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蘆山4月22日電 題:蘆山雙石鎮直擊:存糧不足 帳篷急缺
作者 殷櫻
22日早晨,蘆山縣到雙石鎮的道路已初步搶通,中新社記者第一時間跟隨綿竹市衛生醫療救援隊前往雙石鎮探訪。
背靠蘆山地震震中龍門鄉的雙石鎮,在20日地震之後,道路水電中斷,物資短缺,成為「孤島」。
22日10時30分,記者到達雙石鎮。據了解,主要的災情是房屋倒塌和開裂,人員傷亡並不是特別嚴重。
「這是我們最後一頓飯」,正在吃早飯的村民張正玉指著大鍋裡的酸菜面說,附近5家人都沒有存糧,吃完這頓,就不知下頓。
記者在簡陋的餐桌上看到,吃過的碗筷上還留有殘渣,鍋碗瓢盆隨處擺放,昨夜下過的雨水侵蝕了坐凳,散發著潮溼的味道。「部分鍋碗都是背到河邊去洗,做飯不敢用河水,太渾濁」,張正玉說。
11時,在雙石鎮中心小學的安置點處,不少村民正湊在一起做大鍋飯,雖然還有一些蔬菜,但餘糧不多。「家裡該搶的食物都搶出來,僅存的可能撐不過明天」,村民廖財芬憋著嘴說。
11時30分,又一次短暫餘震來襲。一名背著孩子的婦女匆匆地從教室裡跑了出來,「我正在教室裡搬桌椅出去,就感覺在晃,趕緊衝出來,害怕傷了孩子」。
記者在中心小學的教室裡看到,除了黑板頂上東倒西歪的幾個大字,牆上的裂縫,其餘空空如也。「桌椅都被我們搬出去做床用了,沒辦法,太多人需要安置。」村民楊蓮秀說,發的帳篷太少,很多都是村民自建的,晚上下雨,還需要一些塑料薄膜遮擋。
一旁正在畫畫的8歲孫女楊夢嬌告訴記者,她很想上學。「我的教室就在對面,平時星期一學校好熱鬧。」同齡的俞向鼎趴在安置點的桌子上,無精打採。「爸爸去做飯了,我在這裡守東西,很無聊,想找同學玩,可餘震不斷,不能亂跑。」
雙石鎮街上的一家雜貨鋪今日已開門,老闆劉林正在為一位顧客收拾最後50米塑料薄膜。「以前都是種莊稼用,現在用來遮帳篷。」劉林說,今天開門不是為了營業,「這幾天物資短缺,鋪裡還有一些飲料,可以送點給親朋好友。」
下午3時,記者來到已有上百年歷史的雙石鎮老街。據了解,地震來襲時,一道長長的裂縫將老街地面「劈」成兩半。
11時30分,街上村民正在準備午飯。61歲的楊萬平告訴記者,老街上將近200多人都在一個地方吃大鍋飯,「還剩一點蔬菜、臘肉,這麼多人,估計這兩天就沒了。」楊萬平說。
「大多都是老人小孩,年輕的都在外務工。」楊萬平說,自從退耕還林後,家裡就沒有田地,食物都是吃一點買一點,「所以存糧都不夠,希望外界能多點支援。」
下午2時,位於雙石鎮雙河村新街的應急充電處,不少村民蜂擁擠在一起為手機充電,忙於和外界聯繫。
「現在,我們最缺的就是食物和帳篷。」村民張學勇說,該地安置點的400多人,僅有14頂帳篷,存糧也不夠,明天的早飯都成問題。
「每天喝稀飯,吃不飽,我們目前就想解決溫飽問題。」張學勇說,之前路不通,信息堵塞,村民心理壓力都很大。「外面說的重災區沒有我們雙石鎮,大家很害怕外界支援少,很恐慌。」
17時,村民張學琴正在安置點為家人做晚飯,一旁的兒子拿走一根黃瓜,卻被斥責。「現在只剩幾根黃瓜和茄子,一大家子人要吃飯,要節約。」兒子只有乖乖地放下溜走。
據了解,雖然蘆山縣到雙石鎮的道路已初步搶通,但雙石鎮局部發生崩塌滑坡可能性大,物資運輸還有一定難度。(完)