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為何會被緬甸王出賣?

2021-02-13 朱氏文化論壇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邾國文化

 ☝關注邾國文化,尋找朱氏宗親,尋根問祖,追溯淵源,朱家人自己的微信平臺!弘揚朱氏文化,傳承血脈之情!(關注公眾號進入朱氏宗親群)

       

         永曆帝朱由榔是漢族最後一位皇帝,也是南明朝廷的最後一位皇帝。原為永明王,他是大明汗青上抗清最久的一位帝王,約18年。他是怎麼敗的?大明朝最後一位天子永曆帝朱由榔為何會被緬甸出賣?

        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農民軍攻進北京城,大明崇禎帝景山殉國。緊接著滿清入關,農民軍潰敗。大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以承明祚,但隨即被乘勝而來的清軍擊敗,被擒正法。接著明朝宗室唐王朱聿鍵在福建福州稱帝,不到三個月,朱聿鍵也戰死了。最後是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即位,為大明永曆皇帝。汗青上把上述幾位天子的時期定位為「南明朝廷」,簡稱南明。

       桂王朱由榔本來封的是永明王,封地在湖南省南部,但他從未去過封地,而是跟他父親桂端王朱常瀛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也可能是子襲父爵的關係,人們都習慣把他叫桂王。他在廣東肇慶登基後,和前幾個南明皇帝一樣,日子很欠好過。清軍追得他斷港絕潢,先住廣東肇慶,後到廣西梧州、再到廣西桂林,最後到廣西南寧左近的瀨瑞。

       這時,明朝的一些忠貞之士,先後歸附到他身邊,如大學士吳貞毓、翰林院檢討蔣乾昌、兵科統士張鐫、吏科統士徐極、雲南省大理市寺少卿蔡綜、武安侯鄭永元,以及大臣龐天壽、馬吉翔等等,都已湊集在永曆帝身邊。他們一邊向未被清軍霸佔的地區發號出令,批示抗清,一邊向清軍霸佔的地區發號令反清抗清。他們獲悉李自成、張獻忠雖死,但其手下另有些人馬,在李過、李定國、何騰蛟、劉文秀、孫可望等人的率領下,在四川南部、貴州和雲南大部分根據地,並且提出了聯明抗清的主張。


       永曆諸臣都以為聯闖抗清的主張與本身反清復明的方針並無多大矛盾,大臣龐天壽、馬吉翔主張向盤踞貴州省的孫可望、李定國挨近。永曆帝批准與孫李接洽後,孫可望表示願接永曆帝到貴州共謀大事。永曆帝也立刻封李定國為晉王、孫可望為秦王、劉文秀為蜀王,孫可望派人把永曆帝同部下接到貴州省的安籠住下來(永曆在此住了四年)。聽孫可望說過:「安籠,便是把天子安放在籠子裡。」而永曆帝後來說:「安籠的籠字改為龍字,便是安寧龍位」,下旨改籠為龍。今之安龍縣便是天子命名下來的。為了更好的施展李、孫、劉的感化,永曆帝還賜與他們「巨細戰事,誅斬封賞、先行後奏」之權(《南疆逸史》),貴州開端用大明永曆年號。

       聯闖抗清的策略很快見效:李定國南出黎平,向湖廣挺進,佔了寶慶、東安、廣西桂林、廣西梧州、廣西南寧,還攻擊湖南長沙,兵圍江西吉安,把滿清派來的定南王孔有德,敬謹王尼堪,打得落花流水。李定國還與在沿海一帶抗清的鄭勝利取得接洽,設計在廣東沿海一線結合作一次較大的行為,李定國先拿下了廣東茂名,惋惜鄭勝利受阻未成大事。孫可望東出鎮遠,佔了湖南的芷江、沅陵等地。劉文秀在川黔一線頂住了清軍的進攻。全部抗清形勢大有好轉。

       就在這時,南明爭權內耗,大臣龐天壽、馬吉翔心懷鬼胎,與孫可望互相勾搭。孫欲挾持永曆以制各路戎馬,獨吞西南,他在貴州大興土木修造王府,鍛造通寶,稱帝野心畢露。於是有一班老臣聯名寫信請李定國回師勤王,信被龐、馬二人透出,又被孫的知己截獲。孫可望火冒三丈,立刻派知己鄭國帶兵到安龍追查,拘捕了介入寫信的十八位大臣,酷刑過堂,但無一人屈從。孫令將吳毓絞死,將張鐫、張福祿、全為凌遲,棄屍三天於城北馬場坎,現安龍縣有永曆親寫的「明十八老師成仁處」的牌樓,是後來李定國奉永曆帝之命修的,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孫可望殺了十八位老師後,御史李如月彈劾孫可望「擅殺勳將,無人臣禮」,永曆帝恐孫可望再殺戮,責令打了李如月四十大板。但孫可望知道後極不滿意,讓一個名叫張應科的人對李如月履行「剝皮示眾」,其慘烈狀態令人不寒而慄。李定國獲知孫可望事發,立刻回師,兩廣復為清兵所佔。孫可望領兵要挾永曆帝交出玉璽,李定國只好奉永曆帝西走雲南省。

        孫可望揮兵追殺,到雲南曲靖時李定國設計殺敗,三軍覆沒,回到貴州貴陽也站不住腳了,只好東出貴州向湖南清軍降服,復引清軍殺回貴州,後為清兵所殺。1659年清軍雄師攻入雲南,李定國護送永曆帝往滇緬界逃避,永曆帝決心入緬逃亡爾後死灰復然,李定國力諫不從。於是李定國在界限打遊擊,樹立了根據地,幾回派人接永曆帝都被回絕。


        漢奸吳三桂鎮守雲南後,多次派人威逼緬王交出永曆帝人馬,緬王迫於淫威,給逃到緬甸境內的永曆帝朱由榔捎來口信,讓他即日過河,同飲咒水盟誓,以結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詐,但寄人籬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大學士馬吉翔、大臣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員前去赴約。次日上午,馬吉翔等人來到緬軍駐地塔下,即被三千緬軍團團包圍。沐天波見有變故,立即奪刀反抗,殺敵數十人,終因寡不敵眾,大小官員全被殺害。隨即緬軍趕往朱由榔住處,追殺隨從300餘人。在咒水之難全部遇害,只留永曆帝父子及十二名宮女(一說24名)押至雲南昆明。

        咒水之難死者約三百餘人,中有大臣四十二人,有刀砍的,有繩吊的,其過程由一總兵鄧凱具體記錄。鄧凱因腳傷躲臥在窩棚裡,聽到緬人呼叫集中訓話,還聽到逐棚驅逐吵架之聲,深知有變,乃僕伏到一刺蓬內隱蔽下來。殺人之後,緬兵持火一一點火窩棚而去。鄧凱揀回一命,幾經熬煎才返回雲南,寫出全過程交給子女保留下來,多少年後交給了有關部分,才得以如實留傳。永曆帝父子被押到雲南昆明後,吳三桂於大明永曆十八年(1662年)四月的一天,將其父子殺戮於雲南昆明北金蟬寺前。

永曆帝殉國處銅像

       李定國聞訊後憂憤而自盡殉國於中緬界限。「大明王朝」至此算是完全覆滅了。辛亥革命成功後,蔡鍔以「三迤士平易近」的名義在金蟬寺樹立「大明永曆帝殉國處」石碑,碑高1.96米,寬0.72米,厚0.12米,碑文為正楷書,至今尚存。


       據史料記錄,漢奸吳三桂殺戮永曆帝之後,焚屍滅跡,僅將部門骨血分賜諸將食之,以觀諸將之心。焚屍之後用風簸將灰鼓散,叫「焚屍揚灰」,故至今未發現有永曆帝之墓。僅貴州省都勻大坪鎮有永曆帝的衣冠冢。本地扶姓人家說,是他們祖先明朝大學士扶綱派人匯集衣冠而葬的,為隱其真,只傳是桂王墳,不留碑記。扶綱是因明亡不肯降清而在此隱居。永曆墓左邊是塗宏猷的發冢,右邊是節愍侯鄔昌期的衣帶冢。

       都勻縣修史,查實桂王墳乃永曆墓,才為其樹碑立傳,時任省長任可澄、省志總 陳炬、知縣竇全曾都為之寫了碑記,碑文「大明永曆天子陵」幾個字,墓碑及碑記是時任四川省綦江縣縣長張瑞徵寫的,還修了些亭閣楹聯,永曆陵墓才初顯範圍。墓高3米、徑6米,碑高1.62米,寬0.81米、厚0.13米,碑字陰刻正楷,字筆工致奇麗。塗宏猷和鄔昌期二人,是咒水之難42大臣之二,墳比帝墳小得多。

今立碑文


       永曆皇帝陵在文革期間被盜跡象仍清清晰楚,帝墳早年被挖了一個大坑,碑斷為兩截仰臥墳前土中。1996年都勻市當局頒布大明永曆天子陵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修復了帝陵。狀態大為改觀,墳用青石砌邊,水泥勾縫,碑文由書法家蘆如平書寫,前邊加修了上下山的雙向百級石階,供後人拜謁。

     在今天的昆明市五華山雲南省政府後門邊的華山西路的上坡盡頭的路邊,在一塊受到保護的空地上立著一尊高大的石碑,上面寫著「明永曆帝殉國處」。立碑的地方明朝時候叫篦子坡,自從永曆皇帝在此被人逼死之後,這個地方就改名為逼死坡了。

 文物保護範圍

       其實生於1623年的朱由榔死時很年輕,只有39歲,正值壯年。249年之後的1911年,清朝也被推翻了。曾經參與推翻清朝的雲南都督蔡鍔在永曆帝朱由榔遇害的地方豎立了這塊紀念碑,上書:「明永曆帝殉國處,民國元年季冬月下澣,三迤士民恭建」。

 蔡鍔立的紀念碑

     立碑92年之後,到了2003年,這個地方被屬地昆明市五華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為:立碑處向四周外延2.5米。建設控制地帶為:東至保護範圍向外延13米,南至保護範圍向南外延6.5米,西至保護範圍向西外延6米,北至保護範圍向北外延5米。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瀏覽三部曲:贊、轉、評!

相關焦點

  • 明朝絕唱:永曆帝流亡緬甸的前前後後...
    投稿、合作、版權爭議,歡迎勾搭微客服:thexrock (1150728290)明朝的絕唱:永曆帝流亡緬甸的前前後後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是朱明王朝的末代皇帝,是當時全國各地以反清復明為目標的各支武裝都奉為正朔的統帥。
  • 倒黴皇帝朱由榔,落難緬甸卻因誤會發生咒水之難,軍隊大臣全死絕
    但是我想,一個人再怎麼倒黴都不可能倒黴的過(南)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朱由榔。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南明末帝不勝唏噓的倒黴故事,甚至這件事還跟當時的緬甸息息相關,幾近完美演繹了什麼叫做虎落平陽被犬欺。    朱由榔的童年應該過的還不錯,其出生於天啟三年(1623)桂端王府中,他的父親朱常瀛是明神宗第七子。
  • 康熙都說算了,吳三桂卻仍要殘忍地殺害永曆帝,他為何要這麼做?
    崇禎自殺時,有三個兒子在世,分別是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他們被送往國仗周奎家中避禍。怎奈這位周奎,就是個見利忘義的小人,很快把哥仨賣給了李自成。 不過,李自成並未殺害哥仨,賜朱慈烺為宋王,朱慈炯為定安公。不久,清軍入關,兄弟三人不知所蹤,從此消失在史書中。
  • 社稷傾頹、國家破碎——南明最後的十七年
    南明永曆十一年、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南明最後一任皇帝永曆帝朱由榔給堂兄上廟號安宗,諡號奉天遵道寬和靜穆修文布武溫恭仁孝簡皇帝。朱由崧身後總算得到了一定的皇帝待遇。廣州失陷、紹武帝殉國後,南明正統之爭終於告一段落,永曆帝朱由榔在名義上成為南明殘餘勢力的共主(除了在鄭彩、張名振等人支持下、退居舟山,拒不去除監國稱號的魯王朱以海勢力之外),但此時南明政權已經日薄西山,行將崩潰。永曆帝在之後的日子裡四處逃竄,躲避清軍追殺,狼狽不堪。
  • 終究是天不佑大明,永曆帝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李定國憂憤而逝
    隆武、魯王兩個南明政權先後覆滅之後,清軍分三路向西南進攻,駛守在兩廣的明朝官員瞿式耜等在肇慶擁立桂王朱由榔即位,年號永曆,歷史上稱他永曆帝。公元1647年十一月,明朝將領何騰蛟,依靠大順軍餘部的力量,在全州大敗清軍;瞿式耜在桂林,也打退了清軍的進攻。南明軍聲勢大振。但是,由於桂王政權內部的不團結,湖廣和廣西又被清軍佔領。
  • 明朝和國軍後裔建立的果敢,緬甸為何至今沒收復?
    1646年,朱由榔在肇慶稱監國,童年即皇帝位,次年改為永曆元年,他成為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史稱永曆帝。當時的中原大地大部分已經落入清軍之手,永曆政權只剩下幾個省份而已,但是當時的南明有位護國將軍李定國,靠著李定國的排兵布陣,永曆政權開始出現向好的勢頭。
  • 大明王朝世系圖(附南明)
    明英宗的弟弟王朱祁鈺臨危受命與于謙等人一起守衛北京,最後瓦剌戰敗明朝危險解除。朱祁鈺在北京即位改元景泰,為明代宗。景泰年間剷除閹患,並且任用于謙等人改革吏治,減少宮廷開支賑濟災民,使國力逐漸恢復。可惜朱祁鈺後期生病被哥哥朱祁鎮復闢,朱祁鎮二次上位,明代宗被廢為鋮王,不久離奇死亡。
  • 為何會被封為異姓王?
    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能被滿清封王,都算的上是人中龍鳳,那麼他們究竟對滿清做了哪些貢獻,才被滿清封為異姓王的呢?NO.1靖南王耿精忠在三藩之中,耿精忠是唯一一個繼承祖上遺澤的人。1636年,耿仲明與孔有德和尚可喜三人被封王,這三人,被滿人稱為「三順王」。此後,耿仲明隨多爾袞入關,徵伐永曆政權,連攻克衡州、祁陽、武岡等郡縣,徵戰湖南廣西,後來又跟著皇太極去討伐李氏朝鮮,最終,在公元1649年,因軍功耿仲明被封為靖南王,但在耿仲明封王的那年,便因私藏逃犯畏罪自縊。
  • 南明悲歌:擁有大半個中國,嚴重內耗18年亡國
    紹武政權被擊敗後,桂王朱由榔的永曆政權已經被清軍逼退到了廣西且岌岌可危。公元1652年,永曆帝接受孫可望聯合抗敵的建議,在安龍定都,不久,孫可望、李定國和劉文秀就帶著以大西軍為主的南明軍對清軍展開全面反攻。大西軍一路高歌凱旋接連取得大勝,並在戰鬥中擊斃了定南王孔有德和敬謹親王尼堪,天下震動。
  •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榔:曾向羅馬教皇求救,最終被吳三桂絞死
    這個時候的朱由榔和他們的朝臣們突然又不害怕了,為了獲得民心,與朱聿鐭分庭抗禮,他們帶著朱由榔又重新回到了肇慶,並在朱聿鐭稱帝後的十日宣布朱由榔即皇帝位。就這樣,南明出現了兩位皇帝,兩個朝廷,兩個政權。這一路可謂是狼狽至極,皇帝朱由榔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從肇慶一路南逃到了桂林。直到李成棟等人反清復明,朱由榔的日子這才好過一些。然而,朱由榔自己手上還是沒有兵力,李成棟、耿精忠等人一是投機,二是無力對抗清軍,南明的整體局勢依舊嚴峻。到了永曆四年,李成棟等人兵敗身亡,朱由榔的親信大臣們也都死得差不多了。孫可望趁這個機會,逼迫朱由榔到貴州安龍府居住。
  • 《鹿鼎記》中天地會與沐王府「擁唐擁桂」之爭背後的真實歷史
    由於這個流亡的小朝廷繼續沿用了「大明」的國號,因此被後人稱作南明。崇禎在的時候,皇位沒有爭議,可是崇禎去世了,太子也不見了,剩下的幾個藩王就誰也不服誰,都覺得應該由自己來繼承皇位了。這時鄭芝龍,黃道周等人在福州擁立朱聿鍵稱帝,年號隆武,由於朱聿鍵是朱元璋之子唐王朱桱的後人,故而也稱唐王。擁立唐王的鄭芝龍,有個很出名的兒子,名叫鄭成功。
  • 中國元素難消除,什麼是緬甸果敢?
    (^_^)中國的麻慄壩變成了緬甸的果敢緬甸人只講緬甸語嗎?或許很多人沒有確切的答案。實際上在緬甸一些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地區,講的也是漢語。最近一個緬甸播報漢語新聞的視頻走紅了網絡,引起了很多國內的朋友的關注。
  • 鄭成功為何被封為「延平王」?是親王還是郡王?
    文/晚風暮雨鄭成功是明末民族英雄,徵戰東南沿海屢敗清軍,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名垂青史,被南明永曆帝封為「延平王」。鄭成功的「延平王」爵位,得名於福建「延平府」。桂王朱由榔在肇慶繼位後,改元永曆,派人前往廈門告知鄭成功新帝即位之時,鄭成功喜出望外,以手加額,說道:「吾有君矣!」然後設香案,望南而拜,尊其朔號,宣布效忠永曆帝。
  • 大明最後的錦衣衛:流亡異國他鄉,最終被緬甸設伏包圍戰死殉國
    1646年末,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帝,以永曆為年號,建立了南明永曆朝。 然而,這個弱小的王朝還沒站穩腳跟,就被南下的清軍擊潰,隨後朱由榔一路輾轉到貴州、廣西、雲南等地。
  • 李定國破壞明朝之全盛天下,為何讚揚定國?他比鄭成功差在哪裡?
    不過李定國等人歸順南明永曆帝之後,有別於孫可望飛揚跋扈欲挾天子以令諸侯,李定國卻對永曆帝忠心耿耿。在清軍的追擊之下,南明永曆帝相當狼狽四處逃亡,在得到大西軍殘部的支援後,原本可以稍稍站穩腳步喘口氣,沒想到卻遭到孫可望的挾持,所謂天子早已名實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