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院區平時練兵備戰 戰時從容應對

2020-12-25 瀟湘晨報

【難忘瞬間】

廈大附一杏林院區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廈門最小的疑似患者是2歲多的妞妞(化名)。為了她和爸爸媽媽、哥哥分開隔離治療,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院區每班的護理專門騰出一名護士照顧她。病房裡,每名護士都是她的臨時媽媽。

一開始入院時,妞妞總是哭,加上有發燒咳嗽,還要接受治療以及抽血化驗等,她看到護士就哭,「阿姨,我不打針,我不打針。」為了讓她能配合治療,護士們想盡辦法哄著她,不僅買玩具給她,還要給她餵飯、抱著她入睡、每天擦澡,甚至抱著她看風景。

圖為2月住院期間,當班的護士給妞妞洗澡後,她開心地笑了。

廈大附一杏林院區護士長們合影。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劉蓉 通訊員 王秀真 圖/廈大附一杏林院區提供)3月4日,廈門最後一例本土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實現了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雙清零」。4月29日,廈門最後一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廈門實現了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雙清零」,患者「零死亡」,無嚴重併發症,醫務人員「零感染」。

這些「零」時刻的背後,是跨越百餘個日夜的生命保衛戰,是白衣戰士們無言的擔當和科學的救治。從1月中旬至今,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院區(以下簡稱杏林院區)護理團隊裡的女將們用「心」戰疫、為愛守護,柔弱雙肩勇挑重擔,用堅定步伐完美詮釋了白衣天使的戰士形象。

團隊凝聚應對疫情表現出色

杏林院區護理部主任許安有對記者反覆強調:「我們的護理團隊,太有凝聚力了。這次抗疫,每一位護士對工作的那種衝上去的主動性,她們把我感動了無數次。」

能在這場新冠肺炎抗疫戰中有出色的表現,得益於杏林院區護理團隊多年來,從服務理念到專業技術能力,堅持抓實抓細每一環節。超過五年護理服務零投訴的杏林院區護理團隊,不只是護士人數翻了一倍,副高及副高以上高職稱的護士也從原來的寥寥無幾到現在的五十餘名。全院護理團隊在服務理念、業務技術能力、護理管理、護理信息化建設上都有了明顯轉變。

從以前的「以疾病為中心」護理模式,轉變為現在的「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PICC置管、輸液港置入等各種專業護理技術不斷提升;靈活運用PDCA、QCC科學管理工具讓全院日常護理質量得到質的提升;完善護理化信息建設,病人、護士「雙滿意」;甚至走出醫院,護士們到社區、到學校、到家庭提供護理服務,服務的區域甚至延伸到了同安、翔安片區。

讓許安有感動的是,全院護理人員,不管是黨員還是普通群眾,都不忘初心,堅持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項護理工作。

常年演練厚積薄發戰疫有方

在2003年非典過後,為了應對突發公衛事件和傳染病的醫療救治,廈大附一杏林院區陸續精挑細選了一批醫務人員參與突發公衛事件和傳染病醫療救治。護士們平時分布在各科室,一旦疫情發生,馬上集中在一起投入戰鬥。這支精悍的護理團隊完成了廈門市疑似輸入性伊波拉、中東呼吸症候群等重大疫情的排查;甲流、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隔離救治工作,還出色完成了汶川大地震傷員救治、金磚廈門會晤等有關傳染病醫療保障任務。「面對每一次突發疫情,病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救治,醫護還能零感染,與護理團隊隨時緊繃的意識,健全的防護流程,有很大的關係。」許安有主任說。

厚積薄發,才能從容應對每次突發疫情。許安有主任介紹,正是長年堅持不懈地針對性培訓,讓醫護人員在面對每一次的傳染病疫情時,才能迅速投入、從容應對。

【天使感言】

●第一時間報名戰疫

黃曉玲

肺科護士黃曉玲:我第一時間報名趕往負壓隔離病房,支援一線。或許是太勞累,2月2日低燒病倒了。起初我以為是穿隔離衣悶的,間隔再測了幾次,仍舊是37.7度,確信自己是發燒了。護士長趕緊安排我去做檢查、休息,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只是低燒無其他症狀。出於安全考慮,我暫時退出隔離病房的工作,進行自我隔離觀察。在隔離期間,我看著千千萬萬的醫務工作者還夜以繼日抗戰在一線,希望自己也能趕緊好起來,和他們一起上一線貢獻力量。

好在隔離觀察一段時間,再次復檢沒有問題。護士長問我,是否還要加入隔離病房工作,我堅定地回答,要和同事們站在一起,疫情不退我不退!

●謝謝家人給我的無私支持

蘇惠鳳

內科護士蘇惠鳳:今年春節前幾天,父親病重。可是,疫情就是命令,我是肺科的一名護士,也是這次防疫的重點科室,容不得半點猶豫。

離開時,病榻上的父親吃力地安撫我:「去吧,這是你們的職責,不用太擔心我,我現在感覺還可以。」回到醫院,病房清退,新冠知識、院感、防護流程培訓,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開展。2月1日,父親安靜地走了。自古忠孝難兩全。我匆匆處理完父親的後事,趕回醫院重新投入負壓隔離病房裡的抗疫工作。

謝謝家人給我的無私支持,無論我的母親、丈夫,還是已過世的父親,都十分理解我、支持我,正是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我才能安心踏實工作。我只是普通的白衣工作者,卻為身著這身白衣而驕傲自豪。

●和患者一起抗疫結下情誼

熊蘭芳

肺科護士熊蘭芳:在這場疫情戰鬥中,我暫忘了家中2歲的女兒,全身心投入到隔離病房護理工作中。

在密不透風的負壓環境下,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及防護眼罩,呼吸都是費力的。平時工作中簡單的一個操作,都變得困難重重,更別說各種精細操作了。每次從負壓病房出來,都要靠在牆壁花幾分鐘先緩解缺氧的感覺。

和患者一起抗疫,我也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一位重症阿伯在經歷與病毒抗爭的關鍵時刻,渾身大汗,我趕緊給他調整臥姿,加油打氣,用溫水給他擦洗全身,換上乾淨的病號服。第二天,看他度過危險期,我再次用溫水給他擦洗全身,找來剃鬚刀給他整理面容。換洗好的阿伯煥然一新,還給我做了首打油詩。

展開閱讀全文

【來源:廈門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改造新增32間負壓病房
    為更好地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5日,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由32間普通病房改造而成的負壓病房交付使用,進一步提升了我市疫情防控水平。  記者 官宇: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第一醫院杏林分院負壓病房,為了更好地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第一醫院杏林分院從1月31日開始,啟動負壓病房改造工作,僅用了5天時間就改造完成32間負壓病房,比原計劃提前了10天。
  • 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2號樓改造封頂 增110個床位
    2月25日,經過10天10夜的奮戰,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二號樓改造工程完成主體鋼結構封頂,為廈門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強有力保障。據悉,二號樓改造完成後將增加55間負壓病房、110個床位。
  • 【最美逆行者】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杏林院區感染性重症監護室護士長...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蓉 通訊員 王秀真)從2003年非典開始,為了應對突發公衛事件和傳染病的醫療救治
  • 示範支部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離退休臨床黨支部:為大眾健康保...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成立已有30多年,由於黨員人數多,在醫院黨委的領導及組織下拆分為3個黨支部(機關後勤、臨床、門診醫技黨支部),其中臨床黨支部成立於2018年12月,有黨員40人。 1 支部設有活動室、老黨員之家,做到黨建工作有陣地。
  • 【最美逆行者】第一醫院杏林分院肺科伍定輝:戰疫連軸轉 「伍帥...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楚燕 通訊員 羅超)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肺科,伍定輝是全科公認的「溫文爾雅」「幽默風趣」大帥哥,被親切地稱為「伍帥」。戰疫期間,伍定輝長期衝在一線,晚上就睡值班室,大家都說他憔悴了許多,黑眼圈很重,不帥了,於是改稱「伍爺」。一天,伍定輝在辦公室角落裡閉目小憩,同事偷拍下來。他看了照片很嫌棄,認為拍得不夠帥。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勇擔扶貧使命 助力臨夏創「三甲」
    日前,廈門對口幫扶工作再結碩果: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對口支援的臨夏州人民醫院接受「三甲」評審並獲好評。作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艱中之艱」的臨夏州,有望迎來首家三甲綜合性醫院,輻射三省五區500萬人口。  多年來,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積極響應國家、省市衛健委號召,牢記使命,勇挑重擔,踴躍投身於支醫扶貧。
  • 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醫生:如果再次選擇 我還會做醫生
    駱錦忠和伍定輝是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的兩位醫生,兩人都從醫多年,雖然工作都很辛苦,但說起從醫過程中的幸福感,兩人不約而同地表示,作為一名醫生,能把患者從死亡線上救回來很有成就感,那一刻也是最幸福的時刻。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區)營養科門診7月1日開診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9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從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營養科獲悉,7月1日東院營養門診開診。近年來,省立醫院營養科在醫院的大力扶持下,秉承「人才強科,科研強科」理念,積極開展各項業務,處於省內營養界領先地位,先後榮獲「2018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優秀專業委員會」「2017中國醫師協會醫療膳食工作先進單位」「2017中國營養學會全國營養科學先進優秀團隊」「2017山東營養學會全民營養周最具創新活力獎」「2016山東營養學會全民營養周組織工作一等獎」「2014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江幹院區正式掛牌啟用
    10月30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江幹院區正式掛牌啟用。據介紹,浙大二院江幹院區是一家國有、公立、非營利性醫院,由江幹區人民政府、物產中大集團、浙大二院共同合作,由浙大二院自主經營、一體化管理的「小綜合、大專科」精品院區,坐落於杭州市城東新城,總面積約11.25萬平方米,近期規劃床位數
  • 戰疫院長訪談錄|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尹震宇:網格化管理,多...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尹震宇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武漢又是重點疫區,牽動著尹震宇的心。為了能回到家鄉出一份力,尹震宇多次向上級部門請纓,要求馳援武漢。最終,尹震宇的願望得以實現,作為廈門援鄂醫療二隊的領隊,他懷著這顆赤子之心,與隊員踏上馳援武漢的徵程。
  • 五一假期,廈門這些醫院的門診是這樣安排的→
    五一假期,我市部分醫院門診安排如下:●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院區:5月1日:內科、骨傷科、婦產科、肛腸科全天門診; 整形美容科上午門診,其餘科室均停診。●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院區:除發熱門診外,其餘門急診均不開放。
  •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再添新院區!
    點擊「青島電視臺今日」可快速關注 12月19日,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平度)開業儀式 暨第四屆青島國際醫學高峰論壇舉行。
  • 兵練「平時」,兵練「戰時」
    來源:空軍新聞「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政治工作應融入戰時的方方面面為打贏未來戰爭提供堅強保障政治工作幹部不僅要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更要衝上去能戰爭當備戰打仗「明白人」要想培養出軍政雙優的政治工作幹部必須要在實戰硝煙下激烈比武中從嚴摔打
  • 2020年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招聘啟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復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 招錄科室及崗位: 二、相關待遇和其他事項 應聘中山醫院總部在冊崗位的員工,必須服從在不同省市的不同院區之間輪崗的要求(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老年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等)。
  • 廈門121名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解除...
    從1月17日到2月11日,廈門市集成全市優質醫療資源,從多家三級醫院中先後調派124名骨幹醫護人員,支援定點醫院,與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醫務人員,組成一支強有力隊伍。  截至目前,共有121名醫護人員休整期滿,解除醫學隔離離開酒店。
  • 重慶十強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排第二,人民醫院排第九
    當前全世界都在飽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影響經濟發展,而醫療衛生領域又是現在人民越來越重視的發展領域,那麼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重慶的十強醫院。排在第一的是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座落在兩山環抱、江水迴繞的山城重慶。她的前身是國民政府「中央醫院」,191951年定名為「西南醫院」,現為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第一臨床醫學院。
  • 2020疫情期間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流程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嚴格實行實名全預約制、分時段就診和預檢分診,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病學問卷》就診。  具體安排如下:  【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  為了更加有序就診,避免人員聚集,醫院全面實行網絡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可關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官方公眾號或拔打廣州健康通預約熱線:020-12320進行預約。
  • 區人民醫院與安醫大第一附屬醫院共建疼痛科博士團隊工作站
    8月7號下午,區人民醫院與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建疼痛科博士團隊工作站籤約儀式在區人民醫院會議室舉行。副區長吳玲娟、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務處負責人高潮兵,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疼痛科主任王立奎等參加籤約儀式。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
    3月27日下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通過線上直播形式舉行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該院中層幹部、全體黨員共700餘人參加會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閉思成對安全歸來的隊員和目前仍堅守在援鄂一線的隊員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來電科技獨家入駐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構建便民充電服務
    來電科技獨家入駐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構建便民充電服務 近日,共享充電寶開創企業來電科技獨家入駐大型綜合性中醫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患者及陪護人員提供安全便利的手機續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