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隨國:白頭神探
職隨國,男,1964年08月生,1985年12月由部隊復員,1986年在黃河機器製造廠工作,1987年在黃河公安處工作,2012年,企業轉警分配到西安公安新城分局公園北路派出所,現為公園北路派出所技術室民警,四級高級警長。
//////////
在公安民警隊伍中,有這麼一支力量,他們並不經常出現在抓捕的第一線,但是卻總能用「特殊」手段來鎖定嫌疑人,為一線民警提供抓捕線索,為轄區群眾提供相應服務。他們就是刑事專業技術警察。
職隨國,現為西安公安新城分局公園北路派出所刑事技術室民警,見他的第一面很容易讓人想起一個詞,叫「鶴髮童顏」。職隨國今年56歲,歲數說不上大,可頭髮卻白的乾淨,再加上滿面的紅光,怎麼看著都那麼「喜慶」。
職隨國的白頭髮用他自己的話說,「怪自己!」「一輩子就是個操心的命,心裡放不住事,什麼事都想幹到極致……」2017年公園北路派出所成立的刑事技術室,這項工作就交由職隨國來完成。說起刑偵技術職隨國也不算外行,1987年從部隊復員到「黃河廠」,就是負責保衛處的刑事技術工作,破獲了不少的案子,因為工作出色,當年市局還想把他調過去工作,可他捨不得工作久了的「黃河廠」,婉言拒絕了。誰曾想2012年趕上企業公安轉制,他又成了「地方公安」來到了公園北路派出所工作。
又幹上了刑事技術的活,職隨國這不算「半路出家」,最多只能說是「重操舊業」,雖說有「底子」,可「老革命」卻遇到的是「新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那些以往在影視劇裡出現的刑偵技術手段如今真真切切擺在了面前,這也讓他犯了難,「不能讓別人說咱個啥,不會咱們就學。」職隨國抱著這樣的執念,平時下班就在網上查閱資料,一點點的琢磨,時間不長這些「洋玩意」竟被職隨國摸得滾瓜爛熟,沒多久就破獲了一起盜竊案。現在更稱得上是「專家」,2020年9月陝西省公安廳在漢中召開了「破小案」專題會,公園北路派出所不僅被選為全省僅有的4個試點單位,職隨國個人也被確定為「小案視頻追蹤」的試點課題專人。
按說工作上了正軌,職隨國的頭髮白的就能慢一點,可一碰上案子,總想把工作幹到極致的他,又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起來...
2018年底,公園北路轄區連著發生了幾起盜竊電動自行車的案件,嫌疑人是一名中年男子,每次都對轄區路邊停放的電動車下手,不僅「技術嫻熟」很快就能到手,而且每次都有意的避開攝像頭的監控,無法取到有效的監控視頻。職隨國便把能取到的視頻資料全部拷回了派出所,一看就是好幾天,不僅是作案的那一兩分鐘,案發現場前後的一兩個小時也沒有放過。通過大量的比對,職隨國發現了嫌疑人的一個特點,「愛叉腰!」不管是哪起案件,嫌疑人到了現場,「踩點」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叉腰,叉著腰對周邊的地形進行觀察。有了這個特點,職隨國就開始對全市的同類案件進行了串並,終於發現了嫌疑人的有效信息並實施抓捕,經審訊,該案又串併案件10餘起。自此,一個在本市多地盜竊電動車系列案件成功告破。
能發現特點就能及時的串併案件,可有的案件卻不能光靠「串並」。2019年底,公園北路派出所轄區就出現了一對「雌雄大盜」,兩個嫌疑人總是騎著一輛無牌的電動車在轄區遊蕩,一遇到合適時機就下手盜竊,針對被盜物品也不挑,什麼順手就偷什麼。案發周邊的視頻倒也清晰,兩個人進入現場、盜竊、離開也都拍的清清楚楚,可兩個人明顯具有很高的「反偵察」意識,不管什麼時間都帶著口罩,圍著厚厚的圍巾。通過反覆觀看監控,職隨國在女嫌疑人頭上發現了一個特點,頭上總帶著一隻紅花的扎頭皮筋。為了抓住這個「小紅花」,職隨國把能找到的視頻都反覆看了多次,嫌疑人可能都沒有意識的犯罪規律,他都給總結了好幾條,終於「小紅花」夫婦在轄區某醫院再次作案時露出了破綻——「小紅花」沒戴口罩。當嫌疑人萬某、劉某被帶回派出所,看著職隨國電腦裡的數十個視頻資料,還沒開始訊問,就坦白了案情,「我全都交代!」
職隨國的白頭髮還有一個重要來源,「技術工作幹了幾十年,現在的條件比原來好多了,將來肯定會更好!我們派出所已經開始『智慧社區』的建設,再發展就會達到轄區的全覆蓋,到那個時候我們所就沒有破不了的案子……我也得抓緊時間好好學習,不能拖了所裡的後腿,不能讓人家說我不行!」「為了所裡刑事技術室的工作,我頭髮白完都行!」
從警30餘年,職隨國幾乎將一生都奉獻給了警察事業。他用實際行動和一片赤誠,詮釋了簡單中的豐富、平凡中的偉大,用自己的執著與堅守,履行著入警時的莊嚴承諾,他用自己生命中迸射出的光芒,照耀著警察事業輝煌的前路。
來源:新城警視
西安公安
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