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為什麼可以成為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地區?丨性別工作坊招募

2021-03-02 青杏熟了

今天是2019年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就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臺灣立法院通過《司法院釋字748號解釋施行法》,這是亞洲首部承認同性婚姻的法律,它將在5月24日正式施行。

臺灣為什麼可以成為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地區呢?

就在今年2月,青杏醬的好姬友野馬君去了一趟臺灣,順道拜訪了幾家致力於推進性別平等機構,非常感慨臺灣在性別平等教育上領先我們太多,正好趕上臺灣地區「行政院」提出保障同性伴侶締結婚姻關係的專法,又是一個關乎性別平等的裡程碑事件。

所以今天青杏醬邀請野馬君來寫一寫,臺灣推進性別平等教育的過程,以及她在拜訪這些機構時的一些感悟。

曾經充滿性別刻板印象的課本

臺灣的性別平等教育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國小國中的教材中,還有很嚴重的性別刻板印象。

比如國小的第一課《誰起得早》課文內容就是「爸爸早起看書報,媽媽早起忙打掃」,強化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

△國小第一課

還有一篇課文講到,「有的時候我爸爸沒有出海打漁,又趕上我們的假日,他就帶我和哥哥到海邊去,教我們釣魚的方法「;

而另一篇課文則是:」昨天是星期日,我們三姊妹都在家,大姊看到家裡有些亂,就要二姊和我跟她合作,把家裡整理整理,我和二姊都答應了。「

同樣是假日,男孩子跟父親外出釣魚,女孩子就要待在家中整理家務。

臺灣的朋友跟我說,除了這些明顯的課文內容外,那個時候的臺灣課本還在很多方面強調了男女的分工與差異。比如家政課本中的主角幾乎都是女性,而講運動、實驗的課本裡,主角幾乎都是男性。

當時已經有倡導性別平等的團體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婦女新知基金會從1988年開始,對臺灣的教材課本進行了檢視,認為其中存在著大量性別刻板印象的內容,會影響到男孩和女孩關於未來的職業選擇與人生規劃。

他們推出了《兩性平等教育手冊》,成為性別平等教育的先聲。

從彭婉如到葉永志

1996年,臺灣爆發了一件至今未解的懸案「彭婉如案「,這起事件大大推動了性別平等教育的進程。

彭婉如是臺灣知名的女權運動者,曾推動多項保障女性權益的法案,包括「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

△彭婉如

1996年11月30日,在高雄為「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徹夜奔走的彭婉如,夜間結束工作後,在路邊搭乘計程車回到住處,卻意外失蹤。

三天後,她的遺體在郊區被發現,當時她全身身中35刀,傷口深入胸腔,歹徒甚至還把右眼眼球挖掉,全裸棄屍。

彭婉如的慘死觸動了整個臺灣社會,人們沒有譴責受害者,相反,人們意識到,社會中針對女性的暴力一直存在,而這種肆無忌憚的暴力,與不平等的性別文化有著很大關係。

彭婉如命案發生之後,社會各界力量很快行動起來,1997年年初,臺灣通過並開始實施《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其中規定,中小學必須有「兩性平等教育」,1997年3月,教育部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

(多說一句,今天在臺灣的公交車、捷運上,都能夠看到各種反性騷擾的標識,公交車設有專門的反性騷擾緊急鈴,捷運站內的廣播也一直在提醒乘客,如果遇到性騷擾,可以立刻通知站內的保安組。)

而這時,不管是教育部還是民間團體使用的都是「兩性平等」而非「性別平等」這樣的話語,即認為性別只包含男人和女人,不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葉永志案的發生則改變了這一表述。

△葉永志

葉永志是臺灣屏東縣國中三年級的男生,他從小氣質溫柔,行為舉動「很女性化」,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也因此,葉永志在學校經常受到霸凌,有同學曾強行脫下葉永志的褲子「驗明正身」。

△葉永志是一個非常溫柔、體貼的孩子

因為霸凌和嘲笑,葉永志在學校時不敢當著大家的面去廁所,只能提早幾分鐘下課偷偷去廁所,或者在上課鈴響之後使用女廁所和教師廁所。

△那時學校並沒有在意同學對葉永志對霸凌

2000年4月20日,葉永志在下課前五分鐘舉手向老師表示想上廁所,經老師同意後離開教室,但一直到下課都沒有返回教室,之後被同學發現在廁所裡,倒臥在血泊中,後經搶救無效而死亡。

△葉永志媽媽從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不正常的」,他只是不同而已。

葉永志生前的遭遇引發了人們對於多元性別議題的討論:性別是否只有男和女兩種?是不是一個男生一定要陽剛,女生一定要溫柔?如果一個男生表現得陰柔、細膩,是否應該被糾正,甚至被霸凌?我們可以不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嗎?我們可以與同性相愛嗎?

在葉永志案帶來的思考的催化下,2004年,臺灣終於通過了《性別平等教育法》,要求中小學每學期至少進行4小時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和相關活動,除了男女兩性的性別平等保護之外,還涵蓋了不同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彆氣質的平等權利保護。

臺灣的性別教育課本長什麼樣?

從《性別平等教育法》開始,臺灣的性別平等教育開始了有法可依的時代,在教材編寫中也需要符合性別平等的原則,「爸爸早起讀書報,媽媽早起忙打掃」這類刻板印象已經被更為多元的內容取代。

總的來說,臺灣的性別平等教育包括性教育,情感教育和同志教育。

性教育內容從國小到國中層層遞進,從教小朋友保護自己的身體隱私,尊重別人的身體自主權,到認識男女生理差異,了解性器官,再到性行為。

△臺灣國小課本和性教育有關的內容(點擊圖片可放大)

情感教育會教授學生如何處理親密關係,包括該如何開始一段戀情,如何避免危險戀人,在戀愛中怎樣與對方溝通,怎樣走出失戀,遭遇分手暴力該怎麼辦等內容。

同志教育即多元性別教育,旨在讓學生們了解到不同性別、不同性傾向和不同性彆氣質,營造包容、多元、開放的校園環境,減少校園霸凌。

△課本中同志教育的相關內容(點擊圖片可放大)

然而,臺灣在性別平等教育的路上高歌猛進的同時,近年來也受到不少保守團體的反對和攻擊。

比如臺灣的朋友告訴我,儘管臺灣沒有沒有「早戀」的說法,但也有不少家長仍然堅持認為,應該到了大學之後才能談戀愛,所以反對在國中階段就開始進行情感教育。

還有一部分家長反對「過於露骨」的性教育,認為性教育應該偏向於守貞教育,而不要強調「身體自主權」等內容。

臺灣的朋友跟我們講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保守團體的家長來到學校和學生們分享,她講了一個蘋果的故事。

她把一個蘋果交給學生,請全班同學在班級內傳一遍,然後拿起這個蘋果問大家,「這個被所有人都摸過的蘋果,你還敢吃嗎?」

學生們回答「不敢,因為不乾淨」。

那位家長這時說,「對了,這個蘋果就像是一位女生,如果她不珍愛自己,和許多男生有交往,也會沒有人敢要她。

△保守團體對性教育的誤讀、歪曲

當然,爭議最大的還是同志教育,在一些保守團體看來,同志教育就是讓「孩子變成同志」的教育,因此極力抹黑這部分內容,甚至在去年發起公投,要求教育部撤下關於同志教育部分的內容。

臺灣的性別平等教育之路還沒有走到終點。

但臺灣的一位朋友告訴我,經過這些年各個團體的不懈努力,尊重不同性別、性傾向、性彆氣質的人已經成為了臺灣社會的一個基本共識。

「每個人都能比較自在地活著。」他這樣告訴我。

是啊,我想到在翻看臺灣的課本時,裡面不僅有引起保守團體不滿的性別光譜的內容,往後翻,還有教學生如何與殘障者相處的內容,甚至包括如何欣賞和烹飪不同國家的料理。

和性別平等教育的其它內容一樣,這些內容並不是在鼓勵學生成為殘障者、成為其他國家的人,而是讓學生認識與自己不同的人,尊重與自己不同的人,學會和與自己不同的人相處。

我想,不管是性別教育還是更廣泛意義上的教育,其實都是在教育人們平等地對待那些與我們不一樣的人。

而這,為什麼要遭到反對呢?

從臺灣回來後,我突然想,如果能為更多感興趣的人策劃一場這樣的旅行,收穫不是更多?

 

 是的,這就是我現在想要做的——臺北性/別工作坊

△掃碼報名,通過審核後,會單獨聯繫報名者提供繳費方式及具體行程計劃表

7月8日~7月12日,5天5夜

青杏醬和野馬君帶大家一起

與6位臺灣性別/領域大咖

交流,了解、學習、討論

主題包括

臺灣性/別平等的推進過程

臺灣民俗中的性/別文化

臺灣高校反性騷擾機制的建立

……

等8大主題

 

之所以叫做「工作坊」而不是「旅遊團」,是因為整個過程並非是一個被動接受訊息的過程,而是每個人帶著好奇、求知,通過講座、觀影、戲劇、探訪等不同方式來主動消化、理解訊息,並重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收穫的過程。

 

我們不去景點拍照,不發定位不打卡,我們的這次旅行不是為了讓別人知道,而是為了自己。

 

時間:7月8日(周一)~7月12日(周五)

 

地點:臺北市(具體地點報名後通知)

 

報名條件:

1、年滿18周歲。

2、可以辦理臺灣自由行籤注(G籤)(具體規定請查看出入境網站或諮詢旅行社)。

3、需填寫報名審核表,通過審核。(通過審核後,需48小時內支付全款,否則視為放棄名額)

 

參與人數:8~20人。(若未滿8人,則取消活動,全額退款)

日程安排:

(詳細日程安排請報名後向領隊詢問)

day 1:互動遊戲+臺灣性別平等的發展和現狀

day 2:身體焦慮與性別+全體戲劇創作

day 3:探訪空間:女書店+觀影:臺灣民俗與性別文化

day 4:多元成家+臺灣高校反性騷擾機制

day 5:「開天眼」之旅:當帶著性別平等視角去看世界,會有什麼不一樣?

 

價格

早鳥價:4599元

(5月20日結束)

 

5月20日起恢復正價:5599元

兩人同行:5299元

 

在校大學生(不含研究生)9折優惠!

 

*註:兩人同行與早鳥價優惠不同時進行

 

以上價格已包含:

1、5天工作坊場地費,6位大咖嘉賓費;

2、臺北市6晚住宿(住宿條件:上下鋪,5~8人間)(7月7日可入住所安排旅店,7月13日退房);

3、8日晚和12日晚的兩頓集體晚餐;

4、工作坊5天精美下午茶、物料及紀念品費用;

5、青杏醬和野馬君全程負責日程安排、戲劇活動指導、擔任團隊領隊;

6、我們為每一位參與者購買全程高額保險。

 

以上價格不包含:

1、來回臺北的機票費;

2、辦理入臺相關證件的費用;

2、臺北市內的交通費用;

3、除集體餐之外的日常餐飲;

4、途中產生的其它個人消費。

報名方式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提交資料

經審核後我們會單獨聯繫你

繳費後即成功報名

要參加臺北性/別工作坊的3大理由

 

1、換個角度,深入了解臺灣!

厭倦了走馬觀花,拍照打卡的旅行方式,參與我們的工作坊,可以深入了解當地性/別文化,和這一領域的大咖進行交流。

 

去一周臺北,比別人環島一個月了解到的都多!

 

2、價格優惠!

早鳥價(5月20日之前)只需4599!比自己去一趟臺灣的費用還要低!學生還可以打9折!

 

3、有機會認識志趣相投的小夥伴!

選擇這種深度旅行方式的小夥伴一定都很有趣有想法,通過這次旅行,我們讓大家認識彼此!

如有其它疑問,可以添加微信號:yemaqingnian(野馬君)諮詢。

報名方式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提交資料

經審核後我們會單獨聯繫你

繳費後即成功報名

戳原文也可以報名哦,杏醬等著你~

相關焦點

  • 終於,臺灣同性戀婚姻合法!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
    臺灣同性戀婚姻合法了!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臺灣司法院於近日宣布現行《民法》禁止同性婚姻違憲,要求立法院最晚2019年5月之前完成《民法》的制定和修改!恭喜臺灣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平權的地區!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關我們什麼事?為何要關注這個群體?
    核心提示:2017.5.24下午4:00,這是一個值得被紀念的時刻: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最晚兩年後同性就可以在臺灣結婚了。
  • 亞洲首個允許同性結婚的地區,臺灣!
    恭喜臺灣同性伴侶們,終於可以結婚啦!現距離臺灣地區同志婚姻正式合法化仍有一個月的時間,預計登記結婚的同志新人數量仍會持續增加!回想30多年前,臺灣的同志運動在祁家威的投身下揭開序幕,歷經多少風雨和波折,終於在今年的 5月24日,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地區,臺灣同性伴侶從此可以依法享有結婚、繼承、繼親收養等權利!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背後的故事
    2019年5⽉17⽇,《司法院釋字第七四⼋號解釋施⾏法》三讀通過,並於同年5⽉24⽇⽣效,標誌著臺灣也成為亞洲第⼀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今天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已經⾛過⼀周年。在這個驕傲⽉,我和她們聊⼀聊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前這過去⼗餘年發⽣在背後的故事。 簡至潔與許秀雯 問:在臺灣推動同婚運動的過程中存在很⼤的阻⼒,因此能夠取得現在的成果很不容易。從開始到最後成功,為了促進臺灣同婚合法化,你們都做了哪些⼯作呢?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我們又能做什麼
    言下之意,即就算臺灣立法機關有嚴重的拖延症,臺灣的同志群體也只需最多再等兩年就可以合法結婚了,是為世界第二十五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和地區,更是亞洲地區首例。 友人說,這是必然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同志婚姻的合法化的步伐也將愈加迅速。
  • 泰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中國離同性婚姻合法化還有多遠?
    該草案基於以下原則:所有性別的人群都將受到平等的保護,不受歧視,並能夠有尊嚴地生活在社會中。不負眾望,泰國於7月8日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草案。雖然只是草案,但這也是亞洲首個官方表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 臺灣地區通過「同婚專法」,成為亞洲首個保障同性婚姻地區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在保守團體的反對聲浪中,臺灣今日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成為亞洲首個以法律保障同性婚姻的地區。據海外網5月17日報導,臺灣立法機構17日就「同婚專法」進行二讀表決,其中關鍵性的第4條宣布通過,法條包含相同性別兩人可以「辦理結婚登記」。
  • 臺灣為什麼能通過同性婚姻法案初審?
    今天gay圈朋友們都在談論臺灣同性婚姻法案初審通過,然後轉發一篇標題帶著《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初審通過》到朋友圈,附帶一句評論:以後可以去臺灣結婚了
  • 過去這周,臺灣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地區與柯潔敗給AlphaGo一樣重要丨Weekly
    LGBT 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  臺灣地區「司法院」大法官上周三宣布,現行的「《民法》」中,「未保障同性婚姻為違憲」,這意味著同性婚姻得到了承認。臺灣也將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想起之前李銀河說,開放同性婚姻是世界潮流。祝幸福!
  • 這一天越來越近——同性婚姻在臺灣
    隨著臺灣可能在近期成為亞洲首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提案的地區,同性伴侶們將不再需要為此感到困擾。 現年35歲的蘇杉住在臺北,是一個軟體工程師。她說:「目前這種情況下,無法登記為法定監護人意味著在法律意義上與孩子毫無關係,一旦發生意外,無權為孩子做出任何決定。」因為只有擁有合法婚姻的雙親才有權為孩子做出法律、醫療和教育方面的決定。
  • 最快明年臺灣就可以通過同性婚姻法,我要去臺灣
    作為「當權」5個多月以來還沒有政績的女「總統」,同志婚姻或許是擺在她面前急需要解決的一件事。根據臺灣的「同志法案遊說聯盟」網站上顯示,在2016年10月24日,由尤美女(民進黨立法委員)立委率領跨黨派的立委送出了新的同性婚姻草案,並允諾這會期(第二會期)將排案。臺灣能否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的地區,關鍵將落在2016的立委身上。
  • 爭取歷時超過30年: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大事回顧
    今日,臺灣「大法官」宣布:現行臺灣法律未保障同性婚姻屬違憲,法務部應在兩年內修法,令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以法律保障同性婚姻的地區。今次臺灣就同性婚姻釋憲「,源於被稱是「臺灣首位公開出櫃的男同志」的臺灣同志運動先驅祁家威,就法律規定同性不能結婚提出釋憲聲請。祁家威在30多年前已首次向政府請願,爭取令同性婚姻合法化,其後臺灣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議題上,經歷了訴訟、立法初探及突破,再由民意、地方、司法、與立法並進,到產生這次釋憲聲請。
  • 同性婚姻合法第一天 臺灣500對新人完成登記
    作家陳雪和其伴侶早餐人雖然在2009年便舉辦婚禮,但兩人直到今日才能合法成婚,她期盼同性婚姻合法化後,聲援者們仍要繼續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慢慢改變外界對同志的刻板印象,讓下一代不必再走得那麼辛苦。婚姻平權大平臺總召呂欣潔說,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地區後,將成為周遭其他地區和國家的表率,讓它們吸取經驗,看見同性婚姻並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
  • 未婚的蔡英文卻讓同性婚姻合法化 遭臺灣過萬民眾強烈抗議
    抗議民眾衝進「立法院」萬名臺灣民眾包圍「立法院」 與法案支持者對峙17日,臺「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開審「民法」修正草案,擬將現婚約需由「男女」訂定,改由「雙方當事人並指此法案修改會讓家庭結構完全崩壞、父母用詞得改「雙親1、雙親2」,並會影響下一代教育。「護家盟」秘書長張守一表示,光從中南部來的就已超過1萬人,現場估計會達2萬人。一位有4個孩子的母親表示,在現在一味強調同性戀合法的氛圍下,學校廣設性別友善廁所,但小孩不敢去用,家長認為是治安死角,相信一夫一妻制的他們已成為被迫害者。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第一天,就有500對新人前往登記!
    臺灣是亞洲第一個表現合法並承認同性婚姻的地區。
  • 楊麗萍徒弟水月的同性婚禮視頻公開,如何看待同性婚姻合法化
    水月婚紗照據資料顯示:目前截止2020年5月28日,全球範圍內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或地區達到37個。1989年10月1日,丹麥的《家庭伴侶法》正式生效,而其中所指的「伴侶」,既包括異性伴侶,也包括同性伴侶,成為首個將同性同居趨向合法化的國家。2001年4月1日荷蘭關於同性戀人可以結婚並領養孩子的法案正式實施,至此荷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 臺灣將承認跨國同性婚姻,包括大陸這兩個地區
    回顧臺灣同婚合法化歷史      2016年,民主進步黨立委尤美女提出婚姻平權法案;      2017年,臺灣司法院大法官就同性婚姻釋憲一案進行判定,裁定民法不允許同性結婚的規定違憲,主管機關應以法律保障同性婚姻,並在2年內改正;      2018年,反同團體與中國國民黨相勾結髮起「護家全民公投」,公投否決同性婚姻;
  • 瑞士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通過 允許跨性別者合法改變性別
    瑞士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通過 允許跨性別者合法改變性別  Emma Chou • 2020-12-19 15:41:08 來源:前瞻網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一場押在年輕人身上的豪賭
    如何看待臺灣通過同性婚姻有關規定,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多圖預警,本文摘錄了大量外媒和臺媒對此事件的看法,用新聞截圖呈現。普遍我得出這樣的一個印象:在大陸的 Gay 朋友看來,臺灣社會對同志是極其熱情和友善的,整個社會都在呼籲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現在終於實現了,臺灣社會真的是太先進了,臺灣政府真的是太有魄力了,亞洲第一個 Gay Marriage 合法化的地區!然而,隔著臺灣海峽,國外的月亮總是特別圓。由於我長期看臺灣新聞,對臺灣社會輿論還是有基本的了解。
  • 臺灣昨天真的逆天了!臺灣地區通過「同婚專法」,成為亞洲首個保障同性婚姻地區
    01在保守團體的反對聲浪中,臺灣昨日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成為亞洲首個以法律保障同性婚姻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