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ana fish》——絢爛到極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毀滅

2021-01-09 耽美辰光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的漫畫創作家似乎總帶有那麼一點人文哲學情懷。無論是大到像宮崎駿這樣的現象級大師,還是像高橋留美子這樣的少年漫畫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無不透露著人文的關懷和時代的烙印。許多作品引人深思,讓人在觀看激昂絢麗的動漫作品的時候,沒有忘記思考人類所處的時代。

吉田秋生也是這個時代偉大的漫畫作家之一,她的經典代表作《banana fish》在2018年被搬上大熒幕,作為12集的系列動漫播出,儘管這部動漫在中國的熱度不高,但是不妨礙我給它獻上最高的讚譽。

如果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是讓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日本文化中的神秘的一面,那麼《banana fish》則是站在現代人的角度看待時代的變化和人類文明的進程。動漫中體現出來的思潮和故事背景跟當時世界悄然發生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1、創作背景

《banana fish》的創作時間是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故事描寫的是發生在美國的地下黑幫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故事中的主人公亞修是紐約街頭暴力團體的頭目,外號山貓(寓意兇猛,不可馴服和追求精神和肉體的自由)。

亞修在八歲的那年,父母親離世,而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參了軍,他自己被寄養在姑父家裡。亞修在家裡跟哥哥的關係最好,哥哥的參軍,無疑對他來說是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動漫後面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包括亞修追查犯罪毒品「banana fish」的下落都跟他的哥哥有關。

天才的藝術創作者,正是那些可以巧妙地利用時代背景而構建故事邏輯的人。

動漫中,亞修的哥哥參軍,甚至到後面的「參戰」都可以在現實中找到來源。

其中的「參戰」就是指當時的「越戰」。

而動漫中的黑手黨,毒品貿易,街頭暴力......這些東西在當時是相當普遍的。

整部《banana fish》的故事發生的地點就是在美國的紐約,其中不乏包括曼哈頓區、華人區的唐人街、還有黑人聚居地,其中不乏地下的黑色買賣、毒品貿易和兒童販賣等。動漫中的許多場景,可以說藝術性地還原了當時紐約景象。

漫畫作者吉田秋生是一個及其注重考據的作家,她創作漫畫的時候沒有去過紐約市,可是創作作品的時候又不能過於浮誇和虛假,於是她便閱讀了大量關於美國街頭暴力的文獻資料和書籍,為了了解美國文化,她經常選讀的書目是海明威的作品,所以,海明威的思想對作者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作品的精髓滲透到《banana fish》的人物塑造和場景塑造上面。

我們細心觀看不難發現,動漫中亞修的形象,跟海明威作品中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有著很大的共同點。

亞修:堅韌、嚮往自由、追逐、追逐愛情

海明威:樸實、直觀、堅韌、精神自由

故事背景是越戰之後,冷戰大背景。

新一代青年通過嬉皮士文化表達對政府的不滿,戰爭對家庭尤其對幼兒的影響,冷戰大背景的壓抑感......

作者對當時美國社會的還原令人喟嘆。而正是這樣一個時代背景造就了亞修個人的命運悲劇。

2、動漫情節

「banana fish」

動漫圍繞著新型的殺傷性毒品「banana fish」而展開,「banana fish」是作者杜撰出來的一種藥物,而亞修的哥哥在戰場上就是受了這種毒品的危害,導致神經失常,受人擺布,多殺了自己的隊友。

亞修為了拯救自己的哥哥,他帶領著自己紐約的街頭小混混團體起底「banana fish」締造者。

令亞修想不到的是,「banana fish」的締造者是他的「主人」帝諾。

帝諾掌控者美國最大的黑手黨組織,跟政界商界許多「大佬」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而帝諾本人,也是亞修童年虐待他的對象之一。

亞修八歲的時候,從姑父家逃了出來,流落到帝諾控制的海產店,就這樣,亞修被當成無家可歸的兒童販賣到帝諾手下。

在被販賣期間,亞修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受到了極大的創傷。

在亞修成長的16年之中,帝諾將他培養成一級殺手。

並且,故事的最後亞修親自打敗了帝諾。

傳說中的毒品,「banana fish」也隨著帝諾的死亡而消失殆盡。

跟傳統的反抗黑勢力作品相比,吉田秋生毫不吝嗇地向觀眾展示暴力、血腥和殘酷的場面,將人性的的底線一次又一次得刷新,直至衝破我們的三觀。

亞修在結局的時候,被人一刀子痛死了,倒塌在一片血泊之中。

唯美、悽涼。

與日本主流的悽美主義相當貼切。

很多人觀眾很難想像,一個身經百戰的街頭混混,就連機槍掃射都殺不死,居然會被一把刀子給捅死。

其實,這正是作品的獨到之處。

沒有人是常勝將軍,在混亂的年代,任何強大而完美的人物終將有一天會走向死亡。

亞修的死,正好符合這部作品的主題——

絢爛到極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毀滅

亞修的存在,是為了「banana fish」的消滅而存在的。

既然「banana fish」已經消滅,那麼作為主角的亞修,也不復存在。

作者 | 南風戀(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燃龍點鳳動漫:豆瓣高分動漫《banana fish》——生命之絢爛
    今天燃龍點鳳為您介紹一部高分動漫《banana fish》。《banana fish》(中文翻譯《戰慄殺機》)是MAPPA 於2018年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吉田秋生原作的同名漫畫。改動畫於2018年7月5日起每周四在富士電視臺noitaminA欄目首播。
  • 火龍點鳳動畫:豆瓣高分動畫《banana fish》-生命的
    今天,火龍點睛鳳凰為大家介紹一個高分動畫《banana fish》。《banana fish》(中文翻譯《戰慄殺機》)是MAPPA在2018年由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吉田秋生製作的同名漫畫。這部動畫片於2018年7月5日星期四在富士電視臺noitamin欄目a首映。
  • 好番推薦,《Bananafish》那些年無人匹敵的香蕉魚
    2018年,一部上世紀由連載在少女漫畫上的黑道漫畫《bananafish》在MAPPA的製作下橫空出世,不得不說,這部包含了劇情豐富的黑道題材,金髮碧眼的青春少年,以及如美劇一般步步緊逼的劇情,在當時很多新番中脫穎而出,可以說是當年的封神之作也不為過。
  • 關於7月番《Banana Fish》的一些簡單介紹
    到4月初以《明日之丈》為原案的50周年紀念作《Megalo box》因其獨特的賽璐璐復古風和配樂而成為一匹黑馬。這兩部作品儘管在劇情的改編和節奏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但也確實為這兩部古董級的漫畫巨作帶來了大量的年輕粉絲。而7月份由mappa由製作的新番《banana fish》與上兩者極為類似。
  • 吉田秋生《banana fish》確定TV動畫化
    DoNews互娛10月23日消息(記者 王詩詩)為紀念吉田秋生出道40周年,其作品《banana fish》將實現TV動畫化。動畫原作是吉田秋生於1985年至1994年連載的熱血、少年題材漫畫,以1973年的紐約為故事背景,講述幫派老大亞修對名為「banana fish 」的麻藥感興趣引發的故事。動畫由內海紘子擔綱監督,瀬古浩司負責系列構成,林明美參與角色設計,MAPPA負責動畫製作。
  • 《banana fish》
    他遭受了多少非人的折磨和凌辱啊,讓我心疼到不願意看他做任何誘惑的動作、眼角流露出一絲媚態,那些從童年時期就被特意調教過的表情和技能,幾乎是刺痛我的眼。亞修心底裡應該是嫌棄自己的吧,所以當撐杆跳著翻越高牆的英二出現在他眼底時,他真正意識到這世上最可寶貴的人出現了。英二是亞修的救贖,他不會對亞修指手劃腳,努力地在亞修脆弱時給他毫不猶豫的擁抱和關懷。
  • 《戰慄殺機》BANANA FISH絢爛到極致的生命
    這是我今年到目前為止看完以後最有感觸的番了,沒有之一。雖然結局血虐,我還自找虐地去看了漫畫番外,但我還是坦然接受了結局,可能就是這種唯美悽涼,才更能留給觀眾印象,因為刻骨,所以銘心。
  • 《BANANA FISH》:越是黑暗的深淵,開出的花越純潔
    值得一提的是,該番的製作組,從製作人到監督再到片尾曲的作者,無一不是原作漫畫的狂熱粉絲。在他們的用心製作下,這部跨時代的動畫,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男人在臨死之前,告訴了他關於banana fish的線索,還給了他一條神秘的項鍊,項鍊中有一個白色的藥品樣本。亞修十分驚訝,這是除了格裡弗以外,他第一次在別人口中聽到關於banana fish的事情。為了搞清楚banana fish是什麼,自己的哥哥又為什麼會變成那樣,亞修開始了私下的調查。
  • 《戰慄殺機》bananafish 隨便寫寫
    ash為了救英二,救手下,是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和自由來換的。ash可能本身就有點不想活了的傾向吧,因為那些傷害都太沉重太沉重了。看到英二飛躍高牆,ash和英二說自己想變成鳥,都是對那種輕盈的嚮往。然而ash永遠也不能變成鳥,不能輕盈的活著,童年的傷害會伴隨他一輩子。
  • 【banana fish】糖都是假象!高虐慎入
    【日漫推薦】最近愛奇藝新播了一部熱血基番「banana fish」又名「戰慄殺機」改編自日本漫畫家 吉田秋生
  • 《Banana fish》有第二部?第一季懸念未解,亞修英二會重聚嗎?
    《Banana fish》有第二部?第一季懸念未解,亞修英二會重聚嗎?提起日漫,大家想到的都是以前的經典作品,其實近幾年有很多新的日漫非常出色。《戰慄殺機》就是非最值得一提的動漫之一。看過這部動漫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這其實是一部犯罪動漫。
  • banana fish(戰慄殺機)
    ——加繆       「banana fish」的說法出自塞林格的小說《逮香蕉魚的好日子》,原文是「它們遊到一個洞裡去,那兒有許多香蕉。遊進去時,它們還是樣子很普通的魚,可一旦進了洞,它們就饞得跟豬一樣了.吃得太胖了,它們再也沒法從洞裡出來了。
  • 【動畫推薦】No.003《Banana Fish》
    Salinger的《 A Perfect Day for Banana fish》(逮捕香蕉魚的好日子):它們遊到一個洞裡去,那兒有許多香蕉。它們遊進去時還是樣子很普通的魚。可是它們一進了洞,就饞得跟豬一樣了。它們吃得太胖了,就再也沒法從洞裡出來,連擠都擠不出洞口了。再後來,香蕉魚們都死了。
  • 經典推薦:Banana fish/戰慄殺機 劇情硬核
    "banana fish」的說法出自塞林格的小說《逮香蕉魚的好日子》,原文是「它們遊到一個洞裡去,那兒有許多香蕉。
  • 《Banana fish》(戰慄殺機)中提到的書與意象
    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漫畫,《Banana fish》與其說是一部日漫,不如說更像是一部美劇的感覺。由一點疑端而起,劇情的推進,緩慢有力、後勁十足、高潮迭起。這與作者吉田秋生阿姨一大特色脫不開關係:極具電影感、流暢明快的鏡頭語言。
  • 《戰慄殺機》Banana fish
    今天我終於把戰慄殺機(Banana fish)看完了,這幾天一直在追,它有24集,一集有二十多分鐘。我趁著網課+熬夜終於看完了😭。雖然在沒看完結局就知道這是部很虐的動漫,但還是不想錯過這部絕世好番。雖然看這部番時沒有流淚,但到現在心裡還是難受,像被什麼東西壓著似的,喘不過氣來。加上有一些頭疼,肚子也很餓,但還是什麼東西都不想吃,也睡不著了。
  • 人類在未來可能會走向自我毀滅,以另一種生命形式存在
    動物世界裡的自我毀滅現象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於是有人擔心,人類既然也是生物世界的一員,會不會在未來,人類也選擇自我毀滅?可能有人會說了,人類是智慧生命,是有自主意識的,才不會幹這種腦殘的自我毀滅,事實真的如此嗎?根據一些科學家的說法,人類在未來有可能也會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 董卿《朗讀者》,生命包含著人世間最極致的體驗
    說到《朗讀者》這個節目,第一次看到它還是在學校,當時就被董卿的一顰一笑徹底打動。今天分享的是《朗讀者》第二季的生命篇。下面有請董卿!卷首語生命是多麼深邃的話題,它包含著人世間一切最極致的體驗。生命,可以是能夠被毀滅但不能夠被打敗那般頑強,也可以是「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那般博大。
  • 「big fish」與「big dog」意思一樣,不是「大魚」和「大狗」!
    big fish除了指「大魚」,還指「重要人物,大人物」,這是非正式用法。例句:In South Africa, Jani was a big fishin a small pond.在南非,亞尼是當地的大人物。big dog這不是「大狗」,而是指「看門狗、保鏢」,還指「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