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疫情期間,想必很多人宅在家裡也感到非常焦慮,這個時候焦慮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何減少焦慮感呢?在這裡我建議大家多運動,特別是帶著孩子一起運動。運動不僅有利於大腦中神經遞質的代謝,給人帶來積極的好心情,同時也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在如今新冠病毒肆虐的時間裡,運動更是具有十分的必要性。那麼該如何帶著孩子在家裡運動呢?這份"家庭運動指南"家長們快收好。
首先,家長們應該知道的是:帶孩子運動不僅能夠做到鍛鍊身體,還可以育兒。科學研究表明:一般來說,孩子的運動會分成以下幾類:精細運動、粗大運動以及有氧運動-。
精細運動
首先,精細運動指的就是用比較小的肌肉,好比用手腕、手指等做一些幅度比較小的運動動作,像拉、扯、抓、握或做手工等等。而用舌頭說話這也屬於精細運動的一種。
好的精細運動能力對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閱讀能力、繪畫能力還有言語能力等等多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最常見的運動就是精細運動。值得家長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三歲以下,除了年齡,最主要還是得看孩子的行動能力。這裡主要指學走路階段的孩子,那些稍微會走路或者正在學習如何走路技能,但尚不熟練的孩子。
對於這類年齡較小的孩子,很簡單,家長主只需要根據孩子當前的成長進度,陪伴他們多練習動作技能就行了。一般來說,小於一歲半的孩子,三翻六坐八爬,十站周走,家長便可以根據經驗,並對應孩子的實際情況陪伴他們做練習。而一歲半以上的孩子,已經可以開始練習走跑和簡單的跳等運動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來鍛鍊孩子。家長可以與孩子玩一些具有"搖晃感"的小運動,如抱著嬰兒來回走動,大人可以彎腰再抬起,或者讓孩子"騎大馬"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切都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而進行精細運動,還可以通過米粒、積木,小瓶子等小物體,讓孩子進行分類或是裝滿容器的遊戲,這對於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專注力具有一定的好處。而在生活中,也要慢慢讓孩子學習如何解扣穿衣,怎麼穿好鞋子綁鞋帶,該如何使用筷子勺子等等,還有捏橡皮泥、搭積木、串珠子等手工活動也不妨多和孩子一起試試。
粗大運動
粗大運動,顧名思義就是需要用到手臂、腿部或是整個身體這些肌肉比較大的運動,好比爬、走、站、跳、跑等運動。
這個運動的動作幅度和強度整體會比較大,運動技能可以在相對更短的時間內發展起來,而大多數的粗大運動發展在人的兒童時期。不此外,粗大運動的技能孩關乎到孩子大腦、心理、以及性格等各方面的發展。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的運動方式。
1、 接球運動
準備一個大小中等,質地比較柔軟的橡膠球,當然如果孩子年齡較大,則可以用籃球、排球、足球等進行遊戲,這個運動旨在鍛鍊孩子的胳膊。玩法也很簡單,與孩子站在對立的兩側,拉開一到兩米的距離,一人拋球,另一人則接球。這個遊戲需要注意的是選擇較空曠的場所進行,以免打碎或者孩子被家具絆倒。
2、 跨越障礙物
準備好舊鞋盒子、詞典、外賣盒子、小凳子等偽裝成障礙物。然後向孩子說明遊戲規則,如何不觸碰物品,越過每一個障礙物。然後計算通過的時間。在熟悉遊戲之後,還可以蒙上眼睛,由一人指揮,一人聽口令越過障礙物。同樣的,這個也需要在空曠的地方進行,以免造成危險。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指的是:人在具有充分的氧氣供應下所進行的體育鍛鍊,有氧運動不但對人的大腦發育具有重要作用,還有利於保持好情緒,避免在家憋壞造成焦慮和暴躁。除此之外,有氧運動也是一個解決假期肥胖問題的重要方式之一,這也是很多家長最提倡的運動。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也發現了,有氧運動和粗大運動的重疊性。孩子每天宅在家裡,恰恰最缺的就是這兩種運動。接下來我會為大家著重介紹幾種有益又簡單的有氧運動,讓你在家就可以和孩子輕鬆做。
1、小空間的有氧運動
家庭空間的大小給運動增加了限制條件,空間較小建議可以進行跳繩、體操或者徒手健身項目等。這裡面我最推薦的就是跳繩運動。
首先跳繩是一種混氧運動,也是最佳的熱身運動,在短時間裡就可以達到較大的能量消耗大。這個運動對協調性的要求較高,也是運動員最常見的熱身方式。運動時間可以把握在五到十分鐘一組,每組中間休息兩到三分鐘,一次運動最好不要超過三組,以免身體消耗過大。
值得注意的是:運動之後需要多補充水分,最好的運動時間可以選擇在早上起床後,飯後則不宜大幅度運動。而體重較大或者是膝蓋帶傷的人群不適宜進行這個運動。
2、競技遊戲類室內運動
跑步一直是備受青睞的有氧運動之一,但是並非每個家庭裡都能擁有長跑道或者跑步機,這時候可以用一種運動代替,既能滿足運動,又可以當做和孩子玩遊戲的機會。
那就是"花樣賽跑",說白了就是選擇家裡將空曠的場地,再找一個物品作為目標,家長與孩子一同在起點進行賽跑,先到達的人獲勝。如果場地受限,沒有足夠的長度進行,則可以"橫向"增加難度,比如跑的時候雙腿要夾住氣球或者手裡必須託著氣球等方式來增加比賽的難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競賽之前,先檢查一下地板是否乾淨,"賽道"中間有沒有其他物品的存在等等,確保比賽的安全性。
除了"花樣賽跑",家長們還可以試試"跳房子迷宮"。這是由很多孩子喜歡的小遊戲"跳房子"所改進。首先需要將畫紙按不同的形狀進行裁剪,並以次鋪在地上。家長可以根據形狀制定不同的遊戲規則,增加遊戲的難度。比如只能用左腳跳或者一次只能跳紅色的格子等等,增加孩子的肢體運動。
3、室內球類運動
大多數家庭中,最常有的球類就有籃球。因此可以與孩子進行"球性環繞練習"。這個運動的好處就是:這是一項綜合肩、肘、腕、腰等身體部位進行的運動,老少皆宜。在家還可以自己設計一個"籃筐"碎步跑上前投籃,這時會變成混氧運動,運動量也會隨之增加。如果家裡沒有籃球,也可以用足球、毛絨玩具或者氣球代替。訓練量一般為一天一到三次,每次訓練三組,每組一千次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儘可能減少運球以免遭到樓下鄰居的投訴。
如果家裡有桌球,也可以進行桌球"對牆擊打"運動。這是一種看似只需要用到手部力量,但實際上離不開眼睛,腿、腰、肩等協助進行的運動,對於鍛鍊身體的協調和柔韌性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建議也是每天進行兩到三次的運動,每次做三組,中間休息2分鐘,每組擊打一千次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運動之前先進行手腳熱身,運動後也需要進行拉伸,免得造成肌肉僵化等等。
最後,再給大家介紹一項適合全家同時進行的運動,那便是:大掃除。大掃除既能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還能夠通過協作促進家庭成員的感情。是一項適宜各類人群進行的運動。但是在清潔的同時也別忘了注意安全喲。
生命在於運動,生命不止運動不息,最後提醒一下各位家長,在運動之前別忘了先穿上運動鞋和運動衣,同時保持室內通風,一起健康地等待疫情消失的那一天吧!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