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紅:《簡·愛》,愛情傳奇背後的驚悚現實

2021-03-01 閆紅和陳思呈



文 | 閆紅

在《小團圓》裡,張愛玲寫到她曾在胡蘭成家留宿,看見胡那個已經登報聲明離婚、但還住在他家裡的「前妻」全慧文:「房門忽然開了,一個高個子的女人探頭進來看了看,又悄沒聲的掩上了門。九莉只瞥見一張蒼黃的長方臉,仿佛長眉俊目,頭髮在額上正中有個波浪,猜著一定是他有神經病的第二個太太,想起簡·愛的故事,不禁有點毛骨悚然起來。」

張愛玲這麼一說,我也覺得像,全慧文和《簡·愛》裡羅切斯特的妻子一樣,都是被取而代之的人,都被她們的丈夫描述成「瘋女人」。胡蘭成說,他參加「和平運動」後辦報,趕寫社論累得發抖,對著桌上的香菸都沒力氣去拿,回家來全慧文發神經病跟他吵,瞎疑心。

張愛玲不太信胡蘭成的說法,她親眼目睹的全慧文,並不像有神經病。她懷疑這是胡蘭成為自己迎娶下一個女人而找的藉口:「她神經病發得正是時候。——還是有了緋雯才發神經病?也許九莉一直有點疑心。」

▲ 《上海往事》劇照,趙文瑄飾胡蘭成


張愛玲真是清醒到極點的人,熱戀中仍然不給對方足夠的信用額度,但這懷疑很有道理啊,如若全慧文真是個「神經病」,像胡蘭成這樣熱衷於將生活戲劇化處理後,再朝外界展示的人,怎能忍住不津津樂道?

胡蘭成只說,全慧文的神經病是在香港得上的,那時胡蘭成每每出門,總有鄰家妖豔的婦人過來招呼,一邊問好一邊貼在他身上。全慧文從窗口看見了,心裡很不舒服。她轉臉去質問胡蘭成,他說香港女人都這樣。全慧文從此有了「神經病」,不許他出門。

這都是胡蘭成單方面的診斷,全慧文始終沉默,最多只能從門口探一探頭,沒有給自己辯護的權利,難怪張愛玲要疑心。同人不同命,為什麼我們會很輕易地相信《簡·愛》裡羅切斯特的說法呢?那個被關起來的「瘋女人」,真的是個「神經病」嗎?

所有關於「瘋女人」的說法也都來自於羅切斯特,他跟簡·愛形容當年的自己,如無辜小綿羊:「十八歲時我跟你一樣——完全不相上下。造物主本來是想把我造成一個好人的……我深信,更多的是由於環境而不是天性,使我成了一個最平凡無奇的罪人,終日沉溺於有錢而無用的人想用來點綴生活的種種猥瑣無聊的放蕩生涯中……」看到這裡不免好奇,生活到底對他幹了什麼,使他如此苦大仇深?


這個謎底到後來才被揭露,不過是他爸不願意分割家產,全留給了他哥哥,本著對他負責任的態度,從西印度群島給他找了一個自帶三萬英鎊嫁妝的姑娘伯莎。這姑娘既美貌又風情,按照羅切斯特的說法,她和她的家人,幾乎把遠道而來的他,當成了《西遊記》裡的御弟哥哥:

「她家的人很想抓住我,因為我出身名門。她也這樣想。他們讓她衣著華麗地在舞會上跟我見面。我很少能單獨見到她,和她個別交談就更少了。她千方百計討好我,拼命顯示她的美貌和才情來討我的喜歡。她那個社交圈的男人似乎都愛慕她,嫉妒我,我給弄得飄飄然了,激起了勁頭,我的感官也興奮了起來。由於幼稚無知、缺乏經驗,我自以為愛上了她。社交界無聊的情場角逐,青年人的好色、魯莽和盲目,會使一個人什麼蠢事都幹得出來。她的親戚們慫恿我,情敵們刺激我,她又引誘我,使得我幾乎連自己也未弄清怎麼回事就稀裡糊塗地結了婚。」

這段話讓我想起什麼?還是張愛玲,她曾引用一本主要是用來諷刺女人的《貓》裡的句子:她們要人家把她們看得很嚴重,但是她們做下點嚴重的錯事的時候,她們又希望你說:「她不過是個不負責任的小東西」。奔著三萬英鎊和伯莎的美貌而去,相貌平平還自稱是英國侏儒的羅切斯特,此刻亦聲稱自己只負責懵懂。

似乎是這不謹慎惹的禍,婚後他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愛過她,這當然是她的錯,可是我並不知道這位伯莎女士到底做錯了什麼。羅切斯特說得很不具體:「我簡直拿不準她的天性裡是否還有點美德存在。無論從她的心靈上,或者是舉止中,我都既看不到謙遜,也看不到仁慈;既看不到坦率,也看不到雅致——可我竟娶了她——我真是個又蠢、又賤、又瞎的大傻瓜。」

羅切斯特好像是在深刻地自省,但我們都知道,「我真是瞎了狗眼」這句話,可當語氣助詞用,只是將對方貶損得更嚴重點。

儘管如此,他說他依然不想拿這些來怪罪妻子,然後又滔滔不絕地對她進行看似有力其實空泛的指控:「我發現她的性格與我格格不入,她的志趣令我反感,她的心靈庸俗、猥瑣、狹窄,奇特地怎麼也引導不到任何高一點的層次、任何寬一點的境界。」我把這句話理解成自誇,跟這樣一個人格格不入,當然他一定是不庸俗不猥瑣層次高境界寬的了。

他發現自己不可能跟她舒暢地在一起度過一個晚上,甚至是白天的一個小時,「我們之間根本無法進行親切的交談,因為不管我談起什麼話題,馬上就會從她那兒聽到既粗俗又陳腐、既乖戾又愚蠢的回答……」


早年我看到這段時,猶如簡·愛附體,對這個男人立即有了深刻的同情,如若我是簡·愛,也會覺得頭頂冒出神聖的救世主光環吧,前任的不堪,對應著自己的卓越,我應該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愛情,當成觀音的甘露,滴到他頭上。如今逐字看來,只覺得滿滿都是槽點,結婚會就發現一個小時都受不了,結婚前你幹嘛去了呢?再說,看在那三萬英鎊的份上——別說我俗,三萬英鎊在這樁婚事裡本來就是一個重要的籌碼——也不用把話說得這麼滿吧。

另外,羅切斯特這口氣,我聽著也耳熟:我老婆很庸俗,我的老婆不理解我,她特別沒見識,我跟她在一起真是活受罪……多少男人這麼說。乍見之歡,終究要變成日久生厭,今昔對照,眼前人像是變了個人,這是人之常情,問題只在於,說這話的男人們,對於人性與自身都缺乏了解,眼看著紅玫瑰變成蚊子血,便覺得,全是對方的錯。

接下來,羅切斯特又指控她淫蕩,而且是從她母親那裡繼承來淫蕩的天性。這種說法真是妙,既讓伯莎顯得不可饒恕,又不至於損害自己的男性魅力。只是這一節,羅切斯特說得很簡略,這不符合他的習慣,他擅長表達,講述他的法國情人偷情的場景就很有畫面感,奚落英格拉姆時細節刻畫得也很生動,此刻,面對他急需說服的簡·愛,更應該援引哪怕一點兒例證,但他卻匆匆帶過,趕緊去說下一件事:伯莎瘋了。


伯莎是在羅切斯特獲得操控權之後瘋的,他的父親和哥哥相繼去世,他獲得大筆財產,然後,他說伯莎瘋了。羅切斯特對她的忍耐到了極限——即使她已經被關了起來。他說他想要自殺,但是一場暴雨讓他改了主意,他決定帶她回英國,找個可靠的人看住她,他自己去浪遊世界,結交各式情婦,再將她們一一唾棄。

羅切斯特對於女人的口味很相似,伯莎跟他後來遇到的英格拉姆都是豐滿性感型,她們和法國情人的相似處是全部對他不忠誠。他總是先與她們逢場作戲,再與她們不歡而散,這不斷重複的宿命,難道與他的口味沒有關係嗎。我沒法說服自己不去猜想,曾幾何時,羅切斯特對於肉感的女人別有偏好,肉慾的巔峰之後,那些不快樂的記憶,讓他心靈的天平,又想去尋找靈魂的救贖者。白紙一張的簡·愛因此進入他的視野,她清澈、單純又好奇,就像一個剛踏上社會的女實習生,視野有限,經濟困窘,不可能有過於蕪雜的感情。


他跟她痛說革命家史,給予她物質上的饋贈,要帶她去天涯海角,就是沒法和她結婚。他希望這個情人裝聾作啞,暗地裡與他夫妻相稱,他試圖在妻子與情人之間形成阻隔,保持現狀的平衡。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故事,在如今也屢見不鮮。

但無奈簡·愛並沒那麼容易被控制,她主意大著呢。首先她不願意沒有名分地和這個男人在一起,其次,我也懷疑,以她之機警,不見得看不出羅切斯特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每一位前任,都被他刻薄與涼薄地詆毀,而之前,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他是愛過對方的,簡·愛如何能確定,此刻貌似被深愛的自己,不落到那個下場?這也是很多婚外情的一個坎兒,背叛者恆背叛,既得利益者,也無法相信自己永遠如此幸運。

羅切斯特賭咒發誓自己待她不同:「你身上的每一個原子,都像我自己身上的一樣親。即使有病痛,也仍舊一樣親。你的心靈是我的寶庫,哪怕它破碎了,依然是我的寶庫,要是你發了瘋,緊抱你的將是我的雙臂,而不是緊身背心。你的亂抓亂咬,即使瘋狂暴怒,對我來說也別具魅力。要是你像今天早上那個女人那樣朝我猛撲過來,我會用擁抱來迎接你,親愛的程度至少和約束的程度相仿……」

羅切斯特一向善於抒情,用現在的話說,善於撩妹,但問題是,你信嗎?感情如浮雲,有聚有散,本性卻堅如磐石,不易更改。


回望羅切斯特的情事,從來都是力量而非品性決定著他的走向。當他力量不夠強大時,他忍耐伯莎,一旦獲得加持,他就宣布她瘋了;他討好法國情婦的方式是給她鑽石、馬車、僕役、公寓,當他發現自己被背叛了,也可以果斷收走感情,不再有牽連;對英格拉姆就更過分,就算英格蘭姆虛榮勢利,也是人家自己的事,他有什麼權力,以自己的財產為誘餌,將對方誤以為他要跟自己求婚而蠢蠢欲動?當她完成了刺激簡·愛的歷史使命之後,他又略施小計,將對方一腳踢開。他談個戀愛,也太擾民了吧?

想讓羅切斯特變厚道很難,但既然是力量決定他的走向,抽取這力量,就可以把他變得堅貞,以及,因為虛弱而顯得相對溫厚。接下來的情節,仿佛是圍繞這個目的而展開,簡·愛離開羅切斯特的莊園,獲得遺產,還獲得了英俊男子的求婚。她被注入各種新能量,羅切斯特的力量卻在削弱,「瘋女人」縱火,他的眼睛被燒瞎了,「瘋女人」也死了,所有的障礙都被排除,簡·愛可以高高興興地和羅切斯特在一起了,不再有任何疑慮。

說起來「瘋女人」這一生也很慘,也就是婚前活得歡快一點而已,一結婚就被丈夫討厭,發了瘋,被囚禁,最後把自己給燒死了。在遙遠的當年,我從未想過要同情她,在羅切斯特和簡·愛的敘述框架中,她是罪有應得,是他們浪漫愛情的一個招人煩的絆腳石。但如今,我冷眼看過去,她的故事,不過是家底厚實的女人,投資了一個沒有錢的男人,男人逐漸得勢,看她百般不順眼,她的掙扎更是被視為瘋狂。他讓她在家裡呆著,自己去尋歡作樂,她怨恨日深,想要報復,最後卻把自己給作死了。如果「瘋女人」有機會寫一本書,焉知真相不是這樣?

可惜如是種種,全是我從字縫裡猜到的,是從作者設法隱瞞,但還是破綻百出的敘述中猜到的,作者沒有給「瘋女人」一點兒話語權,她封閉「瘋女人」,比羅切斯特更徹底。作者有失大家風範,你看《紅樓夢》,就算作者最討厭的趙姨娘,曹公仍舊借了尤氏的口,稱她為「苦瓠子」,並且講述了許多鳳姐欺負她的細節。如果說,曹公寫紅樓,是為了還原舊日,讓自己能夠重回過去,夏洛蒂寫這部小說,有點像曹公諷刺的「他也想一個佳人,所以編出來取樂」,《簡·愛》裡,有太多意淫的成分。

▲ 夏洛特·勃朗特


羅切斯特的原型,是夏洛蒂在比利時學習法語時的老師埃熱先生,儘管埃熱先生並不像羅切斯特那麼熱情,但夏洛蒂的主動已經令埃熱夫人十分不快,夏洛蒂化失意為動力,寫了這麼一篇小說。「瘋女人」比羅切斯特大五歲,埃熱夫人也比丈夫大五歲,「瘋女人」云云,淫蕩云云,都是夏洛蒂口不能言的惡意吧,她到底有多恨埃熱夫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把想像中的被愛寫在小說裡是很快樂的,還可以想像自己拒絕他,讓他痛不欲生。最終的結尾是瘋女人死掉,男人變得更容易掌控——我不還原了,不然顯得我太惡毒。只是再精緻的一面之詞,若有心欺瞞,都會露出破綻,夏洛蒂想寫一個愛的傳奇,卻不覺間讓人從縫隙中窺見現實。也許,在每個厭倦了妻子的男人口中,在每個覬覦者心中,那個不夠和氣的原配,也許都是瘋子。

但在許多年前,我並不這樣看,《簡·愛》的那段對白,多少七零後能出口成誦,「你以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要是上帝賜給了我美貌和財富,我也會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這句話簡直是我們的心聲,在我們難免會感到自卑的青春期,總是以仰望的姿勢面對暗戀的對象,這幾句話蕩漾在我們心裡,簡·愛就是我們的代言人,我們自然要站在她這一邊,對她說的每一句話都深信不疑。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很容易被作者牽著鼻子走,迷信名著是其一,另一方面,也是我們自身弱小,很容易被迎合,被安慰,被作者催眠,循著他們的指引,一點點走入迷宮深處。無欲則剛這個詞,其實也可以用到閱讀裡,只有欲望漸少,才能拉開距離,不會被作者欺騙,也才能從字裡行間,看到更多的真相。

 ·END· 

大家 ∣ 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相關焦點

  • 《傲慢與偏見》與《成為簡奧斯汀》,愛情和現實,你會如何抉擇?
    最近小編看了一部電影《成為簡奧斯汀》,總覺得這部影片的風格特別熟悉,後來才知道原來簡奧斯汀是《傲慢與偏見》的作者。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傲慢與偏見》的故事,原著和電影看了好幾遍,只是從來都沒有去了解過名著背後的作者----簡奧斯汀。
  • 《簡.愛》:幸福愛情的背後是痛苦的成長史
    《簡.愛》是一部自傳體小說,講述了主人公簡·愛在她小時候父母去世後被叔叔收養並被孤兒院收養,然而依靠自強不息的人格,她不斷追求自由和尊嚴,最終獲得了幸福的婚姻。這部小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在於簡愛表現她堅持自己的個性。她是個孤獨的女孩,在未成年之前,簡·愛似乎沒有受到親戚們的愛,但在桑欄位莊園時,她受到了主人的愛。
  • 《成為簡奧斯汀》:認清現實,但不屈服於現實
    衛斯理是簡的母親奧斯汀夫人心中理想的未來夫婿,她一心希望簡能嫁給如此富裕且有遠大前程的丈夫。因此在後來,當母親奧斯汀夫人知道簡拒絕衛斯理的求婚後,十分生氣。讓簡接受現實,並且表明,家裡的錢都得留給兩個兒子,女兒是一個子兒也得不到,只能依靠婆家。簡併不為之所動,坦言道:「沒有就沒有吧,我才不要沒有愛情的婚姻。」
  • 閆紅 | 我曾經對她嗤之以鼻,後來卻肅然起敬(留言有禮)
    《紅樓夢》使閆紅把書裡世界當成生活,把書外世界當成故事。那些看似瑣碎的日常敘事中,她獨具慧眼另闢蹊徑,解讀出諸多可供我們借鑑的生活智識和處世智慧。藉由這薄薄一冊《她力量》,入心入肺真誠相告,指給你方向,有一些遠方和深淵,不必親身前往。
  • 《又是吳海英》驚悚現實的愛情童話
    我感覺這是一部妥妥的驚悚愛情片而不是浪漫愛情片……論「因為名字到底可以遭多少罪」吳海英跟同病相憐的金三順大概可以寫五十萬字的論文,如果冤枉能殺死人,土海英大海已經掛掉八百回了……樸道京說自己最能接受的吳海英突然悔婚離開的說辭是,吳海英患了絕症要死了。我突然就在想,如果樸道京是玄振軒,看到病癒歸來的柳熙珍他真的就能接受她的解釋倆人重歸於好從此幸福地生活下去?
  • 劇評 | NTlive《簡·愛》:173年前的簡·愛與現代女性
    · 愛」對於許多女性來說,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長篇小說《簡·愛》是她們在青春期的愛情啟蒙。所以,作為一名曾經的中文系學生,如果與人說自己至今沒有讀過《簡·愛》,大概率是會被人嗤笑的。但我確實是在近日趁NT Live限時免費放映,看了英國國家劇院出品的舞臺劇《簡·愛》之後,才翻開了同名小說的書頁。因了這個順序,閱讀小說時,戲劇的舞臺、聲音、光在我的腦中同時盤旋。
  • 《成為簡奧斯汀》:沒有愛情的婚姻還不如單身
    簡卻熱衷於文學,她喜歡寫作,喜歡沉靜在自己的世界裡。讓簡最開心和驕傲的是為一家人朗誦自己的作品,看到父母讚美的眼光,是簡最開心和驕傲的事情。當時,英國的社會背景階級觀念很嚴重,每個女人都希望通過婚姻改變命運,過上富足的生活。而以追求愛情為結婚目的是被人嘲笑和不恥的,放在當下就叫「現實女孩」。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女兒嫁給一個有錢人家,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
  • 蜘蛛俠與瑪麗簡的悽美愛情
    我最喜歡的蜘蛛俠動畫就是95版的蜘蛛俠動畫了,整部動畫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彼得與瑪麗簡的愛情,今天讓我聊聊他們的愛情吧,蜘蛛俠彼得.帕克與瑪麗簡的愛情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經歷過很多困難,但彼得.帕克與瑪麗簡最終還是在一起了。他們共同走問了婚禮的殿堂。
  • 閆紅:白瑞德與郝思嘉,永遠不同步的愛情
    文 | 閆紅《飄》裡的郝思嘉,固執地痴愛衛希禮,看得旁觀者直跳腳,怪她不懂白瑞德的愛。相對於衛希禮的靜如深水,白瑞德始終是實力寵溺,他英俊如金幣上異教徒的王子,多金得像是能買整個天下,三教九流皆有來往,超強的辦事能力是作者特地幫他開了掛,借用周迅當年對李亞鵬的那句讚美也不為過:「他滿足了我對男性的所有想像」。
  • 【靈異恐怖文】七根兇簡 |西出玉門 |槐樹之下
    《七根兇簡》  作者:尾魚2.《西出玉門》  作者:尾魚3.《降頭師》  作者:徐旖夢4.《超級驚悚直播》  作者:宇文長弓5.《槐樹之下》  作者:夜雨秋燈6.《風沙將我吹向你》   作者:總攻大人7.《猛鬼公司》 作者:倔強的草履蟲8.《冷血法醫》  作者:三生石39.
  • 《驚異傳奇》:80年代科幻驚悚故事
    史匹柏重啟80年代科幻經典劇集, 風格類似我最愛的陰陽魔界, 有科幻、恐怖、幽默等等各種類型. 期待了好久, 結果第一集讓我有點失望,驚異傳奇是單劇嗎?第一集有點突兀呀。然後男主從現代待在過去,而來自過去的女主待在了現代,世界每一個傳說,神話,都市傳奇,驚異事件,即使帶有虛構誇張的成分,但一定存在著對應物,對應的現象,對應的思維邏輯,存在即是真實。最近愛上了衛視中文臺的單元劇《驚異傳奇》,有驚悚、奇遇、怪誕、靈異、懸疑、社會等各種各樣的事件,看完覺得還挺有意思。
  • 《成為簡奧斯汀》這部電影是一部,在社會地位和愛情之間的選擇
    簡拒絕嫁給有錢人家的繼承者,最終選擇靠她自己去創造財富而不依靠任何人。簡最終還未出嫁。《成為簡奧斯汀》這部電影,愛情有時候就是要說走就走但是很多事情完全不是說走就走那麼簡單的,一定要走得迅速徹底不給自己留下反悔的空間。看到他回來找她我真的想說求你了跟他走吧,可是她還是回去了。不圓滿的感覺太糟心。是賭注太大所以沒有辦法放手一搏吧。很多事還是講個如果,會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啊。
  • 街頭霸王: 春麗傳奇 (歐美動作/驚悚/犯罪/奇幻電影)
    =========================================================================================================================================================================================街頭霸王: 春麗傳奇
  • 藝術戰「疫」·線上觀演 | 話劇《簡·愛》
    小說《簡·愛》講述的不僅是愛情,而是在愛情中尋找自己的價值與人格尊嚴的過程,是追求平等溝通的一種權利。她經典性的價值觀、經典性的情感理解、經典性的文化背景下所傳達的信息,是最值得保留的經典性價值體驗。——導演 王曉鷹《簡·愛》不僅成功的塑造了一個不拘泥於世俗、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簡·愛和羅徹斯特的愛情故事更成為了不朽的經典象徵。
  • 經典電影——《簡·愛》
    中文片名:《簡·愛》    英文片名:Jane Eyre    導演:凱瑞·福永    主演:麥可·法斯賓德、伊莫珍·蓋伊·波茨、傑米·貝爾、朱迪·丹奇    劇情簡介:簡·愛是個孤女,出生於一個窮牧師家庭。父母由於染上傷寒,在一個月之中相繼去世。
  • 《簡·愛》:做自己 簡單愛
    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經典名著《簡·愛》自問世以來便頗受追捧,曾被數度改編成影視劇,風頭一時無兩。就拿這部《簡·愛》來說,BBC一如既往地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事無巨細、不遺餘力地力求再現原著的精髓。 首先是選角方面。此版男女主角分別由提摩西·道爾頓和澤拉·克拉克領銜主演,皆堪稱形神兼備。
  • 《萬物理論》:霍金與妻子簡的愛情故事!
    還記得在2014年的一部電影叫《萬物理論》,據說這部關於霍金的人物傳記電影是根據霍金的妻子簡的回憶錄改編的。在這其中最讓人佩服的就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了——安東尼·麥卡滕,他前後花去了十年時間用於創作這部電影。
  • 獨一無二的人生 | 簡·方達
    1966 by Willy Rizzo在美國人眼裡簡·方達是一個偉大的演員更是一個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女權主義者又是一個經歷婚姻坎坷的妻子是一個激進的反戰者又是一個崇尚美麗的健美大師簡·方達是名符其實的傳奇女性
  • 從《傲慢與偏見》到《成為簡-奧斯汀》:愛,不能將就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部《傲慢與偏見》,它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以及紳士淑女之間既現實又浪漫的愛情婚姻問題。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是小說著名的開篇語,接下來便講述了一個由於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故事。(劇情配圖為多版本混搭,先對強迫症和處女座說聲抱歉)
  • 《成為簡·奧斯汀》:當愛情遇上責任,理智讓簡成就了兩個人的美好
    最終簡·奧斯汀放棄愛情,湯姆也返回愛爾蘭與貴族小姐結婚,兩人的愛情到此宣布結束。簡與湯姆的愛情在那個時代承受了太多偏見,愛情本就是脆弱的,如果在這上面再添加更多附加條件,偏見,那無疑他們的愛情會消失殆盡。簡明白這些附加條件會讓她和湯姆的愛情在時間的消磨下慢慢消失,所以她選擇了結束。最終成就了兩個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