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日日有靚湯》聽完就會爽!
現在FM96.2 周一至五,中午12點,都可以聽到湯麵仔的節目啦!
(原來FM90.6 周一至五的播出時間不變哦,下午4點首播,七點重播)
趕緊來看看,今天有什麼內容:
1. 惡作劇也要有限度 男子在銀行ATM機開「搶錢玩笑」被當成劫匪!
2. 「吃貨」逃犯火車站落網 出賣他的是一袋榴槤!
3. 山東推行人道化屠宰:殺雞要考慮雞的感受!
想知道湯麵的爆笑點評?快點擊下面的連結吧!
每日新詞----」智慧型手機眼盲症「
每當夜深人靜的晚上,許多年輕人都喜歡做一件事,就是玩手機。這個年代很多人都患上了「智慧型手機眼盲症」這個病,就是因為長期壓迫眼球,造成視力模糊還有近視,今天嘉明表哥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山東推行人道化屠宰:殺雞要考慮雞的感受】
殺雞不能「任性」了,要在屠宰前要讓雞舒適。日前,山東出臺屠宰技術規範要求,抓雞時要用捕捉器或雙手抓雙翅,不能抓單只翅膀或大腿,還要注意溫度衛生,宰殺前靜養,還要裝胸部撫摸板,使雞得到依靠和摩擦,有助於保持安靜;宰殺時必須先通過氣體等方式將其「致昏」,使其失去知覺。網友說:出刀前還要做馬殺雞啊。
《「人道化」屠宰,不是偽善,只是微善》
據報導,近日山東省出臺人道屠宰的技術規範要求,這是山東省也是全國首次制定的關於肉雞福利屠宰的行業標準。
其實,中國的人道屠宰草案早已經起草完畢。從2008年起,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人道屠宰的相關培訓。其主要內容是:設置高低不等的卸豬臺,避免豬從車上卸載下來時受傷;設置不透明的圍牆,避免豬看到屠宰場景而恐慌;設立雙通道,在趕豬時避免豬因看不到同伴而恐慌,用塑料拍而不是用電棒趕豬,以減少豬的痛苦等。所有要求的核心是儘量減少豬的痛苦。
對那些即將因為人們而殞命的經濟動物來說,這一舉措多少能減輕一點它們的痛苦。
不出所料,在一片由衷讚賞聲中,也不乏質疑譏諷之聲。最多的批評仍然是「偽善」。顯然,雖說號稱要「人道」,也的確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減少痛苦,但最終那些雞和豬都難逃被屠殺的悲慘命運。
而且,了解國內情況的人都很清楚,動物在飼養、運輸等環節中所受的傷害、虐待,是很難僅憑這一屠宰草案消除的。結果不過是徒具形式而已,動物的境況未見得有什麼改善,反而給屠宰廠增添了許多麻煩,提高了肉類的成本,最後都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更何況,那麼費時費力、體貼周到地考慮動物的痛苦,不是過分了嗎?要知道,中國需要關心的弱勢群體有多少啊?在農民工、上訪者、農民、礦工、拆遷者的苦難沒有消除之前,大談保護動物的福利和權利,究竟是在關心「人道」還是關心「動物道」?
這些質疑,雖然很刺耳,卻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在相關報導中,強調的並不是動物的痛苦,而是說「人道」屠宰後的肉類品質更好,能衝破歐美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在國際市場上可以賣個好價錢。也有報導提到,近年來,有關禽畜注水、禽畜活宰、活熊取膽汁、活剝貂皮等情況的報導,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國際形象等。所以,這一措施也是在維護國際形象。當然,它還有待完善之處,比如只是考慮了雞和豬,其他如牛、羊、鴨等其他動物的飼養、運輸、屠宰似乎根本沒有考慮,厚此薄彼的根據何在?有人說這一措施是「偽善」難道不是很合適嗎?
作為一位動物權利論者,我同意這一措施的確不夠徹底、範圍太窄、出於人類自利的動機多,而出於關心動物的動機少。但是,我卻並不贊成「偽善」的評判,更願意稱之為「微善」。並且,我要大力稱讚這一措施。因為,很簡單,古訓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
人類的道德進步,向來都是由點滴進步積累而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內殘酷對待動物的習慣和傳統是長期養成的,要改變它,只能從相對來說最容易糾正的地方開始,逐步擴大。先是「人道」屠宰,然後再「人道」飼養、運輸……先從雞和豬開始,再不斷擴展到牛、羊、鴨等其他動物;先有規定要求,再逐步落實。無論這一步多麼有限,畢竟是一個好的開始,是在減少動物的痛苦,應當鼓勵。正如在徹底消滅奴隸制度之前,一切改善奴隸處境的措施都是值得讚賞的。我們不能因為這一步邁得不夠大而乾脆反對,那是非常荒唐的。
動機不夠純粹,固然不完美。但是,即使出於人類自利的動機,這個有利於動物的措施仍然值得肯定,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也不必隱瞞,而應該多多宣傳,以減少推廣這一措施的阻力。只不過與此同時,應該努力強調,減少動物本身的痛苦才是這一措施背後最應該考慮的動機。而擔心因「人道」屠宰給消費者帶來經濟負擔的想法,我想關鍵還在於是否真的把動物的痛苦放在心上。
至於說考慮動物福利是置人的苦難於不顧,我認為這是一種邏輯錯誤。虐待動物的人怎見得就會慈善對待人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表明,總體上說來,兒童對動物虐待會增加其成年後暴力犯罪的概率。中國社會目前有些人對弱勢人群苦難的漠視,與在動物福利問題上極端冷漠,二者之間存在著並非偶然的聯繫。西方歷史上,最早提倡保護婦女、兒童權利的人恰恰是動物保護主義者。事實上,在保護弱者的意義上,保護動物與保護弱勢人群的邏輯是一致的,彼此並無衝突。試想如果一個社會連動物的疾苦都能認真考慮,漠視弱勢人群苦難的現象不是更加令人難以容忍了嗎?
順便說一句,在動物屠宰問題上,用「人道」來表示「慈善」、「減少痛苦」的意思不太準確。「人道」本意是說待之以人的待遇,之所以被用來表示「慈善」、「減少痛苦」的意思,是因為過去人們認為對於動物不妨隨便些,而人的生命、尊嚴、權利則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一用詞體現了人類中心主義的立場,況且說待動物以「人道」總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不如將「人道」屠宰改成「少痛」屠宰,更為準確合理。
文章參考:書籍《素食男的一千零一夜》 中國食文化協會副會長 蔣勁松老師 著
湯麵推薦~ 超甜紅心紅龍果!
掃描以下二維碼
去「湯粉旗艦店」買靚食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