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物質生活特別匱乏的年代,辛辛苦苦勞作就是為了讓家裡滿起來,看起來滿滿當當的。家裡的物件越多,幸福感和優越感也越足。
而如今,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心也越發浮躁,心裡總是覺得壓力很大,所以現在流行給生活做減法,減負減-肥減壓力。
同時也讓我們學會了對物品進行斷舍離,去除那些無意義又佔空間的東西,及時清理生活贅件,也給心靈一片空地,去滋生新的思想。
所以也就出現了簡約一詞,免去不必要的裝飾,大量留白,少量陳設。讓生活回歸原始的簡單!
經常丟東西,給生活做減法,你會發現在購物的時候會比以前多了一份理智,少了一份衝動!
下面一起來看看,從玄關、客廳、廚房、臥室、兒童房、洗手間再到陽臺,這70樣東西真的該丟了。
玄關
1.鞋盒(所有過了三包期的鞋盒統統丟掉,太佔地方)
1.過期的鞋油
2.用過的鞋套(以為還有他用,卻再也沒有動過)
3.收納袋 (感覺到處都有它的身影,總是放著以備不時之需,其實每次去購物,都會有新的,舊的一次也沒用過,相反越來越多)
4.超過1年沒動過的鞋子(留著說是下雨或者幹活的時候適當穿穿,其實一次也沒動過,不是沒有下雨過,只是下雨也懶得去換了)
5.不合腳的鞋子(總是想著腳有時也會大點,穿上合適,或者想著送人還沒找到合適人選的,估計時間越久越找不到人了,所以乾脆扔掉)
6.壞掉的還能用的雨傘(就是還能用,有點影響美觀,想著放著以後沒準哪天還能用用,其實每次下雨,都不會去動他,時間久了,就真的不能用了,丟掉)
7.超過1年沒戴過的帽子(當初買的時候也許心動過,後來發現很少用的著,心想留著偶爾戴一下也好,其實一次也沒偶爾過)
8.很破舊的拖鞋
客廳
1.沙發上玩-偶(不要太多,留幾個就好,總是要添加新的,舊的就失寵了)
2.茶几上的各種報紙雜-志(超過半年沒翻過的就可以丟了)
3.做工不精良的旅遊紀念品(純屬雞肋)
4.過期的獎-券優惠劵
5.過期的藥品和護手霜
6.外表好看的購物袋
7.拆包了沒吃完的零食還有過期的食品
8.張數不齊全的撲-克牌
9.凋謝的小花
10.空茶葉罐(以為後期會有用,基本都是沒動過)
11.漂亮的空酒瓶 (準備留著做插花,總是買了花又覺得酒瓶配不上花的美)
廚房
1.過了保質期的食品和調料
2.角落已經要變質的食品
3.冰箱裡存放太久的食物(多數已經不能要了)
4.不太喜歡吃的食品(以為偶爾會嘗一點其實沒有這個偶爾的機率為百分之九十)
5.別人送的自己不喜歡吃的土特產
6.方便麵的調料
7.外賣送的一次性餐具
8.淘汰不用的那些廚具(說是可以留著備用,但是有了新的,很少在去用舊的)
9.有破痕的餐具
10.發黴的切菜板(上面的黴點根本洗不掉)
11.油膩膩的洗碗布
12.頭腦發熱買回來準備做麵包的材料(我家現在還有一包麵包糠都過期了也忘了扔)
13.長短粗細不一的筷子
臥室
1.一年以上沒動過的衣服(包括襪子打底衫,以後就更不會動了)
2.穿著不合體的衣服(以為哪天會瘦下來能穿上的,基本不太可能)
3.泛黃的白色衣服
4.各種宣傳的T恤
5.變形的內-衣-內-褲
6.不會再背或者很久都沒用的包包
7.很舊的床單
8.不適合自己的化妝品護膚品
9.放了一年的面膜
10.一年以上沒動過的絲巾圍巾
11.各種收納盒(沒用過的都丟掉吧)
兒童房
1.小孩不玩的玩具
2.已經穿不了的衣服 襪子和鞋子
3.各種玩具包裝
4.不太好用的文具用品(包括水筆彩筆)
5.嬰兒期的用品(要二胎的略過)
6.小孩的推車和小床(可以送人也可以找閒魚)
7.各種不適合的運動器材(學步車 滑板)
8.過生日用的裝飾品(每年都會買新的)
9.小孩的各種手工製作(可以和孩子講,要定時清理,看看他怎麼處理)
10.各種不用的用完了的作業本和輔-導資料
洗手間
1.開封一年也沒用完的洗滌品
2.不適合自己的護理霜
3.已經沒彈性的頭繩
4.沒有任何質感的舊毛巾
5.從酒店帶回來的各種洗漱套裝
6.過期的護膚品(各種護膚小樣)
7.不好使的清潔用具(比如鞋刷、馬桶刷)
8.用了3個月的牙刷
9.已經不好用的修眉刀
10.用了很久的沐浴球
陽臺
1.已經枯萎的盆栽和綠植
2.過期的肥料和驅蟲劑
3.快遞包裝袋包裝盒
4.閒置的沒有水的魚缸
5.用不上的衣架(我家就有好多,這下一定也要給丟掉)
6.種綠植的用具(生鏽的破了的都丟了吧)
7.各種商品或者電器的包裝紙箱(過了三包期基本也就沒用了)
以上只要是你家有符合情形的,都丟了,那些留著只會讓你心情不好、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後來留下也沒有用過,能送的就送掉,送不掉的就當作廢品賣了。
經過這個過程,相信以後的生活中,你會在每次購物的時候,多想幾個問題,自然而然就不會那麼衝動了。
看著寬敞明淨的家,是不是整個人感覺輕鬆了許多,生活也會因為你的經常丟東西而變的更加美麗!
我是福州舒悅家小米,對於丟東西您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可以評論區留言互動!
如果您覺得有用,可以收藏分享給親友,關注我,繼續為你分享更多家居小常識。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侵請聯繫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