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刊叔 | 品牌周刊(BrandWeek)
每年9月都是運動品牌必爭的營銷季節,各個品牌花樣頻出,有創新的、有延續的、勵志和燃等等。今年運動季倒有黑馬殺出,就是最近大熱的#來條士力架運動更有型#。一段長達2分鐘的影片,5組運動場景,20名現役運動員參與拍攝,交響樂配音和士力架「搞笑」的日常,就是這段營銷的大部分重頭戲了。整個宣傳動作都圍繞「運動」這一主題,讓士力架打造了一次有型的品牌升級。
耐克創始人比爾·奈特在自傳《鞋狗》中寫道:「要傳播信念,而非產品,信念才是不可抵抗的。」
士力架的信念是橫掃飢餓,近幾年廣告都在傳遞同樣的信息。士力架廣告包含三要素:餓得走樣+吃士力架+做回自己,這是士力架的黃金配方。國內打造類似結構的廣告,都會被誤解為士力架的橋段。
今年士力架廣告片,依然由代言人王俊凱演繹。廣告片選擇街舞場景,用氣球人表現了餓到手軟腳軟。新廣告一上線,就獲得了王俊凱粉絲熱捧。粉絲首輪傳播「來條士力架運動更有型」的信息,為這個運動季開了個好頭。
第二、三條廣告是新上任的士力架首席能量官倪大紅,同時出現的是運動季換裝的士力架6條拒絕餓貨裝。搞笑的表現了在桌球和街舞運動中餓得沒型,倪大紅用演技得到了全網餓貨的認可。
實力戲骨的表現力並不局限於熒幕,士力架官方微博還發出了一組由倪大紅演繹的士力架餓貨海報,更是俘獲了一大批運動愛好者的心。
隨著消費觀念和方式的升級,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了輸出品牌理念,在市場中吸引「品味」一致的觀眾。用運動員進行營銷、吸引熱愛運動和泛運動的觀眾,已經是體育品牌的成熟做法。如何在眾多運動品牌中突圍,突出自己和運動的關聯,成了士力架傳輸品牌理念、尤其是構築其中運動內核的重要任務。
為了找到這個核心的切入點,士力架品牌進行了運動員調研,在得到的答案中,有一個成為今年士力架運動精神營銷的鑰匙。這是來自運動教練錢亮表達的一個觀點:運動不止有那些傷痛、汗水組成,因為日常訓練不如比賽時那麼注意飲食,餓著運動的情況非常常見。尤其是輕微的餓,日常訓練或者進行運動的時候就會喝水減少飢餓感、或者身邊沒有吃的、或者怕麻煩等等,肯定是會影響運動表現的。
在對於每一位平凡運動愛好者的洞察之後,餓的生動現象最終被詮釋成《士力架運動精神片》,展現在觀眾、尤其是熱愛運動的朋友面前。
全片由一段內心獨白完成,串聯5個常見的運動場景——桌球、籃球、跑步、遊泳、街舞。畫面誇張、有無釐頭搞笑的風格,尤其在運動員因為餓,聽從內心的呼喚去拿士力架時,用長徵的形式加排比的運動員手勢動作,誇張運動時飢餓的內心戲。個人運動時餓到腿軟腳軟流虛汗、團體運動時擔心給隊友拖後腿,都由真實的運動員演繹,印證了片中那句「餓讓運動更加生動」。
片中最後:每個偉大或平凡的運動者都經歷過這一刻。一句點燃全片,和熱愛運動的觀眾進行意識對話。簡單又有意義的一句,讓餓在運動中常見、又被忽視的情況被提出進而接受,筆者看來,是士力架有意在向策劃「凌晨4點鐘的洛杉磯」學習和致敬。
短片上傳後,20位參與拍攝的運動員集體轉發,他們的粉絲響應運動精神的號召自發二次傳播。在吸引了眾多運動員和運動帳號轉發後,開始了全網刷屏。更多運動愛好者參與了#來條士力架運動更有型#話題,發布了自己在運動時候感覺餓的情形。很多網友直言,士力架從前和餓畫等號,現在拿起態度,傳播了品牌對於運動的信念,更願意在運動前吃士力架,「善待」堅持運動的自己。
此番士力架運動季打通了運動圈層和泛運動圈層,運動季各話題得到3.6億次閱讀,運動季視頻被播放超過6千萬次。從代言人、首席能量官,到運動員,形成了泛運動到更加垂直的運動圈層滲透。
這是快消品牌的一次小範圍內的品牌升級,士力架踏出第一步旨在在構建體育場景下的品牌使命、價值觀,詮釋品牌對責任的理解。在快消行業同質化嚴重的當下,轉型成了士力架突破重圍的一個不錯的方法。
實際上,士力架此番運動季營銷得到廣泛關注並不難預測,在諸多運動場景中,士力架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從馬拉松到學校運動會,再到日常的運動,諸如在校學生打籃球時經常統一準備士力架,學校運動會和一些日常的運動更可見一斑。這些都為士力架今天輸出品牌價值打下良好基礎,產品功能是解決飢餓;上升到精神層面,士力架歌頌日常運動、關注運動中易忽視的餓貨瞬間,便成了今秋運動的主旋律。
品牌周刊(ID:BrandWeek)創立於2012年,致力於「發現更多本土品牌和國際品牌成功的故事和案例」、「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優秀媒體」。投稿、內容合作,請聯繫QQ:751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