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遭人妒是庸才!誰也取悅不了所有人

2020-12-28 小小倩愛思考

孟子:「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

有德行、聰慧、道術、知識的人,常常是會生活在麻煩與災禍之中的。

這話不無悲情;叫作「智慧的痛苦」,叫作「好人難做」,叫作「不遭人妒是庸才」。

孟子:「士憎茲多口。」

人們很討厭那種說三道四的人。每個人都有過失和冤屈,都有一時不被理解乃至終生難被理解處。越是大人物,越不可能沒有對立面。

這樣,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應該有足夠的自信,不必呼冤、不必埋怨、不必要求群小噤聲、不必擔心自己名譽受損。

反之,要認識被群小慍怒、誤解、攻擊、抹黑的難免性,同時更要有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怕非議的自信心。

孟子:「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見一個人就去取悅一個人,只怕整天也顧不過來呀。

做一件事,無論多麼深謀遠慮,也不可能取悅所有人,讓正當的、儘可能多的人滿意也就可以了。

如果立足於讓所有人滿意,就會因為一件件無關宏旨的小事影響大局,最終只會一事無成。

所以,既然知道了總會有人不滿意,那麼做事就不能怕得罪人,總是瞻前顧後、謹小慎微是不行的。

如果見到一個人就想著要取悅他,無論如何也是忙不過來的。

相關焦點

  • 到底是槍打出頭鳥,還是不遭人妒是庸才
    最近「螞蟻金服被暫停上市」的新聞被火爆全網,很多評論都說馬爸爸高調過了頭,遭報應了。且不說裡面是涉及了金融業監管機制的實質而不是簡單的程序問題。這裡想說的是在中國人社會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點——做人是否要低調。
  • 不遭人妒是庸才,真的想賺錢,就不要活在別人口中
    很多人即使看到利益,也不主動去爭取,只能眼睜睜的錯過。其實,當面對機會時,不管能不能做成,都應該毫不猶豫的先抓住。只有這樣,大家才會團結在你周圍。不管最後分到的利益多還是少,你都能拿到最多的資源。她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來熟,不管跟誰交往,都能很快打成一片。當然,出手大方也是一方面。像很多小地方,強龍壓不住地頭蛇。再聰明的書生,也沒一個小流氓辦事靠譜。
  • 有些國家為什麼要一直抹黑中國,一句話「不招人妒是庸才」!
    只要有關心國際新聞的人都知道,無論何時何地,總有一些國家跳出來,不斷地往中國身上潑髒水,理由也是千篇一律,儘管沒有什麼成效,他們還是樂此不彼。國家是人組成的,也是由人在領導的,那麼國家也可以看成是一個人。一個人在看到其他人在某一方面強過自己,就難免出現「妒忌」的心理,這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相像。同樣,國家與國家之間也一樣,一個國家看到另一個國家所取得的成就,強於自己,那麼這個國家就會出現「妒忌」,內心就會不平衡,覺得為什麼他能比我還要好!
  • 不遭人忌是庸才(文/南懷瑾)
    學佛的人常想走清高的路線,但是清高是不能成道業的。所以菩薩要入世,進入煩惱圈子去鍛鍊自己,才是佛道。中國有個很好的對聯,我也屢次提到,你們青年人要記住:「能受天磨真鐵漢,不招人嫉是庸才。」成功是磨練,失敗更是磨練。只有白痴才沒有人嫉妒,你只要有點本事就會有人嫉,連佛和耶穌都是遭嫉的,這兩句話也是佛法的道理。*****修道的人都怕魔,對不對?
  • 左宗棠: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這句話出自左宗棠的一首詩,原詩是: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監牢且作玄都觀,我是劉郎今又來。然而,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卻是從國學大師南懷瑾文章讀到的。他將這句話視為自己一生的人生心咒,是無上咒、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南懷瑾老師: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
    學佛的人常想走清高的路線,但是清高是不能成道業的。所以菩薩要入世,進入煩惱圈子去鍛鍊自己,才是佛道。中國有個很好的對聯,我也屢次提到,你們青年人要記住:「能受天磨真鐵漢,不招人嫉是庸才。」成功是磨練,失敗更是磨練。只有白痴才沒有人嫉妒,你只要有點本事就會有人嫉,連佛和耶穌都是遭嫉的,這兩句話也是佛法的道理。
  • 南師懷瑾 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
    只有白痴才沒有人嫉妒,你只要有點本事就會有人嫉,連佛和耶穌都是遭嫉的,這兩句話也是佛法的道理。*****修道的人都怕魔,對不對?但是真修道的人要拜魔,求魔來磨你,魔還不肯來呢!你能受魔王折磨要多大的福氣啊!真受得了魔,打過了這一層,你的道理就躍進一大步。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的力量比道還大。如果你磨不過去,你的道只高一尺而已,魔可是有一丈高。
  • 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
    有年輕出家人要去住山洞閉關我都供養,但是我都告訴他們,你修不好的,你去三年再下山跟我做事看看。他三年打坐,跟我做事一天就垮了,就受不了。尤其我這個大魔,天天罵他這樣不對、那樣不對。他在山上受人恭敬禮拜,到了這裡挨老師罵就受不了,這個魔境界過不去你不要修道。《維摩詰經》這一段就是告訴你,受得了魔才是道。尤其你們這些剛剛找上魔境界的,要多注意啊!
  • 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尤其我這個大魔,天天罵他這樣不對、那樣不對。他在山上受人恭敬禮拜,到了這裡挨老師罵就受不了,這個魔境界過不去你不要修道。《維摩詰經》這一段就是告訴你,受得了魔才是道。尤其你們這些剛剛找上魔境界的,要多注意啊! 古人作的一副對子:「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一個人出來做事如果沒人嫉妒你,那這人是個笨蛋。
  • 郭德綱用《德雲鬥笑社》再次證明一件事:不遭人嫉是庸才
    還有,郭德綱在某期節目中和于謙私下指導秦霄賢,他們圍坐在一起喝茶時提及茶壺壺嘴不能對著人的規矩也引起了部分人的不認可《觀察者網》專欄作者發布一則刊文:《託卡馬克之冠:比起訓斥壺嘴對人沒規矩,郭德綱更應破除相聲行當的封建禮教》。說實話,這話真的讓人不解。
  • 非常精闢的句子,簡潔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歡,使人易於接受
    我習慣假裝開心、假裝難過,假裝在意、假裝無所謂,習慣了一個人面對所有。我可以在,很痛的時候說沒關係。我可以在,難過的時候說無所謂。我可以在,寂寞的時候哈哈大笑。我可以在,絕望的時候說世界依然美好。我只是希望在,我開始抱怨上天的吝嗇時,有個人可以對我說,我心疼你。2.1、有三種東西必須培養:理性、謙讓和好學。 2、有三種東西必須控制:情緒、語氣行為。
  • 不遭人嫉是庸才!肖戰遭黑粉全力抵制,反獲眾多官微及檢察院支持
    每日更新,吃瓜不停,正能量小編為你守護娛樂圈 《青春環遊記2》一剪沒肖戰的鏡頭可以說正中黑粉下懷,然而肖戰本人轉頭便作為扶貧體驗官走進河北蔚縣助力貧困縣扶貧。這件事情不但得到了眾多官微的支持,甚至有很多檢察院也站出來為肖戰發聲。
  • 這些明星打了所有人的臉!(上)
    正所謂樹大招風,三位前隊友風風火火的歸國,獲得所有媒體的關注,一時間回國發展的藝人,都成了香餑餑。 撲天蓋地的宣傳,也引來了無數路人的反感。而低調得近乎不存在的張藝興,雖然少了很多熱度,但在醜聞汙點方面,也沒有人去深挖。
  • 耐得寂寞真好漢,不遭人忌是庸才
    許多歲月雲煙般遠去了,留不下任何痕跡。要不是這次請客,我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來追尋流逝的歲月。過去的事情,我從不放在心上,我總在自己的了無牽掛中,寧靜安詳地活著,有時發出感嘆,也是希望孩子們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達成屬於自己的那種明白和自由。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在承受貪慾和愚昧帶來的痛苦,他們都想解脫,但不知怎麼解脫,他們也像當初的我那樣,沒有老師。
  • 《庸才》|有些人終其一生,只不過想成為一名「庸才」
    這其中改變,與 3·11 大地震的發生有著不小的關係,在地震發生之前,園子溫雖有改編漫畫的想法,但是故事背景與主題的設置與原著相差不會太大。但突如其來的災難一下子驚醒了他,讓他對原作進行了重新的解構,從而成就了這部比漫畫光明許多的電影《庸才》。
  • 官媒出來說話了:「恨人有,笑人無」太酸!
    有不少攻擊馮提莫的人,可能從來都沒有聽過她唱歌,連她長什麼樣都不是很清楚,只道聽途說了一些傳聞,就已經先入為主的罵上了。 她認為鍵盤俠可能在生活中過得不太如意,所以把所有負面情緒傾瀉在網絡上。她還勸粉絲不要被戾氣影響,任何時候都儘量做好自己。在新歌《自己》中,馮提莫更是通過歌詞,透露了多年來身處風暴中心的不易,引起了很多網友感情上的共鳴。
  • 所有需要你取悅的人,都不是真的愛你
    這個感覺,特別像神劇《黑鏡》回歸的第三季第一集。在劇中,這個世界有一套互相「打分」的評判體系,每個人見面交流,都會給對方一個評分,一到五星。給別人看的一定選個漂亮的角度,哪怕蛋糕十分難吃,拍完照再吐掉。見到討厭的同事,也要沒話找話笑臉相迎,戴面具只為互刷高分。
  • 職場裡,鋒芒畢露的人往往會讓人感到反感
    在職場裡,大部分老闆和領導都不太看好言聽計從的人,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個只會埋頭苦幹的員工,沒有太多的思考能力,也沒有創新能力,也不能為企業創造太多的價值,他們的眼光和格局也會因素而被束縛,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而擅長表面的同事就不一樣,他們會表現出自己的想法,有新的創意,為決策者決策提供依據,鋒芒畢露自然會比較受領導青睞,工作機會也會更多
  • 男女交往:不愛你的人,你取悅不了
    在愛情裡,每個人都應該是自由的,可大多數的愛情裡,我們並不自由,總是在患得患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變得痛苦不堪。愛情是迷人而又危險的,我們也該明白,戀愛是為了快樂,取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愛對方,但你不能為了愛對方而忽略了自己。
  • 不招人妒是庸才,被皇帝妒忌就要命了,蘭陵王
    芒山之戰,北齊金墉城被北周大軍包圍,北齊派兵救援,卻無法突破北周的包圍,當時蘭陵王任中軍,率領五百騎兵,直接衝入北周大軍,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殺到金墉城下,但是城上的守軍不認得他,不敢貿然接應,導致蘭陵王被圍困情況十分危急,機智的蘭陵王於是摘下頭盔,讓城牆上的守軍看自己帥氣的樣子。守軍一看這麼帥,不就是蘭陵王啊,趕緊派弓弩手提供支援,守軍和援軍前後夾擊,取得芒山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