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一月的「先鋒軍」,
無論是《滴答屋》還是《胡桃夾子》,
都是一場時間下的童話故事。
它們講述的都是至親離開後,那些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同的是,《滴答屋》是以「時間」作為故事的核心,奇幻、魔法和拯救世界是賣點,親情是點綴。
《胡桃夾子》卻以親情為賣點,奇幻和冒險是形式,講的是失去母親的孩子怎樣通過「四個王國」這個不存在的童話世界來找到自己,接受現實,最終回歸本心。時間在本片中只是一條被壓縮了的成長過程(相對於現實世界)。
無論如何,它們本質上都是溫馨的雞湯故事。
Warning!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請謹慎觀看)
dvdf
《滴答屋》由安培林娛樂出品,這個獨立的電影出品公司製作的電影不僅得到了夢工廠的幫助,還由環球影業支持發行,是什麼給了它這麼大的面子呢?
是史匹柏。
安培林娛樂由大導演史蒂文史匹柏、電影製片人凱薩琳·甘迺迪,以及弗蘭克·馬歇爾共同建立,公司的名稱來自於史匹柏1968年導演的一部電影短片,因此公司的標誌來自電影ET自行車飛過月球的場景。
但即使是史匹柏的名頭也沒能挽救《滴答屋》的頹勢。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失去雙親的小男孩路易斯。
孤苦伶仃的他前來投奔已離家多年的舅舅喬納森,卻意外的發現舅舅的真實身份竟是擁有神奇法術的魔法師,並對舅舅那棟充滿超自然現象的房子好奇不已。
但路易斯同時也對舅舅喬納森和同為魔法師的毒舌好友齊默爾曼夫人那神神叨叨的動作感到恐懼——他們總在半夜尋找房子神秘「嘀嗒」聲的來源。
在觀影的上帝視角下,觀眾可以得知這個神秘的物件關乎到人類的命運。擁有邪惡法術的黑暗魔法師夫妻創造了它。
但年幼的路易斯卻一次次「神操作」,為了博得同學的眼球而使用了黑暗魔法亡者復甦,並且「非常巧合的」復活了死亡多年的黑魔法師。
為了阻止陰謀實施,路易斯不得不與舅舅喬納森及齊默爾曼夫人共同經歷了一系列奇幻刺激的魔法冒險。
好吧,這又是一部「熊孩子毀滅地球」類型的故事。並且影片整體的節奏拖沓、情節老套和故弄玄虛讓人無法忍受,豆瓣評分僅僅5.6說明了一切。即使是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的演技也救不回來。
唯一的亮點或許只是隱藏在電影中的那些小彩蛋:比如舅舅喬納森拎著斧子砍破牆壁尋找時鐘的場景致敬了恐怖電影《閃靈》。
還有齊默爾曼夫人說的一句臺詞「我在薩爾瓦多·達利的手腕上融掉了他的手錶」。這個薩爾瓦多·達利就是被稱為「具有卓越天才和想像力」的超現實主義畫家。
出生於二十世紀初的薩瓦多爾·達利飽受新舊文藝運動的衝擊,在這樣的影響下,他的作品經常把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
與此同時,二十世紀初,受新思潮衝擊的電影藝術也開始摸索著另一條「非現實性」的表現道路。由於達利擅長「將夢境的主觀世界變成客觀而令人激動的形象」,西班牙導演L·布努埃爾和他共同創造了兩部超現實主義影片。
也就是被譽為「超現實主義代表作」的《一條安達魯狗》和《黃金時代》。
或許是因為超現實主義畫作的不可知性,那些怪異的線條常常被調侃為惡魔的傑作。於是影片藉此開了個玩笑,算得上是本片最大的彩蛋。
《胡桃夾子》改編自霍夫曼1816年的原版故事《胡桃夾子和鼠王》及由阿什利·鮑威爾編劇、「古典芭蕾之父」馬利尤斯·彼季帕完成的《胡桃夾子》芭蕾舞劇。由迪士尼出品。
故事講述的是生母逝世的小女孩克拉拉一直在尋找一把鑰匙。這把與眾不同的鑰匙可以打開她已故母親藏有無價之寶的盒子。
在教父杜塞梅爾舉辦的聖誕聚會上,一根金線指引著她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找到了夢寐以求的鑰匙。但這把鑰匙的背後卻藏著一個陰謀。
克拉拉在這個世界裡認識了士兵菲利普以及掌管著雪花王國、鮮花王國、糖果王國、遊樂王國的四位領主,還有一群老鼠。
糖果仙子指控遊樂王國的生薑女王謀反,請求克拉拉為她找到開啟生命裝置的鑰匙。年紀輕輕的女孩「信了她的邪」,被瘋狂的想統治玩具世界的糖果仙子反撲。
最後克拉拉在生母的盒子中找到了自己,自信和勇氣打敗了邪惡,世界由此重歸和平。
寫到這裡,卡叔忍不住吼一句:老套!
迪士尼的真人電影一直以「風格」著稱,這種風格既體現在故事上,也體現在影片整體。比如《沉睡魔咒》中幾個經典童話故事的串聯,黑女巫的服裝,以及詭異莫測的黑森林。
或者再如《美女與野獸》的歌舞和為故事服務的特效。
反過來看《胡桃夾子》,雖然它依然保持著迪士尼一貫的服裝水平和華麗外表,但盛裝的表面之下只有空洞。故事缺乏新意,劇情老套,正反派的反轉突兀和想像力的貧瘠。這些都是影片爆冷的元素。
《胡桃夾子》上映3天票房僅僅才7000多萬,在競爭並不激烈的十一月初,這個成績恐怕是迪士尼有史以來最差的真人電影成績。
對於童話電影,很多人認為不必苛求故事的邏輯性。但無論是《滴答屋》還是《胡桃夾子》,除了故事性的缺陷,它們都沒有把控好電影的整體節奏,更不用提毫無亮點的藝術風格。
《滴答屋》和《胡桃夾子》本身就沒有經典童話故事《灰姑娘》《美女野獸》那樣家喻戶曉,受眾的範圍極度有限,為了吸引更多的關注只能「另闢蹊徑」。
但正如上文所言,《滴答屋》和《胡桃夾子》老套的劇情成了最大的敗筆。即使如《胡桃夾子》,迪士尼打著「牛X的特效」這種噱頭,實際觀感也不過是「哇,只是這樣而已嘛?」的感受。
以同樣是「怪屋」題材的《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為例,雖然導演蒂姆·伯頓在《佩小姐》中並不像以前那樣風格大開,但《佩小姐》整體的冷色調配上人物神經質的造型,讓童話更添了幾分「成人世界的質感」。
或者對比《胡桃夾子》這個對自己造型藝術很自信的作品,《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紅桃皇后難道不更讓人眼前一亮?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胡桃夾子:四大王國》的場景構造更像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翻版。
而電影形式上,《胡桃夾子》就比《滴答屋》好一些。前者在糖果仙子講述四大王國過去的時候以芭蕾舞劇的形式出演,這或許得益於迪士尼《美女與野獸》和《魔法黑森林》積累的經驗,這段芭蕾舞劇插入電影並不會突兀,相反,出色的舞美和風格成了《胡桃夾子》最大的加分項。
後者就沒這麼幸運了。《滴答屋》空有一個架構,平庸的外表下有的只是內容空洞的故事。硬要說出彩的地方,出彩的或許只有影片最後被變小的「大頭舅舅」和大魔王凱特的演技。
其實無論哪種童話題材的電影,它們都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像《美女與野獸》這種有廣泛基礎的童話,在拍攝的時候只需要修繕原著故事不合邏輯的地方就行了,剩下的精力可以大膽的去嘗試新的可能,比如歌舞。
像《胡桃夾子》這種知道的相對較少、或《滴答屋》這種原創的童話作品,可以學《納尼亞傳奇》、《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或是《大魚》的思路。在童話中推進人物成長,讓人物的成長推動故事發展。
拯救世界的應該是一個勇敢的小孩兒,而不是一個只會哭唧唧的小孩兒抹著鼻涕強行去救世界。(對,說的就是你滴答屋!)
所以作為領跑十一月的兩則童話故事,只靠空洞的內容,和特效的遮蔽,是無法上演一出「化腐朽為神奇」的光影奇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