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人的講究,有道理嗎?

2020-12-23 秦渭新農人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入土為安」,也就是說,人死後一定要土葬才好,因此,雖然很多地方一直在提倡火葬,但是這在農村很難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火葬都這麼難以施行,遷墳更是難上加難,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敢隨便遷墳的,因為大家認為,那是對祖宗的大不敬。那麼,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經常說的講究,有沒有道理呢?

首先,我覺得「十遷九敗」可能是封建迷信思想,因為並沒有科學能夠證明這句話,但是如果沒有特殊理由或者萬不得已的情況,「切莫遷墳」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為什麼呢?

第一,土墳的地理位置是由風水先生選定的,不可隨意變動

在農村,以我們當地為例,老人去世後一般安葬在自家靠近山頭的田地,並且遵循「頭南腳北」的方位,意為俯視家鄉全貌,護佑當地百姓,當然這只是大家認為基本的原則,但是具體的位置還需要風水先生結合當地風水情況來確定,一旦,土墳的位置確定下來,已故老人的「家」就定下來了,這是不容隨意更改和變化的。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那麼已故老人將會在此長眠下去。

但是,凡事都有變化,有一年我們鄰村的一片土地被徵用,說是要蓋學校,但是呢,這片土地埋葬著不少村民的祖輩,如果要徵用這片土地,就意味著村民自家的土墳要遷走,這對村民來說可是大事,剛開始村民始終不同意遷墳,後來對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這個學校的重要性及相關政策,再加上後來的補償方案,村民這才遷墳了。

第二,老人一般都喜歡清淨,過世後更不希望被外人打擾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當年諸葛亮彌留之際,告訴劉禪,說自己死後,挑選四個壯漢抬著自己的棺材一直向南走,棺材繩斷之時也就是自己的安葬之地。之後,劉禪就按照孔明的遺囑命人抬著他的靈棺一直向南走,可是三天過去了,繩子依舊沒有斷裂的跡象,四人商量後決定就地把孔明埋了,反正也沒人知道,於是,他們就高興地回去領賞錢了,劉禪見到四人後,問他們,孔明軍師埋在哪裡了?四人也不知道當地是哪裡,無法回答,一氣之下,劉禪把四人砍了,這時,劉禪才回過神來,把這四人砍了,就更不知道孔明的墳地位置了,這也就是直到現在人們也找不到諸葛亮墳頭的原因,體現了諸葛亮過人的智慧,因為他不想被後人所打擾。而遷墳這一行為,很明顯已經驚擾到先人的神靈了。

所以,「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雖然有迷信誇張的說法,但是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俗話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什麼意思,「二次復葬」怎麼做
    人們常說「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試想一下祖國遼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五十六個民族共居,各地的風文化自然也不一樣,喪葬習俗各不相同!「貧不改門,富不遷墳」,在北方的許多農村,反映出老農對「遷墳」的謹慎,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在北方的農村是不可「遷墳」的;而在南方的許多農村,則相反,在那裡一人死後,會有許多墓地,有的地方遷墳五、六次都很普遍,對於這兩種喪葬習俗,你們知道區別嗎?
  • 「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句老話,有科學依據嗎?
    可以肯定地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句老話並沒任何科學依據,喪葬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傳統。而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不同的民族,至今都依然存在著不同的喪葬形式,比如土葬、水葬、天葬和樹葬等。當然,目前我國大陸地區的火葬比例已經達到了53%的樣子,這個數字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當代人對喪葬的認知越來越接近事實。
  • 農村俗語:「十次遷墳九次敗」,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俗語是我國的一種隱形文化,它是有老一輩的人根據長久的生活經驗和對事物發生的規律進行總結得出了,雖然聽著很粗糙,但是還是很有道理的,只不過現在農村文化正逐漸地流失,而我們聽到的機會也少了,只有回村的時候能從上了年紀的老人口中聽到那麼幾句。
  • 俗話說「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什麼意思,藏著老祖宗的大智慧
    在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其中大有玄機。古人看來,墳地不僅是墓地,也是家族的福地,對於墳地非常重視。那為什麼會有這句"切莫遷墳,十遷九敗"的警言呢?人們都崇尚入土為安,在人死後要儘快將其埋葬,就是這個原因。如果在埋葬之後再想要遷墳,這是和人們入土為安的觀念相悖的,在傳統觀念中,遷墳會對先人長輩有所叨擾,這是對長輩的不敬,因此對於遷墳要慎之又慎,儘量不要遷墳。
  • 有人發達之後便遷墳,這樣真的對後人有好處嗎?老人說:十遷九敗
    現如今的人可能很少聽說遷墳之類的事情,在過去的時候遷墳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過去的人非常講究風水一說,非常重視先人的墓。古人普遍認為先人的墓風水好,對後人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如果他們覺得墓風水不好便會找來風水大師為先人換一處墓穴。
  • 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老人70大吉利嗎杜甫有句詩說:「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古人稱六十「花甲』、七十「古稀」,這就示意我們歲月如流水人生易老,每逢老人家大壽本就應該好好地慶賀一番。
  • 農村老人常說的「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啥意思?
    在農村,如果誰家的子孫有出息,考了好學校,有了好工作並且做了官,村裡的老人都會說這家人的祖墳埋得好(墳地地方選得好),他們家的祖墳上面冒青煙了。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在農村裡,請客吃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因此來說,這農村請客吃飯也確實有很多道道的。而主人在請客擺菜的時候,也有很多規矩的,而農村人認為上菜的時候,上雙菜為好,比如2、4、6……12個菜,以象徵著好事成雙,而單菜卻是不行的,擺3個菜更是不可以。所以在此之下,也就有了「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的農村俗語,那麼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呢?我來回答。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地傳承。
  • 農村建房講究多,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啥意思?有道理嗎
    地球上有70%多的面積都是被水所覆蓋的,而我們人類每天也都需要喝水,這也是保持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當我們感冒了,醫生也常會叮囑我們要多喝溫開水。在古代的時候,也有很多和水相關的老話,比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等。那你可聽過「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這句俗語,其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明年是牛年,農村俗語「牛遇寡婦年,十人種地九人閒」是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民的耕作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遇寡婦年,十人種地九人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房在堂中夾,家敗人丁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臨淵羨魚,不如歸家結網」,在農村俗語一次次向人們訴說著生活的道理!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俗語這農村悠久的文化,在老農口中薪火相傳!行走在鄉村古道,感慨世事無常,光陰飛逝,曾經懵懂少年,被歲月摧殘了模樣,卻難掩心中對故鄉的依戀!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21年二月有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耕作、收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的二月有九嗎?
  • 俗語「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改門是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俗語說「窮不改門,富不遷墳」,這話有什麼道理呢?這改門和遷墳,都是風水學中的大學問,這玩意兒就是玄學,你要說有啥科學道理,完全沒有。但你要說打心眼裡不信吧,真遇事兒了,又不得不慎重。古人相信風水,有「陽宅一門值千金」的說法,體現出了門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現代人有了更多的科學知識,雖然不再一味相信風水,但你看那些大型工程,施工之前都要進行一番勘測,一個小區、一個工廠,大門的方位,朝向,都是有講究的。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農村俗話諺語相當多,每一句俗語都是很精簡,字數不多,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能給後人帶來各種生活上的提示。這些俗語警句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總結出來的,都是經歷過多少代人生活的經驗獲得的結論,又被一代代人口碑相傳留給了後人。
  • 農村建房有講究,俗語說「西高累折腰」有道理嗎?進來聊聊
    建房為農村裡農民的大事,畢竟居有定所是生活的基本要素,很多家庭窮苦一生,只為能蓋一座新房,隆重程度並不亞於娶妻生子。農村建房有許多講究,比如擇吉、掛紅、地形的選擇都有嚴格的說法。「西高累折腰」就是一句有關建房的尋常俗語。
  • 農村俗語「六月羊滿肥腸,冬月羊跑斷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包羅萬象,都是老一輩的生活歷練,有的詼諧有趣,有的含沙射影,換句話說,用俗語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有些俗語看似這個,實際卻另有所指,比如俗語『六月羊滿肥腸,臘月羊跑斷腸』,啥意思呢?這句俗語單叢字面理解就是六月的羊,由於水草充足,羊吃的飽喝的足,所以羊身體健壯,腦滿腸肥,而到了臘月,百草凋零,想要吃飽肚子,就得到處跑著找,累斷它腸子也不一定能吃飽。這肯定是一個放養的長期觀察到的,其實,這句俗語是說人的命運與生辰八字的密切關係。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其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農村的影響深遠又全面,尤其是五零、四零以前的老輩人對其深信不疑。其實,這也不為怪,因為大部分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逐漸總結而成的經驗。在那個認識水平有限的年代裡,經驗是萬能的,它指導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因此,村裡人一般都會遵循老輩人傳承下來的各種經驗,比如農村建房。就以這句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來說,主要講的是,村裡人在蓋房時需要遵循什麼、避開什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只是這些俗語簡單幾個字,很多聽起來也有些粗糙,但其中的道理卻一點也不糙。而且農村老人也非常深信這些俗語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