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獨家直播《第三極》電影版,六百萬人共賞青藏高原

2020-08-29 老胡說科技

綿延不絕的雪山、豐饒的大地階梯、輪迴往復的流水……7月24日,由北京五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拍攝製作,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紀錄片《第三極》90分鐘典藏版在快手獨家直播。導演曾海若和製片人胡小鹿也做客直播間,分享了紀錄片背後的故事。這場持續兩小時的直播,共吸引了645.5萬人觀看,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過5萬人。

紀錄片《第三極》描繪了青藏高原上人與自然的關係。高海拔和嚴酷的自然環境,反而造就了這裡的人對環境的尊重和對自然有節制的利用;更激發了這裡的人對家庭的責任感,對純潔高尚的心靈的推崇。本片通過一個個故事,展現青藏高原廣闊豐富的地貌,呈現珍稀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態,同時讓人們看到最具有民族氣息的生活方式。

紀錄片《第三極》電視版有四十個故事,本次在快手上放映的電影版選取了其中最精華的部分。除此之外,導演曾海若還講述了影片拍攝過程中團隊遇到的種種困難。「包括設備車翻倒、成員高原反應等,我們都一一克服了。」曾海若在直播中對觀眾介紹道,「但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故事,恰恰是拍攝計劃以外的偶然收穫。比如寓意深遠的壇城,就是我們在取材藏香時偶然發現的儀式,這個鮮為人知的儀式從未接受過外界拍攝,卻機緣巧合被我們記錄了下來。「

據了解,「西藏三部曲「的首部作品《第三極》是中國首部採用4K技術攝製的高清紀錄片,也是首次在青藏高原進行水下拍攝和首部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直接採購的中國產紀錄片。導演曾海若是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主要作品有紀錄片《極地》、《第三極》、《我的抗戰》、《我的抗戰2》等。作品曾獲中國年度紀錄片獎、中國卓越貢獻紀錄片獎、國家記憶年度影像獎等。

相關焦點

  • 2小時,六百萬人的直播間裡,只因這部絕美紀錄片……
    7月24日,紀錄片《第三極》90分鐘典藏版在快手獨家直播。導演曾海若和製片人胡小鹿做客直播間,分享了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第三極》的電視版有40個故事,本次在快手上放映的電影版選取其中最精華的部分。除此之外,導演曾海若還講述了影片拍攝過程中團隊遇到的種種困難。
  • 跟著紀錄片「雲旅行④|走進地球「第三極「 感受青藏高原上治癒...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在地球的南、北極之外,有一處地方被人們稱為「第三極」。這裡曾是地球運動最活躍的地帶,遠古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壯觀的痕跡,巨大的落差,也產生了豐富多樣的生物類別。這裡,就是青藏高原,全球海拔最高的地區,也是唯一有著人類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跟著紀錄片「雲旅行」的第四站,來到的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這是一個冰與雪的琉璃世界,高原冰川上的積雪終年不化,只需一眼,就能讓遊人看到它的巍峨與純淨。
  • 大型紀錄片《第三極》(1——6完整播放)
    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紀錄片《第三極》每集46分鐘,共6集,以近40個故事的體量講述青藏之美.
  • 駛向第三極丨東南DX7星躍以「極限」品質挑戰可可西裡
    在活動中,空中轟鳴而過的直升機和地面飛馳而來的DX7星躍車隊,猶如蛟龍猛虎一般蓄勢待發,也預示著東南DX7星躍「駛向第三極」的極限長途挑戰之旅將所向披靡,一往無前地朝著「高原秘境」可可西裡進發。 即是從東南汽車福州大本營出發,一路自東南、向西北,途經7省20多個城市,一路探秘嶺南武術之鄉廣東佛山,緬懷抗疫重城湖北武漢,最後到達高原秘境青藏可可西裡。
  • 中國最美紀錄片《第三極》|城視·書房
    人與自然之間如何相處共生,是大型紀錄片《第三極》的主題。自2013年年初正式開始籌備,9月開拍。截至2014年7月,4個攝製組總計拍攝400多個工作日,行程遍及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等青藏高原的50多個秘境。《第三極》展現的是不同的高原環境孕育了怎樣不同的生存方式。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山腹地,日常生活如何進行?人們如何在海拔的極限,飼養牲畜和培養自己的農作物?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推早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
    ,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與此同時,題為「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基因」的成果近期在《科學》雜誌在線發表。  國內外考古界再次聚焦這一古老而神秘的古人類和白石崖溶洞。
  • 青藏高原,集萬物之靈,鍾天地之秀
    而其中的名句「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更是洗腦金句,以至於剛看到青藏高原立馬就想到了呀啦索,音譯過來竟沒有點違和感,果然是存在即合理呀!那青藏高原的正確表示是什麼呢?青藏高原那就需要了解下青藏這個寶藏地方了。青藏一般就是指青藏高原,是中國五大地區之一,位於中國南部。如果只聽名字是否有人會認為有一座高原名叫青藏高原。
  • 【紀錄沙龍•總第57期】涉藏紀錄片《第三極》看片會+主創交流
    「在影片中,每一個主人公都有著強烈的生存的願望,這種願望並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身邊的人,為了某種傳承的力量。這種人類心靈的制高點,最堅韌、最善良、最智慧、最友愛的制高點,正是《第三極》所要表現的。」 本周,紀錄片沙龍就邀請這部還未播出就已備受矚目的涉藏紀錄片《第三極》與片友們見面,與此同時,《第三極》也將於沙龍當晚七點十分,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首播。
  • 青藏高原,內陸高迥
    這是被稱之為「世界屋脊」的地方,孤獨的內陸高迥,沉寂,空曠,恆大,這就是青藏高原。來到高聳而遼闊的青藏高原,你會看見天是那樣的藍,伸手可及;雲是那樣的白,圍著你轉;空氣是那樣的清新,像是要醉了一樣。總之,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世俗生活的感覺,你享受到了一種平日裡或許久已忘懷,但在你靈魂深處未必不在期待著的奇蹟降臨般的精神洗禮。
  • 中國科學家利用樹木年輪記錄青藏高原冰川變化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袁全)繼使用衛星和相機等設備後,中國科學家開始嘗試利用樹木年輪記錄青藏高原冰川變化。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擁有上萬條冰川,並分布著亞洲眾多江河的源頭。科學家認為,了解青藏高原冰川的歷史變化,及其未來在氣候變暖背景下的影響十分重要,關乎人類生存環境。從1984年到2016年青藏高原一處冰川的變化圖。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竟是一片亞熱帶森林
    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它也因此被稱作「世界第三極」和「世界屋脊」,總面積達到了250萬平方公裡,除了包括我國西藏全部之外,我國青海、新疆、四川、甘肅、雲南等部分地區,也都屬於青藏高原地帶。
  • 「地球第三極·西藏新名片」驚豔亮相
    近日,「地球第三極」品牌發布會盛典在拉薩圓滿落幕。此次盛典集品牌發布會、品牌發展論壇、品牌體驗、電商直播活動於一體,從官方性、學術性、藝術性、區域性四大維度全面闡述「地球第三極」品牌精神底蘊。
  • 監測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區,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地區,其中,雪豹、藏羚、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棕熊、巖羊等為青藏高原特有種,有許多已被列入全球珍惜瀕危物種。素有世界「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是全球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該區域涉及青海、西藏、新疆、四川、雲南、甘肅等省區高原面積257.2萬平方千米,有獨特的高原生態系統。
  • 突破極限勇闖未歷之境 東南DX7星躍勇闖世界「第三極」
    青藏高原,與南極、北極並列,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可可西裡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更是被稱為「生命禁區」,直到2005年其核心地帶才被人類首次徵服。 近日,由亞洲車神「曾凡仁」帶隊,東南DX7星躍開啟了一場從福州到可可西裡、從海拔0米到4600米、從零上25度到零下40度的品質見證之旅。
  • 青藏高原那麼冷,為什麼藏族人民穿的藏袍會脫掉一隻袖子?
    這要先說到當地氣候了,藏族人民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到現在仍有很多居住在青藏高原,這裡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就在一天的時間裡,天氣也會有很大的變化,藏袍腰襟大,白天穿禦寒保暖,晚上就是鋪蓋。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氣候幹寒而多變,藏袍可以擋風禦寒,一天之中陰雲雨雹都有可能,藏袍使得藏族人民在這裡的生活變得方便,它的形成可以說凝聚了無數藏族人民心血,裡面有他們無窮的智慧在裡面。小夥伴們,你們穿過藏袍嗎?感覺怎麼樣?
  • 涉藏紀錄片《第三極》直抵人心
    隨著涉藏紀錄片《第三極》(青藏高原)在CCTV-4開播,盆友們又歡騰了起來。自3月25日每晚19:10開播以來,《第三極》收視持續走高,3月26日34城市(缺成都)收視份額達1.49%,較播出前同時段提升129%,引發網友熱議。網友驚呼,《第三極》「美得喪心病狂!」
  • 種出個地球、第三極和我們的父輩,豆瓣高評分紀錄片推薦第十二彈
    《走過烽火大地》看到阿富汗的那集感覺很熟悉,原來不久前看了《追風箏的人》。雖然每一集鏡頭前的主持人都描述他們身處於多危險的境況,但隔著鏡頭相隔如此遠,也就沒害怕的感覺。中東的人只是想自己的地頭自己作主,偏偏西方國家千方百計破壞,這些該死的政治!
  • 守護地球第三極 德國卡赫在行動
    上海2020年9月29日 /美通社/ -- 9月,由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廳、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美麗公約守護第三極」公益活動開啟。 守護地球第三極,刻不容緩 西藏是除了南極和北極以外的「第三極」,但隨著每年遊客數量不斷攀升,藏區的汙染也與日俱增。越來越多塑料瓶覆蓋了西藏原有的純白,為了不讓人類的汙染印在西藏的冰川湖泊裡,民間自發組織、創辦了文明旅遊公益活動 -- 美麗公約。
  • 青藏高原中的自然崇拜和自然禁忌文化
    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第三極」或「世界屋脊」,具有典型的高原乾旱氣候特徵,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高原人選擇適應環境、敬畏環境,經過世世代代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的體系規則、生存方式、社會價值,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文化。
  • 何處是青藏?
    ——是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世界屋脊;——是孕育長江黃河的亞洲水塔;——是高寒缺氧的地球第三極;——是格桑花、酥油、青稞和雄鷹;是古象雄、吐蕃、青唐和邏些;是岡仁波齊守護的瑪旁雍;是布達拉宮眺望的拉薩河;是可可西裡狂奔的野犛牛;是格拉丹東哺育的沱沱河;是雅礱河谷的藏王墓;是青海湖畔的江西溝;是雪山上的雲朵;是路基下的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