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情人節,最先衝上微博熱搜的,是「每天百萬枝玫瑰被銷毀」。
雲南鬥南花卉市場是全國最大鮮切花交易市場,佔據全國約70%市場份額。梨視頻援引鬥南花卉產業集團方面透露,往年情人節期間,每天的交易額約為2500萬元。2020年情人節期間,花卉供應量、交易量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因交易情況不佳,僅2月10日一天,就有上百萬支玫瑰被銷毀。
「被花卉市場銷毀的玫瑰,其實只是一小部分,更多花不會運到市場,花田邊就銷毀了。」雲南昆明的花農李彤(化名)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受終端花市關閉、物流不暢等因素影響,每天都有鮮花被丟棄。
或銷毀或餵牛
從雲南昆明的花田,到北京上海的花店,一束玫瑰要經過採摘、修剪、包裝、質檢、物流等多項流程,跨越幾千公裡,最後經花藝師設計,在情人節成為情感見證。
李彤此前從事金融行業,是鮮花購買者中的一員。2018年,為紓解心理壓力,她和丈夫辭職回到昆明,投入約40萬元,租地建棚、買花苗,成為一名花農。
種花是件技術活。李彤種植的鮮花,成長期約為半年。期間氣溫高不行、低也不行;水多不行、少也不行,非常嬌貴,也很繁瑣。例如,花長到一定高度,要向兩側壓枝。壓枝後重新發出的芽,才能出售。類似這樣的工序沒有機器,只能人工。由於是借錢創業,為節省請工人的成本,李彤和丈夫輪流開工,也要壓幾天。「辭職到現在,我瘦了十多斤。」
鮮花售價不低,但受運輸要求高、物流成本高影響,利潤不算豐厚。「很多鮮花要走航空件,或公路冷鏈幹線,即使這樣,損耗也比較嚴重。」
然而眼下,更多鮮花還未上路,就已被丟棄。從需求端看,除廣州、杭州、北京的幾個花市外,各地花市尚未開市。即便有人求購,受封城影響,賣花的人出不去,買花的人進不來,加上2月6日起,鬥南花卉市場關停4天,大量積壓的鮮花無處可去,只能銷毀。
「鮮花的保存時間是非常短的,很多今天走不了,後天就腐爛了。現在基本都是剪掉,扔到垃圾堆。」李彤說,雲南花卉產業發達,僅自己所在的片區,就有十幾戶花農,丟棄的鮮花隨處可見。「辛苦了這麼久,扔掉當然很心痛,但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可以解決的。」
此外,曾有部分花農花商將採摘花烤乾後,作為乾花銷售,花梗賣給養牛戶餵牛,以此自救。
雲南花卉產業預計損失百億
旅遊業及花卉產業,是雲南重要產業。昆明更被稱為「亞洲花都」,有全國10枝鮮切花,7枝產自雲南之說。
建於1998年的鬥南花卉市場,日上市鮮花117個大類,1600多個品種,連續十幾年交易量、交易額、現金流、交易人次居全國首位。2018年交易額57.7億元,鮮切花總量69.9億枝。花卉經濟帶動從業人員100餘萬人。
據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總經理高榮梅介紹,此次受疫情影響,雲南一季度鮮切花交易預估減少20億枝,估計全省花卉產業的損失達到100億元。
特殊時期,為降低疫情造成的損失,昆明鐵路局成為「護花使者」。據鐵路局方面介紹,將在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運輸優先的前提下,對鮮花運輸從安檢、裝運、上站三方面,給予支持。
(文章來源:財經天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