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羊城晚報記者 易芝娜
對於扶持本民族的文化,韓國人的確不遺餘力,「韓流」在韓國本身也一樣很潮。
「HallYu」是個新造的詞彙,它的意思就是「韓流」。據說這個詞是2003年左右韓劇在中國盛行,中國媒體根據「寒流」的諧音將這個潮流取名為「韓流」,引起韓國政府高度重視,所以特別創造了這個詞,並以「韓流」為課題開始一系列的研究。近日記者赴韓國參加一個「韓流考察團」,深覺對於扶持本民族的文化,韓國人的確不遺餘力,「韓流」在韓國本身也一樣很潮。
剛踏上韓國土壤聽到的第一句介紹就是「韓國最可怕的人就是女中學生」。接待人員說,這些女生常常徹夜守在韓國幾大娛樂經紀公司門口,只為見凌晨一兩點後才下夜班的偶像們一面,她們會為偶像瘋狂吶喊,為偶像準備各種驚喜……不過在韓國電視節目錄製現場真正看到這些「可怕的女生們」,我卻覺得她們非常可愛。她們早早地就到錄影棚裡排好隊,依次坐在指定位置,一個半小時的錄製時間裡,她們都規規矩矩地坐在座位上,為每一個上臺表演的藝人叫好,沒人因為不喜歡某位歌手而故意唱反調。
採訪《大長今》導演李炳勳的場面也非常有趣。他把採訪場地安排在影視基地最高處的一個涼亭裡,大家坐了兩個小時的大巴趕到影視基地後還得氣喘籲籲地爬山上去;涼亭裡一頭擺著一張雕龍畫鳳的椅子,面前鋪著長排的涼蓆,媒體得盤腿坐在涼蓆上等待導演接見,由此可見導演的地位非同一般。李炳勳舉止謙恭有禮,他站著回答了媒體幾個提問後,助手才上前說導演年紀大了,請媒體朋友們讓導演坐下回答。導演坐下後還一再感謝大家。不過,導演在言談中顯然對韓國文化相當自傲,稱:「韓國是全世界拍電視劇最多、最好,而且最熱愛電視劇的國家。」
有意思的是,在韓國文化的展示環節中,主辦方沒有安排傳統韓服或傳統歌舞的表演,而是推出新興藝人組合的歌舞以及小劇場舞劇等。或許他們認為,扶持「當下」比緬懷歷史更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