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南、澳門,哪個能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2020-12-24 邊際實驗室

作者| 邊際實驗室

近期,關於海南建立自由貿易港的消息引起了對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爭論。很多人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上海、澳門甚至海南都有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潛力。但是,這些城市如果想取代香港的地位,可能並不是很容易。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依賴於幾十年的發展,以及龐大的社區金融、法律和會計專業人員。這一些是以上幾個地方無法比擬的。

就在幾個月前,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張玉貴院長曾撰文寫道,「上海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開放和創新……最終成為一個與中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金融中心。」但是,張玉貴指出,即使經過了25年的投資,「上海目前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區域金融中心」,仍落後於香港、新加坡和東京。

這讓人們清醒地認識到的數十年來中國經濟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並沒有走得更遠。上周,中國對外宣布了將海南作為自由貿易和國際金融服務中心的發展計劃,《環球時報》甚至發表評論表示,海南將「與香港協同發展」,就像愛丁堡與倫敦的發展一樣。

「從長遠來看,海南將是旨在拓展中國內地市場的外國投資者的更好選擇,(投資者)可以在香港購買固定收益產品,同時在海南進行高科技風險投資。」該報紙表示,「預計未來進出海南的船舶和飛機將會滿載貨物,而且充滿創意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充滿海南的經驗和特色。」

與此同時,有些機構也拋出了「澳門作為金融服務中心」的論點。澳門經濟規模很小,約為香港的十分之一,人口只有65萬,勞動力總數不到40萬,其中一半從事賭博及相關行業。相比之下,香港的390萬勞動力中,約有85萬人受僱於金融、保險和專業服務行業,是澳門勞動力總數的兩倍多。

基於這些事實,澳門幾乎不可能匯集全球金融行業的領先人員,培育出一個可信的金融服務業。《財富》雜誌對此評價道,「儘管澳門與葡語國家具有密切的經濟聯繫,但誰能告訴我,一個城市可以依賴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維德角建立成國際金融中心?」

本文為邊際實驗室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下文字:

本文原載於邊際實驗室。邊際實驗室是一家立足中國、著眼全球的工作室。獲取更多內容,請搜索並關注「邊際實驗室」。

凡是未標註以上內容而轉載者,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外交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絕不是哪個國家的恩賜
    (原標題: 外交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絕不是哪個國家的恩賜)
  •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若崩盤臺灣可取代?臺網友討論的結果是……
    27日,臺媒「中央廣播電臺」載文稱,臺灣應該掌握美國力挺時機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報導還稱,到底,臺灣能不能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取代香港?從理論上存在充分條件。從現實來看,實在困難多多,但設計建設得當是可以做到的。
  •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若崩盤臺灣可取代?臺網友討論的結果是…
    這篇文章的作者稱,隨著「港區國安法」的推行,臺灣媒體出現這樣的猜想:臺灣喊了多年的「亞太金融中心」,有機會在此時局下成真?作者的觀點是:香港至少在未來 20 年間,依然會穩居亞洲前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全球前十大國際金融中心。至於臺北或臺灣,很遺憾地不可能「一步登天」,仍有非常多需要追趕的空間。
  • 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考慮設金融特區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麻生太郎表示,香港正失去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日本應考慮設立針對全球銀行業務的特別經濟區。 麻生太郎在說明中提到,國際金融都市的設立「將對於活化日本金融市場確實有所助益。 關於在未來日本能否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亞洲新據點,麻生太郎認為從亞洲其他大都市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等的時差等觀點來看,麻生太郎也指出當前」希望正朝著日本「。 他說,「我們要考慮很多事情,其中包括針對銀行金融業設立特區等。」
  • 外交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絕不是哪個國家的恩賜;明日凌晨3點...
    每經編輯:王曉波 1丨外交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絕不是哪個國家的恩賜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14日消息,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香港在中國的領導下「無法成功」,將來沒有人會在香港做生意,並大肆吹噓美國對香港經濟的重要性
  • 外交部回應川普涉港謬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絕不是哪個國家的...
    (原標題:外交部回應川普涉港謬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絕不是哪個國家的恩賜)
  • 經濟學家陳志武:香港的地位會被上海、北京、深圳等內地城市給取代嗎?
    我們也看到有人認為,現在我們隔壁的深圳,經濟總量也已經超過香港,所以對國家而言,香港的地位可能會被任何的一個城市上海、北京、深圳給取代,您覺得會被取代嗎?陳志武:我覺得過去四十年,或者說更長一點的時間,自從1949年以來,香港對中國發揮的作用,不管是在金融方面還是在其他方面,很多的功能角色,要被深圳、上海甚至被澳門取而代之,我覺得是有難度,挑戰非常大的。
  • 取代香港成亞太金融中心,臺灣一些人的春夢
    作者的觀點是:香港至少在未來 20 年間,依然會穩居亞洲前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全球前十大國際金融中心。至於臺北或臺灣,很遺憾地不可能「一步登天」,仍有非常多需要追趕的空間。臺灣《今周刊》也在做類似的迷夢,28日在網站上提出:美國可能將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臺灣有機會一償宿願、搖身變為亞洲金融中心嗎?報導引述一名國際投資銀行經濟學家的話稱:臺灣有機會成為亞洲投資中心。
  • 2035年晉身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可以麼?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在主題演講中表示,2035年,上海將建成為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 如果上海成為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目前代表亞洲佔據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港城去哪兒,東方之珠願意麼? 中國網友們多數都知道,目前的全球三大金融中心是紐約、倫敦和某港。
  • 國際金融中心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聯繫。政府的政策是維持和發展完善的法律架構、監管制度、基礎設施及行政體制,為各方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金融及貨幣體系穩定,使香港能有效地與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競爭。 此外,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北美洲與歐洲時差的橋梁,與內地和其他東南亞經濟體系聯繫緊密,又與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訊網絡。同時,資金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入和流出本港。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通過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在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支持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加快確立並鞏固其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地位、帶動人民幣國際化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促進國內國際金融資源有效配置、良性互動中發揮更大作用。
  • 深圳、海南,抑或香港、上海
    香港的金融、國際航運、商貿、高端知識服務以及生物醫療等非重工科研,這五大產業都是亞洲頂級。在亞洲,幾乎很難找到一個城市具備五大頂級產業,能與之匹敵也就只有新加坡、東京。香港優良的深水港、高效的國際航運服務和金融、人才及商貿自由港,這三大優勢短時間內很難被替代。如果中國內地有一座城市達到這一高度,每個人都會為之振奮。第二種大國思維就是縱深感。什麼叫縱深感?
  • 海南有可能取代香港、新加坡成為國內富豪家族辦公室首選地嗎?
    海南「境內關外」的性質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新的市場空間,不僅貿易發展和雙向投資將與人民幣國際化相互驅動,並且945萬常住居民和「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戰略定位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從機構層面擴大到個人層面。離岸金融是自貿港的「標配」,海南應借鑑美國和日本的經驗,探索打造境內離岸人民幣市場。
  • 薈萃國際頂層智慧聚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今天舉行。2020上海金融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新冠疫情來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傳統金融體系遭遇挑戰,創新與變革迫在眉睫;適逢中國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元年,2020上海金融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和思想碰撞。
  • 萊斯利·麥克斯: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 國外經驗不可少
    (點擊查看東方網獨家高清組圖)東方網記者黃駿5月20日報導:在今晚的2011陸家嘴論壇浦江夜話上,摩根史坦利董事總經理、亞太地區淨值客戶業務主管萊斯利·麥克斯積極為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出謀劃策,他認為國外的機構、國外引入的資金對於上海的發展就像引入氧氣一樣,必不可少。
  •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主席張麗:齊助香港建設全球綠色金融中心
    作者:張麗,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主席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香港分行行長來源:信報財經新聞新冠疫情已成為近百年來最嚴重的全球性健康危機,在經濟增長、民生就業等方面帶來短期和顯而易見的陣痛,對企業變革、行業調整、產業遷移等也將形成中長期的影響。疫情及其連帶效應更突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性。
  • 「港區國安法」推出,臺灣有人已做起取代香港的春夢
    報導引述一名國際投資銀行經濟學家的話稱:臺灣有機會成為亞洲投資中心。《今周刊》網站28日截圖在臺灣一些人看來,美國的支持似乎是他們的最大憑仗。27日,臺媒「中央廣播電臺」載文稱,臺灣應該掌握美國力挺時機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報導還稱,到底,臺灣能不能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取代香港?從理論上存在充分條件。
  • 英國脫歐掀起國際金融中心爭奪戰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文嶽英國終於正式脫離歐盟,但對英國經濟來說,這僅僅是一個開始,英國的貿易規則有待重構,佔據英國經濟重要地位的金融業前景如何,也無從而知。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金融業對倫敦經濟產值的貢獻達到49%。然而,自英國公投「脫歐」以來,已有多家跨國金融機構轉移部分金融業務至其他歐洲城市。倫敦能否保住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尚有待觀察。
  • 中國三大最美夜城,上海香港入選,第一位很驚喜
    中國很多城市的夜景都充滿了魅力,面對這樣的魅力,你知道中國的夜景哪個最美嗎?今天,我將為大家介紹中國最美的不夜城,上海和香港的夜景讓遊客在幻想中,第一次驚喜。夜晚最美城市第三名:上海。上海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是一座集娛樂、休閒、旅行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城市,遊客來到這裡,可以獲得最極致的精神體驗,上海有許多摩天大樓和現代化建築,每當華燈初上的時候,所有的燈光連接在一起,形成了如詩如畫的魅力夜景。上海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融中心,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其他的高樓,點點都能聚成一道大光束,為上海的夜景增添了風採,有的遊客來到繁華的上海,仿佛置身仙境。
  • 上海和香港哪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更強?誰才是中國金融第一城?
    上海和香港哪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更強?誰才是中國金融第一城?看到這估計很多朋友都可能想到是上海。 比如根據2020年3月26日發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東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舊金山、日內瓦、洛杉磯,上海首次超過香港晉升到全球前4的位置。 那上海就此超過香港了嗎?我看未必,從多個數據來對比,目前上海在多個領域跟香港的差距仍然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