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媒體報導,亞視臨時清盤人德勤晚上召開記者會,宣布由於未能與亞洲電視的投資者中國文化傳媒,就繼續營運亞視達成共識,決定明早(3月4日)遣散亞視全體員工,因而導致亞視停播。
臨時清盤人強調,不想見到這情況,但過去數月已向亞視員工解釋,公司無糧出對員工亦是損失。如今是從財務上考慮,而非感情上去營運,以保障債權人利益,確保資產不再流失及不再有新債。至於具體的熄機時間,德勤方面表示因涉及技術問題,會向工程部人員了解程序,暫未能確定具體的停播時間。
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第一家電視臺亞洲電視不敵長期虧損,昨日宣告今天將遣散所有的400多名員工,成為歷史。亞視於1957年5月開播,為全球華人地區首家電視臺,後來長期收視率低迷連連虧損。亞視方面昨晚稱,由於資金遲遲未到位,決定吹關燈號。香港今天起只剩下一下無線電視(TVB)一個免費的無線電視臺。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梁昨天表示,香港電臺最快下周四才可接收亞視的頻道。香港觀眾至少要忍受TVB一臺獨大至少一個星期。亞視這幾年收視率狀況悽慘無比。前年9月5日亞視的無線電視經營牌照因收視率低迷等原因沒有獲得當局續發,主要投資人王徵因此拒絕更多投資,導致亞視面臨財務危機,積欠員工薪資。
亞視較為人熟知的電視劇包括《縱橫四海》、《天蠶變》等,捧紅不少影視紅人,如張國榮、翁虹、關之琳等,更曾花大價錢挖角TVB的臺柱,包括曾來臺大放異彩的劉雪華,以及「胖姐」沈殿霞等。香港影帝級人物黃秋生、張家輝,以及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都是出身亞視的訓練班。
去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亞視任職的曾子晴說,儘管亞視去年至今一直上演「薪水來了」(資金到位)的鬧劇,但同事們仍兢兢業業。她流淚說:「就這樣結束了,真是太離譜了。」
香港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昨日痛批,特首梁振英在討論無線電視牌照時,認為要採取「循序漸進」的發牌方式,以免市場無法支撐無線電視臺的運營,「但事實證明,沒有發牌給(香港電視網絡董事會主席)王維基,亞視同樣倒閉;反而當年按原來的政策發牌給王維基,不一定會出現亞視提早結束,TVB獨大局面。」點名要梁要負最大責任。
據香港媒體報導,前亞視執董葉家寶昨天(3月3日)得悉亞視終於停播,他坦言:「痛心疾首!」對於亞視欠他的官司費用、罰款及欠薪等,他表示正積極向勞工處追討。被拖欠過百萬元的葉家寶,坦言生活雖然不成問題,身在北京的他昨天(3月3日)受訪時說:「我會很小心用錢,出來吃飯,一班朋友都會搶埋單!早前我沒做亞視後去旅行散心紓緩,住宿都是在朋友那裡住,節省住酒店錢。(找新工作嗎?)為了增加收入,我的好朋友陳善之、陳家瑛都很努力去幫我推薦適合我的新工作。」
另外,前亞視製作副總裁趙汝強昨天(3月3日)受訪時,表示沒有經濟問題,他說:「我的子女都長大了,我也沒有什麼經濟壓力,我也不急於找工作,但我就考慮會開製作公司!」
亞洲電視(英語:Asia Television Limited,官方英文簡稱ATV),於1957年5月29日正式開業,前稱麗的映聲及麗的電視(英語:Rediffusion (Hong Kong) Limited,官方英文簡稱RTV),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亞洲電視並一直沿用至今。它是香港第一間電視臺,前身為香港首間商業電臺,亦是全球第一間華語電視臺,現時亞視覆蓋香港、澳門、廣東及北美近一億觀眾,是亞洲地區具有影響力的電視臺。香港人一般簡稱為「亞視」、「亞記」、「aTV」。2011年10月12日,亞洲電視臺灣股東蔡衍明,透過屬下公司首度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將亞視清盤。
2015年4月1日,香港行政會議召開特別會議,決定港府不再續發免費電視牌照予亞洲電視。
亞視在進入21世紀後基本沒有拍什麼電視劇,被TVB壓著。 1990年《妙手神偷》(10)(尹天照 葉玉萍 張錚 森森 吳紫妍 蔣金 甘山 張煒)《中華英雄》(25)(尹天照 關詠荷 何家勁 葉玉卿 羅頌華 陳冬梅 莫家堯 呂頌賢)《赤子雄風》(20)(尹天照 莫家堯 張家輝 袁潔儀 陳佩珊 高雄 吳聲發 金興賢)《代代平安》(65集長劇 首播時是慢熱劇集 越播就越多人看 )《藍月亮》》(20)(萬綺雯 鄧浩光 羅頌華 容錦昌 袁潔儀 陳冬梅 )《滿清十三皇朝3之血染紫禁城》(20)(米雪 森森. 李青山 梁思浩 劉永 楊澤霖)《滿清十三皇朝4之危城爭霸》(24)(湯鎮業 戚美珍 歐陽佩珊 雪梨 嚴秋華 森森)監製:龍紹基《豪俠傳》》(20)(連偉健 吳元俊 周秀蘭 劉玉婷 潘冰嫦 楊家樂 吳廷燁 韓義生)監製:譚新源《中華英雄》(20)(何家勁 葉玉卿 尹天照 關詠荷 楊澤霖 呂頌賢)監製:招振強《還看今朝》有名《天網》(30)(米雪 任達華 黃日華 吳啟華 伍詠薇 戚美珍 翁虹 孫興 李香琴)《樓下伊人》(20)(鄧浩光 柏安妮 江華 陳穎芝 秦沛 李影 葉玉萍)《隔世天師》(20)(劉丹 黃允材 趙靜儀 潘宏彬 劉玉婷 尹麗玉 蔡國慶.)監製:陳鴻楷《代代平安》(65集處境劇)(鄭少秋 盧海鵬 李香琴 莊靜而 萬綺雯 彭文堅 葉玉卿)《法本無情》(20)(鄧浩光 吳茜薇 劉錦玲 江華 袁潔儀 吳毅將 張錚 梁淑莊)《赤子雄風》(20)(莫家堯 張家輝 高雄 龍炳基 陳佩珊 袁潔儀 尹天照)《佳偶天成》(李岡 關詠荷 樂蓓 伍詠薇 張國強 秦沛 寶佩如 駱達華)《富貴冤家》(60集處境劇)(董驃 沈殿霞 翁虹 邵傳勇 張錦程 江圖 陳十三)《鬼做你老婆》(20)(劉丹 鄧淑儀 歐陽佩珊 歐錦棠 莫家堯 袁潔儀 陳栢燊-)監製:李愛瓊《90都市情懷》(鄧浩光 劉千愉 雪梨 陳潔靈 李青山 江華 苗金鳳 歐錦棠 程嵐)監製:陳益超《單身靚族》》(10)(陳曉瑩 黃曼凝 趙靜儀 陳穎芝 黃允材 劉少君)監製:龍紹基《鴻運迫人來》( 張國強 唐麗球 袁潔儀 黃允材 -葉玉萍 江圖)監製:周華宇《我系Tuna Fi》(20)(何美婷 陳穎芝 寶佩如 鄧浩光 曾偉權 劉錫賢 姜浩文 陳巧儀)《Q表姐》(15)(歐錦棠 劉志榮 梁淑莊 劉錫賢 王豔娜 關詠荷 )《父女三分親》(10集處境劇)(吳耀漢 麥景婷 唐品昌 胡渭康 李罔 潘銑儀 龐秋雁 程嵐)《邊緣系列》(關詠荷 米雪 高雄 葉玉卿 雪梨 鄧浩光 關詠荷 龐秋雁 楊澤霖 江圖)監製:岑國榮《女人一族》之《三個女人一隻鬼 》(張國強 麥麗紅 陳穎芝 黃素歡)《情在亦舒》(朱江 邱月清 翁虹 梁思浩 陳曉瑩 龐秒雁 曾偉權 關詠荷 葉玉卿. 陳玉蓮 黃允材)編導:鄧衍成《劍神》《劍神不敗》(20)(尹天照 雪梨 劉錦玲 趙靜儀 羅頌華 梁淑莊 關詠荷 羅烈 張錚)監製:陳太源《劍三十》(20)(尹天照 潘志文 嚴秋樺 冼煥貞 伍衛國 黃允材 詹秉熙 葉玉萍)《香港奇案之AK-47》(1)(尹天照 吳毅將 鄧浩光 林祖輝 歐錦棠)《過界時代》(萬綺雯 亞視在劇中影射多個社會現狀 更自揭其醜 所以首播時曾引起轟動)《點解阿SIR系只鬼1》又名《學堂威龍》(盧海鵬 萬綺雯 歐錦棠 陳錦鴻 莫家堯 張錦程 吳浣儀)《香港奇案》(萬綺雯 《黑錢年代》和《霧夜屠夫》兩個單元)《龍泉奇俠》(20)(尹天照 劉錦玲 潘志文 盧海鵬 邵傳勇 劉玉婷 陳佩珊 劉錫賢)《中華英雄之中華傲決》(10)(關詠荷 何家勁 尹天照 葉玉卿 楊澤霖 羅頌華)《上海1949》(22.5)(鄧浩光 翁虹 陳錦鴻 葉玉卿 高雄 林祖輝 蔡曉儀)監製:馬偉豪《暴雨燃燒》(35)(任達華 關詠荷 吳毅將 孫興 李青山 煒烈)監製:韋家輝《再造繁榮》(19)(鄧浩光 伍詠薇 江華 陳穎芝 郭鋒 夏春秋)《豪門》(伍詠薇 陳玉蓮 沈殿霞 劉錦玲 歐陽佩珊 方剛 陳庭威 吳毅將 潘志文 李香琴 吳浣儀)《爭雄歲月》又名《天地無情》(30)(黃日華 羅霖 吳毅將 連偉健 潘志文 陳錦鴻 宗楊 歐錦棠 馮國)監製:岑國榮《中環英雄》(25)(呂頌賢 吳綺莉 施綺蓮 楊玉梅 邱月清 譚文潔 劉錫賢)《自尊無上》又名《死頂一族》(20)(雪梨 張家輝 盧希萊 劉錦玲 江漢 林立三)監製:李愛瓊《第三間電臺》(50)(薛家燕 陳山河 黃允材 江華 甄子丹 王豔娜)《大都會鄉裡》(25)(邵傳勇 陳山河 陳錦鴻 何美婷 秦沛 )《橋聖放暑假》(20)(羅頌華 張錦程 袁潔儀 李青山 陳迪華 羅青浩)監製:陳澤成《觸電情緣》(20)(陳庭威 關詠荷 劉志榮 劉玉婷 麥景婷 伍詠薇 唐品昌 韓義生)《兜亂兩仔爺》(20)(秦沛 森森 梁思浩 唐麗球 苗金鳳 )《烈火雄風》(25)(尹天照 苑瓊丹 林祖輝 呂頌賢 劉錦玲 翁虹 楊玉梅)《仙鶴神針》(30)(尹天照 劉玉婷 鄧浩光 翁虹 林祖輝 苑瓊丹 歐錦棠 高雄 米雪)《一千靈異夜之靈魂實驗》(1)(鄧浩光 楊玉梅 郭耀明 駱達華 程文意 歐陽耀麟)《皇家警察實錄1》(5)(鄧浩光 吳毅將 雪梨 駱達華 黃樹棠 尹麗玉 何美美 吳廷燁)《龍在江湖》又名《李小龍傳》(張家輝 江華 吳大維 呂頌賢 關詠荷 萬綺雯 劉錦玲)《伯虎為卿狂》(20)(孫興 米雪 伍詠薇 萬綺雯 郭鋒 樂蓓)《勝者為王2天下無敵》(陳庭威 高雄 萬綺雯 吳毅將 呂頌賢 曾華倩 伍詠薇)《八婆會館》又名 《珠光鬥寶氣》(20)(關得英. 賈玉芬 馬惠 唐詠詩 葛德華 陳佩珊 莫家堯 郭鋒 歐錦棠 苑瓊丹 楊嘉樂 羅青浩 陳靖允)監製:陳鴻楷《中國教父之再見黃埔灘》(20)(劉玉婷 陳庭威 吳毅將 秦沛 歐陽佩珊 蔡曉儀 尹天照)《賭神秘笈2》(20)(江華 張家輝 萬綺雯 楊玉梅 何美婷 劉丹 尹天照)《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30)(徐少強 麥麗紅 雪梨 羅頌華 宗揚 鮑起靜 潘志文 羅烈 歐陽佩珊)《點解阿SIR系只鬼2》(盧海鵬 萬綺雯 歐錦棠 陳錦鴻 莫家堯 張錦程 吳浣儀)《勝者為王3王者之戰》(任達華 湯鎮業 高雄 江華 伍詠薇 歐錦棠 萬綺雯 甄志強 劉錦玲 方剛)《九命奇冤梁天來》(張家輝 邵傳勇 蔡曉儀 譚炳文 盧海鵬 馮美英 李小惠 黃允材 羅清浩 )《銀狐》 (黃日華 曾華倩 江華 伍詠薇 張家輝 劉錦玲 呂頌賢 文頌嫻)《再見黃埔灘2之再起風雲》(20)(文頌嫻 陳庭威 王薇 尹天照 徐少強 文頌嫻 宗揚 麥麗紅 胡渭康 吳毅將 )《嶽飛傳》(20)(徐少強 尹天照 蔡濟文 潘志文 陳佩珊 魏秋樺 甄志強 唐麗球 陳靖允)《龍泉奇俠》(20)(劉錦玲 劉玉婷 尹天照 邵傳勇 潘志文 梁淑莊 劉錫賢 陳佩珊 煒烈 譚榮傑)《碧血青天珍珠旗》(30)(萬綺雯 徐少強 李香琴 潘志文 呂頌賢)《碧血青天楊家將》(30)(蔡曉儀 金超群 馮國 陳秀雯 徐少強 甄志強 吳毅將 李香琴 苑瓊丹 鮑起靜 呂頌賢 蔡曉儀 潘志文 高雄 冼灝英 黃允材)《九王奪位》(江華 甄志強 湯鎮業 徐錦江 文頌嫻 劉玉婷)《少林義士洪熙官》 (甄子丹 萬綺雯 尹天照 蔡曉儀 張家輝 吳毅將)《戲王之王》 (42)(呂頌賢 江華 伍詠薇 劉錦玲 方剛 )《鳳凰傳說》(30)(文頌嫻 張家輝 劉玉婷 鄧浩光 李雪敏 宗揚 煒烈 楊嘉濼 潘志文)《九品芝麻官》(20)(李菁 李家聲 區淑貞 尹天照 龐秋雁 宗揚 鮑起靜 吳浣儀 施綺蓮)《精武門》(30)(甄子丹 萬綺雯 劉志榮 尹天照 林志豪 楊澤霖 叢珊 高雄 歐錦棠 吳廷燁 梁日豪) 合拍《城中姐妹花2之子夜情人》(在亞視5年終於有機會擔正臺慶劇 亦看得出她在亞視的地位)《包青天》(160集的單元長劇 雯雯演出《霧鎖開封》單元)《精武門》(95年雯雯第三次被點名力捧 但也是最後一次)《殭屍道長1》(林正英 林文龍 文頌嫻 商天娥 )《飄零燕》(20)(黃淑儀--湯秀瓊 左詩蓓--葉寶燕)監製:冼志偉《我和春天有個約會》(40)(江華 鄧萃雯 萬綺雯 商天娥 林祖輝 尹天照 蔡曉儀 蔡濟文)《殭屍道長2》(50)(楊恭如 林正英 孟海 林文龍 黎淑賢 尹天照 文頌嫻 王薇 商天娥 陳靖允)《誰是兇手》(10)(歐錦棠 萬綺雯 王薇 陳靖允 尹天照 黎淑賢 容錦昌 楊澤霖 黃璦瑤)《飄零燕II之孤星淚》(20)(黃淑儀 秦沛 左詩蓓 李香琴 文頌嫻 王薇 莊靜而 鮑起靜 萬綺雯)監製:冼志偉《一人有一個理想》(4)(夏春秋 許芬 劉志榮 宮雪花 萬綺雯 宗楊 蔡濟文)監製:趙汝強劍嘯江湖》(40)(劉松仁 楊恭如 蔡曉儀 秦沛 徐少強 麥景婷)《坊間傳奇》(22)(甄志強)分《玉堂春》《八喜圖》《花蕊夫人》《借妻記》《玉弓緣》《冷暖人間》《亂世豪情》(15)(邵仲衡 龐秋雁 張琪 李雲鵑 郭昶.高蓓蓓)監製:簫笙&趙成海《再見豔陽天》(105)(馬景濤 陳秀雯 邵美琪 鄧萃雯 林韋辰 商天娥)監製:楊紹鴻《黃飛鴻》(26)(趙文卓 邵美琪 莫少聰 鄭則士 羅慧娟)《千王之王重出江湖》(30)(米雪 謝賢 黃仲昆 劉松仁 黃允材 葉童)《親親 親人》(40)(李婉華 甄志強 王薇 謝雪心 黃允材)監製:龍紹基《不易受傷的女人》又名《女人啊!女人》(20)(宮雪花 湯鎮業 黎思嘉 黃允材 南紅 王瑋楹)監製:鄧偉雄《月光 肥牛 小鬼頭》(20)(洪金寶 恬妮 林煒 唐麗球 任賢齊 趙擎 張國棟 李美玲 張馨月)《九七變色龍》(61.5)(文頌嫻 萬綺雯 尹天照 林韋辰 王薇 劉永 黎燕珊 鮑起靜 斑斑 郭峰 杜汶澤)《等著你回來》(30)(楊恭如 林文龍 文頌嫻 麥麗紅 王薇 林正英 陳煒 田蕊妮 黎思嘉 黎淑賢 張國權)《雪花神劍》(40)(龔慈恩 姜大衛 徐少強 甄志強 米雪 高雄 楊恭如 吳少剛 馬宗德)《國際刑警》(劉松仁 方中信 關禮傑 鄧萃雯 楊恭如 段偉倫)《我來自潮州》(45)(陳庭威 歐錦棠 劉錫賢 楊恭如 文頌嫻)《流氓律師》(45)(尹天照 王薇 江美儀 歐錦棠 姜大衛 蔡曉儀 麥麗紅 張文慈 甄志強 楊澤霖 陳惠明)《我和殭屍有個約會1》(35)(萬綺雯 尹天照 楊恭如 陳啟泰 張文慈 吳廷燁 杜汶澤 張國權)《穆桂英大破天陣門》(陳秀雯 焦恩俊 林韋辰 文頌嫻 宗楊)《穆桂英十二寡婦徵西》(陳秀雯 焦恩俊 林韋辰 文頌嫻)《非常女人》(35)(石修 李婉華 林韋辰 陳煒 甄志強 袁文杰 梁碧芝 鮑起靜 杜汶澤 馬宗德 )《與狼共枕》(32)(甄志強 王薇 袁文杰 韓君婷 呂有慧)2016年3月3日,已是窮途末路的亞視終於沒能再熬下去——節目停播、熄燈、遣散所有員工、大合照,在所有這些動作過後,就要59歲的亞視,與港人徹底告別,只留下無盡的唏噓之聲。
這家在上世紀曾經締造過輝煌戰績、一度可與TVB比肩的電視臺,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已逐步凋零,無數次被人唱衰。在經歷零收視、欠薪、易主撤資、吊銷牌照等一系列動蕩後,已難以為繼地走向終途。亞視如何從「電視帝國」到今天的傾覆,騰訊娛樂《貴圈》曾有過一次深入的調查。
2015年的3月對亞視來說是黑色的,一團巨大的迷霧正向它靠近。
3月21日,亞視實際控制人王徵終於打破緘默,在接受財新網專訪時,放言「如果到3月底,沒有新的『白武士』(善意的收購者)出現,成立58年的亞視電視臺將不復存在。」
3月26日上午,該稿件正式刊發,一時間眾人譁然,這家全球最早的華語電視臺在歷經多年風雨後,仿佛將要一夜坍塌。儘管亞視當晚便發出聲明,否認「氣數已盡」,但仍然無法扭轉公眾心中亞視大勢已去的看法。
但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在3月31日到4月1日短短的24小時內,亞視的命運結結實實上演了一出「逼宮不成反被打臉」的鬧劇。
3月31日18時,亞視在其新聞節目中報導稱,「亞視股東黃炳均及其代表的主要投資者王徵,決定接受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的主要條件,將亞視股權轉讓予香港電視,並將豁免亞視所欠大部分債務。」
為了加強「收購屬實」的效果,亞視當晚又連續追加兩條聲明,言之鑿鑿,第二條聲明中還表示「王維基先生為電視通訊界資深人士,對亞視續牌及未來發展表示胸有成竹,並有詳細、成熟規劃」,一切看起來都像是板上釘釘。
沉浸在亞視易主震驚中的媒體,連夜組稿分析王維基接手亞視的原因:這位有著香港「電訊魔童」之稱的商人,自2009年一手創立了香港電視(HKTV)後,就一直苦心於向港府申請免費牌照而不成。若此次接手亞視成功,也算了卻一樁「心事」。
然而,就在4月1號的上午,香港電視發出公告,否認接手亞視。
王維基的不買帳,讓亞視再度陷入輿論危機。當日下午,亞視召開記者會「改口」,聲稱股權轉讓又有突破性發展,王徵和股東黃炳均已與另一名投資者達成協議,將出售52%亞視股權,正式合約將於一個月內籤署。
在亞視和王維基上演「宮心計」的同時,另外一支更為強大的「力量」正逼近亞視。由於亞視近年來負債纍纍,頻頻出現欠薪狀況,香港政府已在考慮不再向其續籤免費牌照。儘管亞視兩位執行層面的高管葉家寶、黎嘉恩在不遺餘力地發動群眾向港府施加「人情壓力」,但「刀下留情」的願景最終落空。
4月1日傍晚18點30分,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召開記者會,宣布亞視現有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將不獲續期,亞視可從今天起12個月內繼續提供免費電視服務。也就是說,從2016年4月1日起,亞視將不能再提供免費節目給觀眾,這對於收視率本就慘澹的亞視來說,無疑是下了一張死亡通知單。
至此,愚人節大戲以亞視被停牌落幕,而重重迷霧籠罩下的「接盤俠」,也因這一決定宣布放棄收購計劃。在經歷58年風雨後,亞視即將被打上「END」字幕。
一位深諳內情的人士告訴騰訊記者,王徵原本是想通過激將法來促成王維基家族買下亞視,同時藉此向港府拖延時間,試圖扭轉被停牌的命運。沒想到事與願違,結局朝不可控的方向滑去。
「你再不來,這裡可能就沒有了。」這是花姐(化名)見到騰訊記者後說的第一句話。在亞視被宣告不再續發免費牌照的第五天,記者和她如約碰面。
雖然這段時間亞視已經處在輿論的巔峰,但從表面上看,其內部還在有條不紊地運轉。整個上午花姐都在忙,電話沒有停過,她一連推掉了兩家想要投放廣告的外國客戶,「他們可能還不知道停牌的真正意義,但我不能對他們不負責。」她一邊說,一邊看微信,全部是朋友、同事轉發的亞視停牌報導,早幾日她還能仔細讀讀,而這會兒,已再無心情多看一眼。
在聽到亞視不續牌照消息後,亞視目前在職的700多名員工中,只有一小部分人選擇離職,剩下的大都和花姐一樣仍在堅守崗位。為什麼員工能在如此動蕩的局面下依舊淡定工作?花姐解釋說,根據香港法律,亞視必須在明年3月底停牌前,繼續提供廣播服務。目前,多數員工還在觀望,一方面等著亞視破產關閉做最後的清算,按照勞動法規定,像她這樣的老員工能獲得一筆10萬元以上的賠償金;而另一方面,有消息稱亞視在清盤後,香港政府可能會將所有員工過渡給「小超人」李澤楷掌管的電訊盈科旗下的香港電視娛樂——這或許是個不錯的去處,這家電視臺目前已經擁有了免費電視牌照。
在這裡工作了10多年,花姐對老東家的感情自不必說,她曾見證過亞視的輝煌和低谷:在上世紀最為風光的那幾年,亞視締造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大內群英》、《法網柔情》、《我來自潮州》等劇紅遍兩岸三地;從內地引進的《還珠格格》更將收視抬到30個點,令對手TVB望塵莫及;旗下簽約藝人最多時達1000餘人,汪明荃、張國榮、翁虹、楊恭如等悉數在內……而如今,已經很久沒有新劇出街的亞視逐漸被觀眾冷落,員工紛紛離巢。內地觀眾熟知的「亞姐」萬綺雯和陳煒分別在2011年和2012年跳槽去了TVB,連在亞視拍了32年戲的「老人」鮑起靜,也因為沒戲可拍不再續約,僅剩的100餘位藝人,基本都是亞姐和亞洲先生。
1980年籤約亞視拍劇的鮑起靜,如今已經貴為金像影后。在和亞視長達30多年的合作中,她始終難忘拍攝第一部劇《大地恩情》時的情景。那時,她剛從大銀幕轉戰小螢屏,對電視劇的拍攝節奏還不太適應,「每場戲的對白都非常多,全部要背下來,我好緊張。」可以說,亞視開啟了她第二次演藝高峰,「在這裡我重新學會了表演。」
在鮑起靜眼中,邱德根掌權下的亞視(1982年-1988年主事)真正抵達了它的黃金時代,「那時候,每個演員都有很多工作,簡直沒時間睡覺。」最忙的時候,她同時要趕兩、三個劇組。到了林百欣(1988年-1998年主事)在任期間,亞視藝人仍然工作滿檔,「1994年拍《包青天》時,全劇160集,每個演員都可以演到100多集。當時很累很累,不過大家都很開心。」那個時候,鮑起靜工作一年能賺到上百萬港幣,這在當時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能賺到年薪百萬的還有1995年以47歲高齡參加亞姐選美的宮雪花,儘管當時她只名獲第5,但風頭卻直蓋冠軍楊恭如。亞視被宣布將停牌之後,騰訊記者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向其約訪,只得到她回復的四個字:「有意義麼?」然而,微信對話框內跳出的頭像仍停留在當年她參加選美時的那一刻。
當記者隨後再次撥通宮雪花的電話時,她已不再牴觸,並回憶起自己當年的無限風光。亞姐比賽結束後,宮雪花人氣大漲,甚至有公司以百萬酬勞向她挖角,「當時另外一家電視臺想我跳槽,給我100萬,外加三部邵氏電影合約。雖然我已經還給亞視一個(收視)神話,但做人不能沒有良心,最後就拒絕了。」宮雪花對拿百萬薪酬的事至今仍引以為豪,「那時候跟我同屆的楊恭如月薪只有1萬塊,但我已經有了百萬邀約。」
後來,留在亞視的宮雪花並沒有受到重用,反倒是接演內地劇《康熙王朝》和臺灣劇《家有仙妻》讓她聲名在外。
經歷過輝煌時代的藝人都不忍看到亞視如今的慘澹光景,主持人袁潔儀在收到消息後便哭出了聲。這位1989年的老牌亞姐,曾在亞視拍了十幾部劇集,包括《我來自潮州》和《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這兩年,原本離開的她又被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叫回來,主持了一檔名叫《我愛下午茶》的節目。在亞視大樓的門口,這個節目的巨幅海報被懸掛在顯耀位置。
在接受騰訊記者採訪期間,她幾次哽咽,不時地停下來深呼吸,「就算覺得它有問題,但也想不到它會倒閉,我到現在都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她已經做好了打算,一旦在亞視的節目被停掉,就準備回家幫老公打理內地的生意。
一家曾如此有影響力的電視臺,為何會被停牌?受訪者不約而同地將矛頭指向了亞視目前的掌權人王徵。
王徵,這個打著「紅頂商人」盛宣懷(清末官員,被譽為中國商父)後人標籤的內地商人,在2010年入主亞視,成為最大股東,其話題爭議性曾一度超過香港特首曾蔭權。最開始,王徵也曾立下雄心壯志,誓言將亞視打造成為「亞洲CNN」,並大刀闊斧地開拓內地市場,但均以失敗告終,任期內的節目收視率幾度傳出為零。
宮雪花對他的不滿很直接,「王徵對香港市場的口味拿捏不準,只做那些成本低的訪談類節目,創意不多。電視臺不拍新劇,總是重播以前的東西。」鮑起靜也對騰訊記者分析道,「王徵有嚴重脫離群眾的傾向,他不顧香港觀眾的口味,只做自己喜歡看的節目,可能他也不了解觀眾的喜好。我真不敢相信,王徵居然玉石俱焚地將亞視關閉了?沒想到亞視敗在了他手裡。」
其實,早在王徵入主之前,亞視就陷入了運營僵局——2007年起,亞視新劇拍攝減少甚至完全停產,製作節目的數量與質素更不斷下降。「很早前,高層就算過一筆帳,投資一部電視劇得花上千萬,但廣告卻賣不到100萬。那時候賣版權的價格更是跳樓價,一部電視劇要三年才能回本,所以都不敢拍了。」花姐說。曾因製作無數經典劇集聞名的亞視,就這樣放棄了自己最有力的競爭優勢。在內地越來越重視版權買賣的當下,它卻拿不出任何作品,活生生將一條出路堵死。到了王徵任內,這種現象也並未得到緩解。
事實上,如今亞視的招牌也僅僅剩下亞姐了,亞洲先生相對知名度更弱。這幾年,亞姐在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走動頻繁,它和當地的企業聯手,設置各種分賽區,比賽名目繁多。花姐告訴騰訊記者,起初幾年亞姐招商還算不錯,每年略有盈利。但由於沒有自製劇做長遠的包裝和運營,亞姐的品牌效應大打折扣,近些年也開始虧損,「那些內地企業支付的冠名費很低,十幾萬就想打包,我們不給他們播廣告,但會讓亞姐去他們工廠站站臺、串個場。」
還有更殘酷的真相,亞姐的比賽本質變了。一位曾在亞視銷售部就職過的員工說道,「很多內地姑娘都想通過選美拿到香港居住權,報名參賽的人很多,聲勢一大,我們在內地就很容易招商。我把中國區交給你,標價3000萬,等著大老闆來砸錢,再找外包團隊幫他服務。」
同樣不容樂觀的還有亞洲先生的發展。2013年的亞洲先生八強張詩勇對亞視的評價用了「不靠譜」三個字。他透露,每位參賽選手都要與亞視籤訂至少一年的合約,期間每參加一場亞視的活動,藝人會拿到700港幣酬勞。他曾經出席過幾場活動,但亞視卻拖了三四個月沒結帳,「其實就幾千塊錢,亞視都發不出來。四個月後他們通知我去領錢,我沒回去,死心了。」
此外,張詩勇還爆料稱亞視還會以參加活動為名,安排亞洲先生出席莫名其妙的飯局。「當時說安排我去青島參加活動,是晚上8點多的,我問到底是什麼活動,他們就支支吾吾不說具體的,後來才知道是飯局。」
葉家寶在王徵主控亞視的這五年裡出鏡率頗高,在媒體眼中,他儼然是亞視的新聞發言人。原本一直致力於推廣亞姐選美活動的他在王徵接手之後,轉而開拓內地市場。為了改變亞視的格局,他曾親自到內地和媒體洽談合作,在微博最火爆的時候,他想通過新媒體渠道,為旗下的亞姐、亞洲先生打開知名度。
由於TVB藝人在內地的知名度較高,並較早進駐微博,葉家寶在談判時都會強調,「要跟TVB藝人一樣,有自己的專區」。但是,亞視在宣傳上過於老派,成效並不顯著。很快,他就發現內地市場並沒能給亞視預留足夠的表現空間。2012年,亞視在北京的某體育館舉辦了一場臺慶晚會,門票全部以贈票形式送出,開場時體育館內上座率有九成,但等到徐小明壓軸演出時,臺下座位幾乎全空,「大概只剩下他們自己的工作人員了」,一位在場的記者這樣描述。
同年,在香港本土,亞視還經歷著一場道德危機。當時香港市民都在呼籲政府儘快發放新的免費牌照,藉以打破觀眾長期在TVB和亞視之間「二選一」的局面。亞視以「加劇競爭」為名持反對態度,並多次在旗下節目中詆毀競爭對手。2012年11月11日,王徵為了向政府施壓,親自帶領幾百名員工在港府總部門前舉行「關注香港未來」集會,大跳時下流行的《江南Style》騎馬舞,並在亞視直播集會全程。此舉引發香港市民反感,通訊事務管理局共接獲超過4萬宗投訴,內容包括歪曲事實、誤導大眾、節目內容與節目名無關,以及濫用電視頻道等。
花姐告訴記者,在香港,投資者是不能參與企業管理的,但擁有亞視百分之五十以上股份的王徵卻屢屢觸碰底線。2014年,王徵被人舉報「左右管理層」,個人被罰款100萬港幣,後來再度被舉報,又被罰了30萬。兩次罰款,內幕都是亞視內部股東鬥爭,這也算是「開創了香港電視先河」。
在亞視存活的58年時間裡,曾有過7次以上的易主經歷,進入2000年後,頻率更為密集,且都夾雜著家族間的利益鬥爭。2010年後,亞視內部兩大股東勢力相互抗衡——王徵通過其遠房親戚黃炳均控股52.4%,亞視主席查懋聲和臺灣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則聯合控股47.6%。在王徵入主後,對亞視頗有野心的蔡衍明失去話事權,一口氣憋在了心中。
早兩年一有負面新聞出來,葉家寶「護主」態度明確,言辭上很少直接提及股東。但如今,亞視內部王、蔡之間的矛盾已從最初的辦臺理念不同,演變到你死我活的權力爭鬥,他也就不再封口,並對騰訊記者坦承,亞視走向沒落最大原因,正是股東不和。「這幾年尤其明顯,股東們不同心,亞視就拿不出錢做節目,導致節目類型很單一,像現在只有一檔清談節目,也沒有明星。再加上時不時傳出負面新聞,對我們打擊很大。」
從2012年始,蔡衍明開始收集證據,以不滿亞視管理混亂,令自己利益受損為由,向法院控告王徵幹預亞視。2014年底,香港高等法院判決蔡衍明勝訴,王徵須將黃炳均手上的10.75%股份出售。這意味著,王徵的實際控股將低於蔡衍明和查懋聲控股的47.6%。
王徵在接受財新網採訪時,主動提到與蔡衍明的這段恩怨,「蔡衍明上訴導致亞視潛在投資者流失,蔡先生這五年拒絕兌現五千萬投資承諾,但打官司卻花了好幾千萬。」在蔡衍明起訴之後,亞視的財務被核查,其2013年的財務虧損已經高達3.78億港元。王徵用「我們家族被趕出亞視」來總結自己的亞視五年路。
王徵決定退出亞視後,作為執行人的葉家寶曾向蔡衍明求助,但被蔡趕走。他痛心亞視今日的結局,「你也知道,這幾年都是王徵先生在支持我們,一直是他在給錢。其他人雖然也是股東,但卻從不給錢」。葉家寶時常感到後悔,「我自己想啊,如果當初我們將股東的問題都搞好,亞視就不會到今天的地步。」
雖然距離正式停牌還有一年的時間,但隨著「金主」王徵的撤退,如何將亞視經營下去,成了葉家寶的心病。他向騰訊記者透露,以目前亞視的財力,只能維持不到三、四個月,這個維持僅僅指的是給員工發放薪水,不包括節目的製作費用。去年年底,亞視就因欠薪,賣了荃灣的一塊地來臨時救難,但對於龐大的電視機構運營來說,這筆錢只是杯水車薪。
從年初開始,葉家寶便為亞視的命運四處奔走,他舉辦「救臺」發布會,呼籲香港市民「一人一股」拯救亞視,效果甚微;他帶領員工反對政府停牌,也最終無果。但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仍有三家財團對亞視表示出興趣,「還在溝通,(如果事成)不光是給員工發工資,他們還會投錢去做新的節目。」
葉家寶算了一筆帳,亞視撐夠一年至少需要2到3億資金,「光發工資每個月就得1000多萬,一年下來1億多,做節目成本更高。」他的心裡還是沒底。此前,曾盛傳亞視將播放王維基網絡電視臺的劇集,葉家寶則連連搖頭,「這只是個願景,他願不願意出錢給我們才是關鍵。如果沒有錢的話,我們光播劇也沒有意義,沒有收入亞視不可能支撐下去。」
亞視沒有復活的可能性了嗎?答案是悲觀的,因為免費牌照沒有了——有多少人願意花錢看收費電視呢?但亞視作為一個機構,它仍然可以轉型。花姐告訴記者,亞視之前想過走上星路線,目前亞視只能在香港和廣東地區播放,一旦上星,廣告收入將大大增加。但前提是,亞視根本付不起上星的租賃費,「沒有人投錢,亞視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去上星。」
也有人提議亞視之後轉型做網絡電視臺,像王維基的香港電視一樣,沒有免費牌照依舊能夠存活。葉家寶也想過這點,但前路依舊風險,「失去牌照,我們是可以轉型做網絡電視臺,甚至節目製作公司,但運營資金從哪裡來?」況且,將一家傳統電視媒體全部轉去做網絡劇,大部分人會適應不了,「目前香港幾家網絡電視臺也不是很成功,廣告收入不多,所以我們要充分考慮。」
葉家寶已經做好了「光榮結業」的準備,最近他會召開亞視員工大會,除了交代目前的狀況,保證他們的權利不會受損害之外,還會告訴員工,「要退就光榮地退。」
而亞視這一年還能否撐下去,關鍵都在未來的這一兩個星期了。
曾創造了華人電視史上無數第一的亞視,最終隕落於時代。
王徵接手的前幾年,亞視全心想要打開內地市場,最初就想進軍北京,後來慢慢地只在珠三角範圍落腳。像沒了電的唱片機,它的肉身已經沉重蒼老,打不起精神。再看看TVB,雖然整體也在走下坡路,但它知道香港才是它們的陣地,拍的劇都是香港人愛看的,他們包裝的明星,仍然有大批粉絲。而這些,亞視都不再擁有,它失去了根本。
內容來源網絡,由英德人微信公眾號小編編輯整理
這裡有最新的英德資訊,最全的房產租售信息、商家的優惠折扣活動、本地旅遊資訊和美食等等。
微信公眾平臺建設和推廣,網站建設推廣,廣告策劃,商務合作,請聯繫小編微信號:qq5242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