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電影《白頭神探》
你能想像身邊有這麼一個人嗎?每天停車撞爛你的車子,推門時會恰好撞倒自己的妻子,甚至在你邀請他去你的家庭晚餐時他會一不留神放一場大火奪去了你的屋子?
有人講喜劇比正劇更難拍,更難寫,或許這是一個事實。想跨越種族文化逗笑所有人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白頭神探做到了。在電影開頭便有一段主角在東德會議上搏鬥的戲碼,至今還廣為流傳,常見於各類GIF合集。沒有劇情的鋪墊,也沒有人物的刻畫。開頭的一段搏鬥無論是動作設計還是在整部影片結構中的定位都是荒誕而令人捉摸不透的。但卻成功逗笑了所有人。僅靠肢體語言便逗笑了觀眾,令人嘆服。
關於
影片結構
影片的敘事基調更是不著邏輯,導演似乎是在肆無忌憚地宣布這就是部純粹的惡搞喜劇,你就別指望在這部電影中除了開懷大笑還能獲得更多的東西。電影名出現後的開頭花了五分鐘的時間描繪一名警察探訪犯罪分子窩點卻被暗算受重傷住院的情節。然而如此多的筆墨對劇情本身並未有任何的推進作用,只是為了在後面埋下一個包袱,填一份笑料。很多觀眾表示「我雖然沒明白情節在講什麼,但真的很好笑啊。」
關於
演員表演
影評人常說,一個好的演員可以詮釋出角色的內核,駕馭住劇本。而在這麼一部劇中,萊斯利·尼爾森老爺子可以說凌駕於劇本之上,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喜劇天賦。老爺子的演藝生涯開始於1954的劇情片《恐怖的決定》,但他後來稱在他幼時為了躲避父親的責罰,他必須撒謊,在那一時刻,他已經是一個演員了。早期老爺子的角色多定位於高大正直的英雄形象,直到八十年代才開始展露自己的喜劇天賦。和其他演員苦大仇深地琢磨角色不同,萊斯利只需要做自己。
影片中還有一位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
普瑞希拉·普雷斯利
,或許應該介紹她另外一個身份——「貓王前妻」。在《白頭偵探》拍攝時,普瑞希拉已經有41歲的高齡,但永遠宛如十八歲的容顏驚豔了無數人。對於《白頭偵探》這部劇來說,普瑞希拉只需對著屏幕微笑便足夠了。
圖|普瑞希拉·普雷斯利劇照
裡程
碑式的佳作
對美國主流電影的諷刺,將類型片元素一一運用後解構。白頭神探應該是這類電影的早期一批。與《戰艦波將金號》、《驚魂記》等經典電影相仿卻又表達完全不同的鏡頭應用讓我不禁想起了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的一個視頻:有人有屁聲模仿交響樂演奏。
而白頭神探作為無釐頭喜劇的經典之作,也是一部分香港電影人的靈感源泉。其中周星馳的《逃學威龍》與《國產凌凌漆》就有著對《白頭神探》不加掩飾的致敬。
在今天的電影市場,一部喜劇片總是被導演和觀眾賦予了太多的東西。要它輕浮,又要它意味深長。要它高雅,又要它讓人民喜聞樂見。
在我看來《白頭
神探》才是真正做到了一部喜劇該做的事:令觀眾發笑。何必那麼苦大仇深,又有什麼事是不能拿來惡搞一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