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搶購的面膜,過了保質期時還沒有用完;
大減價時囤積的零食,還躺在快遞箱裡等過期;
壓箱底的衣服總想著瘦了穿,卻依舊沒穿上;
塞滿卡包的會員卡和小票,似乎再無用武之地…………
我們,是消費主義下茁壯成長的韭菜,家,在不停的買買買中越來越擁擠,起初是熱鬧的煙火氣,久而久之便是雜亂無章,不知不覺間被過度的物質欲望捆綁。也許,是時候斷舍離了,讓自己過一種簡單生活了!
斷舍離這一概念最近很火,幾乎人盡皆知。其實呢,早在2009年,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就出版了《斷舍離》一書,何為「斷舍離」?山下英子的解釋是: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的無用之物;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脫離物慾。
她的書也使得很多人通過斷舍離,過上了簡單的生活,通過「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也許,讀一讀這本書,你也可以為雜亂無章的生活做做減法,通過斷舍離,讓你的小窩更整潔,讓自己的氣場更強大。
斷舍離這一概念最近很火,幾乎人盡皆知。其實呢,早在2009年,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就出版了《斷舍離》一書,何為「斷舍離」?山下英子的解釋是: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的無用之物;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脫離物慾。她的書也使得很多人通過斷舍離,過上了簡單的生活,通過「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也許,讀一讀這本書,你也可以為雜亂無章的生活做做減法,通過斷舍離,讓你的小窩更整潔,讓自己的氣場更強大。
那麼,普通人怎麼在生活中做到斷、舍、離呢?
斷:擺脫囤積的綁架
物質過度泛濫的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間,一頭扎進商家的陷阱,做出看著是佔便宜其實吃虧的傻事。如果10元一個,15元2個,我們就熱衷於多花5元為並不需要的另一個付費,網購時為了湊單省運費,買一些完全派不上用途的小物件,如果雜物社的擺件顏值很高,就忍不住買買買,玩幾天又會感到厭倦,在不自覺的囤積中,家裡被亂七八糟的東西充滿了。
如果你和老人家同住,會發現他們囤積的習慣更嚴重,甚至連購物袋、藥盒都不捨得扔,因為他們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時代,就格外想把東西抓在手裡,來獲取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如今,靠囤積物質獲取安全感的時代已經結束,是時候擺脫囤積的綁架,給生活做減法啦!畢竟背負著太多就沒辦法行走自如的,只有懂得捨棄,才能清爽上路。
如何一步步改變自己的囤積模式呢?
買之前想想這個東西真的需要嗎?如果你在猶豫,那就不要買,因為當你猶豫時,這東西八成是沒必要的。人生短暫,時間很寶貴,不要為雜物而活。「我到底需不需要這個東西」,一旦開始思考,你在對物品的整理中,將重新認識、發現和肯定自我,通過不斷練習篩選物品,看到自我真正的需要,體察真正的自我形象,然後去買高於自我形象的物品,有度消費,而不是過度囤積。
舍:從扔掉「廢物」開始
「我們生活中至少2/3的東西是不需要的」,你是否感覺到自己被很多無用的東西包裹?丟東西時常常不得不與腦海中「萬一用得上呢?」、「丟了好可惜」、「XX場景時就能用了!」的思想作鬥爭。
擺脫對物品的執念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行動起來困難,不如就先從扔掉「廢物」開始,失去粘性的便利貼就丟了吧,放了很久的吸管也沒啥用,不舒服的枕頭乾脆丟掉得了,那些無用無益的為何還留著呢?那些你一直都沒用上過的物件,真的一直不會用上啊!你只是習慣了現在的樣子,忘記了可以改變。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一書裡說:
不用的東西充滿了咒語般束縛的能量。
我們總是想要通過物品展現自我的價值,可是當自我化的物品增加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開始吞噬我們,成為一種負擔。通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鍛鍊自己對物質的超然和從容悠閒的心境,享受返璞歸真的純淨。
當你反覆踐行扔掉破爛兒的行動時,相信我,你會重新拿回駕馭生活的主導權。
為什麼呢?生活真不需要那麼多東西,當你選擇了捨棄,就選擇了拒絕成為物品的奴隸。那些想要通過物品展現自我的價值的想法也慢慢褪去,你可以通過收拾物品、捨棄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
嗨!鼓起勇氣扔掉「廢物」,刪繁就簡,還內心以澄明。
離:向前走 別留戀
過去留著舊東西是因為物質匱乏,每添置一樣東西,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帶來巨大的滿足感。如今還留著是出於感情的牽絆,所謂睹物思人,那件捨不得丟棄的物品裡封存著一段舊時光,記錄著你的遺憾和幸福,快樂與悲傷。去旅行買的紀念品還放在抽屜裡塵封,收到的畢業禮物一直在那兒等拆封,戀愛時收到的東西還一件件擠在桌子上……
其實,人生的種種苦惱,總混雜在我們對物品的執著中,擁有時盡情地享受與物品難能可貴的短暫相遇,緣盡便瀟灑地放手。
不妨試試以拋棄物品為切入點重新思考哪些才是必需品,從而去改變自己的精神狀態,去體會「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與以往不同的清爽感」。
對於守舊的人,一切舊的東西,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只顧著跟往事掰扯,以為保留著舊物就可以定格一段關係,保留著共同的回憶,感情就還是當初的模樣,其實人際關係本來就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我們的心也是不斷變化的,向前走吧,就算是莫名其妙地漸行漸遠了,也心平氣和地接受。
「私慾日生,如地上塵。一日不掃,便又有一層。」捨棄多餘的東西,每天一點點,只留下自己喜歡的東西,過一種歡喜的生活。
結語
生活的安全感從來都不靠外物,而是來源於內心的堅定。如果你是被無用之物和瑣碎情緒折磨得暈頭轉向的人,一定要試試斷舍離。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過:「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願你通過斷舍離,穿越物質和情緒的海洋,享受人間煙火氣的同時不被物質纏累,享受人間真情的同時又不被情緒所累。找到真正在意的東西,真正在意的人,從容地過一種身心自由的簡單生活。
關注云momo 左手閱讀 右手旅行 讓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