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壓百禍,無福災禍多,福報不夠的時候就會有這三種徵兆出現

2021-01-12 紅塵若鏡

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種諸善根

《春秋》雲,人而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而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老子也曾經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這兩句古人的哲語,都深刻的揭示了「福」和「禍」之間的關係,它們彼此之間既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排斥。

這福報多了,自然災禍就少了,而禍多了,說明福報就少了,這就是「一福壓百禍,無福災禍多」的道理。

舉個世俗中的例子,福就像是我們銀行卡裡面的餘額,禍就是我們背的貸款,這餘額大於貸款自然心平氣和,日子樂逍遙;但相反貸款大於餘額的話,那就非常苦悶了,天天都要擔心別人來討債。

而當您身邊出現下面這幾種情況的時候,那就說明您「福德」帳簿上已經快要欠費了,貸款就要還不上了,而這些「災禍」就是種種預兆,若不趕快充值的話情況就會更加嚴重了。

換句話說,這些情況就是一些警醒和提示,就像是客服給您來電說您馬上就要欠費停機了一樣,一定要小心了。

01第一種預兆:身邊沒有「逆耳之言」,小人頻現

這裡咱們先來介紹一下「小人」這個概念。

很多師兄的印象中,可能小人都是電視電影裡面那種獐頭鼠目,一看就心術不正,然後搬弄是非來害主角的敵人。

但其實現實中並非如此,沒有誰的臉上貼著標籤,說這個是「小人」,那個是「貴人」,另外一個是「配角」或者「路人甲」等等,這些只存在於電視電影或者小說裡面。

而且咱們大部分都還只是肉眼凡胎,就連天眼都沒有,更不要說慧眼法眼了,又豈能那麼容易看穿別人呢,所謂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就是這個意思。

世上最複雜的莫過於人心,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更麻煩的是這些身份還是會不停的轉換,今天之朋友就可能會變成明天的敵人,又會變成後日的陌生人,都會隨著欲望和情愛而不斷的變化,在佛法中被稱為諸行無常。

由愛而生憂,由愛而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當然了,這些也不是沒有規律和法則可尋,世間的一切恩恩怨怨都離不開「情愛」和「欲望」這兩個源頭,只要您能準確的抓住這兩個詞,整個世界在您眼裡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只不過這個境界要達到是很難的,要從「離欲阿羅漢」開始才算真正得到般若智慧,而在此之前最多也只能說是個比較聰明的凡夫罷了。

所以只有那種最低層次的小人才會被一眼看穿,而高級的小人卻極為擅長偽裝,弄不好他們就在您身邊,您還以為把他們作為最好的朋友,兄弟,甚至愛人,直到最後他們露出獠牙的那一刻,您才會發現他們的真面目。

這就是為什麼說能夠傷害到您的人,往往都是您的朋友,而且關係越親密傷害也就越深,陌生人想要傷害您恐怕很難,而且造成的損耗也很有限,但是重要的人的一句話,很可能就讓您萬劫不復。

此外高級別的小人,往往都很會迎合您,無論說話做事都很順您的心意,自然會得到您的好感,您也會越來越信任他們。

相反說您不好的,很多都是您真正的朋友和家人,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明明看到您馬上要踩陷阱了,勸您拉您罵您甚至一腳把您踢開的,那都是真心為您好的;小人只會視而不見甚至還會鼓勵您往前衝。

因此當您福報比較大的時候,身邊總有人說一些不順耳的話,但這都是在幫您認清自己,少犯錯誤,相反您一句逆耳之言都聽不到了,那反而說明大麻煩來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成語,這個說的是周厲王,這是周朝最暴虐昏庸貪婪的君主,他甚至把國中的山川河流都封了起來,不允許百姓們狩獵和捕魚,因為他覺得這都是屬於自己的私人財產。

這樣自然是民怨鼎沸,一開始也有忠臣勸諫,說這樣與民爭利是不行的,老百姓們肯定會抱怨和生恨,但是馬上就有奸臣跳出來支持周厲王,還說可以制定更嚴厲的律法,誰敢抱怨就抓起來。

周厲王本來是福報很大的——能夠投生帝王家的前世必然是積下了許多功德,但此時他的福報被耗盡了,再加上自己缺乏智慧,因此就覺得忠臣的良言很難聽,奸臣的建議卻是極為順耳。

後來在朝廷嚴厲的律法之下,百姓們連抱怨都不能了,但是心裡的怨氣只有更大,大家走在路上都只能用眼神交流,表達的卻都是同一個意思——我們再也受不了這個昏君了。

最後的結果是可想而知,周厲王想要用酷刑堵住百姓們的嘴,卻像是在堵住浪潮一樣,堵到一定程度自然會爆發出來,引起滔天洪水,周厲王就像是一片樹葉一樣被輕輕捲走了。

所以當您身邊突然一點逆耳之言都聽不到了,這並非是福報,也不是說您已經完美無缺了,只能說真的朋友們都對您已經失望,懶得勸說了,大的災難馬上就要來了。

02第二種預兆:諸事不順

我們有句古語,叫做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國之昌盛,必有祥瑞。

這個意思就是說國家蒸蒸日上越來越好的時候,往往天隨人願,很多興旺的預兆都會出現;相反國家開始走下坡路,越來越差的時候,亂七八糟的妖孽都會跳出來作亂。

大家應該都看過「封神演義」,這雖然是一部神魔小說,但也反映了許多很真實的道理。

相關焦點

  • 福報來臨之前有三個徵兆,看看你自己,福報是不是要來了
    佛教認為,凡事皆有因果,任何事情在發生之前,都會有一些徵兆,如果你的身上,也出現了這三個徵兆,說明福報就要來了。第一個徵兆:開始理解並感恩父母。也有一些人,從小就懂得孝順父母,我們每個人理解父母的時間都是不同的,而從理解並感恩父母之後,你的福報就會開始越來越多。
  • 佛教:福報來臨之時,往往會出現這三個徵兆!
    經云:「故知業行有優劣,福報有輕重。」福報不會遲到,總會有來到的一天,不用著急,不用貪求。福報來臨之時,往往會出現這三個徵兆,出現了,福報也就到來了。一、家庭和睦,身心安康。俗話講;「健康的身體,和睦的家庭」。
  • 因為你福報不夠,所以總被業障拖著走!
    沒福報再努力也不會成功和幸福。有福報的人,他心中想什麼,這件事就會出現。天人有福報就有禪定在天上享福,沒福報就失禪定墮到其他界道。  所謂氣場、底氣,其實也是福報。福報大的人,光比較亮,禪定功夫大一些,所以給人感覺氣場強大,這並不是裝能裝出來。人也是如此。
  • 沒有福報,連善事都做不了!應如何修福報!
    1、成就事業需要福報有些人很想為弘法利生做一些事情,但因沒有福報,所以經常出現各種違緣:有時四大不調,有時內心煩惱湧現,有時受到惡友誘惑,這樣就很有可能中斷自己的發心;而有些人,他們很想在寂靜處好好依止善知識聞思修行,但往往出現一些預料不到的違緣,最後也不得不離開,這些都是福報不夠的原因所致。
  • 因為你福報不夠,所以總被業障拖著走 !
    佛陀說,智慧,工巧,端正,精進,福德,這五者之中福德第一。遇到一切不如意事,不用抱怨,都是自己的業障,福報不夠。沒福報再努力也不會成功和幸福。有福報的人,他心中想什麼,這件事就會出現。  佛陀穿針小福都要積累。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所以度眾生一定要有福報。沒福報你說你的心量和佛菩薩一樣大,那是吹牛的。
  • 一位高僧說:出現這3個徵兆的,福報要來了,恭喜你!
    俗話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忙斷腸。毫無疑問,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是希望自己是有福之人的。那麼如何才能成為有福之人呢?福報來臨前都有哪些徵兆呢?有一位高僧說:出現這3個徵兆的人,福報要來了,恭喜你!試問:當一個人能順其自然時,還會有什麼不滿,有什麼牢騷呢?這是一種真正隨遇而安的心境。有也好,無也好;多也好,少也好;光榮也好,羞辱也好,都不會太計較富窮得失、順逆有無、分合別離,遇到任何事情都能接受,任何地方都能安住,其實只要能夠隨遇而安,何處不快樂?佛家認為,人生一世,很不容易。
  • 佛說做到這三點,福報不召自來!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福報,平時做的好事多,得到的福報就多,做的好事少,得到的福報就少!有很多人,做了很多的好事,他的福報會不召自來。但是,他對於自己的福報,一點感覺都沒有,其實,他的這種情況,就是屬於「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自己雖然沒有感覺,但是別人都會很羨慕他,也想達到「福報不召自來」。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明白人從來不去做
    生世為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報;有的人福報深厚,生而富貴,一生功名利祿,前程順達;有的人福報淺薄,貧窮困苦,命運曲折坎坷,這就是福報的不同。何為福報?福報是過去生和今生善行的因果,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要想有好的福報,就要存好心,行善事,積德行善積累自己的福報。
  • 一位老僧說:一個人的福報漏掉前,往往有這3個徵兆,不可不防
    可是奇怪的是,他過了十年都沒有升教授,一直就是在副教授的職位上,這是為何?原因出在他十年以來所發表的論文,都有指責哪個教授哪裡不好,而且講得精闢,以踩別人的弱點,來襯託自己的睿智。所以他這十年要升任時,都被那些教授壓了下來。
  • 一位老僧說:心善之人,皆有三種福報,早晚會來!
    雖說,當你總能看到善良一面的時候,你所面對的生活會更加美好,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這樣的態度也很容易吃虧。畢竟在你以為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時候,並不代表別人不會覺得你好欺負。之前去寺廟的時候,有一位老僧告訴過我,所有心善的人,都有三種福報,只要堅持下去,這三種福報早晚會來,所以堅持自己,就能收穫明天。
  • 鬼谷子:「 福不可徼」,這3個特徵越明顯的人,財富就會越多
    天要降福給一個人,必定先降下一些禍事來使他引起警覺,主要是看他有無自救的本領。"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決定福報的三大要素
    施捨必然可以產生福報,可是福報的大小不是我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它受到下列三個要素的影響:1、施捨的東西—東西越難得越貴重,所產生的福越大。2、施捨時的心地—心地越清淨則福大。布施希望同報則得福少。為了名利而施捨則福報小。布施時為人所知(陽德)得福小。布施時不為果報則福報大。3、接受施捨的對象—對方的智慧、品德越好,則施捨的福報就越大。布施聖賢一錢,勝過布施凡夫千萬錢。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常言道: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人這一輩子不容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命好有福的人會過的相對容易,沒有福氣的人則一生辛勞困頓。人的命一出生就基本定下,無法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需要努力,只等命運的安排,這就愚昧了。
  • 福運來臨時的三個「徵兆」
    可福報不是每個人都有,真正福報深厚之人,必定平日裡是一個善良之人。若你平時也是個善良之人,看你的身邊有沒有一下這三個徵兆,一般來說,若你是個福報深厚之人,當你的福運來臨時,你的身上不一定會出現這三個現象,很準!
  • 福是什麼?古人「福盡災來,祿盡人亡!」
    不然,就把嗜欲淡下來,至少可以消弭災禍,增加福氣。懂得「隨取隨足」的處世哲學,才能心閒而受福最多。為善心常安,為利心常勞。心勞是禍,心安是福。沒福的人是不會行善,也不肯行善的。肯行善的人是上天開啟他的心扉,讓他感受行善之樂。不肯行善的人是上天關閉他的靈覺,讓他吝於行善,自以為沒有行善的能力與必要。有福沒福,天性分出了兩條路。
  • 善因善果,有這三種特徵的人,福報不招而自來!
    文/飛魚古語有云:「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餘。」一個人的福報,跟自己的言行舉止有關,常懷慈悲心,凡事換位思考,總會受人寬待。所以,人活著,做好以下這三件事,福報自來!一、懂得感恩,才能擁有好運氣。弗·桑德斯說過:「品格能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重要。」樹高萬丈不忘根,人若輝煌知感恩,滴水之恩湧泉報, 知恩圖報好乾坤!
  • 出現這三種徵兆,說明菩薩正在保佑你
    在佛教當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個人信仰佛教,尤其是特別信仰觀音菩薩。一次坐船出行不小心落了水,那人馬上就開始祈求菩薩的幫助,因為他相信菩薩一定會來幫助自己。沒過一會兒,水面上突然飄來一塊圓木,那人見到圓木沒有理會,因為他在等待觀音菩薩來救助自己。
  • 相貌是福報,福報大的人,一看那個相就好!
    相貌是福報,福報大的人,一看那個相就好! 相貌是福報,福報大的人,一看那個相就好,福相。佛說「相隨心轉」,這個話是真的。 學佛講修行,從哪裡修?起心動念,從這裡修。佛說「相隨心轉」,就是命隨心轉,什麼原因?吉兇禍福都在你的念頭。 所以真正高明的人,一看你的相貌,你心裏面所思所想、你的一生吉兇禍福,他都知道。
  • 福報有定數嗎?福報是從哪裡來的?
    很多地方有些小學沒有畢業的大老闆多得很,博士生碩士生都是幫他打工。那有關係、有背景、有門路的人就一定能發財?那也不一定,這類人是有發財的,但倒黴的也不少。歸根結底,似乎條件只有一個,就是福報好的人才能發財。那這個福報跟運氣從哪裡來呢?其實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人。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為了了生脫死,出離三界,能夠有智慧的成就,遠離惡因惡果,佛教制定了嚴苛的「戒律」,一切的六度萬行,都以「戒律」為基礎,因」戒「,而得」定「,因」定「而生」慧「,沒有了」戒律「,絕對不會有成就,而最基本的戒律就是」殺、盜、淫「,一個人能夠堅守這三個戒律,就會遠離因果,會有道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