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第三極」或「世界屋脊」,具有典型的高原乾旱氣候特徵,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高原人選擇適應環境、敬畏環境,經過世世代代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的體系規則、生存方式、社會價值,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文化。
高原文化是在高原環境中孕育而成的,高原人用寬容感恩之心對待大自然的饋贈,用崇敬之心對待神靈、對待一切生命體和非生命體,造就了眾生平等、慈悲博愛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畫卷。
時至今日,每每可以看到藏族人民圍繞著布達拉宮、拉魯溼地、大昭寺等建築、神山、聖湖轉圈祈福時,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他們對大自然的虔誠崇拜,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當然,通過這樣虔誠、樸素的方式得到大自然、神靈庇佑,共享和諧共生。
每每遊客來西藏遊玩,導遊會提前告知哪個景區嚴禁作出哪樣的行為,包括遵守做人的基本禮貌規則外,還要入鄉隨俗,按照藏族人民的傳統習俗謹慎行事。比如說,在布達拉宮拍照時是不允許穿露出大腿的短褲或短裙,一旦有這樣的行為,是對神聖使命布達拉宮大不敬,也是對藏族文化的蔑視,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是嚴禁這樣子的旅客進入的。
在這邊待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拉薩郊區地段,亦或在鄉下偏遠的地方,野狗隨處可見,有時野狗飢餓難忍亂吠,甚至兇神惡煞,當地人也不會厭惡這群無家可歸的動物,根本不可能像內地一樣,直接弄死他們賣狗肉,相反會時不時送點剩菜剩飯拾掇它們,這是因為狗被藏族人民看作神靈,是不允許人為殺害它們,一旦發生,就會遭受神靈的懲罰,得不到神靈保佑。
「神牛」「神羊」,是藏族人民專門放生來祭奠大自然的,每次放生的牛羊做好標記,任其與大自然相處,直至自然死亡。每到宗教節日(藏曆初一、十五、三十等),藏族人民不殺生,也不吃肉食類食物,以此來表示自己對神靈敬畏,希望得到神靈的保佑!
藏族人民對自然的禁忌還有很多,有一些習俗跟內地習俗結果大同小異,但兩者的前提是不一樣的,比如,禁止打獵,藏族人民是依託宗教信仰內心自發出來的,而內地人民是明文規定禁止的。
隨著西藏漢族常住人口增多、來藏務工人員增多,很多傳統文化受到衝擊。在拉薩,食文化就在悄無聲息發生改變,典型的魚文化,藏族人民曾經將魚作為神靈,是不可以吃魚的,現在,魚作為漢族同胞的食材,餐桌上隨處可見,藏漢文化融合,藏族人民也開始慢慢吃魚,吃了魚也不會對神靈產生愧疚之心。
從科學的角度看,藏族人民對自然的崇拜和對自然的禁忌帶有一定的矇昧迷信色彩,但也正是這樣,藏族人民在高原的惡劣環境中將人與自然處理的恰到好處,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只有達成和諧共處局面,人類才能向未知的未來走地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