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軍在2019年中國好網民優秀故事及作品展示活動現場作分享。郭東來/攝
「我是一棵小草,還是一棵『愛玩手機』的小草。」這是陳超軍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滴滴,滴滴,滴滴……」鬧鐘鈴聲將凌晨5點的漆黑劃破了一道口子。一隻胖胖的手摸索了半天,找到鬧鐘暫停鍵按了下去,這個過程,陳超軍困得連眼都睜不開,卻掙扎著拿起了手機……
一個小時後,他披上件羽絨服出了門,走在冬日的大街上,心裡盤算著一會兒是先看微信群還是先看微博消息。第一班100路公交車6點50分準點到,車上暖烘烘的。手機震動起來,看來又有網友留言了。
中午12點整,手頭的活兒還沒結束,一樓食堂熗蔥花的香味飄了上來,勾得他的肚子咕嚕咕嚕叫。轉眼就到了樓下,他一手用筷子夾著肉絲豆角燜面,一手刷著同城微信群,盤子裡還有幾瓣脆生生的大蒜。
午休後的手機消息也讓人振奮,更不要說在下午回家的公交車上了,那是網友熱烈討論的時間。傍晚的沙澧河河堤特別漂亮,跑步鍛鍊的人在身側經過,廣場舞隊鮮豔的服裝映入眼帘,伴隨著耳機裡循環播放的抖音熱曲,溜達一圈又一圈,他細數今天的網絡事件。
凌晨,手機還亮著,人已經進入夢鄉……
這一天,忙碌但井然有序,詩意又飽含煙火氣。
只是,現在的年輕人,怎麼如此離不開手機。
可事實上,陳超軍還真就離不開手機。
陳超軍,河南漯河人,今年31歲,2008年技校畢業之後,到漯河銀鴿公司做了一名電工。雖然工作忙碌,可這並不耽誤他成為一個資深網民。
那個時候,微信還沒出現,微博還未興起。貼吧和論壇是他的主要陣地,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網友經常組織各種線下公益活動。冬季,給街頭的流浪漢送一些衣物禦寒;夏季,到學校給小朋友們送書包、學習用品……後來,陳超軍申請了微博帳號,將這些公益活動配上圖片發布出去,擴大影響,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活動中來。因為經常組織各種線下活動,轉發正能量微博,發布本地資訊,不知不覺,陳超軍的微博也有了近50萬的粉絲。
2017年5月,陳超軍在刷微博時無意中看到了#中國好網民#這個話題,話題中所蘊含的正能量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我就想,如果我們所有網民都變成中國好網民,我們的網絡空間便會更加清朗。」於是,作為漯河本地人,陳超軍申請了#漯河好網民#話題,主要用來傳播漯河的好人好事、闢謠信息和一些正能量的內容。
就這樣,陳超軍更加忙碌了起來,每天早上5點多就開始在微博、朋友圈、微信群裡搜集各種信息,有時候還要犧牲掉午休時間。令陳超軍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只有16秒鐘的小視頻。寒冷的冬季,在經過城市早高峰後,幾位漯河交警開始吃早飯。他們沒有桌子,沒有板凳,只能將早飯放在街頭的垃圾桶上面,一邊蹦蹦跳跳取暖,一邊把包子往嘴裡塞。視頻一發出,便形成刷屏之勢。網友紛紛留言:「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為人民服務的人致敬!」
「當時我看到視頻後覺得非常溫暖,隨即轉發到#漯河好網民#話題裡,我覺得我要傳播這種力量。」直到現在,陳超軍還能想起那種溫暖感動的心情。這樣暖心的瞬間支撐著陳超軍一路前行。如今,他的微博粉絲量已達282萬,#漯河好網民#話題閱讀量超2.2億。
陳超軍自己都沒有想到由他策劃並主持的#漯河好網民#話題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他們都認為我是一個大V,其實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榜樣是最好的引領。陳超軍得到了親朋好友的支持,在他的帶動下,很多人開通了社交平臺帳號。「我個人的力量有限,我希望更多人能夠參與到這個話題裡。」
因為陳超軍比較熟悉網絡,近幾年單位安排他接手了一些網絡宣傳工作。最近,他換了一部內存256G的手機,因為每天要收集大量信息,「以前手機的內存不夠用了」。
「我不是什麼名人,我只是一棵小草。」這就是陳超軍,一棵奮力生長的小草,用自己的根,緊緊地擁抱腳下這片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