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佛教作為我國的外來文化。在我國有很廣泛的人群。並且在我國的許多影視著作中都有和尚的出現。如《水滸傳》中的花和尚魯智深還有金庸筆下的一燈大師。以及《西遊記》中的唐僧。《西遊記》中的唐僧有著絕美的容顏。女兒國的國王為她心動。有多少人因為他不能和女兒國成親而帶著遺憾。
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個如唐僧般的人。他擁有著非常俊美的容顏。許多女孩兒都對他動了春心。但是他卻認為色即是空,對世間的情愛,沒有任何貪戀之心。
入佛前
這位師傅便是浙江省的釋明心法師,他是普安寺的住持,出生在浙江省一個小縣城的釋明心法師。從小他便在他的家鄉看到許多的已經破舊的古寺,但是由於寺廟的落魄,裡面早已沒了僧人。隨著時間的變化,有許多教徒傳入中國。基督教,道教,伊斯蘭教等教在中國盛行。佛教在小鎮中逐漸成為了一個記憶。小鎮上也再也沒有真正的僧人在修行。他偶爾看到了所謂的僧人,便是在挨家挨戶化緣的人。這些人把佛家的形象給破壞得一乾二淨,佛法再也沒有在小鎮上出現過。
這使得釋明心法師感受到了遺憾,從小到大便喜歡思考一些關於哲學的問題。如宇宙是如何來的,人類如此的渺小,人類又從何而來?這個世界的邊界在哪裡?宇宙的邊界又在哪裡?人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小小年紀的他便無法停止思考這些問題。他不想自己的人生過的稀裡糊塗。
1999年,中專畢業的釋明心法師參與了公務員考試。並從一百四十多人獲得了僅有的七個名額之一。從此他獲得了別人期盼的鐵飯碗。以後再也不需要為了吃飯而發愁。小鎮本來就不大,於是到了適婚年齡的釋明心法師。便引得許多媒婆前來說親。他的條件非常好,顏值高,工作好。引得許多人想要與他結親,他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早日結婚,早早的抱上孫子。但是釋明心法師並不希望讓自己擁有如此多的桃花。他周圍的所有人都在替自己說親,這使他十分的疲倦。日復一日的工作,相親,使得他厭倦了這樣的生活。
此時的他與許多年輕人一樣,沒有人生方向。無欲無求。整天思考的問題就是在吃喝拉撒上。他想一隻迷了路的羔羊,想要給自己尋找到一條有希望的路途。2006年的某一天。釋明心法師偶然聽到了《輪迴》這首佛曲。讓他一時間就覺得自己遁入了佛道,自己仿佛遁入了佛的世界。自己終於明白自己是長時間的迷茫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他在佛中的世界傲遊起來。明白佛就是自己想要追求的。於是他便萌生出想要遁入佛道,出家修行的想法。
入佛修行
於是在同年的12月,他便決定來到臺國清寺出家修行。但是可能是由於時機未成熟。因緣未到,父母及時阻攔他將他帶回了家裡。由於小鎮上沒有信佛之人,所有人在大家的眼裡就是個要飯的。他做出這樣的行徑,使父母在大家抬不起頭來。並且他是家裡的男丁,還擔負著傳宗接代的任務。
為了讓父母不再痛苦,於是他決定隱藏自己的夢想。他便決定把自己的想要出家的心願默默隱瞞。到了2009年,父母允許他出家。於是他在永嘉縣的妙智寺剃頭出家。同時他還成為了中國佛學院的一名學生,相當於考上了佛教內的清華北大。他終於獲得了他想要的。
雖然佛學院裡只有枯燥的修行,沒有世俗那麼多的快樂。但是他也可與三五好友打籃球,在網絡上瀏覽知識,學習。學院中還有許多英語,日語等語法的學習。還有關於書法的課程以及茶道音樂等養身習性的課程。沒有美酒與美色的煩惱,讓他非常的開心。對於他來說,父母是他非常擔心的事情。每每他想要向父母報告自己的生活,但是又不敢打個電話。害怕父母對自己過度想念,使自己陷入不孝之地。於是只能在佛前默默為他們祈禱,祝福。感謝父母對他的生育和養育之恩。
結語
佛中的道是無限的。只要自己認為是對的,那麼便是對於自己最好的選擇。無需在意他人的建議。無論是對自己嘲笑還是親近,堅持自己的信仰才是最重要的。堅持也便就是信仰。通過釋明心法師的故事,我們可以得知,當我們發現了自己的夢想。一定要堅持實行。因為如果直接放棄自己的夢想,那麼最終自己會在餘生中充滿遺憾。幸福便也蕩然無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