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麗,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主席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香港分行行長
來源:信報財經新聞
新冠疫情已成為近百年來最嚴重的全球性健康危機,在經濟增長、民生就業等方面帶來短期和顯而易見的陣痛,對企業變革、行業調整、產業遷移等也將形成中長期的影響。疫情及其連帶效應更突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性。與疫情同樣有全球性威脅的是氣候變化等環境因素。應對氣候變化,共同建立綠色低碳及可持續的未來,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需要社會各界加快並加強行動。
一、戰略定位:香港應該成為全球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
香港作為位居前列的國際金融中心,有基礎、有條件建設成為全球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從多個層面發揮積極重要的作用。全球層面,綠色金融中心地位勢有助於連接全球綠色資源,通過香港成熟的市場機制、與國際接軌的市場規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做出獨特貢獻。國家層面,香港綠色金融中心建設是大灣區發展規劃的題中之義,依託內地綠色產業發展的大機會,將促進大灣區與香港互聯互通;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也能夠更加有力地推動投資綠色化。香港層面,在形成差異化特色的同時,藉助內地、國際龐大的綠債發行需求,一方面提高香港債券市場的廣度、深度以及產品的豐富度,另一方面為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帶來源源不斷的要素和動能,形成股、債、離岸人民幣等多中心、多樞紐,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二、政策引導:促進環境營建以增強金融業界對綠色金融的能力建設
香港綠色市場得益於政府、監管部門自上而下的積極推動,整體綠色金融框架和市場規則日趨清晰;理論和教育界也都在綠色經濟和綠色金融方面付出努力,共同為香港綠色金融發展堅定方向、打造氛圍、夯實基礎。
特區政府推出綠色債券發行計劃及資助計劃等系列措施,活躍綠色市場。香港質量保證局借鑑國際標準出臺綠色金融認證計劃,增強綠色金融公信力與持份者信心。香港金管局通過三階段推進「綠色和可持續銀行」,以及開展銀行CEO綠色金融培訓、技術支援及經驗分享等,提升業界綠色金融專業能力。香港證監會公布綠色金融策略框架,推動與全球市場及監管發展接軌。
理論和教育界也紛紛行動。2018年成立的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旨在動員行業資源和人才,推動綠色金融業務和產品創新;香港大學商學院計劃在數年內將包含綠色金融的「影響力投資」發展為大學核心課程,增強年輕人對環保的社會責任並提高綠色金融知識技能……為綠色金融發展帶來理論指導和人才儲備。
三、業界發力:金融業界共同努力,構建綠色金融生態圈
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未來數十年影響經濟繁榮、金融發展和投資策略的一大重要因素,綠色金融及負責任投資是大勢所趨。香港金融業界既要順勢而為,也要責無旁貸,以綠色金融豐富金融服務方式和內涵,提升金融業對香港經濟的引領力和輻射力,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
在香港中國金融協會角度,將發揮優秀會員的專業力量,繼續以綠色金融專題講座等形式,分享綠色金融實踐。同時筆者所工作的浦發銀行香港分行,繼2019年成為首家在國際債券發行項目中擔任「獨家綠色結構融資顧問」的股份制銀行,今年又在綠色貸款上實現新突破,獲得綠色定期銀團貸款「獨家綠色融資顧問」角色;本人也將堅定地帶領浦發銀行香港分行繼續走綠色發展之路。一是將綠色發展融入公司治理,增強員工綠色環保意識,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發揮金融功能和資金配置效能,通過綠色金融和ESG投資,促進客戶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遵循ESG準則。三是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機制,進一步增加綠色金融供給,更好服務綠色經濟。四是銜接本港大學專項培養項目,為青年人就業擴大空間、搭建平臺。五是就氣候變化引致的自然災害風險,以及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中對某些產業存續能力的影響,提前做好風險識別、評估與管理。在做好自己的基礎上,希望與日益龐大的同道者一起,共同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綠色金融生態圈。
總之,如果說綠色環保是前所未有的被重視,那麼綠色經濟與服務綠色經濟的綠色金融,就成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歷程中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新需要。
儘管目前還處在探索期,但後續的潛力和勢頭巨大。對所有金融業來說,是責任,是使命,也是機遇;更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之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希望業界共同努力,共同探索,齊心協力共譜綠色發展之華章!共同促進、共同見證香港成為全球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