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師生聚會合影
拍攝於2020年10月
合影中間坐著的是4位老師
周圍環繞了30名
穿著印有「20周年再相聚」
白色T恤的同學
2020年10月,首屆畢業生20年相聚合影留念
照片裡的學生
來自福建、浙江……
其中有超市老闆、烘培師
服裝廠工人,也有汽車噴漆師
他們都是特殊教育學生
李勤坐在照片的中間位置
周圍是他帶過的第一屆學生
首屆入校學生合影留念
1991年
李勤畢業於
泉州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專業
後在福建省三明市從事特殊教育工作
那時,三明的特殊教育一片空白
沒有老師,沒有學校
在政府準備籌建特殊學校的地點
滿眼看去只有環山和菜地
1992年學校舊貌
鄉親們心裡
也並沒有「特殊教育」的概念
有老鄉說
「我這個孩子還讀什麼書
都不如留在家裡幫忙幹活
只不過是多一雙筷子的事情」
1993年學校大門
「特殊兒童接受教育
將來學一門手藝
不僅可以照顧自己
說不定還可以養活全家」
每次面對家長
都是一次特殊教育的普及
第一批教職工肩扛手提搬運建校物資
1992年5月6日
第一批招收的28名學生進入學校
最大的十三四歲
最小的8歲
他們都是聽障兒童
分為兩個班級
每個班級14名學生
4名老師,每人要教四五門課
還要照顧學生們的生活起居
財務出納利用舞蹈特長
兼職教孩子們跳舞
此後的將近30年裡
除了調離
鮮有老師離開
李勤說
全校66名老師的簡歷表
工作履歷一欄
幾乎都只有一行
就是這所學校
他覺得
「也許是他們在這裡
找到了歸屬感和成就感」
學校目前有241名學生
從學前班到中職
授課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
品德、生活、體育等全科目
這些是他之前未曾想到的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一名學生在包餃子,這是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開拓的特色課程
這裡的老師
也是「家長」
除了教學
還要照顧孩子們的生活
讓孩子們
「有愛無礙,快樂成長」
2008年開始
由於有了地方財政補貼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免去了入學孩子的所有費用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在上體育課
老師們的待遇也提高了
收入高些的
一個月可以拿到八九千元
學校還會給老師
提供免費宿舍
吃飯一餐只要幾元錢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幾名女生在聊天
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發展
學校一直在嘗試通過不同的途徑
給孩子更多的可能
推動普特融合
學校打破傳統、封閉的教學模式
定期讓學生
與普通孩子一起學習、生活
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健康成長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們在上美甲課
實施醫教結合
與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臺江醫院
建立合作關係
組織康復醫生定期走進學校
提升學生康復水平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們在上按摩理療課
促進普職融通
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
注重培養學生的
職業技能和藝體特長
為他們自立自強打好基礎
11月25日,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們在上剪髮課
2013年以來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還啟動了
送教上門工作
先後為30多名
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殘障兒童
提供定期送教上門服務
「相信每一朵花最終都會綻放,
有些只是開花時間比較晚,
但是他們一直在努力地生長著。」
看著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您有沒有被暖到?
特殊教育是一個守護兒童的職業
通過特殊教育
去發掘特殊兒童的特長
讓他們不但能夠自食其力
而且能夠奉獻社會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曾說:
特殊兒童自強不息、
努力奮鬥的精神
給整個社會樹立了信心
對普通人來說
同樣是一種激勵
她還表示:
孔子說「有教無類」
不分貧富貴賤
都可對其進行教育
特殊教育
也再次刷新了對「有教無類」認識
它不僅針對健康人
還包括特殊兒童、殘障人士
當這些也納入教育體系
才是真正的有教無類
這個職業很溫暖
讓我們期待每一朵花綻放
(來源:內容綜合自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人民日報(ID:rmrbwx))
【來源:央視一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