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只看到狗血家庭毀三觀,就白瞎了這片的高級

2020-10-09 十點電影

這段日子裡,腦子裡常常會冒出這麼一個問題:電影,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放映廳裡,眾人坐定,場燈暗去。整個空間只剩一方銀幕發出光亮。像一場夢嗎?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或許不足以實現這種暗房效應帶來的、現代文明中的短暫迷幻。但它卻提出了類似的一些問題。關於儀式、關於意義。關於自由。

如片名所見,這是一個冗繁平緩,又暗礁洶湧的家庭故事。非常文藝,也非常狗血。文眼,便在於愛與陌生。

上校(張曉雄 飾)滿頭華發,少時驕傲不再。還被確診罹患阿茲海默。他曾對最疼愛的小孫子說過,在他的記憶深處——風是有味道的,水是有倒影的,樹是隨風搖擺的。而生命,就像幾張照片而已;如果沒有回憶,他的人生或許會變得更美好一點。

病症就像一棵樹,伴著歲月生長;回憶卻變成了根,扎進地平線下,埋葬在視線所及之外。最疼愛的孫子、磕絆一生的髮妻、剛出獄的女兒……終將成為他眼中的陌生人。他的人生美好了嗎?

先看他眼中這些陌生人。女兒小夢(李夢 飾)少時,不可救藥地愛上一名黑道少年。不但委身於他,為他誕下一子,還曾為他用奶粉箱偷運毒品,蹲了6年大獄。出獄回家,兒子阿全(李英銓 飾)卻把她當成陌生人。

上校夫人(呂雪鳳 飾)是個鄉下女人。也是這座房子的女主人。潑辣、要強,甚至還算是有些風情。唱一輩子歌仔戲,還常常帶著兒孫一起上臺。女兒出獄,她一手張羅著去黴運的儀式,一手興高採烈地在每日三餐中添置一副碗筷。團圓了,卻又常常大吵特吵。在她眼裡,女兒的生活簡直太狼狽。在女兒眼裡,她又何嘗有資格談什麼狼狽?上校患病後,上校夫人反而擁有了掌控夫妻關係的權杖,她照顧老公勞心勞力,顯得比以往幾十年都要親密。

小夢問她:裝什麼呢?你快樂嗎?而她被戳中痛處,也只能口不擇言:你脫褲子跟人家睡大肚子,你快樂嗎?這對母女倆啊。

那麼上校夫人的痛處到底在哪?影片前半部分極為緩慢的推進,直到40分鐘過後,狗血大戲才鳴鑼開場。這天,上校過壽。昔日的侍從官(邱志宇 飾)帶了用來涮酸菜白肉的銅鍋來賀壽。上校已經忘卻自己的生日,只依稀記得當年的長官早已遺棄的舊屋。而侍從官的一個軍禮,一句廣東話的生日快樂,似乎又喚醒了上校在軍中英姿勃發的歲月……

這段歲月中,還躲藏著一段將軍和副官的特殊記憶——侍從官的母親,如今已失智在床。常因失禁而導致滿身髒汙。誰能看出她在年輕的時候,也是戲臺上豔驚四座的角兒?但,故事裡的才子,垂青的並非佳人。這便是上校夫人的錐心之痛了。上校為了家庭責任回到她的身邊,卻不能給她戲臺上那般精彩的愛情。丈夫失智,她以為可以掌控一切了。而一趟短途旅行,就砸碎了她所有的表面和平。她走進鬧市,自說自話,大聲宣洩。

她這最親愛的一大家子。丈夫和女兒,其實都是她的陌生人。這是這一輩的陌生。再看下一輩的陌生。

小夢出獄後,帶著兒子去找他爹。一家三口去點菜,才發現兒子分不清黃和綠。這個抬手就要打女人的惡少,因為幫中兄弟一句「媽寶」的諷刺就開槍殺人。而當他終於被若隱若現的父愛喚醒,陪著小夢去看兒子的歌仔戲演出。一槍爆頭、你來我往。江湖仇殺、冤冤相報。沒有任何鋪墊,射出一顆子彈,終結一個生命。就像發送一條簡訊那麼迅捷。

……

故事,大概就是這樣了。你問結局是什麼?我答不出。你眼下的生活,有結局嗎?

母與女,母與子,父與子,三代同堂一屋子人,排列組合般地最親愛又最陌生。社會議題和家庭矛盾花樣繁多,如此極端地集中在同一屋簷下,似乎也有些刻意極端了。再加上碎片化的剪輯、舒緩的敘事節奏,從最直接的觀影體驗上來說,這部電影的冷門可以想見。目前,評分非常尷尬,觀看量不足千人。

然而,電影中很多看起來很是刻意的意象,又都非常湊巧地戳中了我的心。

首先是這樣一組概念:

雞蛋&雞 vs 火雞蛋&火雞。

開篇第一次對話裡,阿全弄丟了找不到家的上校,因為他要去找一顆蛋。學校裡留了家庭作業,每個人都要DIY孵蛋。上校夫人從冰箱裡翻出一顆雞蛋,他按照老師的方法孵了好久都沒有結果。雞蛋是什麼?尚未正式拉開序幕的生命吧。冰箱是什麼?有多少靈魂,還沒真正破殼就已經因為環境而死去。火雞哥又是誰?

魔幻一般的存在。一頭純白長發,蹬著一輛倒騎驢,走到哪兒睡到哪兒。車上還永遠陪著一隻火雞。你覺得他瘋了?他老婆(李烈 飾)也這麼覺得。有房子,有老婆,有孩子。他呢。

自由?你幾歲了?你有什麼資格講自由?你的家人呢?責任感呢?這話,仿佛就是衝著看這電影的人喊的?而李烈這個金牌製片人,曾經為了多少小成本藝術片奔走呼號?《四百擊》中的那種自由,你又真的擔得起嗎?

片尾,阿全坐上了火雞哥的倒騎驢。拾荒者的戰車上,旌旗獵獵。似乎成年人嚴重的瘋狂落魄,只有這個小男孩覺得可愛,覺得酷。因為他跟火雞哥在一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火雞也是雞啊。可能有些人看起來沒那麼「正常」,但也是人啊。火雞蛋能孵出火雞嗎?只有死亡不會死亡。也只有生命造就生命。

再看下面的這組概念:

記憶、底片。人生、相機。

失智的上校,整日裡舉著一臺不裝底片的相機拍照。諷刺嗎?他手裡的相機不裝底片,他說他能把取景器裡的世界留在大腦裡。而他的大腦發生了病變,他能留下多少他想要留下的記憶?或者,他的人生中,又有多少值得被留下的記憶?可是小男孩不懂啊。

最後,還想再提一下電影中戲曲元素的運用。上校夫人帶著阿全唱歌仔戲,唱的是什麼?二路元帥薛丁山,領兵攻打寒江關。巧合的是,《寒江關》是1961年的一部粵語戲曲片。樊梨花是徵西大元帥,薛丁山是二路元帥。將門伉儷的戲文,本就是上校夫人的英雄夢想。還有前文中提到過的《遊龍戲鳳》,戲裡的角色叫鳳姐,上校夫人的名字也叫鳳姐。再有就是侍從官送給上校的演出,演的是什麼?《定軍山》。那是1905年,中國電影歷史的開端。絲絲扣扣,莫不與電影有關。

電影說到底,難道不也是一方取景器裡的世界?電影裡的故事,難道不也是一段不需要鏡頭也能印在大腦裡的記憶?而所謂儀式,又究竟有何意義?

最後的最後,貼一段阿城在《棋王》裡那段不像答案的答案:

可是我常常煩悶的是什麼呢?

為什麼就那麼想看看隨便什麼一本書呢?

電影兒這種東西,燈一亮就全醒過來了,圖個什麼呢?

可我隱隱有一種欲望在心裡,說不清楚,但我大致覺出是——

關於活著的什麼東西。

相關焦點

  •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對這部電影感覺一般,唉,小朋友遭受的太多了,小孩子其實快樂長大就好。該片講述一家人在阿公罹患阿茲海默症後的各自盤算。兩個孫子靜靜看著當下的一切。讓「記憶」與「遺忘」在生命中呈現出深刻意涵。
  •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引子 「人生如同一臺沒有裝膠片的照相機」 張作驥的新作《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榮獲第22屆臺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第4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大銀幕獎兩項大獎,這是一部講述臺灣普通家庭三代人之間的矛盾和隔閡的影片,通過描寫祖孫三代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糾葛,讓「記憶
  • 李夢:成為那個最親愛的陌生人
    兩年過去了,《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早就在臺灣上映,李夢也有多部作品問世。近日一檔演技類節目,讓專注於文藝和獨立電影的李夢,被更多的大眾認識,當然,也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話題和聲音。這篇訪談文字,恰好可以看到,李夢對於演員這個職業的理解與期許,其實並沒有改變。
  •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引子「人生如同一臺沒有裝膠片的照相機」張作驥的新作《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榮獲第22屆臺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第4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大銀幕獎兩項大獎,這是一部講述臺灣普通家庭三代人之間的矛盾和隔閡的影片
  •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如果沒有回憶,這輩子還算不算數?
    這對家人與孩子來說,是最難以接受的悲慟。醫學上,目前沒有任何方法能治癒或逆轉,只能儘可能在前期發生徵兆時,延遲並改善生活質量,患者也許還是能獨立完成許多生活上的大小事,但大部分需要認知功能的行為,還是需要他人的監督。失智症是種可怕的病,它偷走人們伴隨一生的最重要元素──記憶。
  • 2019年26部傑出華語電影大盤點之《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前言:青年電影手冊繼續2019年度華語十佳影片盤點,今天為大家送上的是——《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該片提名了青年電影手冊2019年度華語十佳影片、男配角等2項大獎。張作驥新片《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前段時間出來了,因為種種原因,內地的觀眾只能通過特殊的方式看到這部電影。
  • 陽光普照的熱帶雨中,擁抱我最親愛的陌生人【臺片一周】
    張作驥出獄後的第一部長片《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去年夏天開機所以這次《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的演員,李夢就算最知名的演員了,另外還有憑藉《醉.生夢死》拿到金馬最佳女配角的呂雪鳳。《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講的是一個患有阿茲海默症老人家庭的故事,這是劇組的日常
  •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家人何苦為難家人
    這是一部被豆瓣打分偏低的影片,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看下去。我在看到30分鐘的時候幾乎要放棄,直到影片進行到1個小時的時候才有撥雲見日的感覺。前半段做了太多的鋪墊,擺開了看似無關緊要、但是後來又逐一兌現的線索。類似於紀錄片式的短鏡頭,一幕一幕的在各個線索之間跳轉,搞不懂影片要表達什麼——難道又是一部記錄阿爾茨海默症的病患家庭的故事。
  • 《親愛的自己》收官:全員be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白瞎演員陣容
    《親愛的自己》收官了,總覺得這個結局很令人迷惑!全員be!所有人都收穫了成長、找到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雖然不夠完美,但我們還可以再戰十年! 這個編劇被我拉黑了」、「這劇情白瞎了我的朱一龍和劉詩詩」、「編劇也是人才
  • 我的前半生,到底毀了誰的三觀?
    比如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在朋友圈刷爆,成為目前最火的IP。人們熱衷討論故事情節,從女主子君開始延伸至她身邊的每一個人。我也是偶然看到這部劇,之前沒有看過任何宣傳。就在某一天隨意打開愛奇藝,喵了一眼劇名,看到主演是靳東,哈哈你們都知道我是顏控吧?有東哥的地方必須有我啊。
  • 最毀三觀的十部B級片!
    B級片,指低預算拍出來的電影。通常沒有大明星,但類型是大家喜歡的,劇情賣點常跟科幻、黑幫、恐怖有關。雖然它們不算名作,但是在流行娛樂文化裡佔有一席之地,甚至大有死忠,而且愛得瘋狂。B級片,自帶毀三觀模式,以下這十部,更是毀三觀中的戰鬥機。
  • 我的三觀被這些片毀成渣渣
    前段時間流行日劇《賢者之愛》,一個你搶我初戀,勾搭我爸,我就睡你兒子的故事。好多人表示,三觀毀到渣渣都不剩。但老司機如肉叔,當然知道你們一定嘴裡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地追著看。(因為我也是哈哈哈)如果看完《賢者之愛》覺得不過癮,下面這張片單絕對適合你——都是「變態」到驚世駭俗的高分佳片,看完分分鐘三觀被震碎。
  • 《畢業生》一部引人注目的青春片,劇情狗血毀三觀
    大家好, 我是帶你們看電影的,樹懶看看~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畢業生》,這部電影是根據查爾斯·韋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達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羅夫特等主演。這部電影可以用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毀三觀」。
  • 親愛的陌生人,我在最顯眼的地方等你
    一剎那,一股秋風飄飄而來冷得有些 寒暄,有些刺骨我愣住了,為什麼不抓住你衣角呢不,親愛的陌生人,我怎敢這般無禮呢>親愛的陌生人你我兩眼墨黑,素不相識你只是人群中的過客你只是人群中的路人甲你卻是人群中最顯眼的人
  • 【電影盤點】10部最毀三觀的B級片
    ☞☞從朋友圈進來的朋友可點擊標題下面藍字直接訂閱你愛看B級片嘛?這種電影不僅僅是一種電影,更是一種精神,一種生存生活生產和生殖方式。談談我心目中最毀三觀的B級片。猛地問起這個問題,還真不太好回答。因為要知道,B級片就是為了毀三觀念而誕生的,而只有毀滅了你現有的三觀,你才能更清晰地看到真實的世界。
  • 三觀毀不毀無所謂,主要是這些電影太好看了
    他發現恐怖分子已經開始大量購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黑幕後的獨裁者竟然是…七、《殺手安全套 Kondom des Grauens 》(1996)毀三觀理由:一隻安全套成了精,到處殺人城裡的旅館中出現了連環兇殺案,受襲者均為男性。據受害人所說,兇手行如風動如影,沒有人看到他的真實面目。
  • 三觀盡毀,欲罷不能
    講究「一家人最緊要齊齊整整」的港劇,也常常垮在這樣的「真善美三觀」裡。《盲俠大律師》裡,明明是渣老爸拋棄眼瞎兒子,年老的時候看到盲人兒子功成名就才來投靠;比起「王子與公主快樂地生活在一起」,觀眾更想看到他們真實的婚姻狀態,哪怕當中充滿了懷疑、猜忌甚至痛苦。比起「一家人就是要齊齊整整」,觀眾更想看到的是一個被原生家庭傷害的人,最後怎樣在掙扎和撕裂中完成自我救贖。
  • 毀我三觀亂我性向 雖然牛X但掉盡節操的電影
    據受害人所說,兇手行如風動如影,沒有人看到他的真實面目。在和情人山姆共享春宵的時候,馬可洛尼探長也遭到了這位無形殺手的襲擊,而在震怒之中,探長發誓一定要將兇手捉拿歸案。而隨著案情的深入,馬可洛尼發現,事件變得詭異起來,而那個讓人們聞風喪膽的兇手,可能根本就不是人類。。。
  • 你看過最毀三觀、無下限的影視作品是什麼
    毀三觀無下限的的電影有很有,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吾棲之膚》。一部驚悚電影,影片充斥著兄弟搶女人、強*、同*戀、變性、變相、父女戀情節、違背倫理的醫學實驗甚至亂倫等無下限的一部奇葩作品。一個外科醫生,一個藏在臥室練習瑜伽的「美少女」,一個勤勞的女管家和幾個傭人,影片開頭一切都這麼的美好,但隨著影片深入,故事的離奇情節超乎你的想像,讓你感嘆真是一部重口味毀三觀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