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葬場被火化是一種什麼體驗?

2021-01-08 全球檔案館

火化時究竟是一種什麼體驗呢?館長先來一個隨堂測試:你覺得人體除了部分骨骼和鋼釘之類的醫療器材,還有什麼會在火化後倖存下來呢?

首先如果裝了心臟起搏器是肯定要取出來的,因為電池在高溫環境下會爆炸,雖然家屬一般會在表格上標註是否安裝了起搏器,但為了穩妥,工作人員還是會親手檢查的,因為曾經發生過家屬誤填表格導致起搏器誤炸焚屍爐的烏龍,一旦發現起搏器,就會用手術刀將其取出。

而鋼釘、人造股骨頭之類的植入物則可在焚化之後分揀出來。理論上來說家屬可以申請要回這些物件,但火葬場實際上幾乎沒有收到過這樣的請求。

這些植入物一般會被丟棄,現在歐美一些公司會對其進行回收,將其中的鈦、鈷和不鏽鋼融化之後製作成路標、飛機和汽車的零件。額,外國人的腦迴路真奇葩。

為了防止火葬場的道德風險,國外會有法律規定賣死者遺物得到的錢只能捐獻給慈善機構。

接下來,如果死者是一位女性,而且隆過胸,那麼胸部植入的假體有可能會被提前取出。因為矽膠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化學性質極其穩定,不會發生燃燒,而它的沸點是2950攝氏度,焚化爐的溫度只有1000攝氏度左右,這說明你身體裡的矽膠既不會燒掉也不會氣化,最終會變成一灘黏糊糊的液體粘在焚化爐底部,工作人員不得不用鏟子將其鏟掉。所以剛剛那個隨堂測試,你們都答對了嗎?

一般來說火葬場業務比較忙的時候是需要排號的。

這時可能會有一種情況允許插隊,那就是死者的體重嚴重超重!

在歐美一些流行土葬的國家,胖子也是很煩惱的。首先家屬需要提前和殯葬公司溝通,因為死者體重太大,可能額外增加兩三個工作人員去抬,這要加錢;標準的棺材寬度約為0.6~0.7米,如果的體重超過300斤,那麼就需要定製特大號的棺材,五個叉起步吧,寬度一米五左右,這樣躺進去會相對舒服一些,當然這也要加錢;

同時因為寸土寸金,公墓的尺寸一般是標準化的,基本無法容下一個超大號的棺材,如果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超大坑位,你有可能不得不交兩份坑位費。

上面這一套算下來,土葬一個體型較大的人可能需要多交5000到2萬塊錢,於是有一些囊中羞澀的家屬會選擇火葬。

當然火化也會遇到問題

焚屍爐門的標準寬度是0.8米左右,部分火葬場會配備一米三左右的門,用來服務體重一噸以下的超級大胖子。並不是所有的火葬場都有這樣的設備,所以在火化之前記得對火葬場做好背調哦!

通常來說正常人脂肪含量在百分之10到百分之20之間,嚴重肥胖的人脂肪含量會超過百分之三十。點燃這些脂肪需要額外的燃料、更長的時間和更小心的操作,當脂肪快速燃燒時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同時釋放出來的濃煙有可能阻塞機器。

如果當天的火化名單上有一名體重嚴重超重的人,那麼很有可能被插隊,當天第一個被火化,因為焚屍爐的磚塊還是涼的,可以額外吸收一些熱量。

在入爐之前一般會被放在特定的「容器」中,那種高貴的純實木定製棺材是不適合用來火葬的。盛放屍體的容器通常由松木、膠合板構成,或者乾脆用一個紙盒代替。

在那之前,佩戴的珠寶首飾、起搏器、假肢、矽膠之類都會被移除,當然假髮還是可以隨身攜帶的,除此之外你會得到一個金屬名牌,它會陪死者走到最後,用來分辨哪一堆是死者,而哪一堆是隔壁老王。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點火了,我們先來參觀一下這個專屬套間吧!

上面這間主臥是用來盛放固體形態和液體形態的殘骸的,室溫900攝氏度左右;

下面這間比較狹長的次臥是用來釋放氣體的,室溫1000攝氏度左右。

在整個環節都會有工作人員密切關注並控制最適宜的爐內環境,相當貼心是不是?

點火30秒

人的毛髮、衣物會被全部燒光

點火十分鐘

暴露於火焰的皮膚和肌肉組織中的脂肪開始炭化,發出滋滋的聲音並開始收縮,經常擼串的同學可能對這個過程相對熟悉一些。

有趣的是,肌肉組織分解之初首先會收縮,肌肉的收縮導致它附著的肢體對應收縮,死者的拳頭、手臂和四肢都會彎曲,頭部會向前傾斜,整體姿態就像一位蓄勢待發的拳擊手。當然這種程度的收縮不會讓屍體坐起來,否則氣氛就有些詭異了

點火二十分鐘

大部分軟組織已經燒毀,很抱歉此時已經不能使用人臉支付功能了。肋骨外翻,胸腹部的體液會跟隨著吃進去的最後一頓晚飯一起噴出來,身體所有器官都會脫水收縮。

點火三十分鐘

顱骨開始破裂,人類會經歷人生中腦洞最大的時刻,思想會跟隨著顱內的液體沿著骨縫噴薄而出。

點火四十分鐘

顱骨變身翻蓋兒手機,記得妥善保管掉下來的頭蓋骨哦,大腦終於重見天日,它距離越獄最近的一次還是在嬰兒時期囟門沒有閉合的時候呢。肋骨開始扭曲並四散跌落,內臟此時看起來就像發黑的海綿,小臂不見了,此時可以客串一下鐵鉤船長。

點火五十分鐘

肌肉組織和內臟基本都沒了,此時變成了一具真正意義上的骷髏。

點火六十分鐘

主室中只殘留一些灰燼和骨頭殘渣,此時,身體的大部分都已經移駕次臥了,在次臥充分除味除雜質之後,就可以徹底奔向大氣層回歸虛無了。主臥中剩餘的3到5斤殘渣會被放進一個看起來像餅乾盤一樣的東西裡,然後被研磨成粉狀物質,接下來就可以裝盒兒了。嗯,這個小盒兒才是永遠的家......

整個火化過程至此就算告一段落了。塵歸塵,土歸土,不論一個人生前是富甲一方還是名聞天下,最終都會在這方寸之間煙消雲散。如果你在繁華的世界迷失了自我,又恰好刷到了這篇文章,不妨稍稍駐足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吧......

相關焦點

  • 夢見火葬場在火化親人是什麼意思
    夢見火葬火葬場顧名思義就是用來焚燒屍體的地方,潛意識中大家都把火葬場定義為陽間通往陰間之處,所以夢見火葬場之後都會覺得這個夢是個不吉利的夢,那麼夢見火葬場好不好?夢見火葬,是發財的預兆。夢見屍體被火葬,表示敵人將削弱你在事業圈中的影響力。
  • 火葬場為何下午不火化有什麼說法 揭火葬場的那些秘聞
    關於屍體火化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但卻很好奇,有傳言稱火葬場下午不火化,這是為什麼?其實這可能只是誤傳,火化場不分時間全天都會火化,可能極少地區存在下午不火化的習俗,其實沒有什麼規定。   根據家屬的要求 ,上午火化也行,下午、晚上都行,只要把死亡證明開來就行,正常死亡的必須是醫院或者居委會、村委會、街道辦開具的死亡證明。現代火葬程序
  • 火葬場為何下午不火化?揭火葬場禁忌
    ,所以對於火葬場的一些禁忌也毫不知情,比如火葬場下午都不會火化、不能摸死人的臉等等。火葬場為何下午不火化呢?因為國人骨子裡還是敬畏鬼神的,對生死大事還是有些迷信的,下午不火化的原因是陰氣太重,晚上的陰氣更重,所以一般都選擇在早上中午這段時間裡火化遺體。火葬場下午陰氣太重怕鬧鬼很多火葬場都有著規定,那就是下午晚上不火化遺體,所以在火葬場工作人員在上午比較忙,到了下午晚上就很空閒了。至於火葬場為何下午不火化,還是有些迷信色彩的。
  • 火葬場為何下午不火化,揭秘火葬場禁忌!
    由於沒有人願意去火葬場,所以對於火葬場的一些禁忌也毫不知情,比如火葬場下午都不會火化、不能摸死人的臉等等。火葬場為何下午不火化呢?
  • 火葬場為何下午不火化,下午陰氣太重怕鬧鬼(揭火葬場禁忌)
    ,所以對於火葬場的一些禁忌也毫不知情,比如火葬場下午都不會火化、不能摸死人的臉等等。火葬場為何下午不火化呢?因為國人骨子裡還是敬畏鬼神的,對生死大事還是有些迷信的,下午不火化的原因是陰氣太重,晚上的陰氣更重,所以一般都選擇在早上中午這段時間裡火化遺體。火葬場下午陰氣太重怕鬧鬼
  • 火葬場都撐不住了!義大利死者激增,上百屍體被迫異地火化
    據《獨立報》4月1日報導,在義大利疫情震中的貝加莫市,新冠肺炎死者人數激增,火葬場都已經不堪重負,現有大約350具屍體已被運往其它地區進行處理。義大利北部地區是防疫形勢最嚴峻的地區。近日,由於死亡人數激增,該地區的火葬場已經無法處理越來越多的屍體。因此,義大利軍用車隊將會把死者運送到其他願意幫助火化的地區。當地管理墓地的官員Giacomo Angeloni在早些時候表示,當地火葬場晝夜不停地工作,每天處理大約24具屍體,幾乎是正常時期處理量的兩倍。儘管如此,火葬場仍無法將所有屍體處理完。
  • 黃鴻升遺體被送往火葬場火化,楊丞琳和許瑋甯牽手最後送別
    9月25日是黃鴻升遺體被送往火葬場火化的日子,昔日的同窗好朋友楊丞琳和許瑋甯到場再次送別小鬼,這已經是他們連續第三次合體牽手送別小鬼據透露,黃鴻升的家屬一大早就已經出現在了第一殯儀館裡面安排事情,遺體是於10點左右由白色的靈車轉移到第二殯儀館進行火化
  • 中國一些城市興起寵物「火葬場」 火化「殯葬」受歡迎
    眼下,一些城市正興起寵物「火葬場」,為心愛的寵物選擇更加文明和環保的「殯葬」方式正成為越來越多飼養寵物人的選擇。  「寵物去世,不是趁著天黑填埋在路邊的草叢中,就是拉到城郊的公路邊丟棄,或者乾脆放到垃圾箱中。」
  • 為何逝者火化時,親屬能聽到「叫聲」?火葬場工作人員告知真相
    最好的做法,那就是火化。為何逝者火化時,親屬能聽到「叫聲」?火葬場工作人員告知真相,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經歷過,在逝者火化的時候,能聽到發出來的奇怪的「叫聲」,而這個時候長輩一般都會讓小孩出去,不會多說什麼,其實有些老一輩人覺得就是火化之時太痛苦發出的慘叫。但事實真的就是如此嗎?
  • 火葬場工作人員稱:有一種遺體不能燒,家屬要求也不行
    雖然現在大多數人在死亡之後都會被火葬,但是有一種人死後火葬場的員工也不敢火化。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火葬在人類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算長。從遠古時期開始一直到整個封建社會,人們大多數都採用土葬的方式來埋葬死去的人。不僅如此,有些奴隸主階級還會要求奴隸或者是其他與死者有關聯的人陪葬。生於公元前259薨於公元前210年的秦始皇就是最特殊的例子。
  • 火葬場的員工透露,有一種屍體無人敢燒,即使家屬懇求也不可以
    中國人講究安土重遷,落葉歸根,這是我們家族情感記憶的一部分,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土地是越來越少,慢慢我們從原來傳統的埋土過渡到火化。 義莊到火葬場,從土葬到火化,但是有一點卻改變了。古代義莊是來者不拒,任何人都可以停留屍體,而火葬場則不一樣,它並非所有人的屍體都可以火化,即便是家屬求情也不可以。
  • 火葬場工作人員透露,有一種屍體,即使家人要求,也沒人敢燒
    中國人對很多事情都有很強的儀式感,這些儀式最終成為一種制度和文化,比如葬禮。在《周禮》:「死必歸土」中提到,因為根據古人的說法,埋葬可以給死者的靈魂安息。隨著時代的發展,由於環境和土地資源的限制,埋葬逐漸被火葬所取代。
  • 火葬場有一種遺體沒人敢燒,內部員工:即使家屬要求也行不通
    火葬場有一種遺體沒人敢燒,內部員工:即使家屬要求也行不通:這就是沒有死亡證明的遺骸,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從出生到死亡,都有一個固定的程序。出生人口需要醫院出具出生證明,然後才能辦理入戶。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了,火葬場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把人直接火化,那火葬不就成了人間悲劇的幫兇了?因此,沒有死亡證明,就無法進入喪葬程序,火葬場自然也不會火化屍體。即使家屬要求火化,火葬場也不敢執行,因為這是一種責任。若因火葬場的過失,造成一人未死而火化,火葬場輕則賠償,重則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 火葬場員工直言:有一種屍體不能燒,就算家屬要求也不行,這是為何?
    所以也就誕生了火葬場這一機構。然而在火葬場內部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有一種屍體誰都不敢燒,即便是家屬專門要求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將其火化,可能都得不到應允。自1900年開始,火葬在全世界各地都廣泛被提倡,最開始的時候提出火葬的最主要的原則只是為了節約土地資源。 但是後來慢慢的人們發現火葬可能會有一點汙染環境,所以也有了一些關於火葬處理方式的爭議問題陸續出現。
  • 火葬場員工透露,有一種遺體沒人敢燒,即便家屬要求也不行
    沒有死亡證明的遺體 火葬場員工透露,有一種遺體沒人敢燒,即便家屬要求也不行。我們可以大膽地設想,一個人萬一沒有在醫學上被確定死亡,而因為其他原因被直接送來火葬場,那這樣的行為其實等同謀殺,甚至連家屬也可能參與這件殘忍的謀殺案。在新聞裡,我們也偶爾會看到家人因為負擔不起巨額醫療費,想要放棄治療老人的行為。若這種事情真的發生了,火葬場在沒有任何憑據的情況下直接將人火化,那火葬場不是成了人間慘劇的幫兇嗎?
  • 火葬場員工表示:有一種屍體沒人敢燒,即便家屬要求也不允許
    因此,重視喪葬能夠表現出一種為將來生活順遂,希望逝去之人保佑的追求利益的心理。現如今,會有人認為古人重視喪葬顯得迷信無知,但在那個時代,在當時的文化之下,誰會覺得這樣是愚昧的行為。火葬也被稱為火化,即用火焚屍使之化為灰燼。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火葬之所以長期遭到限制,是因為古人眼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被燒毀。
  • 火葬場員工透露:有一種屍體誰都不敢燒,就算是家屬要求同樣不允許!
    ——《北邙行》唐:張籍 打從中國古代開始,入土為安魂歸故裡就是中國人的一種喪葬觀念,無論年輕時在哪裡發展有多少的成就,到老年也不過是一捧黃土的事。 而在死去之後國人也極盡哀榮,把喪葬看作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古代的喪葬制度發展到現在便是要經過守靈,火化,送行,入土等一系列非常繁雜的典禮,才能極盡一人的哀榮。
  • 火化後真的裝不滿骨灰盒?工作人員揭露火化流程,告訴你答案
    人們生來就對火葬場有很強的敬畏,那麼火化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流程?而為什麼一個人死後被火化卻為什麼沒有辦法裝滿一個小小的骨灰盒呢? 一、喪葬制度的變遷,以及火葬的聞名 對於喪葬制度的重視是歷來古人的傳統,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在數千年的文化傳承裡,國人奉行落葉歸根的文化傳統。
  • 火葬場火化工透露:有一種屍體誰都不敢燒,家屬給再多錢也不行
    但是也不是什麼情況都可以進行火葬的,火葬場也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根據火葬場的工作人員說明,有一類人,他們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為其進行火葬的。那麼,這一類人指的是哪些呢?那就是未曾開出過死亡證明的屍體,這類屍體即便是家屬要求,火葬場的工作人員也不會接受的。
  • 殯儀館與火葬場的關係
    據殯葬行業內參了解,殯儀館與火葬場2詞在我國的出現的時間約為晚清民國時期,凡資本主義列強侵佔租借的城市地區多開設有殯儀館或火葬場。如上海、廣州、青島等地。上海市區2大殯儀館之一的寶興殯儀館,至今已有百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