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入土為安」,也就是說,人死後一定要土葬才好,因此,雖然很多地方一直在提倡火葬,但是這在農村很難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火葬都這麼難以施行,遷墳更是難上加難,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敢隨便遷墳的,因為大家認為,那是對祖宗的大不敬。那麼,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經常說的講究,有沒有道理呢?
首先,我覺得「十遷九敗」可能是封建迷信思想,因為並沒有科學能夠證明這句話,但是如果沒有特殊理由或者萬不得已的情況,「切莫遷墳」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為什麼呢?
第一,土墳的地理位置是由風水先生選定的,不可隨意變動
在農村,以我們當地為例,老人去世後一般安葬在自家靠近山頭的田地,並且遵循「頭南腳北」的方位,意為俯視家鄉全貌,護佑當地百姓,當然這只是大家認為基本的原則,但是具體的位置還需要風水先生結合當地風水情況來確定,一旦,土墳的位置確定下來,已故老人的「家」就定下來了,這是不容隨意更改和變化的。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那麼已故老人將會在此長眠下去。
但是,凡事都有變化,有一年我們鄰村的一片土地被徵用,說是要蓋學校,但是呢,這片土地埋葬著不少村民的祖輩,如果要徵用這片土地,就意味著村民自家的土墳要遷走,這對村民來說可是大事,剛開始村民始終不同意遷墳,後來對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這個學校的重要性及相關政策,再加上後來的補償方案,村民這才遷墳了。
第二,老人一般都喜歡清淨,過世後更不希望被外人打擾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當年諸葛亮彌留之際,告訴劉禪,說自己死後,挑選四個壯漢抬著自己的棺材一直向南走,棺材繩斷之時也就是自己的安葬之地。之後,劉禪就按照孔明的遺囑命人抬著他的靈棺一直向南走,可是三天過去了,繩子依舊沒有斷裂的跡象,四人商量後決定就地把孔明埋了,反正也沒人知道,於是,他們就高興地回去領賞錢了,劉禪見到四人後,問他們,孔明軍師埋在哪裡了?四人也不知道當地是哪裡,無法回答,一氣之下,劉禪把四人砍了,這時,劉禪才回過神來,把這四人砍了,就更不知道孔明的墳地位置了,這也就是直到現在人們也找不到諸葛亮墳頭的原因,體現了諸葛亮過人的智慧,因為他不想被後人所打擾。而遷墳這一行為,很明顯已經驚擾到先人的神靈了。
所以,「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雖然有迷信誇張的說法,但是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