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 捨得智慧講堂
麥家,當代著名作家。說起這個人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編成的影視劇你一定看過。電影《風聲》、《聽風者》,電視劇《解密》、《暗算》等,均是諜戰影視的代表作。周迅、李冰冰、梁朝偉、黃曉明、張涵予、蘇有朋等眾多一線大咖鼎力出演,掀起了一大波諜戰狂潮。
其中,麥家憑藉小說《暗算》摘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解密》被翻譯成33種語言,是世界圖書館收藏量第一中文作品,英文版被收進英國「企鵝經典」文庫,是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後唯一入選該文庫中國當代作家。但當麥家在事業上風生水起之時,他卻突然停筆,沉寂八年。現在走進由捨得酒業與鳳凰網聯合推出的時代人物思維對話節目《捨得智慧講堂》對話著名作家麥家,聽聽他創作背後的內心吶喊及人生沉浮。
本期嘉賓:麥家
01
事業高峰期突然停筆
麥家尋求突破
麥家在事業高峰期突然隱退,整整八年沒有新作品面世。他把自己關起來,與閱讀和孤獨為伴。八年之後,麥家出版了長篇小說《人生海海》。這部新作不再延續諜戰題材,而是回到了麥家童年的故鄉,講述了幽暗生活中,一個奇人的故事。
「我就特別想尋求一種突破,諜戰那些東西不能老是寫,很容易自我重複。父親的去世,讓我一下子進入一種失語的狀態。三年我幾乎一個字都沒寫。」2011年父親離世,麥家回到故鄉蔣家村,獨自面對著父親的牌位,朗讀自己的新書,竟吃驚的發現書中謬誤眾多。麥家突然意識到名利給自己的文學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傷害。他開始懷念以前那種孤獨卻冷靜的寫作狀態。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
02
麥家在央視節目上痛批自己
「作家不能為名利去寫作」
「我覺得不要為名去寫作,也不要為利去寫作。誘惑多了,對內心會造成一種傷害,是負面的情緒。作家是離不開孤獨,離不開沉思的。如果沒有那個沉思,這個作家肯定是沒有價值的。」
曾經有人扛著三百萬現金來找麥家,就希望讓他在劇作當中冠個名。這樣的事情在麥家聲名鼎沸時期,每天都在上演。後來麥家在央視的節目上痛批自己,對廣大讀者道歉。「就是要利用收視率比較高的欄目,來認個錯,給自己截斷退路。寫作的目的是為了安放自己的靈魂,而不是去獲得那些外在的名和利。」
麥家上央視《開講啦》節目
03
諜戰題材名作歸功於情報機構的工作經歷
麥家精通諜戰題材的寫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他17年的軍旅生涯。1981年,麥家參加高考被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線電系錄取。這是一所培養軍事情報人員的秘密院校,畢業後麥家被分到某情報機構工作,為他日後創作《解密》、《暗算》等一系列文學作品提供了幫助。
在茅盾文學獎答謝詞中,麥家這樣說道:二十八年前,一個非常普通的日子,我走進了一個極其不尋常的地方,那是一座秘密的軍營。我在那裡有幸結識了一群特殊的軍人,他們是人中精靈,他們的智慧可以煉成金,他們罕見迷人的才華和膽識本來可以讓他們成為名利場上的寵兒。但由於從事了特殊的職業,他們一直生活在世俗的陽光無法照射到的角落,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情感,他們的命運,是我們永遠的秘密。
「一進去首先有個師傅會帶你,他幾乎是跟你形影不離。在師傅面前你可以敞開心扉,但是除了師傅之外,你說話都要注意。」讓麥家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他在籃球場上和一個人交頭接耳的說話,被站在陽臺上的師傅看見了。師傅就穿著拖鞋當即跑下了三樓,一把把麥家拉開。就連面對最親近的家人,麥家也無法說明自己在從事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但是麥家在那裡工作的時間其實只有8個月,但恰恰是這8個月,起到了一個很神奇的效果。「他們一直在我的想像當中,我一直在想他們到底在幹什麼。這種想很重要,我要通過寫他們,來滿足我自己對他們的一種想念。」
04
《解密》創作11年被退稿17次
早在1991年,麥家就開始創作《解密》,時間跨度11年,被退稿了17次,共寫了121萬字,最終發表了21萬字。對於麥家,每次退稿都是一次打擊,也是一次磨礪。2002年,《解密》終於出版了。可才出版3個多月,出版社就接到神秘電話,稱《解密》涉及國家機密,必須下架。而經後來的保密評審認定,這部小說並不洩密。
麥家形容自己的個性很偏執。認準了的事情,就要去做。「偏執用的不好會傷害人,用對了地方會塑造人。這種性格雖然給我力量,但另一方面也使我在世俗生活裡面得不到樂趣。我生活當中很少有讓我開心歡樂的事情。現實層面找不到稀釋我內心的東西。所以我總要去找一個地方,把自己的時間,把自己的一些胡思亂想,能安放的地方。我老是在那兒修改,其實沒有太大的目的,就是一種愛好,僅此而已。」
05
享受成名前的狀態
外界的紛擾與自己無關
在創作《解密》的漫長過程中,80年代已經有一大批的作者成名。然而對於麥家來說,這些都跟自己毫無關係。「那種無名的狀態,其實對人傷害沒有那麼大。你得不到的時候,它構不成太大的傷害。」
麥家將寫作形容成無數次的歷險,無數次的攀登,無數次的造釀。在創作中,充分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優點,也認識到自己的缺點。55歲的麥家經歷了創作生涯的起伏,他孤獨的書寫,也感受過擁抱名利後的迷茫。最終他選擇再次從社會的喧囂中抽離,享受這份孤獨而清醒的思考,並成就了自己對於文學更高的追求。
想了解麥家更多精彩人生,點擊【閱讀原文】直達鳳凰網平臺觀看《捨得智慧講堂》。《捨得智慧講堂》是由捨得酒業打造的自主IP,是一個共享捨得智慧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