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轉線上是近年商業發展的趨勢,由於2020年疫情突訪,將線下轉線上工程加速推進了好幾年。大的發展趨勢轉移到線上,作為線上大電商平臺自然也要把握住此次難得的機會。所以以淘寶、京東為主的網購平臺在近年興起並與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開始合作。
為什麼電商平臺會主動出圈與其他平臺開始聯手?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搶流量,其中這個流量包括買家和賣家,一個巨量電商平臺不僅要擁有精準的目標消費顧客還需要優質的商家作為支撐。所以現在的電商之爭就是「拉新」策略的比較。
社會化、內容化、娛樂化成為5G時代的第一入口。用戶不可能一直在一個購物應用裡不停地探索,尤其是一直有著明確購物動機的消費者,用戶粘度低是電商平臺普遍的痛點。為站穩腳跟電商平臺不得不從搜索購物中走出來,進一步加強平臺的雙邊網絡效應,是當前各大電商平臺當務之急。
京東的目標是全國消費總量80%的傳統零售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廣泛存在且規模驚人,但是由於存在形式原始、渠道動力不足、數位化程度不夠,所以消亡較快。而京東對商家的拉新新渠道在於依託資源、品牌、供應鏈、渠道、流量、金融、服務能力等優勢。這樣品牌的產品就可以通過新的渠道創建準確的分銷和銷售渠道。無數小商店可以獲得質量更好、性價比更高的貨,同時可以更好地銷售,讓消費者觸手可及優質產品.
京東「新通路」打通企業線上路
京東把新通路作為整個零售業的新基建。通過提供新的數字基礎設施,賦予品牌所有者、渠道經銷商和零售商全連結價值,最終使品牌所有者、渠道經銷商和零售商實現增長,使消費者獲得更好的商品和更方便的服務,從而拉動消費。
新通路搭建了一座連接的橋梁將供應鏈、倉庫配置、數字平臺、流量等多方位的服務連接,引領品牌進入廣闊的下沉市場,實現成長,為消費者帶來好東西。
京東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
想必我們在購物平臺上見過很過。我們在進行線上購物時,常常會被平臺商家的營銷活動吸引從而進行衝動消費,買回來才發現很「雞肋」。為什麼平臺商家可以利用營銷活動輕易抓住消費者的「錢包」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平臺及商家的花式營銷策略。
拼團模式:通過熟人之間或者陌生人之間的拼購,引發用戶參與,有用戶分享形成自傳播,降低引流成本,典型的就是京東拼購;
分銷模式:在「新通路」會議上京東正式宣布推出「京東分銷寶」,旨在藉助數智化分銷品牌,使得每個一個商家、消費者都可以成為分銷客,通過傳播,發展下級分銷客,從而賺取京東平臺佣金;
社群模式:京東針對下沉市場制定」超新星」計劃,該計劃藉助微信程序生態圈,通過扶持KOC的方式,以「小程序+社群」的方式來連結下沉市場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