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並無一個名詞為「一佛」,如此說是為了為後續「二佛」「三佛」「四佛」……的釋名做開場。不過本文會解釋類似「唯一的佛」(因為實在不好表達,詳見後文)這個概念。
圖:香港天壇大佛 ,右手做施無畏印,使眾生不畏怖,左手與願印,使願望得滿足。
佛的概念
佛的意思就是「覺者」,就是覺悟的人的意思。
佛有十號
就是佛有十種尊號,這十種稱謂分別是:
一、如來,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
二、應供,應受人天的供養;
三、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
四、明行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
五、善逝,自在好去入於涅槃。
六、世間解,能了解一切世間的事理;
七、無上士,至高無上之士;
八、調御丈夫,能調御修正道的大丈夫;
九、天人師,佛是一切天、人的導師;
十、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注意,任何一個稱呼都等同於佛的意思。比較常用的是「如來」。因此,釋迦牟尼佛可以稱作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佛可以稱作阿彌陀如來,以此類推。其實沒有一個佛叫做「如來佛」,那是民間文學的俗稱,並不符合佛教常識。
圖:龍王為釋迦牟尼擋雨 佛雙手結定印
釋迦牟尼佛
對於南傳佛教來說,在整個世界中只能同時存在一個佛。在我們這世界中,唯一的佛就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是「現在佛」。在遙遠的未來,彌勒菩薩會下生成佛,就是彌勒佛。在釋迦牟尼佛之前也曾有佛。
雖然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但是我們還是處於他這一佛的「紀元」當中。
圖:南傳佛教的佛像 雙手結定印
圖:釋迦牟尼佛,右手觸地印,釋迦成道時,結此印請大地作證,為釋迦牟尼特有的手印。
因為我們是受釋迦牟尼佛教導的眾生,他是我們的根本導師。因此,我們又稱他為「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我們中國,有些經典又稱他為「釋迦文佛」,這是出於我們中國人上尊號的傳統。因為釋迦牟尼是眾生導師,因此他和孔子一樣,享有「文」字作為尊稱——孔子是被尊為「文宣王」。
因為孔子和釋迦牟尼一生並沒有真的做王,因此又稱孔子為「素王」,而釋迦牟尼為「空王」。如南唐後主李煜有詩句為「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就是此意。
法身佛
對於大乘佛教來說,雖然上下四維過去未來有很多佛,但是這一切佛都可歸於「一佛」,就是所謂「一切佛即是一佛」,這「一佛」就指的是佛的法性本體,可稱為「法身佛」,也稱作「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是「遍一切處」的意思,又,毗盧遮那是「光明遍照」的意思,因此在密宗中稱為「大日如來」。因此,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是同一個概念在不同語境下的表述,表達「覺悟」這一最根本的概念。
圖:頭戴五佛冠的毗盧遮那佛,手結毗盧印。
圖:明代。頭戴五佛冠的毗盧遮那佛,手結毗盧印。
圖:大日如來,胎藏界大日如來結法界定印。
圖:大日如來,金剛界大日如來結智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