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陳志健是不幸的,因為他從一個香港富商淪落為在東莞街頭的流浪漢;而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讓愛回家」的志願者們,是志願者們不懈努力的幫助,幫他找到了香港的家人。在昨天,陳志鍵在香港駐粵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已經順利的回到了香港的家和家人團聚。
老人流浪東莞街道
「陳志健已經返回香港了,希望他能過好以後的每一天。」讓愛回家志願者張世偉激動地說。張世偉說,陳志健是他們救助的一名流浪漢。在今年1月31日,讓愛回家的志願者在鳳崗雁田市場門口遇到的。當時,陳志健已經在這個地方住了十年,他從來不與人交流。而且以垃圾桶為家,餓了就從垃圾桶裡撿食品吃,困了就睡在地板上。志願者見到之後,頻頻與他溝通,但是陳志健並不開口說話。志願者叫他寫出他自己的信息時,陳志健並不拒絕,而是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信息,姓名陳志健、1948年12月生,地址廣東開平衝美村。
「當時我們志願者拿到陳志健的信息之後,就與開平方面的志願者溝通,幫助老人找家人。但大半個月過去了,仍然查詢不到陳志健的家人。」張世偉說,接著,張世偉親自過去鳳崗雁田與陳志健見面溝通,陳志健此時又寫了一串號碼給張世偉。
「拿到這個號碼的時候,感覺像是香港的車牌,但又不完全是,所以,當時我們就發到了微信群裡,微信群裡的香港志願者看到後,告訴我們說這是香港身份證。」張世偉跟記者說起了如何發流浪漢是香港人的經過。
在得知這位陳志健老人是香港人之後,張世偉與其他志願者在7月30日幫老人理髮,洗澡,更衣後,帶著老人去了深圳羅湖海關派出所,希望能通過派出所與香港警方聯繫,並在警方的幫助下提取老人的指紋交由香港的志願者帶回香港去核實。
7月31日,香港志願者發來好消息說,找到了陳志健的家人,提取的指紋與香港失蹤人口的信息庫裡找到了的指紋是相同的。
懷疑老人失憶造致不記得回家
據張世偉說,他最初見到陳志健的時候,陳志健很沉穩,而且很有禮貌,不像其他流浪者那麼緊張。節志健很慈祥,靜靜地躺在那裡,好像是等待遠方的親人一樣。「當時他的肚子很大,呼吸也有點困難,而且我們感覺到老人好像是中過風,眼口都斜了,他之前應是生過重病。」
在得知陳志健是香港籍人士之後,張世偉和其他志願意者便將老人接回了服務站,並讓服務站的志願者日夜陪著老人,還帶著老人去逛公園,逛商場,遊泳。因為有志願者們的細心照顧,老人也慢慢地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但是依然不開口說話,卻能以點頭,擺頭來回應志願者。
「我們懷疑他當年可能是因為什麼時候失去了記憶,然後就一直流浪在街頭上,因為有些人失去了記憶力後,很久才恢復,而且流浪在街頭之後,失去了親人和朋友關心,就慢慢失去了希望,只能在街頭過上流浪的生活。」張世偉說。
老人曾是香港富人
隨後,香港志願者為東莞讓愛回家的志願者提供了陳志健妻子楊小姐的電話。志願者與楊小姐聯繫上後,便將陳志健的視頻發給楊小姐看。看到視頻後,楊小姐說,雖然失聯十多年,模樣大變,但基本上能確定視頻那頭的老人就是自己的老公。
據楊小姐說,陳志健是地道的香港人,陳志健比楊小姐大16歲,他們於1991年結婚,婚後有兩個可愛的兒子。當時陳志健在深圳和香港兩地經商,生意做得很大,而且家安置在香港的富人區——灣仔區。
楊小姐跟志願者說,在2006年3月11日,是大兒子生日,陳先生突然失去聯繫,她帶著兩個兒子在深圳找了他一年,2007年她在香港報警,2010年陳先生的媽媽去世,她帶著兩個兒子回香港奔喪,以為能在喪禮上看到陳先生,但是,陳志健卻沒有出現。這麼多年過去了,楊小姐帶著孩子回到了昆明生活。
「我一直認為,這麼多年了,他沒有和家人聯繫,以為他早已經不在人間了,沒想到會流浪在街頭。
張世偉說,志願者為了讓楊小姐確認陳志健是不是她的老公,打開了視頻讓楊小姐與陳志健視頻見面,在見到陳志健的那一剎那,楊小姐哭了,因為視頻裡的那個已經年邁的男子就是她那失蹤了12年的老公。「沒想到事隔12年,他們夫妻倆以這樣的方式見面了,當時,他們夫妻倆都哭了。」張世偉說起了讓陳志健夫妻見面的視頻。
8月3號下午,香港駐粵辦公室工作人員黃先生來到「讓愛回家」服務站,黃先生是來接陳志健回香港的。
記者試圖與陳志健的妻子楊小姐聯繫,想了解一下陳志健回到香港之後,是否有同家人道出當年失蹤的原因,可惜楊小姐拒絕了接受採訪。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 鍾宏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