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是猝死的高危人群?猝死來臨前,有什麼先兆?

2020-12-24 三九養生堂

近些年來,關於猝死的事例相信大家都略有耳聞,一旦該問題來襲,在很短時間內,可能就讓人始料不及,如果救助不及時,人可能說沒就沒了。誰又會希望自己遇到這問題呢?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見的常識,比如哪些人更加需要注意?來臨前,身體會有哪些異常表現?若能學會預防並及時發現端倪,或許能及時止損,防止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

哪些人群更需注意?

長期熬夜加班,精神處於緊繃焦慮狀態的人,這類人往往過度勞累,身體早該需要休息了,睡眠長期嚴重不足,心率容易異常,體內的電解質也容易紊亂,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而且情緒波動也比較大,會增加心臟和血管的負荷,風險也較高。

跟職業也有一定的關係,比如長期從事計算機行業的人,每天長時間面對電腦,再加上久坐不動,血液循環和代謝會受阻,血管更易出故障。一旦出現堵塞或破裂了,就可能會帶來急性的問題;比如從事製造業工作的人,特別是工作環境嘈雜惡劣的,體力耗費較多,身體不斷透支,再加上平時社交較少,很多壓力難以排解,風險也比較高。

還有睡覺經常打鼾的人,如果睡眠呼吸暫停超過一定的時間,很容易在睡眠中發生該問題。

平時比較固執急躁,很容易衝動的人,這類人血液中的腎上腺含量較高,過於激動,血壓容易飆升;還有一種是雖然比較急躁衝動,但會壓抑自己,不會表現出現,這種性格的人一樣要注意。

如果你在其中,平時一定要注意自我調整,學會做情緒的主人,賺錢奮鬥的同時,也不要將身體健康置身於事外,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如果身體出現了以下幾種異常表現,或許是身體在求救,別白白錯過信號,越早發現越好,或能成功自救。

突然感到胸悶胸痛,或者眼前突然一黑,呼吸變很急促,甚至困難;心率比較低,人還乏力,大量出汗,甚至暈厥了,一定別硬扛,調節好呼吸,避免讓自己過於激動。頻繁出現,最好及時去看下。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不典型的預兆,很容易被混淆的現象,例如牙疼,這種牙疼和普通的牙疼不一樣,往往是找不到具體的位置,疼痛感也很強烈,甚至還會牽引到肩膀和背部,或者是腹痛強烈,還伴有嘔吐,可能也是急性的表現,別當是小毛病對待。

總結:以上幾種人群可能發生的機率會比一般人要高,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應該學會避開這些因素,建議大家要培養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吃動平衡、睡作息規律和一個平和的心態。如果出現上述異常表現了,別輕視,發現、緩解的越早,也就越能降低風險,平時也要多了解些急救的知識,關鍵時刻或許能救命!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哪些人群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嗎?如果你是高危人群該怎麼辦?
    我們醫生在出急診時經常會遇到猝死患者的急救,這種急救是驚心動魄,而且心情複雜。通過臨床這些年的觀察,這幾年的猝死年齡逐漸年輕化,而且職業類別也不斷擴大,所以有必要在這裡和大家科普一下目前猝死的高危人群有哪些,這些人群在平時要注意保護自己同時學習一些急救知識,用於自救和他救。
  • 聽聽丨一個人猝死前,會有哪些先兆
    今晚我們來聊聊:一個人猝死前,會有哪些先兆。新年伊始,連續看到一些沉痛的新聞。《巴啦啦小魔仙》美琪的扮演者孫僑璐於跨年夜心梗猝死,年僅25歲。網上流傳著一張她的朋友圈截圖:凌晨2點還在熬夜喝酒。僅僅幾天後,一位23歲的拼多多員工,凌晨一點半,在下班路上暈倒猝死。猝死,成為了近幾年的網絡高頻詞。每年有近60萬人猝死,其中大多數是不超過35歲的年輕人。在一項關於猝死原因的調查顯示:90%的年輕人猝死、腦溢血、心肌梗塞都與熬夜有關。年輕人真的想熬麼?不得不熬啊。
  • 猝死發生前,身體會有什麼感覺?5個症狀太危險,早知道早預防
    此時正值冬季,晝夜溫差、室內外溫差大,人體血管彈性也受到影響,是猝死的高發時期。很多看起來身體不錯的中青年,倒地後卻不省人事,那麼猝死前身體到底會發生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一、40~50歲是猝死高發期  心源性猝死通常突然發生,往往出人意料,這也是猝死最可怕的地方。
  • 人在猝死前會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嗎?
    中國心源性猝死的搶救成功率不足1%,絕大部分人還沒到醫院就已喪失性命。猝死不分年齡,最近幾年心源性猝死的報導不斷增加,且呈年輕化趨勢。 在對抗新冠病毒的鬥爭中,有兩位年輕的醫務人員也因猝死殉職。在中國引發猝死的多種因素未被有效控制,並有加重趨勢,包括心血管發病呈年輕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仍在呈增加趨勢。
  • A型性格人群更易猝死?測測你是什麼性格?猝死前會有什麼感覺?
    如果負責大面積心肌細胞供應的血管突然被堵死就會發生猝死!心絞痛是冠心病的表現之一,出現心絞痛有可能引發猝死!據了解,A型性格的人有較高的冠心病患病風險。A型性格人群的皮質系統屬於被激活狀態,去甲腎上腺素較為亢奮,容易在情緒緊張、激動或受刺激時出現去甲腎上腺素大量分泌,有可能會促發冠狀動脈痙攣,還能加速血栓形成,從而誘發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性格密切相關,A型性格的人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 心梗、猝死,過度勞累能否引發猝死?專家告訴你有哪些預警信號
    那麼,從臨床醫學角度如何看待猝死和心梗,猝死年輕化的原因是什麼?過度勞累能否引發猝死?發生猝死前有哪些徵兆?如何避免?遇到有人突然暈倒該如何救治?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主任馬長生教授為此接受了《工人日報》記者採訪,對人們關注的問題一一做了回答。
  • 猝死前身體會有哪些徵兆?該如何急救?
    二、猝死前,身體會有哪些徵兆?冬季心血管疾病高發,因此猝死的風險也隨之升高。猝死往往來得非常突然,特別是有特異性的徵兆幾乎沒有。但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尋,猝死前,可能會出現以下幾個徵兆,需要引起警惕。1.心跳加速突然出現沒有原因的心跳加速,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先兆。
  • 猝死的人都有這些規律
    3.發生猝死前,往往伴有以下的症狀體徵猝死中有症狀體徵的人,最常表現為突然發作(20.10%)、休息睡眠中(16.71%),其次為嘔吐(7.49%)、呼吸困難、胸悶出汗、頭暈、胸痛、腹痛、抽搐、頭痛、心悸、咳嗽、意識障礙等。4.
  • 猝死前的11大徵兆,知道了能救命!
    近些年來,猝死的發生率越來越高,時不時就傳來年輕人猝死離世的新聞,其中不乏一些精英白領,還可能有你熟識的朋友。每每聽到這樣的消息,都叫人不禁扼腕嘆息!其實,猝死雖事發突然,但也有跡可循。比如,生活中哪些「惡習」容易引發猝死?哪些異常表現是猝死前的徵兆?哪些是高危人群?這些我們都要特別留意!
  • 【悲痛】高以翔去世一年後,好友也猝死在他墓地!醫生: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人生在世,意外總是在一旁虎視眈眈,說不定什麼時候就來個突然襲擊,打得人措手不及,讓人難以接受事實。2019年11月27日,中國臺灣演員高以翔在錄製某綜藝節目時意外猝死,年僅35歲。
  • 不止一次提醒:猝死前,或會有這4個症狀,真該休息了
    猝死在來臨的時候會有一些奇怪的先兆,如果沒有及時留意,通過合理的方式改善,可能離死亡就不遠了。那麼,猝死之前會有哪些特殊的現象呢?1、頭暈頭痛明顯的頭暈、頭痛,有可能是猝死之前身體發出的警告。因為人在猝死之前,身體已經處於過度透支的狀態中,還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在發展,此時身體會出現明顯的信號,多有大腦氧氣、血液無法及時提供的情況。很多患者明顯的感覺就是頭暈、頭痛,甚至會有突然間暈倒、昏迷的情況,這些都是猝死來臨之前發出的警告。
  • 年僅25歲女演員猝死!為什麼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心梗?
    相對於老年人,年輕人發生心梗時更容易猝死。①老年人由於基礎疾病的病程長,常見的冠心病、高血壓、肺心病、擴散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等,反覆發病,身體機能就會有一種耐受或者代償。而對於年輕人,由於心臟沒有形成代償保護機制,很多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誘發惡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顫就相當於心臟驟停,瞬間失去意識導致猝死。
  • 高以翔去世一年後,好友猝死在他墓地!這類死亡都有規律
    呂曉棟在生前就有心臟方面的病歷,最近他自己經常會覺得自己累,身體不舒服等症狀。卻沒想到會在祭拜朋友的時間裡,突發猝死去世。那麼看起來「什麼問題沒有」的一個人,怎麼就猝死了?發生猝死前,往往伴有以下的症狀體徵猝死中有症狀體徵的人,最常表現為突然發作(20.10%)、休息睡眠中(16.71%),其次為嘔吐(7.49%)、呼吸困難、胸悶出汗、
  • 春節的悲劇:每一個猝死的發生都是蓄謀已久的
    春節期間猝死,喜事秒變悲劇,人生真是無常啊。我同學這位表弟為人比較豪爽,愛喝酒,酒量也比較大。好像有高血壓,血壓控制的可能不太好,其他的身體狀況就不太了解了。臘月三十兒那天,他表弟就有點胸悶、憋氣、胸部隱痛,就近到一家小醫院就醫,也沒做什麼特殊處理取了點藥就回家了。
  • 高以翔去世一年後,好友也猝死在他墓地!醫生發現這類死亡都有這些...
    01醫生解剖了5000多例猝死者發現:猝死的人都有這些規律!03發生猝死前,往往伴有以下的症狀體徵猝死中有症狀體徵的人,最常表現為突然發作(20.10%)、休息睡眠中(16.71%),其次為嘔吐(7.49%)、呼吸困難、胸悶出汗、頭暈、胸痛、腹痛、抽搐、頭痛、心悸、咳嗽、意識障礙等。
  • 人在猝死前,身體早已有徵兆,就算佔一個,也別再拖了
    近幾年因猝死而離開的人群不斷的增多,而近期因為疫情的緣故,也有不少人出現過勞死的情況,來勢洶洶,擋都擋不住。它發生的速度比較快,對身體的損害也大,搶救不及時,就此離開,救得及時,身體也會受到一大損害,可能會出現癱瘓的情況,不管是哪一種,對身體都有損害。
  • 從演員高以翔猝死談「猝死常見原因」
    一、「猝死」幾大特性:猝死(suddendeath,SD),顧名思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並無外力原因而短時間內因身體本身突然死亡。它有幾大特徵:1.不可預料性:絕大部分猝死事先沒有任何可察覺的徵兆。
  • 男子深夜按摩猝死 死亡來臨前徵兆這些要注意!
    近年來猝死的案件經常發生,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雖然說猝死發生的很突然,但是猝死之前身體還是會做出以下反應,及時察覺到猝死徵兆或許能夠撿回一命。下面盤點一下關於猝死的徵兆有哪些。    龍崗公安表示,根據家屬描述,死者小強有心臟病史,另外死者小強身上的傷也並非致命傷,已經初步排除了他殺的可能性,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猝死的徵兆  1.加重胸悶要警惕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
  • 高以翔猝死!心源性猝死有2徵兆,有機會救回嗎?
    高以翔驚傳因心源性猝死過世。心源性猝死有先兆嗎?能否有機會當場急救救回?(FREDERIC J. BROWN/Getty Images)為什麼會發生心源性猝死?有先兆嗎?一旦猝死發生,能否有機會當場救回?高以翔在2日前出席活動時,身體已有感冒症狀,但並未休息,第二天隨即前往寧波錄製節目,並在猝死前連續工作17個小時。
  • 年輕人猝死頻發:年輕人如何遠離猝死
    核心提示: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根據世衛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