又是何種情感呢?
  • 藍曦臣,金光瑤負了天下人,卻唯獨沒有負你
    我想此時他的心裡,不僅是對弟弟藍湛的心疼,也有對魏公子的惋惜。問靈十三載,浩如煙海的藏書館,寒氣刺骨的寒潭洞,亦若是叔父門前冰冷的臺階上,只要是藍湛被罰的地方,不遠處肯定是有藍曦臣的背影吧!同時,藍曦臣也沒有忘記魏公子,當夷陵老祖重歸於來,他還是認出了面具下的莫玄羽,就是那個久違了的魏無羨。
  • 寧可我負天下人究竟是不是真的?
    當然世界上也不存在理所當然的批判,之所以曹操會被眾人所痛恨,正是因為曹操曾經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話,那就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但這真的是事實嗎?其實在曹操說這句話的背景是怒殺呂伯奢之後,當時的曹操或許是心虛,又或者是發自內心說出了這句話。
  • 《天才小毒妃》:寧負天下人,不負韓芸汐
    三:寧負天下人,不負韓芸汐,彼此衝脫束縛枷鎖,彼此救贖最後兩人身世皆被揭曉,兩人都背負著沉重的命運和責任,差點因此而漸行漸遠。可是兩人的愛,怎麼會這麼輕易的被打敗?最後他們都彼此衝破枷鎖,堅定的在了一起。這部小說以「毒」為主線開展,以「毒」為載體,女主用毒不斷升級打怪,最終終於遇到了與他攜手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