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汶河邊有種植物,方言叫「水格拉瓢」,你見過嗎

2021-02-07 交通記者走鄉村

「水格拉瓢兩頭尖,養活的孩子上了天。」

水格拉瓢,誰還記得它的樣子?

汶河兩岸,河柳叢中,常常會在不經意間發現一些長了柳葉一樣的枝條纏繞在低矮的草叢上,有時也會攀附在荊條之上,進了五月時,會開出淡淡、米粒大小的白花,這就是水格拉瓢的植株。

別小看花兒弱小,孕育出的孩子卻是「彪形大漢」,一個個的足有五六釐米長,像紡線的梭子,似家裡用來舀水的兩個水瓢扣在一起。它的學名就叫蘿藦。印象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便都能覓得它的身影。

其實,它特殊的地方,吸引我們的就是一嘟嚕好幾個的水格拉瓢。假期或者星期天,在汶河裡捉魚摸蝦,或者下河玩耍時,順著岸邊總會發現滴裡嘟嚕的水格拉瓢掛在河柳樹梢上。那一看就很可愛的造型,招惹得我們不得不跑上岸邊去摘。在它很嫩的時候,還可以吃。

沿著它身上的一些條紋掰開,裡面就是大量的種子。每一粒種子都拖著長長的、棉絮狀的尾巴,軟軟的,澀中帶甜的味道。

到了秋天,外層的硬殼爆裂開,裡面成百上千的種子們就會憑藉這些棉絮狀的尾巴,像傘一樣隨著秋風四處飄蕩。這很像蒲公英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可惜的是因為它能吃,只有躲藏得好的水格拉瓢才能倖免;見到它,野孩子要吃,大人也吃,羊啊牛的也要吃。

誰讓它可以讓人吃、好吃呢?當然,這也許是水格拉瓢的又一個伎倆——利用被吃掉的機會隨著牛羊的腸胃把種子傳播到更遠的地方。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水格拉瓢的葉杆兒一旦被折斷,就會湧出大量白色如乳的汁液,讓牛羊們更加的饕餮。這些汁液要是抹在衣服上,黏糊糊的很難洗掉。

有一年暑假,背著書包,拿著彈弓,我們在汶河上遊——趙家莊、李家莊、馮家莊村前河邊——四處遊蕩時,曾經拿出一上午的工夫專門尋找水格拉瓢,就是想多採一些,星期一帶到學校去顯擺、吹牛用的。在我們眼中,這一帶的汶河是沒有被開發過的。意識中,像我們這麼野的孩子在那三個村子中應該出產不了幾個。

事實上,沿著汶河北岸向西進發的路途中,確實發現了很多在我們村汶河段裡並不多見的情況。比如魚多,草深,野鳥多,鳥窩多,蝔蟉多,還能發現野兔子,有些地方甚至全然被高高的茅草所覆蓋,大概都能藏住一頭牛、一輛拖拉機。在這裡曾經遇到過傳說中的「狼」,所以我們也做了一些迂迴,刻意迴避那些看起來就很嚇人的地方。大家心裡都明白,關鍵時候,手中的彈弓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

不過,在這樣的地方,水格拉瓢可真多。我們摘得很嗨,也不管衣服上是否被粘上那些黏糊糊的白色汁液了。

大家有沒有在夏秋的晌午頭去過到處布滿野草的汶河河邊?有蝔蟉撒了歡、震耳欲聾的鳴叫聲,也有偶爾的鳥鳴聲,更多的聲音來自一些不知藏在什麼地方的草蟲,甚至仿佛發自腦海底部,「嚶嚶嗡嗡」「嘰嘰喳喳」的。這麼多的聲音匯集在一起,給人們造成的印象不是熱鬧、嘈雜,相反卻是一種死一般的寂靜。

偌大的汶河、樹林子,仿佛只有我們在摘水格拉瓢時扯斷枝葉的聲音。越是有聲音,越是覺得安靜,越是引起心中隱隱的不安。這種體驗在汶河玩耍時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好在每一個人的書包都在極短的時間內被裝滿了水格拉瓢。就在臨近某種心理極限時,一個兄弟再也忍不住內心恐懼的煎熬,「嗷」一嗓子又蹦了一個高后跑向汶河北岸的土路。什麼可怕的東西都沒有,連條蛇都沒看見,我們就被這種要命的安靜擊潰了心理防線。

緊跟著,我們仿佛被蜂子蜇了一般地逃了出去,邊跑,邊開著玩笑,邊覺得後背涼颼颼的……

相關焦點

  • 方言詞典,你見過嗎?
    在回家的途中,最先讓你有「回家了!」的感覺或許不是沿途那熟悉的景色,也不是與三亞截然相反的寒冷,而是在路上聽到行人講著熟悉的家鄉方言。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那一方人也講著一方人的方言。那麼全國到底有多少種方言呢?今天,館君就來和小夥伴們普及一下。
  • 【汶河小學小記者作文選登】幸福源於生活點滴
    小記者號:xjz202000502指導老師:朱正娟 ——讀《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有感■汶河小學四(6)班 魏星語假期,我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書的名字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的主人公叫哈利·波特,他是一個非常勇敢、機智的小朋友。
  • 寧陽縣明石橋:汶河兩岸古驛道的「活化石」
    明石橋是古驛道上連接汶河兩岸唯一的石橋,也是省內現存最古老石橋,分為南橋和北橋,以橋中點為界,分屬於磁窯鎮和岱嶽區兩地。橋南的茶棚村就是因為村民為給過往的商旅提供喝水休息的場所,紛紛搭起棚子賣茶水,久而久之形成規模,茶棚成片,村子也就因此得名了。石橋的建成,是繼「汶河古渡」的一個飛躍,它結束了汶河兩岸人民交往僅靠舟楫的歷史。
  • 泰安市寧陽縣明石橋:汶河兩岸古驛道的「活化石」
    明石橋是古驛道上連接汶河兩岸唯一的石橋,也是山東省內現存最古老石橋,分為南橋和北橋,以橋中點為界,分屬於寧陽縣磁窯鎮和泰安市岱嶽區兩地。橋南的茶棚村就是因為村民為給過往的商旅提供喝水休息的場所,紛紛搭起棚子賣茶水,久而久之形成規模,茶棚成片,村子也就因此得名了。石橋的建成,是繼「汶河古渡」的一個飛躍,它結束了汶河兩岸人民交往僅靠舟楫的歷史。
  • 山東省昌樂縣姜子牙預言昌樂有寶,被評為世界五大藍寶石礦區之一
    ,很多村民都以為是在尋找古墓,但這地方,從來都沒聽說過有什麼大墓存在,後來村裡一些見過世面的人才站出來說了,這哪是在挖墓,這是地質勘探。姜子牙預言說「昌樂有寶」剛才始大夥都覺得既然是地質勘探,估計過一陣子勘探完就走了,誰知這些人完全沒有離開的意思,有一部分人乾脆就在這個地方駐紮下來不走了,當時村民也都非常好奇,這個地方到底有什麼東西值得這樣不停地勘探
  • 昌樂優秀散文選(第十五期)
    著有詩集《曾經滄海》《波光瀲灩》,散文集《歲月有痕》《踏石留印》。現任縣作協常務副主席,《昌樂文藝》副主編,昌樂作協公眾號散文主編。過年真好張曉軍爆竹聲中一歲除,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又來到了。城裡人的春節生活,我並不熟悉,比較而言,我更加熱愛咱農村紅紅火火的大年。
  • 你家鄉的方言這麼有文化,你知道嗎?
    至於「大嫚」一詞是否來源於德語「damen」,多數研究結果持支持一說,但也有資料顯示「嫚er」這種說法可能為古方言詞「囡兒」的轉音,因此尚有爭議。@勥猇濟南有一個地方小吃叫「甜沫」。雖然叫甜可是卻是鹹的。相傳明末清初濟南鬧饑荒。北極閣的道士賒粥賑災。然而粥賒了不少災卻沒有鎮住。
  • 泰城逐步走向汶河新時代
    山城一體,河有多重要?大汶河是母親河,是人類重要發源地之一;大汶河是文化河,這裡孕育了古老的文化,保留有大量的歷史人文遺蹟;大汶河是生態河,兩岸綠樹成陰,景色宜人。大汶河更是泰安未來的發展河。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藉助大汶河綜合開發,逐步實現泰城由「依山而建」向「依山傍水」發展。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來了!你pick誰?家鄉話上榜了嗎?
    那我們今天不如來「內訌」一下搞個廣東方言比賽?快來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排名不分先後,純屬娛樂嘿嘿)在潮汕地區有種討厭,叫滷麵、有種厲害,叫浪險有種肯定,叫矮欠、有種技術,叫kiang死有種髒,叫哦zo、有種詢問,叫迷該
  • 山水相映、蘆葦蕩漾——冬瞰泰安汶河溼地公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 徐智慧 12月19日下午,「文旅泰安之最……」系列推選尋訪活動,來到位於泰安市泰山區與岱嶽區交界處的汶河國家溼地公園。冬季的泰安汶河溼地公園,水流草美,各種樹木、蘆葦、花葉被季節浸染得美不勝收。
  • 你還會說方言嗎?
    「你還會說方言嗎」文|蒲實人棲居於語言中。中國的書寫文字有很強的穩定性,文本教育將語言統一和固定下來。這就是方言:它提供了與故土血脈相連的存在空間,承納著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經驗。而這個記憶和情感的空間,正處於不斷消逝中。這一期有一位溫州人寫最難懂的方言之一溫州話。溫州人聚在一起說話的確就像鳥叫,對外地人來說是加密語言。
  • 豈都是說方言的嗎?
    【林前12:29】豈都是使徒嗎?豈都是先知嗎?豈都是教師嗎?豈都是行異能的嗎?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嗎?豈都是說方言的嗎?豈都是翻方言的嗎?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感謝主,基督徒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在一個身子上,有耳朵,有眼睛,有鼻子,有胳膊有腿,也有手有腳,只是各個肢體的功用卻不同。
  • 有一種方言叫涉縣話
    故鄉,是一個飄零的詞,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普通話是我對大多數人的尊重,家鄉話是我對家鄉文化的保護」,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普通話能表現我的平靜,家鄉話能表現我的情緒和狀態,在河北有個地方叫邯鄲,在邯鄲有一種獨特的方言叫——涉縣話。
  • 咱昌樂出了個女演員趙圓瑗
    趙圓瑗,中國內地女演員,1991年,趙圓瑗出生於山東濰坊市昌樂;2002年趙圓瑗進入濰坊藝術學校專業3班學習中國舞表演  。  2017年,搭檔演員範明、丁海峰等,出演導演錢曉鴻執導的電視劇《溫暖的村莊》飾演女主劉香玉;同年10月,趙圓瑗與蒲巴甲、肖茵合作出演王偉廷執導的家庭倫理輕喜劇《兒孫幸福計劃》,劇中飾演海歸女精英柳眉;同年12月,趙圓瑗搭檔李現、李一桐出演馮小剛監製的古裝玄幻網絡劇《劍王朝》,趙圓瑗飾演高冷的女司首夜策冷趙圓瑗平時素顏格外青春可愛,平易近人;在《醫館笑傳》中比起頗有心機的萬妃
  • 昌樂響水崖子——我的家
    你從歲月深處走來,餐風飲露,飄搖激蕩,千百年裡途經多少人的意氣風發、暮年惆悵,抑或又是誰的夢裡故鄉?青瓦石牆,斑駁的縫隙裡鎖住了光陰的流淌;經史子集,年輪的翻轉中沉澱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回味悠長!將心事付予瑤琴,笛聲悠揚,琴瑟婉轉,淺吟低唱,醉了流年!
  • 河北最難聽懂的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在這裡,團團整理了一份咱們河北各地的方言集合快來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你認為最難聽懂的是哪個地方的方言呢?難懂指數:★★★上口指數:★★★★承德人說話常用語有一種硬土叫土咔啦有一種創傷叫禿嚕皮有一種癒合叫定嘎著有一種怪物叫媽猴兒有一種額頭叫耶愣蓋有一種骨頭叫波愣蓋有一種作物叫棒桔杆有一種爬行動物叫長蟲有一種炎症叫孬復
  • 21°人22°心‖說方言很丟人嗎?
    一小部分所謂的「城裡人」聽到方言便可以理所當然地厭惡對方,並給對方起了個綽號叫——「鄉巴佬」。  而現今的可悲更甚於不少鄉民進城用方言與城裡人說話時,也不自覺暗暗揣測:對方會覺得自己丟人嗎?這是自我的與還是自卑的。
  • 四川方言 現場教學3.0
    他來了,他來了 他帶著四川方言教學3.0走來了 今天呢,我們學習動物篇 知了 樂山等川南地區也有叫『懶懶兒』一聲。
  • 「捉迷藏」用你們那的方言叫什麼?哈哈哈哈哈哈真是長見識了!
    2020-11-14 01:30:35 來源: 八卦星範 舉報   「捉迷藏」用你們那的方言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