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可以站在自身角度,去臆斷一個出家人,是用何種辦法,來抵擋得住美色和財富誘惑的。被稱為最帥和尚的釋明心,爆紅於網絡之後,依舊被塵世裡的各種誘惑所環繞。別人看來他或許忍得太難,但是對釋明心而言,他早已放下一切。
對釋明心而言,從小就表現出了不同於一般同齡人,對活著和人生的思考以及疑惑。
童年起步於懵懂無知
浙江永嘉,隸屬於溫州管轄,於萬山環抱中的東南魚米之鄉。這裡歷史悠久,不但人文薈萃而且風景秀麗。水,不但給予了生命,也給這裡披上了一層靈秀之氣。
1980年,釋明心出生的時候,楠溪江畔的一切都還是平靜的。彼時國內的開放才剛剛起步,即使是將來改革橋頭堡的溫州,其時當地民眾,尤其是釋明心的家鄉人,依舊是過著那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耕生活。一切是那麼的恬靜,釋明心就在這樣的環境裡一天天長大。
他跟小夥伴到江邊捉魚,或者是在村塘旁的草地上嬉鬧。只是大多數時候,還是小孩子的釋明心就表現出了與周圍同齡人截然不同的氣質。在常人看來,這小孩或許是內向,所以才不願多話,玩耍中,一舉一動都表現出與他這個年紀不相符的老成持重。
他有時會在村旁的大石上呆坐,有時又會聽著林間的鳴鳥陷入一種沉思的境地。沒有人知道這個小孩子在想什麼,畢竟一個幾歲的孩子,他又究竟能想什麼呢?
江南的夏天,天氣潮溼悶熱。每到這種季節的夜晚,家家都在樓頂鋪竹蓆眠臥。太陽落下,暑熱散去,大山裡清風徐徐,釋明心就躺在竹蓆上,周圍是各種蛙鳴和各種蟲子不知疲倦的叫聲。他會睡不著,看著那道天河以及滿天鋪開的星光,偶爾有流星划過夜幕,他的心裡滿是疑惑。
宇宙是什麼?人又是什麼?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究竟是什麼?人來自哪裡,為了什麼而活著?這些問題統統縈繞在釋明心的大腦中,而且隨著年齡的漸漸長大,這份疑惑也就更大。自己理不出任何的頭緒,於是便把目光轉向了書本之中。
他很清楚,自己急於尋找答案,只是那時候的釋明心還不知道,他想尋找的其實是信仰。
10年迷茫多蹉跎
1999年的時候,20歲的釋明心畢業回到家鄉。他從來沒有像別的同伴一樣,有去外面更大世界闖蕩的想法。雖然溫州就近在咫尺,不遠處的杭州和上海,更是充滿了改革的活力,多少年輕人都衝向了大都市,以期用自己的奮鬥去改變命運。
這些,在釋明心的眼裡,仿佛是另外一個世界。他更喜歡家鄉的清幽和寧靜,慢節奏的生活,給了釋明心一種極大的安全感。那時候他也看過不少的書,但潛意識告訴他,自己依舊是迷茫的。家園雖好,可畢竟已經成人,需要有謀生手段,再不濟,也得找點事做養活自己。
家裡人並不曉得他內心的想法,那時候的大學畢業生含金量還很高,因此父母處處都還沉浸在兒子是讀書人身份的自喜中——總歸是有文憑的,得找一份相匹配的工作才好。於是家裡張羅著,打算讓兒子進入公家人的隊伍。
20多年前,雖然下海經商的意識已經十分濃厚,甚至於各地的一些公務人員都辭職下海經商。可在絕大多數人的意識深處,鐵飯碗的吸引力還是異常強烈。父母想讓釋明心去參加公務員考試,本就迷茫的他,加之性格不強勢,就順從了這份安排。
那一年,鎮政府公開招聘,釋明心和140多個畢業生競爭7個名額,他順利通過了筆試和面試。對他和家人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個鐵飯碗,在父母眼裡,他還有了一層公家人的身份,在村裡乃至於鎮裡,面子上都是極榮耀的。
如果釋明心是那種渾渾噩噩的人,他完全可以和光同塵,過好自己的這一生。在父母眼裡,工作穩定了,年齡也到了,應該得成個家了。他們也沒有過度逼迫兒子,只是希望他能儘快談個戀愛,然後結婚成家,了卻自己的一番心願。
然而釋明心卻不是這麼想的,感情上的事情他似乎從來也沒有想起過。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他的個頭逐漸長到了一米八以上,這在江南普遍個子不高的情況下是很惹眼的。不但個兒長得高,五官端正且眼眸深邃。
由於長得好看,再加上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四周圍也有愛慕和暗戀他的女生。但是釋明心卻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他每天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一度非常消沉,甚至於通過網路遊戲來麻痺自己。偶爾,他也會在網上發帖,那時候還是BBS的天下,論壇和遊戲,暫時能麻痺他的靈魂。
與佛結緣,29歲終出家
2006年,對26歲的釋明心而言,是他與佛結緣的時刻。或者再確切一點說,迷茫了二十多年後,他終於要尋到自己的信仰了。
那年10月,他無意間在網上聽到了一首《輪迴》的佛曲,這是一首隻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音樂,聽起來悠遠而深邃,仿佛置身於大山深處,伴著潺潺溪水和徐徐清風。一座古剎掩映在樹林處,大腦中不自覺流露出來的場景,不禁讓釋明心熱淚盈眶。
他本就是多愁多思的人,有了這種感覺便一發不可收拾。他開始自己讀一些佛家的書籍,而且還時常到寺院去參加早晚課。接觸多了,釋明心內心想要出家的想法便漸漸萌生。那年底,他決心放下一切,到天台的國清寺出家修行。
他這個決定對家裡的衝擊可想而知。父母很快便找到了他,強硬地將他帶了回去。不過在釋明心看來,過去的人生都是按部就班,家裡說怎麼走自己就怎麼走,現在心裡終於知道想要的是什麼了,所以即使被抓回去,自己也不會改變心志。
可父母不這麼想,放著好好的工作不要,拋棄家人去當和尚,這種衝擊的力度在熟人社會的鄉下不亞於原子彈。釋明心清楚,自己若強行出走,會陷父母於譏笑環伺之中。他一時心無所靠,不知該怎麼做。
又過去3年,機緣巧合下他終於在家鄉附近的普安寺出家,而且還順利考入了中國佛學院。1999年的考試為出仕,2009年的考試為出家,10年時間,他終於了無牽掛。然而佛緣之前,一切都是空與不空。
釋明心之前在網上發布的帖子突然大火,他的事跡被廣為流傳,照片也被到處傳播,而且還有了"中國最帥和尚"的稱號。輿論關注度最高的時候,甚至於有傳言說釋明心被富家女看上,有女親自找上門,求其還俗。
當釋明心想要放下紅塵裡的一切執念時,卻因為自身的色相而被競逐——因為長相帥氣,他吸引了大批女性遊客,更是有數位名媛大膽追求於他。正可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面對這種情況,他也只能一笑置之。
人生本來就充滿各種選擇,有的人不知道要什麼,便跟著大眾走;有的人則主動選擇,開啟自己的人生。佛學院畢業之後,釋明心回到普安寺,過起自己苦苦追尋十幾年才終得的生活。
參悟佛經、自己耕種、侍養綠植,如今釋明心的生活是恬然的。與陷在軟紅塵裡整日奔波勞碌的人比起來,他知道自己的欲望是什麼。而那些放不下執念的人,甚至於還在假借釋明心的名號,在網上招搖撞騙。這真是己身彼所念,己念非彼所求,己身己念何相匯,人生何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