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品咖啡:雲南精品咖啡和雲南小粒咖啡的風味特點區別

2020-12-23 精品咖啡知識

2018年,前街咖啡老闆在雲南又踏上了過去幾年來常去的那條路,種下第二批次的阿拉比卡咖啡。在雲南的這幾天,老闆接觸了幾位相識的咖農,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最近的咖啡價格,也如雲南咖啡行業協會5月25日新聞發布會所說:雲南咖啡再次遭遇價格低谷

前街咖啡老闆曾做了一個問答《問答錄 | 我為什麼質疑Q-Grader》引來了爭議。不少Q-Grader說,雲南精品咖啡一年比一年好,卻解釋不了價格為什麼走低,而另一邊廂,今年的紅標則拍出了新的高價。有一個粉絲這樣評論前街老闆的:「既然那麼有志氣,請您來雲南種植咖啡」。

實際上,前街咖啡的咖啡種植應該是開始在13年,14年左右,比開始烘咖啡還要多上個半年。前街咖啡的前身原本叫是「大鎮咖啡」,起這個名字是因為我們最早是想在廣東一個叫大鎮的地方種咖啡,用卡蒂姆育出苗來長到了20CM以後,大半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才搞懂:品種,海拔,處理方式三者的關係以及先後順序。關係和這三者的順序都很重要。選擇正確的品種,種植在適當的海拔位置,成熟以後試驗出能表達特有風味的處理方式,這是我認為的精品咖啡能有明顯地域風味的唯一邏輯關係,也是雲南農業廳最近在主導的工作:建立雲南精品咖啡風味圖譜。這句話的意思是,找出雲南精品咖啡應有的地域風味。

為什麼雲南豆這幾年這麼喜歡注重處理法呢?其實就是在試圖繞開這三者的關係,他們種的品種已經不能更改(雲南大批量種植的99%是卡蒂姆品種,是中小種的雜交,因為另外種新的品種到開花結果要四五年時間),海拔也不可以改,剛好市場也在流行處理法,所以你會發現不少雲南豆去強調後處理法,這種只改處理法,把品種和海拔給放一邊的做法很奇怪,也很正常。

上述三點的原因,後面前街老闆就暫時放棄了在廣東種植計劃,開始了烘焙咖啡,因為當時找的店面在東山口保安前街,於是我們把「大鎮咖啡」改名為「前街咖啡」。在前街,一邊烘焙咖啡一邊帶著我們精品咖啡種植的想法繼續前行,老闆也陸續拜訪了對咖啡種植有深入研究、農業部咖啡種源庫的熱科所(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少數種植了精品咖啡的咖農,搞清楚了雲南不種植精品咖啡主流品種鐵畢卡、波旁的原因,也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在雲南和緬甸交界的地方找到了一塊適合種植的土地。

雲南沒有四季,只有旱季和雨季,大部分的咖啡產區也是類似的情況,這也是一些產區使用日曬法的根本原因。進入六月,正是產區雨季的開始,接下來的三四個月都會下雨,是種植咖啡最有利的時期。只有這個時候栽下苗,有幾個月的時間在雨水滋潤下,才能生長出發達的根系度過第一個長達半年的旱季。

這個批次前街咖啡選擇的苗是鐵皮卡,抽出的銅色新葉是它的特徵。鐵皮卡產量非常低,是卡蒂姆產量的三分之一,所以為什麼會價格更貴。同時鐵皮卡卡、波旁也非常容易得鐵銹病,這也是農民不願意種阿拉比卡的原因之一。

說到這裡,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卡蒂姆】和【鐵皮卡】這兩個咖啡品種。

卡蒂姆(Catimor):目前商用豆的重要品種。東帝汶曾受葡萄牙殖民四百年,葡萄牙人對東帝汶的咖啡樹早有接觸。一九五九年,葡萄牙人將巴西的波本突變種卡杜拉移往東帝汶與帶有羅布斯塔血統的帝姆混血,居然成功培育出抗病力與產能超強的卡帝姆。1970到1990年間,葉銹病禍及全球咖啡產國,在國際組織協助下,各產國大力推廣卡蒂姆來抵抗葉銹病並提高產能。唯卡蒂姆雖繼承羅布斯塔抗病力強的優點,也繼承了風味差的基因,另外,早期的卡蒂姆產能雖大卻需遮蔭樹侍候,否則易枯萎,可謂外強中乾。

數十年來研究卡蒂姆品種改良的植物學家很多,也培育出數十種新品種。哥倫比亞是最大收穫國,1982年培育出可曝曬栽植的卡帝姆,並以國名「哥倫比亞」稱之。哥國宣稱經過多代交互配種的與一般卡蒂姆不同,目前與卡杜拉成為該國兩大主力品種,早已取代體弱多病產量少的鐵皮卡卡。不過,COE比賽勝出者多半是卡杜拉,具有羅布斯塔血統的很少得獎。哥倫比亞大量出口的商用豆應是較低海拔的或卡杜拉,而非傳統的帝比卡,這就是風味愈來愈貧乏的主因,但哥倫比亞不可能再復育產量少的鐵皮卡。

鐵皮卡(typica):最經典的優質阿拉比卡種,目前很多商業改良種都源自此種。味道表現極佳,是公認的精品咖啡品種,但是產量極低而且易受鏽蝕病的侵蝕,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管理。鐵皮卡咖啡原產於衣索比亞及蘇丹的東南部,是西半球栽培最廣的咖啡變種。植株較健壯,但不耐光照,在夏威夷產量較高。鐵皮卡頂葉為紅銅色,稱紅頂咖啡。

保山市早在上世紀50年代引入的是鐵皮卡(typica)和波邦種(bourbon),當地人稱之為「老品種」,因為老品種抗病蟲能力及產量都比較低,而且管理上比較費人力,加之市場收購價並不存在多少優勢,近年來啡農紛紛改種新品種catimor。從咖啡的植物學角度來講,雲南小粒咖啡和公認最優秀的牙買加藍山(Jamaica Blue Mountain)、夏威夷可那(Kona)有基因上的相近性。

來到種植季的雲南產區,你才能真正地體會到什麼才叫雨季。晴幾分鐘,下雨半個小時,如果種植園夠大,沒有拿上雨具逛完一圈下來,你的衣服已經溼了幹,幹了溼好幾回了。上一刻可能是這樣:

下一刻可能就這樣了...

這樣的氣候一天下來,其實栽不了多少棵咖啡。在幾年前,雲南咖啡一直做不了的精品咖啡的原因很大是因為:卡帝姆太便宜只能當統貨出售,一公斤15-20塊左右,售價難抵摘工和肥料,農民不願意去管護。鐵皮卡、波旁產量低易得病,管護成本高,要探索的時間更漫長更不要說能不能形成獨特風味,一方面咖農尚沒有精品咖啡意識,另一方面即便知道但要把老樹砍掉再花幾年時間重新栽種,咖農必定是敬而遠之

把水洗卡蒂姆變成紅櫻桃蜜處理卡帝姆,價格可能是可以上漲一些,前提是不成熟的市場能有這個接受度,在一片品質叫好中這幾月的雲南咖啡價格走低已然說明了這一問題。雖然冒著不少風險,也很難,但前街咖啡老闆依然樂此不疲,因為老闆很清楚的知道,從種下咖啡樹倒三到四年後結出了咖啡果,然後再試驗合適的處理方式並最終重現,快則五年才能完成了一個基本的目標,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多個地點出現了相同的風格底韻,讓喝了多年的老咖啡客吸一口,嗯,這就是雲南精品咖啡的味道,也許,才是風雨中剛剛的開始。因為經過這基礎性的5年,也只能說種植出了阿拉比卡咖啡,講究了品種,沒有人保證一下就出產了品質上好的精品咖啡,老闆深信這世間沒有這麼容易的事情。多次的品種選育,結出果後精製處理試驗以後,又是好幾年要過去了。

精品咖啡這一條難行之路始終需要一些人去探索,嘗試了或許還有一些希望,沒有,則始終是一個空白。

正因為常年的雨季,氣候的不穩定,雲南的咖啡豆大多都是採用水洗處理法處理咖啡豆

-水洗處理法-

收穫之後,人們把漿果或者直接送至果肉採集器(在收穫工作做得好的情況下),或者集中到一個注滿了水的虹吸罐中。漿果在這個罐中進行清洗和分離。石頭沉到罐底,在罐子排空時以手工的方式撿走。較輕的漿果會漂浮在水面上,與樹葉和小樹枝一起使用一個笊籬去除。懸浮在水體中的漿果於是用一個虹吸管回收並輸送到果肉採集器中。

去除果肉的目的是將果肉從咖啡豆的種皮上分離開。果肉是通過擠壓漿果來去除的。由於成熟的漿果含有許多水分,帶皮咖啡豆很容易就能在漿果受到擠壓時彈出來。

下一步是去除粘液,目的是去掉經果肉去除之後緊貼在種皮上的中果皮殘留(參見有關咖啡漿果各部分的圖示)。由於這種粘液是不溶於水的,且緊緊附著在種皮上,僅靠簡單的清洗是無法去除的,因此要麼需要將其進行發酵後清洗,要麼需要在一種稱為粘液清除機的設備中經過強力摩擦才能去除。在雲南,這一工序主要通過自然發酵來完成。發酵這一術語並非100%準確,因為在咖啡豆內部並沒有發生生物化學反應。將這一工序稱為利用生物化學反應或水解去除粘液更為貼切一些。這一反應是由咖啡漿果中天然存在的酶引起的。

發酵的時間從6小時到72小時不等,這取決於溫度、粘液量以及消化酶的濃度等條件。將咖啡置入發酵罐中直到粘液完全被分解就可以對咖啡豆進行清洗了。

大概在5-6年前,前街咖啡開始引用在雲南保山產區鐵皮卡,製作成了具有雲南咖啡豆特色代表的【雲南 花果山】精品咖啡豆。

品名:花果山

咖啡產地:中國,雲南,保山

咖啡品種:鐵皮卡Typica

生產海拔:1200M

質量等級:AA

處理方式:水洗

烘焙程度:中度烘焙

-雲南保山-

雲南保山地處低緯高原,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立體氣候,這樣的氣候恰恰非常適宜種植咖啡。可以說這裡最高海拔種植的咖啡品質可與牙買加藍山咖啡相媲美。在這裡,還盛產著世界上最貴的貓屎咖啡。

實際上,早在1952年保山就開始大規模種植咖啡,距今已有60多年歷史。該地區已有5000畝咖啡園區,為亞洲最佳咖啡產區。

有數據表明,2017年中國咖啡出口量為10.49萬噸,出口金額為6.46億美元。其中,雲南省咖啡產量達到13.6萬噸,佔據全國咖啡產量的95%以上,出口量在全國排位最高,為6.07萬噸。

咖啡產業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保山市政府主導產業中市場經濟發育最健全、最成熟的產業。

為了更好的發展這一產業,保山在這方面進行了多種嘗試,包括推出了雲南保山咖啡世界項目等。

-前街咖啡烘焙展示-

豆子的含水率有10.9%,所以烘焙計劃是打算200度入豆,然後大火小風門加快脫水,等脫水階段結束後開中風門和中火讓美拉德反應時間不要過於急促 , 一爆發展3分鐘出爐。

回溫點:1分32、92.5°c,轉黃點:5分40、148.5°c,一爆:8分59秒、188.0°c,發展3分鐘出爐:12'00 、196°c

-街咖啡杯測結果-

烘焙12小時後杯測:入口豐富的果香,甜瓜,植物草本香氣,入口柔順,中段堅果,牛奶巧克力,尾段李子酸活潑明亮,兩頰生津,均衡感好,醇厚度中等body飽滿、溫度從熱到溫可以感受到酸甜的層次感,先甜後酸、杏桃、柑橘調的酸質、餘韻紅茶,些許紅糖。

-前街衝煮建議-

衝煮器具:hario v60

參數:15g粉

水溫:90度,

研磨度:粗砂糖大小

水粉比:1:15

30g水悶蒸,悶蒸時間為30s,第一段注水到120g斷水,垂直水流,小水流慢繞圈;第二段注水到225g,水流和繞圈速度稍微快一些,減少粉粒堵塞濾杯,導致過度萃取。

風味描述:濃而不苦、香而不烈,花香,中段香瓜甜,尾段紅茶感。

大概在3年前,前街咖啡也引用在雲南保山產區卡蒂姆(小粒咖啡),製作成了也具有雲南咖啡豆特色代表的【雲南 小粒咖啡】精品咖啡豆。

雲南小粒咖啡

產區:雲南保山

海拔:1200m

處理方法:水洗

品種:卡蒂姆

前街咖啡烘焙展示

爐溫 190℃入鍋,火力120,風門開設3;回溫點 1'40",爐溫 145 ℃時將風門開至4,火力不變;爐溫 166℃時豆表變為黃色,青草味完全消失,進入脫水階段,當爐溫到達 188℃時,將火力調至60 ℃,風門為5;

8'37"時,豆表出現醜陋胡皺褶和黑斑紋,烤麵包味明顯轉為咖啡香,可以定義為一爆的前奏,這時候要聽清楚一爆爆點的聲音,到 9'00"開始一爆,風門不變,一爆後發展 3分鐘, 198℃下鍋。

街咖啡杯測結果

入口柔順,亞洲草本植物香氣,酸味活潑明亮,兩頰生津,酸柔、醇厚均衡感好,層次豐富,餘韻黑巧克力、蜂蜜、蔗糖味道明顯,完全冷卻後,紅糖風味。

前街衝煮建議

濾杯:V60

水溫:90-92℃

粉水比:1:15

研磨度:中細研磨,即細砂糖粗細(VARIO 5O: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7%)

衝煮手法:分段式萃取。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4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7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分鐘。

風味描述:聞起來有很

果的香氣,入口有草本、巧克力、焦糖,餘韻帶點淡淡的果酸。

還有一款小粒咖啡豆用了紅櫻桃日曬法,製作了【紅櫻桃日曬 小粒咖啡】的精品咖啡。

-紅櫻桃日曬法-

1.採收成熟的咖啡果實

2.初步先挑除雜質與劣質豆

3.篩選浮豆:將咖啡果倒入水槽,成熟飽滿的果實會沉入水槽底部,未成熟或有殘缺的果實將會浮上水面。

4. 日曬乾燥:將沉在水槽底部的成熟咖啡果實撈出,鋪在曝曬場中進行日曬乾燥,把水分從70%降到10-12%左右。每日需翻動數次使果實均勻風乾,夜晚則需覆蓋以避免受潮。

5. 去除外殼:曝曬約兩周至四周的時間後,咖啡種子的外層已幹硬,這時再使用脫殼機來去除外殼就完成了。

優點:處理的過程很簡單,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工具與設備,且除了去除浮豆的步驟之外,都不需要用到水,成本較低,在水資源不豐富與較不富裕的地區被廣泛使用。

-前街咖啡烘焙-

爐溫至攝氏200度入鍋,風門開設3,1分鐘後調火力160度,回溫點1:36秒,烘至4『50」轉黃,溫度150.7度,青草味完全消失,脫水完成,火力不變,風門變4;

第6分鐘,火力調到140,第7分鐘,火力再調至120,第8分鐘,豆表出現醜陋胡皺褶和黑斑紋,烤麵包味明顯轉為咖啡香,可以定義為一爆的前奏,這時候要聽清楚一爆爆點的聲音,到8』33」開始一爆,火力調90,風門全開5,第9分鐘調小火力至20度,一爆發展2'05",在198.5度下鍋,屬於中度烘焙。

-街咖啡杯測-

有柔和柑橘,水果發酵,可可,堅果,黑巧克力,草本,木質。

-前街衝煮推薦-

V60濾杯,水溫82-83度,粉水比1:15,研磨度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64%),萃取時間1:58s

手法:30-125-227g,稍微快一點繞圈速度,第一段大水流注水至125g,第二段較大水流至227g,水柱高一些;

風味描述:草本味沒有之前的重,出現清晰的沉穩果酸,放涼後,有焦糖、果乾、可可、黑巧克力、草本、木質的風味,這樣的快衝,可以讓中後段的苦味釋放減少。

-總結-

卡蒂姆也有自己的風味特色,但是本質上,品種決定的味道的大致走向,卡蒂姆保留了1/4的羅布斯塔的基因,保留了草本、木質和苦味,但是可以通過烘焙和手衝進行調整,弱化不好的風味;而花果山偏向柔和的焦糖、奶油巧克力、蜜瓜風味、紅糖餘韻。

相關焦點

  • 詳解中國雲南咖啡產區:雲南花果山與小粒咖啡有什麼不同
    相信喝咖啡的小夥伴,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雲南咖啡。以前的雲南的咖啡因為品質不好,大多是用來做速溶的,這也導致了雲南咖啡的口碑一直不是很好。然而近幾年的雲南咖啡就像是一匹黑馬一樣,慢慢地出現在精品咖啡的市場上。
  • 雀巢和星巴克為什麼都在用雲南小粒咖啡?
    雀巢和星巴克都在用的咖啡豆這款國產咖啡豆——雲南小粒咖啡,你了解嗎?今年5月22日,雀巢就推出三款新品,這三款咖啡產品的咖啡豆均來自雲南,旨在讓消費者感受不一樣的雲南地域風味、處理方法和烘焙方式。世界咖啡連鎖行業的龍頭老大——星巴克,也採用了中國雲南產「小粒咖啡」作為拼配咖啡和單品手衝咖啡的原材料。如星巴克雲南咖啡豆-鳳舞祥雲那麼,什麼是雲南小粒咖啡?小粒咖啡,亦稱為阿拉比卡種(Arabica)。
  • 世界咖啡三大產區 亞洲產區風味特色&印尼印度雲南咖啡風味特點
    咖啡種植島咖啡產量約佔世界咖啡供應總量10%。 每一個區域種植的咖啡風味都會各有不同,前街會稱這些為產區風味/地域風味。前街咖啡的初衷就是品嘗遍世界各地的咖啡豆,了解每一個咖啡品種,每一個咖啡產區,每一種處理風味,進行對比並建立可視化的資料庫,前街咖啡希望每一位愛好咖啡的同行者都能更深入地了解咖啡世界。本文前街咖啡為大家介紹下亞洲咖啡產區——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雲南的咖啡風味。
  • 雲南小粒咖啡 - 小凹子咖啡莊園
    小凹子咖啡莊園建於1997年,至今已建成約300畝管理規範、環境優雅,具備生態旅遊條件的小型私人咖啡種植莊園。車輛行駛進入咖啡莊園,順著蜿蜒的山路向前。來到莊園中心,展現在眼前的果真是臥在山凹裡的咖啡莊園,像一個碧綠盆地,小凹子三個字名副其實。
  • 雲南小粒咖啡豆口感|雲南咖啡種植史 卡蒂姆咖啡豆的特點與風味
    前幾天有介紹了雲南鐵皮卡的風味(沒看過的小夥伴可以看哦),那麼小編今天還是來介紹一下雲南很有名的咖啡-雲南小粒。之後的 100 年時間裡,咖啡樹並沒有在這個地區生長開來,直到跨國公司在 1980 年代末先後進入雲南,這個舶來品才被重新種植和利用了起來,出口世界。 1930年後,著名僑領梁金山先生又將咖啡帶到蒲縹、羅明種植,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後。
  • 中國雲南普洱精品手衝咖啡豆 小粒咖啡品種 卡蒂姆咖啡品種
    提起雲南普洱,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普洱茶。除了普洱茶,近年雲南的咖啡也逐漸有了新趨勢,慢慢走進了精品咖啡豆行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雲南普洱咖啡。普洱有三寶:普洱茶、咖啡和石斛,作為三寶之一的咖啡,在世界範圍內已頗具名氣,全市種植面積達77萬畝,年產量約5.4萬噸,位居雲南省首位。
  • 咖啡圓豆和平豆區別 咖啡公豆母豆的區別 雲南咖啡小圓豆風味
    咖啡豆中,有分公豆和母豆嗎?沒有呢~咖啡屬茜草科植物,其花屬於「完全花」,就是說「自花授粉」,每朵咖啡花也同時擁有雌雄兩種器官,既然是雌雄同體,便沒有所謂的公樹、母樹的區別,自然就不該有公豆、母豆的差異。那麼所謂的公豆和母豆其實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咖啡的平豆和圓豆被通俗稱呼了。
  • 你想知道的雲南小粒咖啡的秘密這裡都有!
    雲南所種品種和最貴的藍山咖啡同屬於阿拉比卡種,雲南是中國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種植產地,所以雲南生產的阿拉比卡咖啡也就被為小粒咖啡。02雲南小粒咖啡都有哪些品種?多年來保山小粒咖啡以其品質優良聞名於世,曾被世界一流咖啡專家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但發展過程中卻屢遇瓶頸。由於脫皮、脫膠的初加工大部分都由咖農自己完成,很難統一技術和質量標準,導致了初加工的咖啡豆品質不一,從而影響到價格。為此,部分企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致力於走精品咖啡路線,引進脫皮脫膠一體機,大大提升了咖啡初加工水平,也獲得更大的市場和利潤空間。
  • 星巴克鳳舞祥雲咖啡豆 中國雲南手衝精品咖啡豆 卡蒂姆小粒咖啡豆
    聽到雲南咖啡這四個字,相信很多喝咖啡的小夥伴對雲南咖啡的印象不是特別的好。以前的雲南的咖啡因為品質不好,大多是用來做速溶的,這也導致了雲南咖啡的口碑一直不是很好。但是近幾年隨著技術的提升,雲南咖啡像一匹黑馬一樣,慢慢闖進了精品咖啡的市場。
  • 「復興路上工作室」推出動畫短視頻 邀世界品雲南小粒咖啡看中國...
    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之際,「復興路上工作室」與「中國好故事」資料庫聯合出品短視頻《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以動畫形式「趣說」「數說」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模式,展示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的偉大成就。
  • 《一點就到家》引爆的雲南小粒咖啡就在高黎貢勐赫
    、氣候、降雨量、海拔和日照適合咖啡生長,雲南省是全國最適合種植咖啡的地區之一,而保山市潞江壩更是有著全國最大的咖啡種植基地——新寨村,被譽為"中國咖啡第一村"。產自保山的雲南小粒咖啡更是享譽世界、獲獎無數。
  • 雲南咖啡是真的好喝,探店和網購攻略都替你找好了
    @雲南發布德宏一直被稱作「中國咖啡之鄉」,是世界難得的優質咖啡出產地之一,也是公認最適宜種植小粒咖啡的產區。臨滄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當地培育出的咖啡口感豐滿,飽和度高,酸度均衡。小紅書:@輕刻旅行店裡主打的雲南小粒咖啡主要有三款:「清氳」鐵皮卡、「秋璞」S288,以及「和巒」高黎貢。鐵皮卡口感柔順,清甜帶有回甘;S288帶有紅茶的香味和堅果的氣息;高黎貢香味醇厚,口感圓潤。每一款都是經典的雲南小粒咖啡,每一種名字讀出來都飽含雲南的詩意繾綣。
  • 3分鐘喝上一杯「國潮」精品咖啡,風味叫板星巴克
    這不,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恰是這樣一款咖啡,它來自雲南西雙版納雲瀾咖啡莊園,是全球公認的—— 精品咖啡 。精品咖啡是什麼?廣義上,是指特定氣候和地理條件下,培育出的具有獨特風味的咖啡豆製作的咖啡。註: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 of America);精品咖啡評級制度COE(Cup of Excellence)曾經包括國內很多人,認為咖啡始終是舶來品,外國人喝的玩意,所以國內種不好,要喝精品,得看是否進口。可現如今,卻有越來越多專業咖啡師將目光投向雲南產的咖啡。
  • 50年國際咖啡大師傑瑞米•韋克福德 的雲南咖啡情節
    近幾年中國咖啡的發展如火如荼,不管是老牌的咖啡連鎖企業,還是近幾年出現的精品咖啡連鎖品牌,以及新零售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都使出各種招數在中國「跑馬圈地」,搶佔中國的市場份額和用戶。  雲南咖啡佔據著中國99%以上的咖啡種植面積和產量,其產出的高品質咖啡,已出現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精品咖啡館的菜單上,星巴克也在2018年首次推出中國雲南臻選咖啡。
  • 雀巢感CAFé鎏光咖啡雲南新生
    在品鑑會現場,雀巢咖啡中心總經理王海娓娓道來雀巢咖啡與雲南的不解之緣,還親手為現場嘉賓衝調了感CAFé鎏光咖啡「,展示了雲南高品質原產咖啡的獨特魅力。這是雀巢深耕雲南咖啡種植產業30餘年以來,持續支持本地咖啡產業發展,布局雲南精品咖啡市場的又一重要舉措。  感CAFé是雀巢咖啡在中國開創的高端子品牌。
  • 中國最大咖啡種植地在雲南,佔全國9成以上,但最大咖啡交易地卻在重慶
    普洱由茶到咖啡的轉變顯示出了飲品的代際差異。而從西方國家發起的「第三波咖啡浪潮」推動了中國咖啡認知的再塑造——它的一個核心觀點是,與紅酒和精釀啤酒一樣,咖啡需要關注精品,「咖啡莊園」的概念進而走進中國視野。
  • 當咖啡遇上藝術 WBC冠軍品鑑瑞幸精品掛耳咖啡系列
    近日,瑞幸咖啡聯手Q-Grader國際咖啡品質鑑定師、2017年WBC世界咖啡大賽中國賽區冠軍咖啡師、瑞幸首席咖啡大師潘志敏在798藝術區舉辦「世界咖啡風味之旅」瑞幸精品掛耳咖啡系列品鑑沙龍,帶領咖啡愛好者從藝術入手,溯源咖啡產地,品味全球精選咖啡風味。
  • 多家品牌雲南「種」咖啡,產業發展尚不均衡
    多品牌布局由於擁有咖啡生長所需的高海拔、合適的熱區條件以及工業汙染小,雲南的保山、德宏、臨滄、普洱、怒江、紅河、版納等地是我國阿拉比卡(小粒)咖啡的優良種植區。9月29日,星巴克中國連續第四年推出了產自雲南的高品質臻選咖啡:星巴克臻選中國雲南晴開農場咖啡豆和星巴克臻選中國雲南佐園農場咖啡豆。
  • 9.9元一杯,可以喝雲南小粒咖啡的愛心自助咖啡機來了
    (具體點位以實際安裝為準)雲南保山小粒咖啡遇上紅鵜鶘咖啡機保山市是閔行區對口支援地區,雲南保山的小粒咖啡,是雲南保山市當地特色農產品。當地農民種植的小粒咖啡豆,受市場銷售渠道影響,價格或高或低,收入很不穩定。今年年初,藉助閔行區推出的「閔企入滇,雲品入滬」項目,閔行區合作交流辦做起了「紅娘」,經過千裡牽線,將區內專注於咖啡銷售的上海紅鵜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與雲南保山當地一家企業成功牽線,雲南保山小粒咖啡豆,出現在紅鵜鶘自助咖啡機裡。
  • 不同咖啡產區咖啡的風味表現
    |鳳舞祥雲咖啡豆、低因祥龍綜合咖啡豆鳳舞祥雲咖啡豆來自中國雲南。雲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地處北緯15°至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坡地為主,且起伏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種植區主要分布在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