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是我國的一種隱形文化,它是有老一輩的人根據長久的生活經驗和對事物發生的規律進行總結得出了,雖然聽著很粗糙,但是還是很有道理的,只不過現在農村文化正逐漸地流失,而我們聽到的機會也少了,只有回村的時候能從上了年紀的老人口中聽到那麼幾句。
從古至今,殯葬一說是很有講究的,而遷墳更是不能隨便遷,在老人口中就有這麼一種說法,窮人不要隨便換大門,富人不要隨便遷動墳墓。更有「十次遷墳九次敗」的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遷墳還有哪些講究?
其實,在下葬之前,墳地的風水已經找風水大師算過了,挑選的肯定都是以有利於子孫後代的發展的地方。在風水中有「山關人丁,水關財」的說法,一般情況下是不能隨意遷墳的,一旦動了墳墓,就有可能會破壞子孫後代的好運氣。
但是遇到以下幾種情況是可以遷墳的,一是墳墓在自然環境下有塌陷的,而是家中有人死於非命的,三是家中無子嗣的,四是墳上草木無故凋零的,五是家中出逆子,違法亂紀犯了人命的。
在遷墳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幾點,一是遷墳時要焚香獻貢,告知祖先遷墳的因由及新墳地址,希望能得到祖輩的保佑。二是遷墳的時間一定要在子夜之前結束,更不能選在正午12點,陽光照射到墳冢就是對祖輩的不敬。三是完成起墳之後一定要在原來的墓坑中放入一個蘿蔔和9枚銅錢。四是重新下葬的時候一定要講究順序和分清方位,而且頭三掀土一定要由先人的子孫後代來挖。五是如果當初下葬時選的是火葬,那麼在遷墳過程中,子女要撐起黑傘為骨灰盒或者骨灰罐擋住陽光。六是未滿一年的新墳不能隨意遷出,不然會導致流年不利,更不利於家庭的美滿幸福。
不知道大家對這種遷墳的講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