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是發展文旅產業的第一要素

2021-01-12 實況網

「我們正在步入新的時代——大數據時代、老齡化時代、高速交通時代、共享經濟時代……這個新時代對旅遊業下一步的變革意義重大,必然會對現有旅遊產業產生外部壓力,導致旅遊產業發生劇變。」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遊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輝在近期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上說。

新時期,應如何推進中國旅遊產業素質的全面提升,為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一個很好的基礎?我國文旅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文旅產業發展應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曾繁文觀察到,近5年來,相較於觀光遊,人們對於體驗遊的選擇越來越多。他表示,中國旅遊業正在經歷轉型升級和更新迭代,人們更注重旅遊體驗,注重旅遊帶來的精神衝擊。

「『人有精神老變少,地有精神土生金』,精神要通過旅遊產品來呈現。」曾繁文說,「現在,人們都更願意為體驗埋單。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僅是追求好的、有質量的生活,更多是追求美的、有品位的生活。美的生活、有品位的生活很多都是通過體驗遊來實現的。從文旅融合、以文促旅的角度,旅遊最終還要回到精神層面。」

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吳必虎指出,與其他行業一樣,旅遊產業也應實現「用需求牽引供給,用供給創造需求」的目標。他說,中國已經由過去的「短缺經濟」發展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走入了「過剩經濟」。「過剩經濟」可以簡單理解為,「生產東西並不困難,但是把生產的東西賣掉很困難」,因此,政府的政策和企業的發展模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不再以生產產品為核心,而是以提升整體質量為核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旅遊產品升級,這兩個目標的實現都需要新的政策和法律支持」。

吳必虎指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高品質的休閒度假遊。近距離、高頻率,周末環城鄉村成為市場首選。「產品升級,最典型的就是觀光旅遊進入度假旅遊。環城市休閒、鄉村度假變成一個新的需求。」吳必虎說。他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讓農村的「空心村」成為鄉村度假旅遊的直接交易市場。「這樣,環城市鄉村居住旅遊,農民就可以有收入。鄉村旅遊可以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山東省高校幹部與人才研究基地主任薛永武認為,應該用全域旅遊的觀念,系統性、整體性、全方位地關注文旅融合發展。他說,文旅融合發展要以文化創意作引領,全面提升文旅產品的融合度、產品質量和產品內涵。他表示,文化產業的本質是審美文化,因此文旅產業發展需要解決產業的審美問題,要把美學運用到文旅產業的發展中,要全面提升文旅產品的素質,實現產品「文化+科技+審美+娛樂」的四位一體,要用全域旅遊的思維對整個城市進行形象塑造。

人才培養是發展文旅產業的第一要素

產業的高素質發展離不開創新,離不開有知識、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現有高校人才培養體系能不能助力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文旅人才培養需要進行何種變革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薛永武認為,人才戰略是發展文旅產業的重要問題。「文旅產業的人才培養應該政產學研一體化,主要靠學校培養遠遠不夠。」他特別提到,目前,文旅產業人才的師資素質和能力都達不到標準,導遊人才隊伍建設問題尤為顯著。在他看來,導遊應該是文化的傳播者,其服務對象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背景。面對複雜多樣的遊客,導遊需要能夠因客施導。

曾繁文也認為,發展文旅產業,人才是第一要素。他表示,「三創」(創新、創業、創意)人才不是靠大學培養出來的,一定是在市場和社會中培養出來的。「三創」人才培養的每個環節都要有最好的生態,才能真正茁壯成長。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最重要的是提供好的營商環境。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丁賽認為,從事旅遊工作的人才不應該僅限於旅遊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而應該是多方位、全學科的。「比如經濟學、政治學、地理學、民族學、人類學、心理學、自然科學,以及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都可以進入旅遊業。」丁賽說,「旅遊業的人才應該是開放性的。正是因為有不同的專業背景,進入同樣的領域才會有更多的碰撞和發展機會。」

丁賽同時指出,旅遊人才培養不僅要注重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還應該關注對消費者的培養,以及創建一個規範有序的市場。「這樣才能為從業人員進入旅遊產業提供很好的保障,促進旅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夏瑾)

相關焦點

  • 長三角文旅產業人才專題培訓班在上海開班
    央廣網上海12月7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周棗)為提高長三角文旅產業人才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加強文旅產業人才交流合作,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長三角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支持、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和城市科學研究院等承辦的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打造康養產業人才培養與研究「新樣板」
    新學院的組建讓康養專業群發展駛入快車道,如與駐地街道、企業合作,共建華夏山青社區長者日間照料中心;建設了8200平方米、省內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服務管理實踐教學中心;獲批為省內第一家老年教育示範工程本科高校;獲批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老年照護項目,全省唯一獲批該項目的公辦本科高校);與康養企業和主流媒體合作,籌建國內第一家混合所有制康養產業學院。
  • CGAIEC|呂小平:關注小微、發現人才,夯實航空產業創新發展基礎
    當前,第三屆中國通用航空創新創業大賽海選報名正在火熱進行中,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研究員呂小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大賽平臺正不斷拓展航空創新創業企業的視野,推動改善航空領域的創新創業環境,建議大賽關注小微、發現人才,夯實中國航空產業創新發展的基礎。記者:您如何評價當前我國民用航空,特別是通用航空的發展態勢?
  • 清大文產規劃院李季院長:文旅產業的持續發展需要健全的產業鏈
    對文旅地產市場有何預測和展望?為此,房訊網、全聯房地產商會寫字樓分會聯合發起新文旅50人專題採訪行動,邀請50位行業專家、經濟學者、研究機構、商會領導展開專題採訪,圍繞疫情應對、營銷創新、預測展望等為文旅地產行業平穩發展提供真知灼見。3月16日,針對疫情對文旅地產行業和企業的影響反思、應對建議、預測展望等問題,房訊網採訪了清大文產(北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季。
  • 從八方山到八面山,長沙對口幫扶龍山文旅產業發展
    三天時間裡,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剛率長沙市宣傳、文旅系統等有關負責人深入龍山各景區景點開展文旅產業對口幫扶工作調研,並召開座談會。12日晚,當八面山的迎賓篝火燃起,長沙龍山兩地人民熱情跳起擺手舞,所有人都知道,歷久彌堅的長龍情誼遠遠不會結束,一如這熊熊烈火,暖透人心。被譽為「南方空中草原」的八面山鳥瞰。
  • 文化鑄就區域發展之魂。未來三年,蘇州高新區將實現文旅產業總收入...
    此外,高新區還在人才培訓、資源集聚等方面給予諸多扶持,積極培育兼具傳統技藝和市場意識的新一代繡娘、繡郎。如今,漫步在蘇繡小鎮,繡娘們一邊讓針線在指尖飛舞,一邊與網上的觀眾直播互動,熱情帶貨;繡莊內各種自主IP特色文創產品琳琅滿目……這樣的場景,正讓傳統蘇繡呈現出複合式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 王國生:抓住機遇推動文旅融合轉型升級 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
    「從事文旅行業要有情懷有信心有耐心」「把時尚創意與歷史文化資源有機結合起來」「文化是支撐旅遊產業發展的根本」……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分享了開發「中原文化小鎮系列」的經驗體會,清明上河園營銷負責人劉棟介紹了古都文化傳承與開發,王國生指出,發展文化產業,要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保持一股持久抓的韌勁,一以貫之、久久為功。
  • 黃志強深入我市調研指導對外開放、文旅產業發展等工作
    黃志強深入我市調研指導對外開放、文旅產業發展等工作 2020-12-16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化產教融合 精準培養技能型人才——市醫藥學校舉行人才培養基地...
    大洋網訊 為深化產教融合,縱深校企合作,促進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9月28日,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與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國際醫藥港有限公司、廣東省參茸協會、廣州養老服務產業協會、越秀集團深圳市銀幸現代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廣州三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共六家企業籤訂「人才培養基地」協議並進行掛牌儀式。
  • 多案例詳解臺灣鄉村文旅成功三大路徑:跨界融合、產業延伸、人才養成
    其實,在我們的看法裡面,追求的是這兩點,一個是生態鄉村,如何可以成為文旅的新場景。再一個就是農產品深加工,如何將第一、二三產業進行轉型升級。文創賦能需要我們整體改變從戰略思路到落實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文創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新型城鄉發展策略。 鄉村擁抱文創+,+什麼?
  • 文旅 | 鄉村產業興旺的五個工作內容
    如果考慮單一生產,不考慮其他,勢必出現生產發展了,生活質量下降了:收入提高了,生態破壞了;村莊「漂亮」了,文化失落了等現象。這方面的教訓十分深刻。其他鄉村發展要素的分析也遵循同樣的道理。需要指出的是,人們經常用制度創新和文化建設為手段改變鄉村資源利用,不僅可以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資源要素的關係,還調節著人與人的關係和要素與要素之間的關係。
  • 無錫推動文旅產業破局 打造「嚮往的生活」
    在古運河的夜色斑斕中一醉方休,在融創文旅城體驗冰雪世界的童趣,在無錫與各路明星不期而遇……近年來,無錫頻頻在各大網絡平臺的熱搜上亮相,均在向外界釋放出信號,無錫文旅產業蓄勢待發,蘊藏著無限大的前景。無錫認真貫徹產業強市戰略,把促進文旅產業升級作為重中之重。如今,我市文旅業深度融合、高品質發展的態勢已然形成,正在成為釋放綠色經濟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崛起的重要抓手。
  • 聚焦「十四五」 圍繞「四力」發展文旅產業
    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即將開啟的新一年,四川文旅產業發展將有哪些新動作?將如何為未來5年謀篇布局?12月3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遊勇和相關處室負責人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接受在線訪談,暢聊四川文旅發展新變化、新方向,透露出滿滿的「未來力」。
  • 雲南康旅集團進軍萬億級產業 助力全省打造康養文旅新坐標
    近日,省財政向雲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注資20億元,雲南推動文旅、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之心更為昭然,這也無疑為康旅集團大文旅、大健康戰略轉型再注入新動能。在產業布局上,康旅集團同樣早已布局大健康、大文旅產業。時間流轉回2004年,康旅集團的溫泉山谷國際康養度假區項目(以下簡稱「溫泉山谷")落地安寧。
  • 渠縣發布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十大措施
    為搶抓成渝雙城經濟圈和萬達開示範區建設戰略機遇,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健康和持續發展,大會發布了「渠縣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十條措施」。3.文旅商品品牌鼓勵民間工藝品、地方特色產品積極參加各類文化旅遊商品評比和展示活動,獲國家級大賽金、銀、銅獎,分別一次性獎勵30萬元、20萬元、10萬元。首次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
  • 《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未來五年農村發展靠創業了
    最近,新的《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發布(後文簡稱規劃),這份規劃對未來五年鄉村發展的方向做出了指導,並且對政府將要提供的相應服務做出了細緻的要求。《規劃》依據《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發布編制,在創新創業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計劃。
  • 湖北遠佑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 促進就業和產業發展
    章駿一行在該公司負責人胡衝、潘攀、馬伊娜的陪同下,參觀了湖北遠佑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湖北遠佑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遠佑教育,旗下有武漢市洪山區零度外經貿培訓學校、武漢遠佑職業培訓學校,武漢遠佑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貴州遠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遠佑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四川遠佑教育發展有限公司、湖北遠佑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是一家專業從事職業中專
  • 鎮平縣:育強玉雕人才 促進產業發展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劉理政 羅立鋒)近年來,鎮平縣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實施「玉+」戰略,積極引育技能人才、打造誠信品牌、創新營銷方式,為玉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 助力文旅產業復甦 湖北黃岡文旅推介會在京舉行
    黃岡市委常委、副市長董波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央支持湖北經濟發展一攬子政策措施支持下,黃岡市已有63家A級旅遊景區恢復開放,復工率97%,文旅產業正呈現出加速復甦態勢。王建學介紹,從文化旅遊消費維度看,黃岡是不可複製的文旅體驗勝地。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名人文化、醫藥文化、戲曲文化、禪宗文化等構築了黃岡文旅豐富、鮮明的特色。從文化旅遊產業投資維度看,黃岡也是不可多得的文旅投資勝地:資源稟賦豐厚,區位條件優越、政策優勢明顯,產業要素齊備,投資市場活躍,市場前景廣闊。 湖北黃岡地處鄂豫皖贛四省交界,既是革命老區又是歷史文化名城,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67家。
  • 奔向文旅融合的星辰大海——透析2021年文旅產業發展趨勢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文旅產業將重整旗鼓再出發,沿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繪製的藍圖,重構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不僅將撬動國民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也將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供給優質產品,促進國內大循環  鏡頭:當跨越千年的黃鶴樓遇上現代科技會擦出怎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