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消費飲品:咖啡熱度反增,奶茶頭部上市,無糖走紅……

2020-12-26 趙繼成頻道

只有贏得消費者的「投票」,才是一家企業長青的前提。

本文撰稿/花爺,全文4500字,讀完約需要3分鐘。

2020年,新消費飲品領域中最受關注的幾個「賽道」分別為咖啡、奶茶和無糖飲品。儘管上半年線下門店受疫情影響較大,導致各家企業經營收入銳減,然而隨著下半年居民生活的逐步恢復以及消費力的逐步釋放,飲品領域整體表現可圈可點。

與此同時,各個賽道中的頭部品牌紛紛加大了對中後臺運營能力的投入力度,如星巴克、瑞幸咖啡,正不斷強化數位化驅動業務的經營能力;元氣森林、喜茶等年輕品牌,則更傾向於網際網路新營銷、破圈的方式接近年輕人。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面對品牌估值過高、複製門檻過低等質疑,然而本年度中奶茶賽道中的資本局面最為「熱鬧」,喜茶、奈雪的茶和蜜雪冰城均傳出上市的消息。倘若這些企業能順利上市,加強競爭壁壘、提高毛利率或將成為品牌重點關注的幾個新課題。

01

咖啡賽道湧入更多選手

說起中國咖啡市場的培養與發展,離不開雀巢(速溶)和星巴克(現磨)兩個國際品牌,如今這個陣營裡還應該加上瑞幸咖啡。

儘管瑞幸因「財務造假」已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數月,然而從消費市場的情況來看,客觀講,國人對於咖啡飲品的熱情並未受這一事件的影響而有所下降,特別是後疫情期間,市場的消費度和公眾的接受度反而日益提高。

根據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20年咖啡消費市場洞察報告》,相較於速溶咖啡,現磨咖啡的市場前景更為廣闊。與此同時,咖啡市場很可能迎來一波新的增長形勢——

一來,購買咖啡的主力人群超過50%都是白領和學生,隨著正常學習生活的推進,消費將回歸到正常水平;

二來,有近65%的消費者表示每周會飲用咖啡,其中每周喝3-5次的群體佔比約為40%,這也將進一步促進咖啡產品的銷售。

這使得國內咖啡這條賽道中湧入了更多的競爭者,從資本層面到戰略層面,不同的咖啡品牌都試圖基於自身優勢,加強對中國市場的開疆擴土。

先來看一下瑞幸。瑞幸目前的整體經營情況還算穩定,在精簡門店、優化成本結構之後,瑞幸一些盈利能力較強的單店被保留,且從用戶口碑上來說,消費者對瑞幸產品、服務的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

然而無法迴避的是,瑞幸最大的經營風險可能還是來自財務造假一事,雖然已與SEC達成和解(1.8億美元罰金),但後續仍存在不少影響,如其他主體是否會發起的訴訟,再如國內監管是否會進一步追責。這些都將直接影響瑞幸未來的經營,甚至是融資。

當所有人都快忘記國內還有一個「小橘杯」時,連咖啡宣布艱難「回魂」。

之所以稱之為艱難,是在疫情、融資不利等多重影響的疊加下,為了保命,連咖啡不得不做出戰略調整,而最大的舉措就是關閉了線下所有的自有門店,其存在方式變為嵌入易捷加油站,推動「子品牌」易捷咖啡的成長。

另一個措施是轉為主攻線上,布局電商、小程序等銷售渠道,路子還是對的,但銷售數據卻極為有限。僅以連咖啡天貓旗艦店的銷售情況來看,從8月份回歸至今,其店面的粉絲數僅為7319人,幾款主打產品的付款人數也不過寥寥幾百人。

這裡要提到一個新的品牌,加拿大的Tims。從2019年初在上海首店開業,到今年大舉布局北京地區,一年半的時間Tims在國內開出了50多家店。按照計劃,Tims的目標是10年在國內開出1500家以上新店。

幾個月前,Tims更是拿到騰訊的投資,從資方的選定來看,Tims還是很善於借中國網際網路之力為自己造勢。價格方面,Tims的飲品定價甚至比瑞幸同類產品優惠後的價格,還要低一點,畢竟成本擺在那裡呢,這樣的價格Tims能堅持多久,或是一個未知數。

老牌的星巴克近年來並未在具體的產品上做出什麼的創新,在保持口味穩定的基礎上,將發展重心集中在數位化營銷體驗的整體建設上,除了與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開放合作之外,同時也在嘗試一些更迎合年輕人審美的互動玩法。

《深氫商業》發現,在中國的咖啡市場中,除了上述這些始終身處賽道中的主要競爭者之外;連可口可樂、農夫山泉以及一些低度酒的品牌,都在嘗試跨界咖啡市場;甚至是711、便利蜂等便利店,書店代表中信,以及百年藥店同仁堂都跟風賣起來咖啡;而一些包裝創新、營銷創新的網際網路咖啡品類也有走紅趨勢,如冷萃即溶的三頓半,主推掛耳咖啡的時萃等等

2020年的咖啡市場,看上去遠比此前1、2年來得熱鬧,不少品牌都開始注重認知的深化和消費觸點的擴展,未來幾年裡,咖啡市場中的激蕩與沉浮依舊在存在,想像的空間會很大。

02

奶茶頭部最受資本青睞

在零售飲品中的各條賽道中,奶茶近年來的關注度始終遙遙領先,特別是自疫情有所好轉的4、5月以來,外賣業務的回暖讓奶茶銷售迎來一撥「報復性」的消費高潮。而從周圍人的消費行為來看,他們更偏好品牌特有的產品類別,如喜茶的「多肉系」,奈雪的茶「霸氣系」,本宮的茶的「酪酪系」等等。

人們對於奶茶飲品的狂熱,讓資本看到了新茶飲的巨大前景,這讓不少知名品牌如喜茶、奈雪的茶在今年獲得了更多資本支持,有關兩家企業將於2021年上市的消息更是屢次傳出。

一些新品牌如「古茗」,更是在今年年中7月創立之初便宣布獲得了紅杉資本中國、美團龍珠資本的戰略融資(具體金額為披露)。需要強調的是,這也是喜茶的資方代表。

對於喜茶、奈雪的茶兩家企業的情況,《深氫商業》根據在第三方數據機構「天眼查」的查詢結果梳理如下:

喜茶——

2016年8月,完成超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IDG資本、今日投資,投後估值約為10億元人民幣;

2018年4月,完成4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投資方為美團龍珠資本、黑蟻資本;

2019年7月,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投資、紅杉資本中國,儘管此輪並未披露具體的融資金額,然而根據媒體報導,喜茶此輪的投後估值90億元人民幣;

2020年3月,完成由高瓴資本、Coatue Management投資的C輪融資,但具體金額仍未披露出來,喜茶C輪融資後估值已超160億元人民幣。

奈雪的茶——

2017年2月,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天圖投資,但具體金額並未披露;

2017年7月,完成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仍是天圖投資;

2018年3月,完成數億元人民幣的A+論融資,投資方依然是天圖投資,值得一提的是,該輪融資後,奈雪的茶的投後估值達到了60億元人民幣;

2020年6月,再獲近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投資方為深創投,對於此輪的投後估值,官方並未給出具體說明。

可以看出,喜茶與奈雪的茶之間的較量,像極了網際網路教育領域中的猿輔導和作業幫:兩者在融資、投放、產品、用戶等各個維度不斷纏鬥,但估值卻始終存在一定的差距。

除了喜茶和奈雪的茶,蜜雪冰城也傳出了上市的消息。

或許高線城市中的消費者對這一品牌的認知度並不是很高,然而事實上,這一品牌自1997年成立至今已有23年的時間。創立之初,蜜雪冰城就確定主打下沉,儘管口味一般、顏值也不算高,但「白菜價」不僅吸引了一眾學生黨,同時也讓品牌很好地成長起來。

不久前有消息稱,蜜雪冰城即將完成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投資方是此前投資過喜茶的高瓴資本和龍珠資本,計劃融資10億-20億人民幣,投後估值約200億。倘若消息屬實,蜜雪冰城也將成為當下茶飲市場中估值最高的品牌。

奶茶賽道看起來是一門「好生意」,資本裹挾下不斷有新品牌入局,消費者們也能享受到更多的消費紅利。但對於奶茶品牌們來說,想要在勁敵林立的競爭格局中突圍,還是要關注自身的盈利能力。

根據招商證券的調研內容,攤入房租、水電、員工薪資等各項成本,一家奶茶店每年的營收大概在1000萬元(數據真實可取,因為喜茶公布的2019年經營數據中,單店月均營業額在100萬以上),最終到手100萬元左右,淨利率約為10%。

換言之,就算是銷售相對有保障的頭部品牌,一杯售價在30多塊的奶茶,也僅能賺到3塊錢左右。風頭正經的奶茶品牌們,如何在擴大規模的同時,逐步提升淨利率,將成為保證估值的關鍵所在。

畢竟,從上述那些知名資方在新茶飲市場中的操作來看,「押賽道、不押個體」屬於一種較為公認投資邏輯,這使得這一賽道更容易誕生出更多的「明星品牌」;另一方面,資本的屬性本就是追求短、平、快的投資回報,只有擁有強大的盈利能力,才有可能不被資本拋棄。

03

無糖飲品的天時、地利、人和

除了咖啡、奶茶等飲品品類,無糖飲品可能是2020年被人們提及最多的水飲系列,特別是各種品牌的無糖氣泡水、(果味)蘇打水,不斷被人們添加至購物車。

近年來,新一代消費者對健康、養生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使得低碳、低卡類飲食也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輕食類、代餐類等新生品牌紛紛進入人們視線,在飲品領域中,主推無糖、低糖的新品牌更得到了人們的喜愛。

元氣森林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品牌。

加之這樣的新消費品牌多願意採取與年輕人強互動的趣味營銷,如時不時推出與某些超級IP的聯名款,籤約大V在直播間帶貨等等,不斷跨界出圈讓元氣森林在最近一年多時間裡聲名鵲起。

事實上,國際飲品巨頭可口可樂很早就關注到了無糖產品的趨勢,並順勢推出了健怡可樂和零度可樂,此後又開發出更多新口味的無糖可樂,如椰子味、咖啡味、檸檬味等等,以及0卡纖維+可樂。

只不過,由於此前國人對於「過量攝入糖份有害身體健康」的認知並不充分,大多數人對無糖產品的敏感程度並不如當下。因此,無糖飲品落地最早的可口可樂,並沒有像後來的元氣森林這樣「一炮而紅」。

不可否認,眼下人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健康焦慮」,導致這種情況的直接動因來源於兩個方面:其一,人們對健康標準的定義日趨嚴格與精細,從關注病理、壽命升遷到關注顏值、形體等方面;其二,生活中的突發性的健康風險因素不斷增多,如霧霾、疫情等等。

日常入手執行健康管理,成為人們一種下意識的飲食習慣,無糖、低糖便成為趨勢。尼爾森在今年的一份報告裡曾提到:中國將近80%的消費者比較關注現在食品飲料中的成分,特別是飲料成分,對飲料中的糖含量關注度比較高。

對於消費需求變化的把控,讓元氣森林這類無糖、代糖的飲品品牌快速受到消費的關注。更何況,相較於滿滿「高級感」的巴黎水等進口品牌,元氣森林不僅在口味選擇上更加多樣,在價格上也是便宜了不少。

天時、地利、人和,趕上「好時候」的元氣森林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從無糖氣泡水、無糖燃茶到低糖低脂乳茶,再到無糖酸奶、無糖電解質水,不斷增加SKU希望藉以消費者的「無糖崇拜」擴大市場。

元氣森林的爆火,讓水飲「老字號們」都有點慌了,自己要是再不做無糖、低糖的產品,可能就要失去這屆年輕人了。一夜之間,雀巢、統一、香飄飄、名仁、漢口二廠......幾乎所有品牌都開始做無糖飲料,現做飲品品類也推出了減糖、微微糖的版本。

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人們在餐飲消費中,已將對健康的考慮放置在對口感體驗同等重要的層面上來。大勢所趨下,越來越多的品牌都將加入到了這場「無糖、低卡」的大軍之中,健康飲品有望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佔據主流地位。

04

結語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幾乎打亂了所有企業的既定規劃,同時也讓眾多諸如餐飲類、快消類等民生企業,陷入了存亡之間。然而令人振奮的是,不少品牌在經歷了生死考驗之後,也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

在接下來的一年,對於飲品新消費品品牌來說,無論是供應鏈升級,還是數位化營銷改造,最先要考慮的是——如何生產出更多兼顧健康營養需求和消費場景需求的產品。因為只有贏得消費者的「投票」,才是一家企業長青的前提。

相關焦點

  • 「喝」出萬億大市場:0糖更快樂,植物基出圈|新飲品觀察
    各類飲品趕上了新消費群體熱情激增的浪潮,低糖無糖、零卡零脂、凍幹咖啡、養生……這些詞在2020年高頻反覆出現。高顏值設計、便攜包裝、好喝不胖、健康養生,種種因素不斷疊加刺激著消費者購買慾。市場的火熱離不開背後資本的支持。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根據網絡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加上日前剛剛獲得融資的奈雪的茶,2020年飲品行業融資規模超30億元。
  • 茶葉、咖啡、奶茶、你選擇哪一種?2020「新茶飲消費者」調查
    飲用傳統茶葉的優勢:①有利於健康,無糖無添加劑;②產地品種豐富,選擇度寬泛;③隨泡隨飲,想喝就泡;④喜歡孤獨家中獨飲,喜歡熱鬧茶室共飲;⑤人多人少不限,獨飲品意,數據來源:時代數據《2018~2019中國咖啡消費藍皮書》《2019中國飲品行業趨勢發展報告》02. 2020年【新茶飲消費者】調查:【
  • 無糖飲料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無糖碳酸飲料、無糖茶領先發展
    一、無糖飲料行業發展歷程及分類2002年統一無糖茶飲料「茶裡王」在中國大陸上市,開創了中國無糖茶飲料市場,2011年「茶裡王」退出中國市場,其他品牌的無糖茶銷量不佳,無糖茶行業進入蟄伏期。2014年元氣森林無糖氣泡水銷量暴增,大量品牌都推出無糖產品,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 同仁堂咖啡、張仲景蛋糕、百事廣藥聯手 老牌藥企加入養生消費戰
    不僅僅是北京同仁堂踏入咖啡市場分一杯羹,更有河南張仲景推出糕點和零食,另外,百事也與廣藥集團合作,聯名開發上市新產品。長城證券分析師劉鵬預計,未來各大老牌藥企對年輕消費者市場的爭奪大戰必將愈演愈烈。近年來,從A股市場表現來看,雖然大部分連鎖藥店盈利仍保持增長,上市連鎖藥房的頭部幾家均呈現盈利增速減緩的趨勢。
  • 新茶飲「攻心」Z世代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多方調研採訪了解到,新茶飲已經成為95後年輕客戶群的主要飲品,隨之而來的產品創新、渠道跨界融合、連鎖化擴張與投資都聚焦到了新茶飲,而這些新茶飲的快速走紅,並不是簡單的「產品+營銷+渠道」的勝利,更多的是新消費品牌的勝利,是基於網際網路經濟下,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和迎合。
  • 中國飲品冷飲產業抱團取暖 「2020第15屆飲品冷飲嘉年華夏季營銷暨...
    來源:經濟日報上海市飲品行業協會聯合東方快消品中心等6月21日在上海舉行了「2020第15屆中國(上海)飲品冷飲嘉年華夏季營銷暨年會」,這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後中國飲品及冷飲產業的首度整體亮相,近50個國際國內一線飲品冷飲品牌整體參與。
  • 2020值得做的10個生意——咖啡沒涼,它變得更快了
    寫在前面2019年,有一句網絡流行語「我太南了」走紅社交媒體。對於一些消費領域的創業者來說,剛剛過去的這一年的確有點「南」。根據烯牛數據,2019年國內創投市場投融資事件同比減少31.41%,消費領域的投融資事件更是減少了45.40%,披露融資總額減少64.19%。
  • 做消費者愛喝的有「料」飲品(解碼消費新品牌③)
    三頓半供圖2020年天貓「雙11」登頂咖啡類目榜首,榮獲水飲品類第一,奶茶武漢分店首日營業現百米長隊……這些成績並非源自在飲料市場深耕多年的傳統巨頭,而是成立時間並不長的年輕品牌。近年來,三頓半、元氣森林、茶顏悅色等一批國產飲料新星成功破圈。對飲料新銳的印象,很多人還停留在「高顏值」包裝設計和「網紅」營銷策略上。
  • 品類殺手元氣森林:重新定義無糖健康飲品
    在我看來,大邏輯是這樣的:元氣森林重新定義了「無糖健康飲品」的品類,做得非常「用心」,真正踐行了網際網路思維;所以才牢牢吃住了大健康+消費大升級+Z世代崛起的超級三重紅利,乘風破浪!飲品也有王老吉和加多寶涼茶一炮而紅。珠玉在前,大道殊途同歸,同樣地,元氣森林也敏銳地抓住了一個歷史級的大風口:無糖健康飲品。眾所周知,現在是一個熱量攝取過多、人人高喊減肥的年代,其中降糖又是減肥最重要的關鍵環節。所以,「無糖健康飲品」順理成章地成了巨頭們趨之若鶩的新戰場。
  • 【食·報】可口可樂中國首次試水社交電商;凱度發布《2020品牌足跡》報告發布,可口可樂、樂事、百事可樂、雀巢咖啡上榜......
    >3.無糖茶飲「一茶」走進薇婭直播間4.傳瑞幸裁員50%,官方回應5.三隻松鼠稱未來十年衝刺千億目標6.今麥郎面品智能化掛麵高速生產線項目開工7.受消費喜好變化和擔憂肉類安全推動,亞洲市場植基食品需求上升
  • 30+飲品屬性:一面健康,一面社交
    3-5年之後,飲品消費的女性主力軍可能會進入到一個「不敢任性喝奶茶」的階段。對養生、低糖飲品說LOVE為健康和美麗而著迷的30+姐姐們,即使心有不甘,在面對奶茶的誘惑時,也只能默默地在心裡說一句「衝不動了」。瓶裝水、果蔬汁、蛋白飲料、健康茶飲等愈發受到她們的青睞,希望通過健康的飲食,讓自己由內而外地變美。
  • 奶茶向上,咖啡向下
    隨著「消費升級」的概念流行,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換取商品或服務更多的附加價值。再加上各種網紅營銷手法助推,這兩款奶茶品牌也成了現象級產物。縱覽奶茶的發展歷程,從單一的果味奶茶到現在的百花齊放各種混搭;從街頭奶茶到新茶飲;從街邊店鋪的平均大小15平米到了大型商圈80平米起步.....
  • 便利店最受歡迎的27款「無糖」飲品測評!快來收藏
    最近便利店吹來一陣【無糖】風暴。我們都知道糖不僅會導致衰老還容易引起肥胖,所以抗糖抗氧化成為了抗衰老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減肥減脂人群的最有效方式。除了日常可以口服維生素E來抗氧化,日常的糖分攝入也要小心哦!
  • 娃哈哈開奶茶店:暴富夢已碎 2020年奶茶業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奶茶是一個「暴利」行業,0門檻且市場空間廣闊。自2018年以來,新式奶茶飲品在一批頭部網紅品牌的帶領下實現了高速增長,同時大量資本紛紛入場,她經濟+網紅使得新式奶茶異軍突起,迅速成為風口行業。面對巨大的盈利前景,童年回憶娃哈哈也打起了新式奶茶的主意。
  • 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例如某些網紅奶茶經常會僱人排隊,或者外面僱請大量保安去維護秩序,限定顧客購買奶茶的數量,久而久之就催生出一種新型業態,即所謂的「奶茶經濟」。奶茶創業難在哪?奶茶創業難題在於,當下頭部品牌已經穩固,截至2020年2月,奈雪的茶已遍布全國50多個城市,共349家門店。
  • 現做咖啡奶茶成便利店標配,包裝暖飲還是好生意嗎?
    靜安區某寫字樓的一位全家店長告訴C站:「目前全家的熱罐機,主要是元氣森林的奶茶,跟三得利無糖茶賣得好。」雖然暖櫃新品年年有,「但三得利無糖烏龍茶的銷量,任何時候都是穩定的。」這兩類產品的共性,在於0糖低卡甚至0卡。可見,瓶裝飲料的健康性,無論在冷飲還是熱飲的消費選擇上都是既成的趨勢。
  • 中藥咖啡、阿膠豆乳奶茶……老牌藥企弄潮「年輕態養生」
    不少老字號藥企也瞄準養生領域,並從中找到了新商機。  同仁堂踏入咖啡市場、張仲景大藥房推出糕點和零食、 廣藥集團與百事合作聯名開發上市新產品……未來各大老字號藥企在養生市場的爭奪大戰或將愈演愈烈。  同仁堂賣咖啡,張仲景大藥房賣起了奶茶和糕點。 據報導,張仲景大藥房在河南鄭州開辦了兩家新門店, 取名「仲景生活」。 從第三方消費點評網站的數據來看,位於鄭州市國貿商圈的一家「仲景生活」,坐落於仲景大藥房旁,「綠底白字的門頭,店內裝修和陳列更像是一家烘培店」。
  • 大健康背景下,飲品市場未來幾何?
    經典產品諸如,農夫山泉系列產品、娃哈哈、純如、怡寶、百歲山等礦泉水、純淨水飲品、紅茶、綠茶飲品。2、提神。目標消費群:為抗疲乏而消費的顧客。經典產品諸如,雀巢等咖啡類飲品、紅牛、東鵬、脈動等激素類飲品。3、去火。目標消費群:對涼茶類飲品有需求的顧客。經典產品諸如,加多寶、王老吉等涼茶產品佔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4、營養。
  • 飲品:獲資本青睞 農夫山泉東鵬特飲加多寶爭相上市
    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稱,新設的合營企業將利用投資雙方在乳製品研發、乳業加工技術、品牌影響力、分銷渠道方面的優勢,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一個全新的低溫奶品牌,促進中國乳品消費升級。自2016年誕生以來,元氣森林以「無糖」理念一路逆襲,除了標誌性的品類「氣泡水」,元氣森林還通過自己的研發中心,不斷推出更多面向市場的品類,包括燃茶、乳茶、功能性飲料等,今年8月,元氣森林還推出了全新的咖啡拿鐵乳茶,開始逼近即飲咖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