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受持讀誦《金剛經》獲無量般若智慧,可秉承如來佛的無上聖智

2021-01-08 慧悟佛心

經典是學佛的根本,學之教具,初入佛門的學子一般都能認真讀誦,只有那些略有一點知見的人,常常存有懈怠的妄念情緒。常言道:「書讀千遍,其義自見。」書讀的多了,書中的意思自然就理解,自然得智慧。

在沒有開悟見性之前,不讀經典、不聽高僧大德的講解,怎麼去修行?不會靠自己的妄念妄語去修行吧?並且,高僧大德的講解也是依止經典,不是自創隨便講的。只有開悟見性的人,才能離言忘相,放下經典,一般人是達不到的。所以,經典是學佛的根本。

佛陀在《金剛經》云:「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功德。」此經是如來佛為決心學習大乘、誓願證悟無上菩提、進趨佛果的人而說。所以,誰如果能信受,讀誦並廣為他人解說,如來佛就可以完全知悉、完全看見這些人、這些人都可以獲得不可思議的無上菩提。

「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受持讀誦《金剛經》能秉承如來佛的無上聖智,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也就是說能信受、持行、讀誦並廣為他人解說的人,皆可秉承如來佛的無上聖智,從而成就自覺、覺他的菩提道,並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

若有人發心求佛無上道,聞此無相無為甚深之法,當及接受讀誦,令其深悟,方得大智慧。上跟之人聞此經典,得深悟佛意,持自心經,見性究竟。

「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要知道此經之義趣,是玄妙莫測、不可思議的、此經果報之巨大,也是常理難測,俗智難解的。解悟經義,說不可思議,讚嘆無著無相的人,皆能成就無上菩提。

在無量千萬億劫長的時期內,以恆河沙數之多的生身性命布施不及信仰此經,更不及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受持讀誦此經亦可消滅先世罪業,不但避免墮入惡道之苦,而且超出輪迴,證得佛智,永遠解脫。

「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經為人持人則尊,處在某處處則勝。因為一切諸佛及諸佛無上聖智,皆從此經出。所以,此經在即佛法身舍利在,亦如佛的靈塔在。

照見五蘊皆空,所在之處如有人解說此經,若念念常行無念心,無所得心,不作能所心說,若能遠離諸心,常依無所得心,即此身中有如來全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廟。

「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有些人雖然在信受、持行、讀誦此經,但仍為世人瞧不起,那是因為其前世所做的罪業,本應墮於三惡道之中,他們轉生於此善道,也只能是地位低下。今世受持讀誦此經,先世罪業立即消滅。而且,必將由此獲得無上聖智,證成至高果位。

宋代道川禪師云:「與君同步又同鄉,起座相從歲月長。渴飲飢餐長對面,不須回首更思量。」這幾句頌語說的惟妙惟肖,只要《金剛經》在,就不必再去別處拜佛,供佛了。經在佛在,佛在人在,人在經在。經、佛、人融一,殊勝無比!

《金剛經》深受世人的喜愛,如今廣為流傳、受持讀誦。此經的般若妙義、無上智慧,只有您真正體會到了、領悟到了,才能感受到此經的法喜、此經的殊勝。讀誦此經,圓成法相,了無所得,念念常行慈悲喜舍,謙下柔和,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相關焦點

  • 讀《金剛經》|忍受世人輕賤,消滅往昔罪業
    開始讀第十六品 《金剛經·能淨業障分》。「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陀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金剛經》之後,如果被人輕賤的話,他以前造下的應當墮惡道的罪業,就因為世人的這些輕賤而被消滅了,將來必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 讀誦《金剛經》能正知見淨往昔業障,若為功德故內心不得清淨!
    需要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前來引導,淨消往昔業障,覓回清淨菩提,觀自在行般若……今天參悟讀解《般若波羅蜜金剛經》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
  • 傳奇歌手刀郎重出江湖唱誦《金剛經》
    金剛經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 能夠受持解說《金剛經》四句偈有多大
    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 傳奇歌手刀郎重出江湖,唱誦《金剛經》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金剛經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 讀金剛經的好處及金剛經的作用
    遺體進行荼毗時,出現了許多舍利子,舌頭猶如金剛石般燒不壞,成為堅固舍利,用手敲時發出鏘鏘的聲音。  獲得人身  《楗椎經》云:「為示講法時,擊鼓敲楗椎,聞聲獲解脫,何況去聽聞。」甚至旁生聽聞佛法亦獲得極大利益。如世親論師的弟子安慧,前世作鴿子時經常聽世親論師背誦般若經,死後獲得人身,轉生王族,依止世親論師終成為班智達。
  • 觀世音菩薩:如是誦持大悲咒,殊勝無比,得無上智慧
    佛子要學會放下煩惱習性,不住形式,一心領悟佛菩薩無上的般若智慧,用智慧去證悟一切,解脫一切。佛子對大悲咒緣分都很深,皆耳熟能詳,只是受持讀誦的方法不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在經中指出了,受持讀誦大悲咒最殊勝的方法。如是讀誦大悲咒,殊勝無比,得無上智慧,消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 【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
    何況有人能誦讀並領受修持這部經!須菩提,應當知道,此人成就了最高的、第一的、最罕見的佛法。如果有這部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的地方,就是有佛最尊貴的弟子的地方。」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此時,須菩提問佛道:「世尊,應當叫這部經一個什麼名字呢?我們這些人該如何供奉、修持此經呢?」佛告訴須菩提:「這部經名叫《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憑這個名字,你們都應供奉、修持。」
  • 讀《金剛經》|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而這句「如佛塔廟」,如果不聯想成外在的寺院以及佛塔,而是聯想成人之肉身,則宣講《金剛經》乃至四句偈之人,其肉身就像佛之塔廟一樣,能得到三善道的供養。這種供養,與自己的功德是相應的,是自身功德的感召。「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 讀誦金剛經的人不可小視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金剛經》的十大威力依《金剛般若經旨贊》開示:略顯此經有『十威力』,猶如金剛,故得此名。何等為十?(一)【最勝威力】。最上第一稀有之法,所在之處皆應敬故,如彼金剛勝諸寶物,故《涅槃經》云:「如諸寶中金剛最勝,隨彼寶膜,成彼寶故。」(二)【難見威力】。
  • 《金剛經》:見法即見佛,法佛無二
    在《金剛經》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中,佛祖為眾生開示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清清楚楚的告訴修行的人們,佛祖所說的各種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在,就應當像弟子尊重佛祖那樣的去尊重這部經典,在這裡經典應該就是說的《金剛經》,因為他可以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 蔣勳念誦金剛經(梵鍾版)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金剛經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 佛為何說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金剛經的功德不可思議,多的不能想像?
    佛在金剛經中講,受持讀誦金剛經,依照經中所說修行度脫眾生,為他人解說,所得福德多的想都不敢想。與其把時間都用到小事上,還不如找個安靜的地方讀經呢!佛在《金剛經》中對須菩提說:如果用恆河中所有沙粒,每一粒沙再做一條恆河。你想想,這些恆河中所有的沙粒加起來多不多?須菩提回答:很多,世尊。只算一條恆河,河中的沙子尚且多得無法計算,更何況河中的沙粒呢!
  • 蔣勳念誦、講解金剛經全集(共7集)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金剛經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 蔣勳:《金剛經》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金剛經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 《金剛經》:受持演說這四句偈,功德無量
    《金剛經》大家都不陌生,是一部家戶喻曉的經書,即使不學佛的人也大多有所耳聞;而對於學佛的人來,則是必須要誦讀奉行的經典。《金剛經》甚至被稱為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經典之一。為何人們對短短的這部經如此看重呢?從經名就可以看出,它用金剛來比喻般若智慧的銳利、堅強、無堅不摧,能斷一切煩惱。
  • 《金剛經》原文及解說,精華講解【值得收藏】
    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解讀:真空育化天地萬物萬靈,佛稱真空無上。萬靈三界十方無可倫比,佛稱正等。佛說人類自我如來心,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叫做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樹此心為真宗正教,宗旨遵照真行,尊重正教,離此無正。人類五大正教同心同德,法有差異。
  • 厚積薄發: 刀郎二十年「心願」之作《金剛經》耀世發布!
    《金剛經》包含了對人生、生死、宇宙、法意等種種思考,佛在與弟子的對話中,為我們解惑種種答疑,是一部開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文末附金剛經原文,見聞者增福無量)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百姓之家,無不推崇《金剛經》、奉持《金剛經》,歷經千年,這部經典已經深深的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 厚積薄發:刀郎二十年「心願」之作《金剛經》耀世發布!
    《金剛經》包含了對人生、生死、宇宙、法意等種種思考,佛在與弟子的對話中,為我們解惑種種答疑,是一部開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文末附金剛經原文,見聞者增福無量)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百姓之家,無不推崇《金剛經》、奉持《金剛經》,歷經千年,這部經典已經深深的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佛告訴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