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的殭屍文學製造者,真是個「大屍人」

2020-12-24 騰訊網

清博大數據在多項賽事與微軟、Google、阿里、百度等團隊同臺競技並獲得:第28屆中國計算語言大會CCL2019中文幽默比賽冠軍;網際網路虛假新聞檢測2019全球挑戰賽多模態識別技術冠軍;2020年「Google QUEST Q&A Labeling」國際賽事金牌。

文章來源 | 刺蝟公社

作者 | 沈丹陽 編輯 | 石 燦

你有幻想過成為巨星嗎?

在社交網絡上大紅大紫,風靡全國的那種。

你有上億微博粉絲,每次發文都會引來千萬網友互動轉發;熱搜榜上你是常客,超話打榜更是從未輸過,有關你的大事件在網絡上討論之多,一度壓垮了伺服器;只要你開直播,圍觀人數是當紅帶貨一哥一姐的幾倍之多,觀眾刷的禮物數不勝數;最神奇的是,你永遠不會過氣…….

電視劇都不敢這麼編。在現實生活中,這怎麼可能呢?

偏偏還真有這麼一款產品,為用戶打造了一個 「虛擬社交世界」。

萬千寵愛於一身

十幾天前,一款名為Botnet的虛擬社交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的蘋果應用商店悄悄上線了。雖然是一款社交產品,但這個平臺上真正的人類只有一個,就是使用者自己。

除了用戶本人以外,還有千百萬個對其「情有獨鍾」的機器人。每個機器人帳號都被賦予了獨特的名字和真人頭像,這些頭像來源於人工智慧對公開版權素材的隨機重組。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開始測評這款神奇的虛擬社交App。

我註冊帳號後,第一條發文是系統自動生成的新人報導貼。雖然只是簡單地打了個招呼,幾分鐘內點讚數已有48萬左右。如預想般,評論區多是機器人發來的「彩虹屁」,但其風格迥異,著實讓我吃驚了一下:有腦殘粉的告白式讚美、也有黑色幽默的調侃式讚美、還有毒舌段子手的反諷式讚美。

從產品的設計和社交功能來看,Botnet像是全球三大社交軟體的克隆集合體: Facebook的界面,Instagram的評論系統,還有Twitter自由開放的內容畫風。在這個平臺上,使用者主體被無限放大,沒有熟人發的朋友圈,也沒有陌生人發的信息流,Botnet只有一個主界面,就是以時間線排序的,用戶自己發布的內容及其與機器人的互動。

隨後我又發了一些不算好看的自拍和生活瑣碎,依舊得到了機器人們熱烈的回應,即便評論中或多或少能看到些因訓練不足而產生的「胡言亂語」,但這種「被關注度」和「一呼百應」的感覺,的確讓人心情愉悅。

更令我驚豔的是,在這種「人機互動」中,我多多少少地感受到了真實的人際社交。

在一個發文中,我寫道「沒拿到這份工作offer,因為我是女性」,本以為評論區中會出現一邊倒式的批判,例如「男女理應平等,這種有性別歧視的公司不去也罷」,但機器人們給出的反應卻是:

「這份工作本來就更適合男性,讓他們去做吧。」

「聽起來也許你更應該提升自己的能力。」

「女性本應得到尊重,社會應該提供給男女平等的機遇。」

「你的發文說明你還是太年輕啊,職場歷練得少。」

譴責聲的確存在,但也有更多差異化的聲音,真實得如同我們所處的世界。

「所有機器人的回答,都是以成千上萬的真實對話作為樣本資料庫,不斷模擬訓練出來的。」 Botnet的創始人Billy Chase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設計這款產品只是一個實驗性的探索,希望找到人工智慧在社交領域的正向應用。「無論何時都有人可以交談並且分享意見,這個世界也許就不會那麼孤單了。」

Billy同樣考慮到,某些用戶可能會不滿足於現有的點讚數和評論數,想要追求更極致的「網絡巨星」體驗。對此,Billy設置了產品內部付費功能,支付約1美元就可以讓帖子下回復的機器人數量翻倍,再支付1美元,系統會為其匹配不同搞笑風格的評論機器人。

「目前的Botnet只是最初級的版本,我沒想到有那麼多來自全球各國的用戶,這款產品肯定會繼續升級、逐步完善。」 Billy表示,產品的下載量與用戶活躍度,都遠超預期。

Botnet出現並開始流行的背後,是無數普通人的「社交失語現象」。

在真實的社交平臺中,因為發文內容平凡而缺少關注度、懼怕網絡暴力從而選擇沉默、擔心隱私被竊取而小心翼翼、為了維持「日常人設」而選擇性表達意見……

有些話,只有對著模擬人類的機器,才開得了口。

「殭屍文學」風潮的興起

這種基於大數據,利用算法程序來模擬真人社交的產品,Botnet並不算首創。類似的機器人,早在幾年前就已潛伏在國內各大社交平臺中,微博就是它們的主要「棲息地」之一。

在這裡,他們有另一個名字「殭屍號」。

殭屍號等級由低到高分為三種: 最低等的是人工批量註冊的社交帳號,沒有頭像,用戶名一般是亂碼,名副其實的「殭屍號」;中等的是通過盜取社交平臺中廢棄的帳號,保留其頭像、名稱等基本信息;高級的則是直接複製活躍的社交帳號,這種號不僅自帶頭像和用戶名,還有部分數量可觀的粉絲。

這些中高級殭屍號通過專業機器的維護,在程序算法的訓練下,可以定時點讚、轉發、評論社媒上的任意發文,通過不斷地模仿及學習,殭屍號也慢慢開始自己生產內容。

殭屍文學由此而來。

這些碎片式的、混亂的、不符合邏輯的內容,逐漸有了自己的文學風格。更神奇的是,殭屍文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真實用戶的關注,有一位微博用戶直接發起了一項挑戰,內容是讓挑戰者在8首詩中辨認中哪些是殭屍號的作品,哪些是德國詩人保羅·策蘭的作品,參與者不少,可答對的實屬寥寥。

圖片來源:微博

「殭屍文學抽取的語句並沒有想像的那樣隨機,拼湊起來偶爾確實會讓人眼前一亮。」

「殭屍文學可太令人上頭了,賽博智能詩。」

「這簡直是一種超現實主義浪漫思潮,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觸動自己的詩意。」

一眾網友對著機器隨機抓取、簡單組合後的文字,評頭論足,分析得頭頭是道。一位名為GUTS的作者更是閱盡微博上的殭屍內容,寫了一篇殭屍文學大賞。

文中,GUTS盤點了各類殭屍文學。

有現代「僵」詩,用混亂的內容和標點符號,歇斯底裡地表達情緒。

圖片來源:微博

還有魔幻主義驚悚小說,文字配圖直指食人魔,細思極恐。

圖片來源:微博

更有跨國仙鬼大戰,日本貞子碰瓷太上老君,想像力堪比哪吒對決迪迦奧特曼。

圖片來源:微博

隨著殭屍文學不斷在社交平臺上發酵,人開始為「機器」服務,一位知名的微博真人博主「殭屍文學bot」,就是專注於收集此類投稿,並將優質內容分享給眾人。2019年的最後一天,這位博主還整理出了《2019年度殭屍文學十條》,引來上萬網友互動轉發。

很多網友「屍」興一來,也學著殭屍號的文風在評論區留詩一首,人氣高的創作者被其他網友戲稱為「大屍人」。

微博上的殭屍文學風潮雖日漸興盛,但追根溯源地看,殭屍號的誕生並不光彩。

它們其實就是為世人所不齒的網絡水軍。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社交媒體中的馬太效應愈加明顯,以微博為例,粉絲越多的明星和博主,越容易受到廣告主、品牌商的青睞,相應的商業價值水漲船高,在行業內的話語權也隨之提升,優質的資源也會慢慢向其傾斜,逐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而反之亦然。

看到了這種效應的某些明星和博主,便企圖用「人造流量」來達到同樣的目的,他們僱傭龐大的網絡水軍充當關注者,為自己的發文刷數據,營造出一個百萬粉絲的大V形象,以此換取廣告營銷商的青睞。

半年前,一家創業公司通過蜂群文化MCN機構,向其旗下擁有380萬粉絲的微博紅人@張雨晗YuHan投放宣傳廣告。博主將帶有軟廣的vlog短視頻發出後,一夜之間瀏覽量高達353萬次,千餘條評論中滿是對產品的喜歡和讚賞,但實際為產品帶來的轉化量卻幾乎為零。

圖片來源:微博

雖然後續經多方調查發現,這家公司賣的產品也十分「一言難盡」,本身就是一個騙子,但這件事揭露出的MCN機構流量造假、買水軍刷數據的真相卻讓各界人士感到震驚。

無獨有偶,網絡水軍真正的大買家來自「飯圈」。央視新聞曾曝光流量明星數據造假事件,畫面直指當紅明星蔡徐坤,他發布在微博上的歌曲MV轉發量過億,而該平臺的總用戶量為3.7億,相當於每三個用戶中,就有一人轉發。此數據人為操縱痕跡過於明顯,幕後刷量軟體「星源」很快被查封,飯圈中瘋狂的數據造假行為也被戳穿。

原來,為了讓自家偶像的熱度更高,「數據女工們」或耗費時間人工轉發評論與偶像相關的內容,或直接花錢,讓機器程序自動完成操作,有時為了幫明星打榜,粉絲們不得不遵循平臺複雜的規則,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此間艱辛從周杰倫與蔡徐坤的超話打榜之戰中,便可見一般。

「綁架」全球的流量灰產

利用歪門邪道來投機取巧、牟取暴利可能是人類共同的劣根性,社交機器人被「濫用」也已然成為一個國際性問題。

在微博的國際版原型Twitter上,殭屍號也曾泛濫成災。2016年美國大選時,俄羅斯涉嫌僱用大量Twitter殭屍號向普通用戶發送郵件,以此來幹涉總統選舉結果。

據英國《金融時報》的研究報告顯示,與此次大選相關的推文中,近19%來自於Twitter殭屍號,而在選舉日當天,Twitter殭屍號發布支持川普的推文數量是支持希拉蕊推文數量的5倍。後有研究學者稱此次大選為「一場社交媒體的競選」。

一年後,真相被曝光,美國國會因此向Twitter施壓,要求其刪除社交平臺上的機器人帳號。

2018年7月,Twitter進行了史上最大的一次「殭屍號圍剿」運動,僅兩個月就清理了超7000萬個虛假帳戶。Twitter官方表示,該舉措是為了「持續性地在全球範圍重建信任」,而被清除掉的殭屍號也會從真實用戶的粉絲列表中消失。

Twitter的這一次大清洗,在國際名人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殭屍號蒸發後,美國總統川普的私人Twitter帳號瞬間掉粉40萬,從5340萬降到5300萬;前總統歐巴馬損失慘重,失去了近300萬粉絲,但是其粉絲總量依舊過億,穩佔Twitter大V榜單第三名;眾多超人氣明星也掉粉嚴重,「水果姐」凱蒂·佩裡掉粉280萬,賈斯汀·比伯掉粉300萬。路透社稱,前百名Twitter大V平均掉粉2%左右。

圖片來源:TIMES OF INDIA

大張旗鼓的圍剿運動結束後,Twitter自身同樣元氣大傷。在當時公開的第二季度財報中顯示,Twitter月度活躍用戶數不升反降,美股跌幅一度超過20%。

由此可見,利用社交機器人進行數據造假,可能並不是流量名人的自嗨行為。這一現象背後,是社交媒體平臺的樂見其成和推波助瀾,有些巨頭甚至親自下場,參與了流量遊戲。

早年間,一個名為Facebook騙局的視頻在Youtube上廣為流傳,內容主要是一位Facebook頭部創作者參與了平臺的推廣計劃,卻發現自己粉絲量增長雖快,但轉發、評論、點讚等互動數據卻毫無變化,因此懷疑新增的粉絲是Facebook平臺為其添加的殭屍粉。

以Facebook、Twitter、Snapchat為代表的一眾矽谷巨頭們,歷來就喜歡從不同程度上「美化」數據,用漂亮的報表來說服投資方使其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於是,大眾會發現巨頭們發布的公開數據,緯度各異:Facebook總是強調自己的用戶體量最大,Twitter則經常宣傳產品的月活躍用戶,卻很少提及日活躍用戶,而Snapchat剛好相反,只公開日活用戶數,對月活用戶數隻字不提。

數據的表面越光鮮亮麗,後續反噬的力量就越強。幾大社交巨頭在近年間紛紛被爆出由於平臺流量虛假,而向廣告商賠款道歉的醜聞。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被眾人所知道的事情,也許只是全球流量灰產的冰山一角。

流量灰產的技術底層,是越來越智能化的社交機器人。

Botnet的出現和流行,也許指明了未來社交產品的發展方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除了人與人的互動之外,人機互動,以及機器人之間的聯動,也將成為大勢所趨。與其一味抵制機器人社交帳號,不如建立起一種機制,讓人類和機器人能夠更好地分辨彼此的身份。

讓「人氣」回歸人氣,「流量」回歸流量。

註:可通過清博輿論公號菜單欄「疫情查」了解疫情防控最新動態;公號後臺留言「疫情輿論彙編」可獲取疫情相關報告(由志願者製作提供)。

相關焦點

  • 蔣勤勤微博疑似回應「小三」風波
    似乎是為了呼應這場「小三慣犯」的輿論,陳建斌與蔣勤勤今日在微博上連番刷屏,用春秋筆法來了一次自我洗白。「獅子看見一條瘋狗趕緊躲開,小獅子說:爸爸,你敢和老虎獵豹爭雄,為何躲一條瘋狗?」雄獅問:孩子,打敗一條瘋狗光榮嗎?小獅子搖頭。"讓瘋狗咬一口倒黴不?"小獅子點頭。"既然如此,幹嗎要去招惹一條瘋狗?"
  • 微博爆火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個啥?
    【文/觀察者網 張照棟】突然之間,「凡爾賽文學」在微博上爆火,光熱搜就佔了4個,成了今天全網網友的歡樂源泉。那麼,何為「凡爾賽文學」?一句話概括就是不經意間地炫耀出優越感。用主持人何炅的話說就是「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
  • 刺激戰場:機場旁小島上的殭屍真是活的,出生島上還有個殭屍窩!
    大家都知道,在玩刺激戰場的時候,如果在雙人的載具上,只有手槍和衝鋒鎗可以使用,而步槍還有狙擊槍是無法在雙人載具上使用的,這是因為根本光子的設定,步槍和狙擊槍遊戲人物必須雙手握住才能觸發射擊,當然在其他載具上,步槍和狙擊槍也能使用,但是視角都是雙手握槍,不過最近有玩家卻在一次遊戲中居然使用上了衝鋒鎗
  • 微博上的bot帳號,究竟是些什麼鬼?
    它每天都要搞一搞話題,上一上熱搜。2020年了,你是不是還在疑惑,bot是個啥?BOT,Build-Operate-Transfer,政府與私人機構之間達成協議,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並管理和經營該設施及其相應的產品與服務。
  • 「殭屍」化的微博與粉絲灰產的末日狂奔
    以一定機制黏住普通用戶,以他們和KOL的互動活躍微博數據,為廣告主創造更好的環境,這構成了近年來微博所有動作的出發點:一切,為了商業。當然,這些數據的來源可能是全民大爭論,可能是粉絲經濟,也可能是深藏在微博灰色地帶的「殭屍」產業。
  • 三個殭屍中只剩下一個人,「英叔」,「文才」已經過世
    「文才」和「秋生」的組合給看電影增添了許多樂趣「鐵打的秋生,流水的文才」是真的嗎表面上看,大部分英叔電影都涉及秋生,而只有少數是文學天才。然而這些有文學天賦的書是最好的。文藝天才的演員許冠英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他留下英叔獨自發展沒有任何問題,而邱生顯然更適合跟隨英叔發展。你聽說過「許氏三傑」嗎?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
  • 傳媒觀察|文學bot:在微博偶遇陀思妥耶夫斯基
    截至2020年4月,據不完全統計,微博上僅有200餘個文學bot博主,有些專門介紹某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學作品,如「俄羅斯文學bot」、「亞非文學bot」;有些則專注於分享某一位作家的作品,如「裡爾克bot」。它們主要由個人運營,大多興起於最近三年。
  • 四川達州部分政務微博成「殭屍」 曬靚照廣告(圖)
    10月28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在新浪微博中了解到,達州市城市管理局官方微博自9月24日開通以來,共發表城管動態6條,接受網友投訴反映8條,在短短1個月內得到了1400餘名粉絲的親睞。  據達州市達川區委外宣辦官方微博「走近達川」管理員湯勁松介紹,「走近達川」在全省103個已開通新浪微博的區縣中每周排名在20位前,曾最高排名至第8位。其微博自2013年4月開通至今已發布微博4300餘條,內容多為時政要聞、生活資訊 、便民服務等,同時處理部分網絡問政事項。
  • 為何殭屍電影裡的殭屍都穿清朝服飾?與其來源有關
    林正英的殭屍電影曾是一代人的記憶,至今後人只是模仿而從未超越。而常看殭屍電影的人應該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幾乎所有的殭屍都是穿清朝的服飾出場。這就讓人有個疑惑了,難道清朝盛行出殭屍嗎?為什麼就沒有其他朝代的殭屍出現呢?說到這個問題,原因就比較值得說道說道了。
  • 明星們的微博簡介有多搞笑?王俊凱拒絕殭屍粉,郭麒麟職業打工人
    在這裡,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都留意過你們愛豆的微博簡介嗎?對於我們來說,能偶接觸到明星生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關注他們的微博,微博中入住了大量的當紅明星,他們也會不定期地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日常。除此之外,很多明星都把微博當成了自己的社交帳號,而微博簡介就像QQ籤名一樣,彰顯了不同愛豆的性格喜好。
  • 微博上:刷假量的和賣假貨的打起來了!
    這幾天朋友圈出了一個一篇文章《一場新媒體巨頭導演的「殭屍舞臺劇」,真實還原現場,導火線:一條一夜爆紅的視頻,我們流量卻為0!》說的是賣E飛神筆的甲方被一個刷量的乙方騙了。關於兩方的背景說明甲方:一個創業者,賣的這個筆據說是一種能緩解女性痛經的高科技,引用了eefit技術,具體到底是啥技術,反正谷歌上都搜索不到,搜到的也沒有什麼關係,國內的就更不用說了。這個技術很高深,以至於筆者也不懂。百度上搜索了半天,在貼吧裡看到了這樣的介紹。
  • 【瑞象視點】專欄 張涵露:殭屍養成記
    在作品進行中,幾十個帳號在群中因為搶紅包而進入集體迷狂,當時我根本不相信這些帳號的背後是真人,「一定是殭屍帳號吧」,我想,只有機器才會樂此不疲地將一分兩分錢收於囊中。然而我也如此百般聊賴地花了幾個小時盯著屏幕上發生的一切。
  • 10.25版本上分推薦:峽谷製造者阿卡麗制霸中路!
    阿卡麗憑藉著神話裝備峽谷製造者在韓服大放異彩,勝率飆升。出裝推薦神話裝備選擇峽谷製造者,神話裝備選擇巫妖之禍、惡魔之擁、中婭、鞋子選擇法穿鞋。玩法介紹要合理把握Q技能的施法距離,和被動的距離,通過拉扯來線上打消耗。連招方面R起手+E技能可以達到E技能必中的效果,REQAWQAR這是阿卡麗的爆發連招。團戰和其他刺客一樣,需要找時機切入,秒掉敵方C位。
  • 還記得《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的小殭屍況復生嗎?都結婚3年了
    香港唯一可以和TVB相抗衡的電視臺就是亞視,當年也製作過不少經典劇集,諸如黃元申版《霍元甲》《陳真》《再向虎山行》《精武門》《殭屍道長》《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等等。除了九叔的殭屍片,個人認為最好看的就是《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除了大長腿馬小玲和痴情殭屍況天佑之外,長不大的小殭屍況復生也非常可愛。
  • 微博爆火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什麼梗?
    突然之間,「凡爾賽文學」在微博上爆火,光熱搜就佔了4個,成了今天全網網友的歡樂源泉。那麼,何為「凡爾賽文學」?
  • 賽博朋克2077寡婦製造者怎麼獲得?寡婦製造者任務流程攻略
    在賽博朋克2077這款單機遊戲中,本身武器也是有不同品質的,接下來我們介紹一款不朽品質非常好用而且傷害特別高的武器——寡婦製造者,這把武器是通過任務來獲得的,具體的任務獲取流程如下可見!賽博朋克2077寡婦製造者怎麼獲得?
  • 微博「刪」了我的帳號,我刪了它給我的殭屍粉
    距離上一次登陸微博,得有一個多月。還是因為朋友轉發了一組黑貓的照片給我,才想起來打開這個app。身邊要好的都知道,我幾乎不玩微博,不僅僅自己不發,也不用來看任何新聞或八卦,原因無它,就是懶。大概因為活躍度實在太低,直到最近朋友提起,我才知道在微博上搜索我的暱稱,已經搜不到我這個人了👇。
  • PC端上最好的殭屍遊戲!男人就應該在末世打殭屍
    殭屍一直是遊戲中經久不衰的題材,如果沒有殭屍遊戲抓住你的腳踝,你甚至都不會去打開Steam。近日PCgamesN盤點了PC上最好玩的殭屍遊戲,這裡將會有殭屍愛好者想要的一切。  殭屍遊戲的範圍從生存模擬到洛夫克拉夫特恐怖文學(代表作《克蘇魯的呼喚》)各種類型,如果你願意你甚至可以在塔防和跑酷遊戲中感受它。
  • 微博爆火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個啥?得知真相的我眼淚笑出來!
    據@蒙淇淇77 微博個人簡介顯示,她是一位作家,代表作《全世界只有我可以欺負你》。「凡爾賽文學」浪潮,@蒙淇淇77 回應表示,自己會繼續分享生活,「如有冒犯,純屬『凡爾賽文學』。」事實上,在此次微博爆火,全網皆知之前,「凡爾賽文學」就已經火了一段時間了。早在今年5月22日,「凡爾賽學研習小組」就已經有近4萬名成員。
  • 「殭屍」攻陷豆瓣
    《記憶記憶》的編輯忍不住寫文控訴:「沒想到我一本文藝新書,能夠評論區一開全是殭屍們養號(蠱)……」事實上,毫無靈魂的殭屍畫風已經在粉圈瀰漫很久了,去到追星女孩的快樂老家微博,點開那些頂流明星的超話看看——偶像的精修圖下面,充斥著精緻卻空洞的告白宣言,看不見人與人之間的真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