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偷拍被殺害,他們拿命拍了部9.3分紀錄片

2021-03-02 國書坊


關注《國書坊》

2018最受歡迎深度文化公眾號

與高者為伍,與德者同行

註: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網易公開課(ID:open163)

在神秘的深海,有群微笑天使。

但那是「大自然中最高明的偽裝」。

持續了一個世紀,誘騙,屠殺,血染大海,屍體腐爛在大海深處...你以為在戰爭片裡才有的情節,都真切地發生在日本。

九年前,一部名為《海豚灣》的紀錄片橫空出世,一舉拿下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

如今,這部紀錄片在豆瓣評分仍然高達9.3,在Top250的影片中排在前18%。

故事本身並不複雜——日本的和歌山縣太地町是一個小漁村,這裡卻常年上演著慘無人道的一幕。

每年有上萬隻海豚經過這片海域,卻不知,自己就將在這裡死不瞑目。

它們被當地漁民驅趕到岸邊,來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訓練師早已恭候多時,他們挑選合適的海豚,剩下的,就會被漁民趕盡殺絕。

因為利益關聯,這些行為都被政府和相關組織隱瞞。

這註定是個悲劇。

紀錄片一開始,就顯示出拍攝的不易和艱辛。

旁白敘說耐人尋味、夜視鏡下影像資料一片螢光、配樂氛圍緊張又詭異。

影片的主角理察(Richard O』Barry)年輕時是專業海豚馴養師,他是全世界最早的馴養師,在這個領域小有聲望。

他和同伴馴養的海豚主演的電影《海豚的故事》,風靡20世紀末的美國社會,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海豚熱」。

也正因此,有關海豚的捕獵、表演等一系列的產業發展更為迅速,彼時的理察名利雙收。

但如今回憶起過去種種,視頻中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眼中淚光閃爍。

他談起,自己的轉變是因為凱西的死,那是他年輕時馴養的一隻海豚。因為極度抑鬱和壓力過大,凱西死了。

談到這,理察用了「自殺」一詞,「是的,海豚自己停止了呼吸」。

因為不願再承受被囚禁的巨大壓力,凱西主動選擇離開這個讓它痛苦的世界。

就這樣,理察毅然決然地走上了解救海豚的「不歸路」。

我用了十年時間,幫助建立海豚館產業;接下來的四十年,卻傾盡全力要摧毀它。

21世紀初,理察努力向世界披露在日本太地町所發生的殘酷事實,但因為這些事實背後的利益鏈過於強大,一批又一批探尋者被逮捕、被驅趕,甚至遭到生命威脅。

理察曾經的同伴被殘忍殺害

但如果無法記錄下屠殺的影像資料,就意味著沒有證據,什麼也改變不了。 

他和製作團隊做了很多準備。石塊模具以隱藏攝像機、在水下隱藏測音儀和數據監測儀器,還有軍用級別的紅外熱成像儀和航拍器、飛艇……

就像是在拍大片一樣」。

拍攝的過程如想像中一般艱難。他們一去到那,就被當地政府約談,居住的酒店也被警方24小時輪班監視。

更可怕的是,他們還受到了來自當地民間團體的恐嚇、辱罵乃至人身挑釁。

當地民眾與拍攝租組對峙

為了獲取證據,製作團隊想了很多辦法:集體夜晚行動、著夜行衣活動、藉助軍用熱成像儀偷拍。

為了防止被漁民抓住後無法脫身,也做了全面的準備:

奔波數日,無數個方案的推敲以及每個無眠之夜的勇敢無畏,終於等到了這一刻:他們成功記錄下了太地町漁民屠殺海豚的影像資料

隱蔽攝像記錄屠殺實景,漁民們刺向海水中的海豚

這個片段沒有背景音樂。血色的海灣、掙扎著想要逃命的海豚、無助的嘶鳴聲,混著漁民們的交談和嬉笑聲……

Richard說,「海豚是群體動物,他們在逃離的時候不會讓任何小海豚落下,獵捕人殘酷地利用了海豚這一善良的天性,追獵行動讓海豚筋疲力盡。

受傷的海豚有的因為衰竭而死,懷孕的海豚在極度驚恐中生下小海豚。

而沒有受傷的海豚不會拋下受傷的家人不管,即使他們能跳過漁網,也不會獨自逃生。他們無助地哀鳴,完全喘不過氣來。」

看到這裡,Richard難過得幾乎抓光了自己的頭髮。

大屠殺幾個小時後,海灣的潮水依然是血紅的。

因為海豚具有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太地町在野生海豚中挑選「品相」優良的海豚(一般是寬吻海豚)會賣給世界各地的水族館、水上樂園。

一隻供展覽的海豚,每年帶來的經濟效益可達幾十到上百萬美元。

有個叫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的組織,它的唯一宗旨就是保護各類野生鯨類動物。

但是因為某些暗箱操作,小型鯨類(海豚、鼠豚等)不在被保護之列。

在國際會議中,主要捕鯨國的相關部門買通了一些小國,幫助他們進入國際捕鯨委員會,為自己方投贊成票,以便繼續在捕殺海豚中有利可圖。

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這一項駭人聽聞的大屠殺仍在進行中。

日本招攬小國加入其捕鯨集團

也有人會說,海豚不就是種動物而已,魚類、豬、牛、羊也都在以驚人的速度被人類養殖、殺害,這也很不人道。

但生存與殺戮的初衷,天差地別。對於後者,滿足的只是人類的貪婪。

有科學證據顯示,海豚是海洋世界裡最聰明的動物,一隻成年海豚的智力大概相當於6-10歲的兒童。

它們有著比人類更大的腦容量,神經細胞的折迭和排列,也要更多一些,它們對聲波也有著超常的感應能力。

與此同時,它們也是唯一會主動拯救人類的可知野生動物。


海豚在戲水畫圈

中華白海豚、毛伊海豚、淡水海豚……目前生活在四大洲的很多海豚已經瀕臨滅絕,並且很有可能在10年內就會從地球上消失。

人類的大量捕殺、各種工業廢水、塑料製品的人造垃圾、油田洩漏等都使得海豚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不加節制地濫用海洋資源,只知索取、不知回報,汙染海洋,這一切都對海豚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

中華白海豚在戲水

在國際社會,為加強全世界對海豚的關注,聯合國將2007年命名為「國際海豚年」,並將每年的4月14日確立為世界海豚日,旨在提升公眾對這種海洋哺乳動物的保護意識。

國際海洋保護組織和相關機構每年都會對日本等國的捕獵行為進行曝光和報導,並作出力所能及的補救。

聯合國法庭將對澳大利亞控告日本捕鯨進行聽證

我們的努力不止是為了揭露屠殺,更想記錄一些能改變人心的東西。

紀錄片最後,海洋保護小組(OPS)大會的現場,一個人正在作報告:「所有捕鯨國都證明了,它們大大提高了捕殺手段,縮短了致死時間……目前,大半的獵物都是當場死亡的……」

就在報告人員說「我們為這些數據和進步感到自豪」時,滿頭白髮的Richard獨自一人把一臺可視電視掛在胸前,上面重複播放著他們一行人冒著生命危險在日本拍下的屠殺實像,就這樣闖進了會場。

他在片尾自白,「在我有生之年,必須要看到這一切的終結。」

他站在東京人潮湧動的鬧市街頭,延時攝像的記錄手法下,身影堅定卻孤獨,甚至有些寂寥。


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感情、才擁有思考的能力。

或許有一天,你會走進海洋世界,當置身於那片被稱為「歡樂的海洋」時,會不會有更多的人問問自己:眼前的歡騰,和那一灣血池又有何異樣?

別讓另一種生命為人類的欲望買單,也希望,世界上能多一些勇敢、懂得共情的人。

給文章點個讚吧,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好願望的達成,就從今天的震撼和反思開始。


文末註明「本文轉自公眾號「網易公開課」。網易公開課,分享全人類的知識。公眾號:「網易公開課」(ID:open163)微博@網易公開課。

 歡迎在文章底部發表對本文的見解

 警惕高學歷,淪為「新」窮人!

 慘不忍睹的峇里島!你嚮往的度假天堂,如今已是這個鬼樣子……

 年少不懂林教頭,讀懂已是中年人

  玄學天后麥玲玲為您送上2018年運勢

看2018年4月熱文
關注「國書坊」

2018最受歡迎深度文化公眾號

相關焦點

  • BBC「偷拍」的這部9.3分紀錄片,培養孩子從小到大的好奇心
    在我們看不到的海洋深處,一些海豚正忙著銜來花環送給雌海豚,一些海豚正忙著在波濤間衝浪,還有一些海豚正忙著肆意嬉戲……這是BBC紀錄片《臥底海豚幫》中的場景。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句評論:如果沒有BBC,我們恐怕還不知道,地球上有那麼多可愛的生命,正以自己的方式,精彩的活著。
  • 這部豆瓣9.4分的《荒野間諜》,忍不住要跟娃一起看!
    提到自然紀錄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9.9分的《地球脈動Ⅱ》,9.8分的《人類星球》等,這兩部紀錄片海豚君之前都有分享過。
  • BBC紀錄片原來是這樣偷拍的,新片拿下9.7高分!
    說起自然類動物紀錄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BBC紀錄片。
  • 強烈推薦4部BBC最萌科普紀錄片,發現藏在動物中的「臥底」
    ,紀錄片拍攝者便能近距離拍攝到動物意想不到的真實生活。今日小編就為大家推薦4部BBC臥底系列紀錄片~BBC花費了將近一年時間,把多達30幾個間諜打入企鵝內部,跟蹤拍攝了三種不同類型企鵝返回出生地繁殖、在嚴酷的環境下生育後代、以及新生企鵝回歸大海的過程。有長得像憤怒的小鳥,脾氣不是一般差,走路靠跳的跳巖企鵝。
  • 視界丨為了拍動物紀錄片,他們居然派出這樣一支臥底軍隊
    在即將開播的動物紀錄片Spy in the Wild裡,BBC又派出了一大批的動物間諜,用英媒的話形容,是「臥底軍隊」。因為,這次他們派出的動物臥底,多達34隻……河馬,猩猩,樹懶,猴子,鱷魚……全都是各種帶攝像頭的動物機器人。
  • 為了拍動物紀錄片,他們居然派出這樣一支臥底軍隊
    在即將開播的動物紀錄片Spy in the Wild裡,BBC又派出了一大批的動物間諜,用英媒的話形容,是「臥底軍隊」。因為,這次他們派出的動物臥底,多達34隻……河馬,猩猩,樹懶,猴子,鱷魚……全都是各種帶攝像頭的動物機器人。
  • 《使徒行者3》如果狂人是「臥底」對於卓凱他們而言是莫大的幫助
    相信很多的觀眾都看過,這部經典的港片,從1-3沒讓人失望過,也拍成了電影情節也相當的精彩,跑題了說正文隨著劇情的慢慢發展前面故事環節的鋪墊,開始正式進入我們第三部的主劇情,魏家的關鍵人物出現了,能打能抗的「狂人」,片面上告知我們長興在香港代理人泰先生後面就說到了崇聯和魏先生的合作,崇聯出售自己的業務洗白,正式開始接觸這個組織
  • 豆瓣評分9分+,這6部經典紀錄片堪稱神作
    觀看數學紀錄片就是個絕佳的選擇,既形象又有趣。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紀錄片就是很好的工具——既有生動的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也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本期為大家推出6部經典趣味數學紀錄片資源,涵蓋統計學、數學家、數學史等,多角度展現數學的魅力,相信可以一改課堂上數學枯燥、複雜的印象。
  • 豆瓣9.3分的紀錄片,請記住他們,中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
    他們每一位,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這一天,要特別推薦一部紀錄片,豆瓣評分9.3分,任何時候看,都讓人極為觸動。這是一部講述中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的紀錄片,《沖天》。在紀錄片《沖天》中出鏡的時候,他已經是98歲高齡。據導演說,金老先生說了3個多小時,後來還居然自己騎著摩託車,去街對面給他們買吃的。老人的真誠,深深打動著他們。
  • 2017豆瓣9+榜國產影視作品僅14部, 竟有9部是紀錄片
    在對去年豆瓣評分破9的各類影視作品進行收集整理時,我們發現躋身9分榜的國產影視作品,14部中竟有9部都是紀錄片。除了一部《白夜追兇》外,其餘國產高分作品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評分人數少。國產影視作品的口碑與市場關注度呈現出的嚴重的兩極分化態勢,進而造成一種國產影視作品想拿高分,就必須先遠離大眾的錯覺。
  • 這麼逼真的動物紀錄片,原來是這麼拍出來的
    小編一直很好奇,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BBC在13年推出了紀錄片《臥底企鵝幫 》,據說當時臥底企鵝幫製作團隊為了偷窺這些蠢萌的南極居民想方設法。BBC可以說是非常喜歡調戲企鵝了,15年的時候,他們又推出另一部企鵝紀錄片《雪仔:一隻企鵝的故事》。這一次,他們更新了設備,改用四個輪子的小車……
  • 部部9分+,不信這次還包養不了你
    關於《綠皮書》守則的紀錄片,與電影《綠皮書》無關,但還是有不少人把這當成了《綠皮書》的打分現場。下次看清楚再打分。每一季都是9分+,面對這樣的真實現場,旁人只能無能為力的看著災難發生。這部紀錄片,從2003年開始,記錄就沒停。《中國機長》靠的不僅是99%的技術,還有1%的運氣。在必要時,1%也是至關重要的關鍵。
  • 最高9.9分!這10部豆瓣9.5分以上的自然紀錄片佳作建議收藏!
    作為一個紀錄片迷,今天為大家推薦10部豆瓣評分9.5以上的自然紀錄片,這10部絕對是精品中的精品,值得收藏。1. 地球脈動豆瓣:第一季9.7分,第二季9.9分。該紀錄片中,從上帝的視角審視地球,把各種生物都呈現在我們眼前。2.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豆瓣:9.8分)讓你全方位認識不同的7大洲,感受不一樣的精彩。3.
  • 2017豆瓣9+榜國產影視作品僅14部, 其中竟有9部都是紀錄片!
    傳媒內參導讀:2017年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14部國產影視作品,有9部都是紀錄片。可見,國產影視作品的口碑與市場關注度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態勢,進而造成一種國產影視作品想拿高分,就必須先遠離大眾的錯覺。在對去年豆瓣評分破9的各類影視作品進行收集整理時,我們發現躋身9分榜的國產影視作品,14部中竟有9部都是紀錄片。除了一部《白夜追兇》外,其餘國產高分作品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評分人數少。國產影視作品的口碑與市場關注度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態勢,進而造成一種國產影視作品想拿高分,就必須先遠離大眾的錯覺。
  • 王哲林11中3僅9分,這表現有點「臥底」了
    數據方面,廣東隊的曾繁日12分5籃板,杜潤旺15分,周鵬10分,趙睿7分8助攻,馬尚60分8籃板12助攻,任駿飛13分4籃板,徐傑21分5助攻,王薪凱7分,胡明軒6分;福建隊的於長春15分5助攻,高登37分11助攻,陳林堅22分5籃板4助攻,黃毅超26分4籃板4助攻,胡瓏貿8分5籃板3助攻,尼克爾森26分8籃板。
  • 10部評分最高的犯罪電影,每部都在9分以上,暑假看個夠
    第十部:美國往事豆瓣評分:9.2內容簡介:1933年,紐約流氓Noodles(羅伯特·德·尼羅 飾)因向哈洛倫警司(布魯斯·第七部:無間道豆瓣評分:9.2內容簡介:1991年,香港黑幫三合會會員劉健明(劉德華)聽從老大韓琛(曾志偉)的吩咐,加入警察部隊成為黑幫臥底,韓琛許諾劉建明會幫其在七年後晉升為見習督察。
  • 豆瓣9.6分,讓人笑出豬叫的紀錄片
    9.6分,向您推薦。相信我,你一定沒看過這樣一部紀錄片!《荒野間諜 2》雖然它也是由BBC製作的,但它與之前的BBC動物紀錄片完全不同。一般紀錄片中,你總能感受到濃厚的專業氛圍。每一個動物間諜的所在地,似乎都是一個大規模的偷拍現場。但這部紀錄片之所以能吸引粉絲,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可愛和真實--多虧了動物間諜的存在,整部紀錄片真的很搞笑!
  • BBC最經典的100部動物紀錄片推薦,既然孩子愛看電視,那就看點有營養的吧!
    小朋友基本都喜歡動物,而BBC的很多經典動物紀錄片都是拍攝團隊從南極到北極,跨越30多萬英裡,走訪無數個國家,精心拍攝的。為了深入到動物的生活他們甚至利用高科技把高清攝像機進行各種偽裝,捕捉到各種珍貴鏡頭。比如2000年,BBC拍攝《獅:獸穴中的窺探》,把攝像機偽裝成一塊長著植物的會動的石頭。
  • 豆瓣9.3分,這部國產良心紀錄片,比肩BBC水平
    這部紀錄片播出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宣傳,但是小美看到這部紀錄片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高達9.3分了。說起世界一流的紀錄片頻道,大家一定會推薦BBC,可能一些朋友還不知道BBC的全稱,但是經常看紀錄片的小美,就對《地球脈動》,《野性非洲》,《藍色星球》等等這些名字非常熟悉了,都是製作精良,角度深入的紀錄片。
  • 6部BBC頂級紀錄片,在家就能給孩子探究世界的機會
    (千萬別給孩子看太多動畫片,就是那種打打殺殺,畫面切換很快的動畫,這種動畫摧毀孩子專注力,他們看的時候安靜,看完會非常煩躁,不信你仔細觀察一下)所以,飛媽我整理了能讓孩子平靜不狂躁的動物紀錄片~~1大貓2018 | 紀錄片 | 英國共三集評分:9.6作為貓奴的飛媽我,牆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