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句老話,有科學依據嗎?

2020-12-23 騰訊網

可以肯定地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句老話並沒任何科學依據,喪葬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傳統。而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不同的民族,至今都依然存在著不同的喪葬形式,比如土葬、水葬、天葬和樹葬等。當然,目前我國大陸地區的火葬比例已經達到了53%的樣子,這個數字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當代人對喪葬的認知越來越接近事實。

我可以想像,應該會有一部分人在評論說我是書呆子,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都不信!的確,喪葬習俗在世界各國都存在,而我國的喪葬習俗流傳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時間。雖然,現在大家看到的喪葬程序、以及喪葬品的準備,早已沒有古代那麼繁瑣,但涉及到的主要內容卻並沒有太大變化。如果說喪葬習俗延續至今也有它的積極意義,那大概就是通過這樣的形式表達了對逝者的尊敬和不舍。

在過去,所謂的「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通常的都指的是土葬(起源於原始社會)這種喪葬方式,一定不能在下葬之後再次將棺木挖出換到另一個地方下葬,認為這樣的遷墳行為會對子孫後代造成不好的影響,並且產生這種連鎖反應的概率還很大。有這樣想法的人,大概都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二次葬這種」喪葬習俗。

因為,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比如廣東和廣西,在這些地方曾流行過的二次葬,其實就是逝者已經埋葬好了,但卻要等上幾年時間,也就是等屍體大概都腐爛了之後重新選一個日子,然後再次開關取出骨殖清洗乾淨後晾乾,並再次按照特定的順序裝入到陶翁裡面。這種喪葬習俗,不僅打破了很多人認為了死者不能再次開棺觀念,更打破了不能更換防止死者容器的固有思想。

土葬這種喪葬習俗,主要是在漢族流傳,並且,大部分地區實行的都是一次葬法,而二次葬法、以及多次葬法則被運用在較少的一些地方。土葬主要講究的就是入土為安,而土葬的下葬地點在選擇上則有很多普通人並不明白的「道理」。當然,土葬也並不是我國範圍內才比較流行的喪葬方式,世界各地都存在這樣的形式,從報喪、哭悼、入殮、出喪到守孝,土葬繁雜的流程體現的主要是一種文化習俗。

如果要分析一下為什麼土葬在漢族中流行,客觀來說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很多人認為只有土葬這種形式才能體現逝者生前的地位,這便是為什麼很多人會專門修建看上去就比較雄偉的墓體,這一點從考古學家們發掘的古墓也可以看出。其次,塔葬也比較符合漢族的倫理情感,生命就應該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另外,土葬也跟漢族居住地的自然環境存在較大關聯,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埋葬在土地裡,才能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安息,也就是所謂的入土為安。

然而,由於土葬會佔用相對更大的土地空間,並且還存在某些特殊傳染病擴散的風險,同時也是某些特殊環境中已經確認的汙染物來源。所以,現在更提倡火葬這種喪葬習俗,並強制劃分了必須選擇火葬的區域。而火化之後的骨灰,有人會選擇存在放骨灰甕中葬於公墓,而有的人則會選擇直接撒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地方。

所以,土葬的確至今依然在許多農村地區盛行,但倘若遇到必須要對已經下葬的人進行墳墓遷移,那麼也大可不必擔心會給後代造成不好的影響。一個人從失去基本的生命體徵之後,他唯一能夠遺留下來的就是自己的靈魂魅力,其他都會隨著時間的遞進而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每一種喪葬習俗都有自己的禁忌,我們當然可以尊重這些傳統文化,但也大可不必將其可能帶來的影響過度解讀。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人的講究,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入土為安」,也就是說,人死後一定要土葬才好,因此,雖然很多地方一直在提倡火葬,但是這在農村很難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火葬都這麼難以施行,遷墳更是難上加難,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敢隨便遷墳的,因為大家認為,那是對祖宗的大不敬。
  • 俗話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什麼意思,「二次復葬」怎麼做
    人們常說「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試想一下祖國遼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五十六個民族共居,各地的風文化自然也不一樣,喪葬習俗各不相同!「貧不改門,富不遷墳」,在北方的許多農村,反映出老農對「遷墳」的謹慎,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在北方的農村是不可「遷墳」的;而在南方的許多農村,則相反,在那裡一人死後,會有許多墓地,有的地方遷墳五、六次都很普遍,對於這兩種喪葬習俗,你們知道區別嗎?
  • 有人發達之後便遷墳,這樣真的對後人有好處嗎?老人說:十遷九敗
    很多人渴望通過遷墓來改變自己的氣運,這類人將自己的運勢與好都歸咎到祖宗的墓地上來,也或許是因為各種原因不滿意之前的葬地。那麼遷墳真的好嗎?其實這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老人都說:「十遷九敗」。這是啥意思?從字面的意思來看,非常好理解。
  • 俗話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什麼意思,藏著老祖宗的大智慧
    在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其中大有玄機。古人看來,墳地不僅是墓地,也是家族的福地,對於墳地非常重視。那為什麼會有這句"切莫遷墳,十遷九敗"的警言呢?如果在埋葬之後再想要遷墳,這是和人們入土為安的觀念相悖的,在傳統觀念中,遷墳會對先人長輩有所叨擾,這是對長輩的不敬,因此對於遷墳要慎之又慎,儘量不要遷墳。痴信風水本質上是對幸福的渴望人們對於風水有著很高的痴迷程度,比如現在的家裡蓋房子,包括城市裡面買房子和家裡的裝修布局,都非常講究風水之說。
  • 農村俗語:「十次遷墳九次敗」,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俗語是我國的一種隱形文化,它是有老一輩的人根據長久的生活經驗和對事物發生的規律進行總結得出了,雖然聽著很粗糙,但是還是很有道理的,只不過現在農村文化正逐漸地流失,而我們聽到的機會也少了,只有回村的時候能從上了年紀的老人口中聽到那麼幾句。
  • 農村老人常說的「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啥意思?
    在農村,如果誰家的子孫有出息,考了好學校,有了好工作並且做了官,村裡的老人都會說這家人的祖墳埋得好(墳地地方選得好),他們家的祖墳上面冒青煙了。
  • 老話講「十鼠九苦」,真的有道理?孕育生命這些條件比屬相更重要
    老話講「十鼠九苦」,是說屬鼠的人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性格也是心直口快,所以無形中就會傷害對方,從而迎來十鼠九苦。於是家裡有些迷信的老人,就會很在意寶寶出生的時間,希望能避開鼠年,選擇心儀的屬相。眼看著豬年快過去了,娜娜這邊一直沒動靜,這可把娜娜的婆婆給急壞了。婆婆眼看生豬寶寶沒什麼希望了,就對娜娜又說了一個要求。婆婆表示:「鼠年馬上就要到了,都說十鼠九苦,鼠寶寶的命都不好,既然你們沒懷上豬寶寶,那就再等一年,生個牛寶寶吧。」
  • 老人說「十鼠九苦」,生娃要避開「鼠年」,這種說法有依據嗎?
    2020年是鼠年,有的老人就說「十鼠九苦」, 生娃要避開「鼠年」,這種說法是否有依據呢?老家鄰居今年喜得小孫女,本來是全家歡樂的事情,可是鄰居在和街裡朋友聊天的時候,忍不住嘆氣說鼠年生的不好。大家都非常好奇,哪一年那一天都有孩子出生,這時間上難道還有什麼說法?於是詢問鄰居為什麼這麼說?隨後鄰居解釋道:「十鼠九苦」這孩子以後生活會比較苦,邊說還邊嘆氣。鄰居在說這些的時候,剛好兒媳婦出門也聽到了,整個人臉色就特別不好,對於老人那一套迷信的說法不屑一顧。那麼「十鼠九苦」的說法是真的嗎?
  • 「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有沒有科學依據?
    「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是一句老話,所謂的老話大都是人們從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麼,這句老話有什麼科學依據嗎?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就來科學地分析一下這句老話。那麼,桃養人有沒有科學依據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桃子作為一種水果,它富含各種維生素(C、E、A),這些維生素本身就是人體所必須的,這是它的「養人」之一。其次,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果膠,天然果膠是最容易被我們的消化系統吸收的,而果膠則是一種膳食纖維,會促進我們的腸道蠕動,改善便秘。
  • 農村這句老話「久病無孝子,久貧無賢妻,家敗有邪人」啥意思呢?
    在農村以前,這個文化程度普遍不是很高的地方,世世代代都會流傳著一些口口相傳的農村老話,也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農村老話的流傳,指導了後人農活的一些經驗,還有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還有預知天氣的方法等等,雖然到了如今,很多農村老話已經在慢慢消失以及被大家淡忘,但是依舊有不少經典的老話流傳於農村
  • 「十鼠九苦」,老人說生娃要「避開鼠年」,真的有依據嗎?
    而且生活中有很多不好的成語都是描寫的老鼠的,比如「賊眉鼠眼」「過街老鼠」等。人們對「鼠」有偏見,自然不喜歡「鼠寶寶」了。 所以一些人認為,子孫後代的屬相是「鼠」不太好,寓意不好,屬「鼠」的孩子會是個勞碌命,甚至因此多了一句「十鼠九苦」的老話。
  • 農村老話:「男死朝下,女死朝上」,這種說話能信嗎,有什麼依據
    生活了這麼多年,不知道大家會幾句民間諺語。對於這些民間諺語,大家都是從哪裡聽說過的?這些民間流傳下來的語言,大家肯定知道了不少。其實比起城市裡來說,農村還是籠罩著一股神秘色彩的,我們經常說的農村老話來說吧,在城市裡是沒有的。這些老人留下來的老話,也被後世們經常在民間光為傳用,並且這些民間的俗語也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有一些老話,總結出了很多民間的經驗。
  • 算命,真的有科學依據!
    這中間是不是真的有科學的依據?先來說一個真實的案例。長春的老陳素日裡喜歡研究個周易八卦什麼的,退休之後,索性自己開了個卦館。始初,時常有那麼幾個失意之人前來問問前程命運。久而久之,老陳的卦館在當地小有點名氣。老陳有個姓王的朋友,應該算是「道友」,也對算卦這玩意兒頗有心得,什麼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都爛熟於心,不以此為生,只是常來找老陳切磋切磋技藝。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兩個哭」,是什麼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想要這樣的環境,建造房子的時候有很多講究,我所了解的就是風水和朝向。這句俗語就和風水學有關。想要理解這句俗語,你首先需要知道一些詞,比如滴淚。滴淚在這裡咱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下雨。從廣義上來講,滴淚屋指的是下雨天漏雨的房子。
  • 有科學依據嗎?
    導語:這句農村俗語「吃藥十付,不如獨宿一夜」是什麼意思呢?有科學依據嗎?有興趣的可以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叫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吧,在很多時候,當我們做錯了一些事的時候,自家的長輩們尤其是爺爺奶奶們都會給我們說一些「狠話」,然而這些「狠話」雖然聽得不「順耳」,但是其實是十分有道理的,只是我們有時候不想聽進去罷了。
  • 夫妻相有科學依據嗎?看完這十組明星夫妻照,你可能就有答案
    那麼,在娛樂圈當中,最有夫妻相的十對明星是誰呢?相似度可以達到多少?一起來看看吧!嶽雲鵬%鄭敏正應了那句格言,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嶽雲鵬有今天的成就,絕對離不開他老婆在背後的默默奉獻。
  • 有科學依據嗎?
    不過農村老話中的夜貓子指可不是晚上不睡覺的人,而是指一種長得很像貓的動物——貓頭鷹。這種動物很喜歡在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喜歡吃的一些食物老鼠、蛇等在晚上活動比較頻繁。在過去農村裡的夜貓子是非常多的,但是一般是不會到農戶家裡來的,如果有夜貓子在晚上的時候到房子周圍叫喚的話,那一般表示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 老話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有科學依據嗎?眼皮跳是怎麼回事?
    老話常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說的多了很多人就信了,在出現左眼跳的時候,就以為是要發財了,立馬去買了彩票,整天都是很開心的。但是,眼皮一直跳,真的是好運來了嗎?其實,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眼皮一直跳,不是什麼好事,可能是暗示了一些健康問題,自己要多留心。
  • 「睡覺不能腳朝西」,真有科學依據?看完後希望你能改改睡覺方位
    本文是「健康資訊推送」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睡覺不能腳朝西」這句老話,意思就是說在睡覺的時候腳不要朝西,頭不能朝東,也就是說不能保持東西方位這個方向,這種睡眠方向會影響睡眠質量,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真的有科學依據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睡覺不能腳朝西」,真有科學依據?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