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綠色裝配式建築網
3月31日,以"鋼結構住宅試點項目的經驗、遇到的主要瓶頸問題和對策建議"為會議主題的線上座談會順利召開。
本次會議由住建部、北京住建委、北京規土委共同組織舉辦,旨在解決裝配式鋼結構住宅推廣問題。參加會議的領導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李如生總工程師;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文林峰副主任、武振處長,劉美霞處長等;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及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管理委員會領導。建誼集團張鳴董事長、蘇磊博士、張怡河副總裁等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中,建誼集團總工程師蘇磊博士以北京首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工程EPC-首鋼二通廠安置房項目為例,從項目概況、技術體系、質量管控要點、問題及建議四方面分享了管控全過程。
專家介紹
蘇磊 博士
鋼結構行業專家
北京建誼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CEO
北京建誼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白俄羅斯國家設計院 董事
20年來一直從事鋼結構住宅設計與研究工作,參與近十部標準及標準圖的編制工作,發表論文十餘篇,獲得專利十餘項。同時參與了多項國家十三五課題和住建部科學技術計劃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工作。
社會兼職:
中國鋼結構協會房屋建築分會 副秘書長;
北京市裝配式建築專家委員會 委員;
北京鋼結構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 委員;
項目概況
首鋼二通廠南區棚改定向安置房項目是北京市首個採用EPC招標方式的裝配式鋼結構項目,由建誼承建,總建築面積83091.33㎡,共分6個單體。
技術體系
項目採用模塊化、標準化、多樣化的設計手法,模型重複利用,按照「百年宅」及SI體系理念進行建造,使裝配率達到90%以上。
按照裝配式建築的四大系統結構體系、外圍護系統、機電與管道系統、SI精裝修系統來介紹項目中採用的創新專利及措施。
首先是結構系統,1、3、4號樓除了地下室外牆之外,其餘全部採用裝配式體系,均為矩形鋼管混凝土柱-防屈曲鋼板剪力牆結構體系,柱採用矩形鋼管混凝土柱,梁採用H型鋼梁,剪力牆採用防屈曲鋼板剪力牆。鋼柱與鋼梁採用剛接連接,主梁與次梁採用鉸接連接。
外圍護系統採用全乾法施工,節能環保。對於鋼柱節點採用粘掛結合的方式,非常安全可靠。
整個機電系統採用了管線分離+模型+預製裝配式體系,在二通廠項目的地下室中可以看到,管線非常整齊。
SI精裝修系統遵循從部品化設計、預製式生產,到現場裝配式組裝,通過信息化管理,綜合考慮全生命周期的應用,優化了設計理念。
質量管控要點
地下室「樁牆一體」施工技術、鋼結構加工等環節都有質量管控手段。
進度控制則有「一柱四層」等手段保證,經過統計,8個工作時可完成22根鋼柱的安裝。
在鋼梁吊裝中,更是創新了鋼梁串吊裝的施工工藝,一次性吊裝4根梁,每8個工作時可完成60根鋼梁的安裝。防屈曲鋼板牆在現場可進行預拼裝,並與鋼梁焊接成為整體進行吊裝,提高安全係數和安裝效率。另外我們也通過模型控制優化了施工管理,也達成了綠色安全文明的施工管控。
問題及建議
在用戶端,一般存在露梁露柱、牆體開裂、隔音不佳、用戶不接受等問題,我們在此項目中通過偏心框架+防屈曲鋼板剪力牆、施工質量控制及部品配套、正面宣傳及提高準入制度等手段予以解決。
在供應端,一般存在規範化與標準化的矛盾、產業鏈割裂等問題,我們在此項目中通過全過程諮詢、BIM 全生命周期應用等手段予以解決。
最後,也希望能有相關政策的制定,來幫忙更好的解決此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