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十次遷墳九次敗」,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2021-01-14 戴暮兮

俗語是我國的一種隱形文化,它是有老一輩的人根據長久的生活經驗和對事物發生的規律進行總結得出了,雖然聽著很粗糙,但是還是很有道理的,只不過現在農村文化正逐漸地流失,而我們聽到的機會也少了,只有回村的時候能從上了年紀的老人口中聽到那麼幾句。

從古至今,殯葬一說是很有講究的,而遷墳更是不能隨便遷,在老人口中就有這麼一種說法,窮人不要隨便換大門,富人不要隨便遷動墳墓。更有「十次遷墳九次敗」的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遷墳還有哪些講究?

其實,在下葬之前,墳地的風水已經找風水大師算過了,挑選的肯定都是以有利於子孫後代的發展的地方。在風水中有「山關人丁,水關財」的說法,一般情況下是不能隨意遷墳的,一旦動了墳墓,就有可能會破壞子孫後代的好運氣。

但是遇到以下幾種情況是可以遷墳的,一是墳墓在自然環境下有塌陷的,而是家中有人死於非命的,三是家中無子嗣的,四是墳上草木無故凋零的,五是家中出逆子,違法亂紀犯了人命的。

在遷墳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幾點,一是遷墳時要焚香獻貢,告知祖先遷墳的因由及新墳地址,希望能得到祖輩的保佑。二是遷墳的時間一定要在子夜之前結束,更不能選在正午12點,陽光照射到墳冢就是對祖輩的不敬。三是完成起墳之後一定要在原來的墓坑中放入一個蘿蔔和9枚銅錢。四是重新下葬的時候一定要講究順序和分清方位,而且頭三掀土一定要由先人的子孫後代來挖。五是如果當初下葬時選的是火葬,那麼在遷墳過程中,子女要撐起黑傘為骨灰盒或者骨灰罐擋住陽光。六是未滿一年的新墳不能隨意遷出,不然會導致流年不利,更不利於家庭的美滿幸福。

不知道大家對這種遷墳的講究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俗話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什麼意思,「二次復葬」怎麼做
    「貧不改門,富不遷墳」,在北方的許多農村,反映出老農對「遷墳」的謹慎,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在北方的農村是不可「遷墳」的;而在南方的許多農村,則相反,在那裡一人死後,會有許多墓地,有的地方遷墳五、六次都很普遍,對於這兩種喪葬習俗,你們知道區別嗎?這裡有一些關於老農民的解讀,您同意嗎?
  • 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人的講究,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入土為安」,也就是說,人死後一定要土葬才好,因此,雖然很多地方一直在提倡火葬,但是這在農村很難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火葬都這麼難以施行,遷墳更是難上加難,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敢隨便遷墳的,因為大家認為,那是對祖宗的大不敬。
  • 有人發達之後便遷墳,這樣真的對後人有好處嗎?老人說:十遷九敗
    一般來說,在古時候大多數人發達之後,都會為自己的先人遷一處風水寶地,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認為自己走黴運,或者運勢不好的時候,也會為先人去遷墳。即便是現在,很多農村地區依舊是這樣,隨著火葬的流行,大家對這方面便不是很重視了,但是在過去土葬時,大家都非常重視,墓地並不是隨便找個地方就可以。
  • 俗話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什麼意思,藏著老祖宗的大智慧
    在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其中大有玄機。古人看來,墳地不僅是墓地,也是家族的福地,對於墳地非常重視。那為什麼會有這句"切莫遷墳,十遷九敗"的警言呢?在傳統觀念中,"孝"是看人的首要標準,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古代還有因為孝順長輩而獲得當官的機會。人們都崇尚入土為安,在人死後要儘快將其埋葬,就是這個原因。如果在埋葬之後再想要遷墳,這是和人們入土為安的觀念相悖的,在傳統觀念中,遷墳會對先人長輩有所叨擾,這是對長輩的不敬,因此對於遷墳要慎之又慎,儘量不要遷墳。
  • 農村俗語:「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裡,人們對紅白喜事是非常重視的,特別是白事方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殯葬文化。而當村裡有人去世的時候,人們對白事的辦理都是有很大講究的。我拿我們這裡來說吧,除了平常的一些吹手大鑼以外,還要遵循一種殯葬禁忌就是:「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而一些農村老人認為,只有這樣遵循才對家庭好,如果違背了這樣的禁忌對整個家庭來說是非常不吉祥的。那麼為什麼有這種俗語呢,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李子來回答。
  •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裡,蓋房子是非常有學問的!而老祖宗在蓋房屋之前已經算好了「子醜寅卯」。比如蓋房子的位置啊,戶型的選擇啊,大門的朝向啊等等,而這些都是老百姓要考慮的。
  • 農村俗語「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俗語,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關於種田的「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有關於人情世故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還有關於身體特徵的「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小時候聽到這句話,不懂是什麼意思,爺爺奶奶告訴我們說「鬥」和「簸箕」是手指上面的指紋,鬥代表圓圈,簸箕代表條紋。如果是「九鬥一簸箕」,就代表這個人很有福氣。
  • 農村俗語「房在堂中夾,家敗人丁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臨淵羨魚,不如歸家結網」,在農村俗語一次次向人們訴說著生活的道理!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俗語這農村悠久的文化,在老農口中薪火相傳!行走在鄉村古道,感慨世事無常,光陰飛逝,曾經懵懂少年,被歲月摧殘了模樣,卻難掩心中對故鄉的依戀!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21年二月有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耕作、收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的二月有九嗎?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數九是古人用來計算寒天到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如今一九已經過完,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冷,尤其是最近幾天在強冷空氣的影響下,各地氣溫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不過現在並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因為三九、四九才是全年最冷的時期。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地傳承。
  • 「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句老話,有科學依據嗎?
    可以肯定地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句老話並沒任何科學依據,喪葬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傳統。而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不同的民族,至今都依然存在著不同的喪葬形式,比如土葬、水葬、天葬和樹葬等。當然,目前我國大陸地區的火葬比例已經達到了53%的樣子,這個數字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當代人對喪葬的認知越來越接近事實。
  • 俗語:吃貓食八十八,吃狗食九十九,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其實,剛看到這麼一句俗語時,我也有些嚇了一大跳,人食不吃,吃貓食或者狗食?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貓食或者狗食比人食還要有營養嗎?我不是很理解,所以我趕緊去翻找一下資料,後來我才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但是狗不一樣,狗是吃雜食的,你扔什麼給狗,狗就會吃什麼,特別好養。綜合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比較明白了,那就是如果你吃東西太過於矯情,那麼你的壽命一定不長。而如果你在吃的問題上不那麼過於專注,什麼都吃,那麼你一定會長壽。當然這裡面的道理不一定都對,因為長壽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就和吃有關,但是確實反應了人們的一種樸素思維。
  • 農村有句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這話是啥意思呢?
    在農村,不少人都喜歡講俗語諺語,大家對俗語諺語也都不陌生。其實平日生活中,我們總能有意無意的說出幾句俗語諺語,或者從別人口中聽到一些俗語諺語,這些俗語往往能夠起到點明說話的中心內容中心思想的作用,使得平常的語言交流有了「起伏」的感覺。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九九是數九之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九九開始,天氣就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就會降到最低點,在鄉下關於九九的俗語很多,比如今天要講的「九九雪一場,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老話放在現在有意義嗎?冬天到了,又迎來了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真的到了數九。一年中有九次是最低氣溫。各具特色的九首歌在各地廣為流傳,正如北方人聽得最多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還有一個多月就到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節了,在春節時候的農村,濃濃的年味讓原本比較平靜的農村越來越熱鬧了起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張燈結彩,貼對聯,豐富的年夜飯成為了大年三十的收官之作,過完出大年三十,從初一開始各種習俗就會一一被安排上,畢竟這春節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自然不會少
  • 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的含義博大精深,以前通過口口相傳祖輩傳父輩,父輩再傳子輩。只不過後來隨著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農村俗語被記錄在書本上。以前農村大多數是目不識丁的莊稼漢,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將某些現象聯繫起來,起到做人做事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些俗語在今天依然還有教育意義。就像「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的農村俗語,表面上是買豬,卻延伸為娶媳婦的人生大事,本來是不相關的兩件事,組合在一起,用一個看字說明養豬和娶媳婦都需要仔細觀察。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農村俗話諺語相當多,每一句俗語都是很精簡,字數不多,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能給後人帶來各種生活上的提示。這些俗語警句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總結出來的,都是經歷過多少代人生活的經驗獲得的結論,又被一代代人口碑相傳留給了後人。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啥意思?什麼是「吃黑」?
    其實對於我們東北的農村,冬季基本都零下20多度了,對於我們來說,做好取暖工作就可以了,但如果偏南一些的地區,這如果冬季來寒潮,還是要認真對待的,畢竟這寒潮的形成可不是簡單的冷空氣來襲,氣溫會驟降10多度,一般農作物都或多或少會出現損傷的,所以這次寒潮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